《時間與自由意志》全書主體內容分四個部分,章從基礎概念入手,逐漸深入探討各種心理狀態(tài)中的強度;第二章從意識狀態(tài)的多重性延伸到對綿延的論證;第三章論述本書的主題自由意志,根據(jù)前兩章對基礎概念的分析,引導出動態(tài)論的思維方式,藉以否定機械論的思維方式;第四章,柏格森歸納全書反復論證的三個概念強度、綿延、自由決定。
在《自我分析》一書中,霍尼博士討論了自我分析的可能性,以及個人通過使用心理分析技巧可以多大程度解決自己的問題。她談到了神經(jīng)癥中各種驅力、心理分析的各個階段患者和心理分析師分享的經(jīng)驗、隨機的也有系統(tǒng)性的自我分析,以及對實際操作自我分析的可能性研究。
人類真的如弗洛伊德所說,本性自私、貪婪、好斗嗎?人類真的如華生所說,永遠無法擺脫自己的原生環(huán)境嗎? 馬斯洛告訴我們:在人類歷史上,人性一直被低估。人類不僅有吃飽穿暖的需求,更有成長、進步與追求希望的需求。如果說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是帶給人們絕望的心理學,馬斯洛的心理學就是帶給人們希望的心理學。如何戰(zhàn)勝恐懼、焦慮,走向真正的
錯綜復雜的夢境、突然襲來的虛空感、忙碌時刻中的悵然若失……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時感到在清醒的意識外,還有一股無名的內心潛流。心理學大師榮格認為,現(xiàn)代人這種失控感源于意識與無意識的失衡,為了實現(xiàn)內心真正的和諧,我們必須聆聽無意識的聲音。 榮格在《尋求靈魂的現(xiàn)代人》這本旗幟性文集里,深入淺出地探究
本書包含了《超越唯樂原則》《群體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與本我》三篇著論,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論,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對整個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學思考的結果。在書中弗洛伊德簡練地表達了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要點和學說精髓,以及潛意識欲望群體自我本我超我力比多等一系列心理學領域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在書中提出的觀點被公認為對人的心理
從知識社會學角度對弗洛伊德經(jīng)典精神分析的全新研究。 20世紀,弗洛伊德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與英文“標準版弗洛伊德心理學作品全集”的翻譯出版有著直接關系。本書從弗洛伊德作品的英譯本與德文原著之間細微的文本差異入手,頗具理論想象力地展現(xiàn)了精神分析在從德國向世界范圍(特別是美國)的傳播中,如何從一項依據(jù)人類
《自體心理學:科胡特青年治療研討會文集》由何元慶、全莉娟翻譯為中文。這是由米利亞姆,埃爾森編寫的一部特殊著作,以科胡特自體心理學的核心思想為基礎,結合別開生面的“研討會”紀實,以及臨床個案督導與討論。全書分為“導論”與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整理了科胡特自體心理學的理論基礎,由“自戀”“自尊”“自體客體”和“神人”(共情)等
原始體驗的邊緣
本書是2018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弗洛姆作為心理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心理分析學是其思想的重要淵源,對弗洛伊德所開創(chuàng)的心理分析學的繼承和批判性創(chuàng)新是弗洛姆想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書中,弗洛姆對傳統(tǒng)心理學,尤其是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觀念所進行了辯證性修飾和修正。它首先闡述了修正心理分析學的必然,接著就表述了修正心理學的主題和
本書是2018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本書是弗洛姆寫作于1932-1969年期間不同時期的論文集,是通過心理學因素和社會學因素之間內部互動的共同主題統(tǒng)一起來的。這些早期的論文最初以德文發(fā)表,做出重新發(fā)表它們的決定是因為它們比較充分、也比較恰當?shù)卣故玖俗髡吆笃诘膶懽髦黝}所根據(jù)的理論基礎。作者在這部著作里對弗洛伊德開創(chuàng)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