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梳理國內外教師教育課程研究進展的基礎上,提出了由“技藝熟練者”“反思性實踐者”“自我整合者”構成的“三位一體”的教師新形象,并從價值、內容、方法、案例四個方面論述了教師教育存在體驗課程的思考與實施。主要內容包括:導言;第一章,教師教育存在體驗課程的文獻基礎;第二章,教師教育存在體驗課程的理性基礎;第三章,教師教育
本書從立德樹人視域出發(fā),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法治教育和核心素養(yǎng)四個方面對師范教育實習指導進行深入研究。本書語言平實、質樸,觀點清晰明了,適合高校師范教育學生、教師以及對立德樹人理念或中國師范教育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本書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相關工作為基礎,針對現有實踐基地培養(yǎng)模式差異大、合作內容單一、開放機制匱乏等現狀,從基地硬件資源建設、教學資源開發(fā)、運行制度建立、創(chuàng)新活動開展等方面進行探索,以形成“項目驅動科普教學、科創(chuàng)培養(yǎng)人生規(guī)劃、參賽獲獎檢驗標準”的育人體系。謝涵伊,現任職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團委,參與浙江省青
新時代地方本科師范院校改革發(fā)展方略研究
本書從“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入手,挖掘陶行知先生所創(chuàng)辦的曉莊師范學校立德樹人的歷史,通過口述史的形式呈現出來,回憶中等師范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以及人才扎根鄉(xiāng)村教育、人才專業(yè)成長的心路歷程。書中收錄了《走在行知路上的人》《鄉(xiāng)村教育也能很精彩》《一名鄉(xiāng)村教師的平凡之路》等文章。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李蒸及其民眾教育思想、西北教育文化的開拓者——李蒸、李蒸與中國現代師范教育、李蒸高等師范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西北高等師范教育的拓荒者:李蒸、西北師大校訓與黎錦熙先生的題詞、黎錦熙先生在西北時期的漢語方言著述研究、李建勛的高等師范教育思想、袁敦禮體育教育思想及體育觀的當代價值、董守義體育思想研究:溯源、
本書分為“雪鴻泥爪話當年”“立德樹人看今朝”和“明體達用出英才”三編,收錄了《楊文群先生在省立湖州師范學校的教育思想》《懷念湖州師專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我與湖州師院的不解之緣》《長江學者郁建興》等文章。
本書是作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初高師與近代社會文化轉型的結項成果。全書分為五部分,包括民初高師的沿革及其歷史境遇、民初高師與新文化運動、民初高師與近代社會思潮、民初高師與新教育運動、民初高師與新史學建設等。民初高師,指的是民國初年的高等師范學校,包括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武昌高等師范學校等。這一群體是
本書是《高校德育成果文庫》入選書目之一,本書以贛南師范大學德育工作探索與實踐為題,匯編了贛南師范大學在加強與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紅色資源和蘇區(qū)精神引領大學生成長成才方面的理論文章,從理論探索、課堂教學、校園文化、黨團建設、隊伍建設、網絡教育、管理服務創(chuàng)新、實踐育人等8個方面科學總結了學校紅色文化育人理念、發(fā)展思路
該書為嶺南師范學院創(chuàng)建國家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新鄉(xiāng)賢文化視域下公費定向師范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內容包括:培育鄉(xiāng)村教師:公費定向師范生教育計劃的目的;成為時代鄉(xiāng)賢:鄉(xiāng)村教師鄉(xiāng)賢身份的角色重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