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網絡空間安全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全面介紹了公鑰密碼學的三大核心內容:非交互式密鑰協商、公鑰加密和數字簽名。每一部分內容均首先回顧經典方案以培養(yǎng)感性認識,再展示通用構造以總結一般方法和核心思想,最后按照安全性增強和功能性擴展這兩條主線介紹前沿進展。部分內容來自編寫人員的原創(chuàng)科研成果,從研究角度還原發(fā)
網絡空間安全不僅牽動著國家安全的命脈,更是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的堅實基石。密碼技術作為保障網絡空間安全的核心技術,其重要性無疑是舉足輕重的。本書秉承正反聯動、理實融合的理念;全面講解密碼學的基本知識,并注重體現密碼設計與分析的思想。在闡述密碼理論的同時,還介紹大量的算法和標準,特別在序列密碼、分組密碼和公鑰密碼體制的章節(jié)
本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了密碼學的基本概念和算法設計原理,主要內容包括傳統(tǒng)密碼、分組密碼、Hash函數與消息認證碼、公鑰密碼、數字簽名等基礎知識,以及密碼算法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領域的具體應用,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可讀性和實用性。本書結構合理,內容翔實,注重知識的層次性與應用領域的廣泛性。本書既可以作為高等學校網絡空
內容簡介本書旨在介紹密碼學的基礎知識、典型的密碼算法,以及密碼技術在網絡信息安全中的實際應用。全書共分為10章,第1章介紹密碼技術在網絡信息安全中的作用、密碼學的發(fā)展歷程、密碼學基本概念和密碼技術的典型應用。第2章重點介紹置換和代替密碼,以及古典密碼分析。第3、4章講述典型對稱密碼算法的原理和加解密過程。第5、6、7章
本書是中國密碼學會組織編寫的重要文獻。從2008年起每年出版,集中反映上一年國內外密碼學最新研究進展。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2022年國際五大密碼年會(Crypto、Eurocrypt、Asiacrypt、CHES、FSE)的主要成果,對五大密碼年會發(fā)表的論文進行了分類整理,分為對稱密碼、基礎理論、公鑰密碼、(
近些年密碼分析理論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有關密碼分析的成果大多散落在國內外與密碼學相關的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專門講述密碼分析方法的著作并不多見,或是偏重于密碼分析的某些方向,或是集中在某類密碼算法的分析;或過于龐雜和缺少詳實實例;或過于陳舊和淺顯,缺少最新研究成果。目前還沒有適合網絡空間安全專業(yè)的密碼分析教材。《密碼分析基礎》
本書歸納總結了近年來作者在該領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以離散混沌映射和連續(xù)混沌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各類混沌吸引的動力學特性,提出了如何構建Lyapunov指數大小可控的無簡并多維超混沌映射,使之在控制參數的充分大區(qū)間內具有遍歷性和良好的隨機性。全書共分7章,包括幾類經典混沌映射的動力學分析、構建無簡并多維超混沌映
本書真實系統(tǒng)地介紹了密碼學及該領域全面的參考文獻。全書共分四個部分,首先定義了密碼學的多個術語,介紹了密碼學的發(fā)展及背景,描述了密碼學從簡單到復雜的各種協議,詳細討論了密碼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列舉了如DES、IDEA、RSA、DSA等10多個算法以及多個應用實例,并提供了算法的源代代碼清單。
本書主要介紹對稱密碼(尤其是分組密碼)的設計思想、實現原則和評估指標,以及分組密碼工作模式特點。全書共9章。第1章介紹分組密碼發(fā)展歷史、現狀,以及基本數學模型、設計原則和安全性評估方法概況;第2章介紹分組密碼整體結構,包含目前最流行的5種結構及其安全性;第3、4章分別介紹非線性組件、線性組件的安全性指標及設計方法;第5
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重大工程、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量子科學出版工程(第四輯)》中的一冊,精裝彩印。 本書旨在將量子并行計算模型引入密碼系統(tǒng)中,充分發(fā)揮量子信息的特性和量子計算的優(yōu)勢,研究并設計密鑰和加密算法均由量子器件實現的量子密碼方案,致力于提高系統(tǒng)可操作安全性、算法效率等。主要內容包括量子信息基礎、基于量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