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中國倫理學史》《修身教科書》《〈石頭記〉索引》《經典文存》四部著作集結成冊,從倫理學發(fā)展、修身齊家、文學歷史等多個方面進行闡述,讓讀者在汲取前人經驗、智慧的同時,不斷提高人文素養(yǎng),充實精神世界。書中,“第一篇中國倫理學史”包括先秦創(chuàng)史時代、漢唐繼承時代以及宋明理學時代幾個部分,系統(tǒng)介紹了中國古代倫理學界重要的流
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
《中國簡史》一書是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呂思勉的著作。原書名為《白話本國史》,1934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當年即再版數(shù)次,是當時使用面較廣、發(fā)行量較大的一部中學歷史教材。時至今日,依然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 全書分緒論、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現(xiàn)代史、結論六編,用簡潔流暢的文字敘述了從遠古到20世紀30年代
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中國文化的起源、發(fā)展、變革與轉型,分析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征,從理想人格角度對儒、釋、道等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做了深入發(fā)掘,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美育等做了宏觀考察,并對傳統(tǒng)文化在近代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變做了整體闡述。本書章后附有大量經典文選,同時設置了富有啟發(fā)性的思考與研討題,
本書從價值觀念、精神涵養(yǎng)、生存藝術、技術器物、治學治世五大方面入手,全面、生動地介紹了哲學、道德、文學、書畫、戲曲、美食、中醫(yī)、武術、禮儀、科技、建筑、器物、雕刻、治學、治家、治國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知識。有助于學生通過認識和體驗中華幾千年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提升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認知和認同,推動大學生傳承、弘揚中
本書分為十二輯,主要內容包括:寬厚仁愛,立己達人、自強不息,篤行不倦、修身養(yǎng)德,砥礪人格、心存敬畏,三省吾身、尊親睦家,琴瑟和諧、追求詩意,陶冶情、胸懷坦蕩,善謀大局等。
本書共十五輯,從“仁、義、禮、智、信、溫、良、恭、謙、讓、忠、孝、勇、恥、廉”十五個主題講述,每個主題下分別五個小故事,如“文帝愛民如子”以體現(xiàn)“仁”;“將相握手言和”以體現(xiàn)“禮”等。
中文全譯本《中國文化史跡(精裝版)》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上海市文教結合高校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出版工程資助項目。《中國文化史跡》共12卷,是一部以圖片為主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中國百年前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壁畫等文化史跡的著作。十二卷依次如下:一山西,二河南,三廣東、湖南,四江蘇、浙江、福建,
本書收錄了張仲禮老先生曾“公開發(fā)表”和“內部印行”中有關國際漢學界的文章,前者如《歷史研究》《社會科學》等上的文章,后者如《經濟學術資料》內刊上的文章。為保持文本的原來樣貌,編者僅對明顯的存疑及錯誤之處作了改正,本書對于了解我國最早展開的國際學術交流情況有一定的幫助,值得出版。
本書為史學研究論文集,精選《神權崇拜和權力塑造:漢武帝長安與奧古斯都羅馬城市建設比較研究》《東亞漢籍之路視域下看<歐蘇手簡>的流傳、刊刻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