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墓志源流、形制演變與墓志銘文”;“三國兩晉南朝墓志與行草書風的興盛”;“北魏墓志造像與魏碑書體”;“隋唐墓志與唐楷典則”;“墓志名品書法概賞”;“新出土墓志精品書法概賞”;“鴛鴦七志齋與千唐志齋”;“墓志臨習技法簡析”;“碑帖之爭與墓志書法審美”;“墓志書法的創(chuàng)作轉換”十講組成。
晚明萬歷朝以降,文壇、思想界風氣開始活躍起來,涌現(xiàn)了一大批明清史上重要的士大夫。他們又與晚明政壇激烈的黨爭相融合,展示出晚明時代獨特的士大夫社會生活,今天的學界對此亦有所關注。這一時期的士大夫別集著述,存世尚多,且體量可觀,尤其別集中的尺牘內容,往往涉及豐富,是研究士大夫私領域生活最重要的文獻。而晚明社會生活研究中的士
草書是中國傳統(tǒng)書法中最有利于書法個性的字體,但難記、難識、難寫,導致書法愛好者學習草書障礙重重。為幫助讀者練習草書,本書仿古代影響頗大的《草決百韻歌》,以五言歌訣形式,約萬字,針對草書學寫過程中容易遇到的難題,如易混淆偏旁部首、易寫錯字體對比分析,分別開出化解之策,并總結有相關規(guī)律和理論,均是作者幾十年來習練草書之經(jīng)驗
《張猛龍碑》,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無撰書人姓名,有碑額,碑額分3行正書鐫刻“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12字。正文記載了張猛龍任魯郡太守時的政績。碑陰為捐款者題名。原石現(xiàn)存于山東曲阜孔廟。
本書收錄了褚遂良的楷書碑帖《雁塔圣教序》,并旁附釋文。雁塔圣教序為褚遂良所書,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的作品,字體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雁塔圣教序的筆畫纖細而俊秀,即使是復雜的波折轉筆,也是一絲不茍。褚遂良秉承了文人書法家的筆法,在書寫過程中卻又能把握輕重,灌輸力量。褚遂良在書寫此碑時已進入了晚年,至此他已為新型的唐
本書是“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系列書法特展暨學術考察活動(十三屆國展河南三項配套活動)之一“漢字中原”——漢三闕暨豫地漢隸名碑精粹展的配套作品集(圖文結合)。本書內容收錄該展全部作品,包括三部分,一是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銘文和畫像。二是省內10方代表性漢碑,如南陽臥龍崗三種漢碑、袁安碑、肥致碑、韓仁銘等。三是河南漢代文字
本書是“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系列書法特展暨學術考察活動(十三屆國展河南三項配套活動)之一“從法度到意趣”——千唐志齋隋、唐、宋志書精粹展的配套作品集(圖文結合)。本擬收錄該展的精品墓志90方,其中隋志10方,唐志30方,宋志50方,并形成目錄。同時收錄河南境內其他代表性楷書石刻遺存10件,部分拓片配有學者、書法家題跋,題
本書從字體設計的基本理論入手,循序漸進地講解設計原則、商業(yè)字體設計方法、創(chuàng)意字體設計方法,再結合案例對字體設計在傳統(tǒng)媒介與新媒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層層遞進,讓學習者由淺入深地掌握字體設計的方法和程序。本書還創(chuàng)新性地在創(chuàng)意字體設計課堂中設置有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增強其勇于突破局限和思維定式的意識,引導學生關
2014年華東師范大學與上海市文聯(lián)緊密合作,成立了中國書法研究中心,實施書法篆刻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至今已培養(yǎng)100多位書法篆刻專業(yè)研究生。他們中不少已在全國、省市各大展賽中嶄露頭角,取得優(yōu)異成績。華東師范大學書法篆刻專業(yè)群體日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在業(yè)界被稱為“華東師大書法軍團”。2019年元旦,華東師范大學舉辦了全國大學生篆
中國書法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中國書法,自漢至晉,從南北朝到隋唐之際,已然發(fā)展到了精醇美好的頂巔,無論手跡或是石刻,都令人愛不釋手。 書法的演變發(fā)展和興衰更替、書寫主題的變化及書法家的風格特點和文脈傳承、帝王喜好風尚及當時社會思想形態(tài)對書法都產(chǎn)生各方面的影響,本書從書法藝術不同階段的概述、代表書法家的作品介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