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被后世尊稱為亞圣。他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進一步把儒學完整化、系統(tǒng)化。他提出的王道的治國理想、性善論的道德價值、不動心的人生境界,都成為了中國文化的思想瑰寶。他的思想與孔子一起,被并稱為孔孟之道,成為中國儒家道統(tǒng)的源頭。 本書作者華杉,研究儒學30多年。他吃透了《孟子》本義,并忠于朱熹、張居正、王陽明等先賢對于
老子道
《道德經(jīng)》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其文意深奧,包涵廣博,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中一部重要的著作,為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兜赖陆(jīng)》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為《德經(jīng)》、下篇《道經(jīng)》,不分章,后改為《道經(jīng)》37章在前,第
《鬼谷子》是一部有獨特價值而又最富于神奇色彩的書籍,戰(zhàn)國縱橫家唯一流傳至今的著作。內(nèi)容豐富,涉及政治、軍事、外交等領(lǐng)域,為歷代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所推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頗具特色的處世哲學。
本書中選取了莊子的十一篇著作,其中七篇為莊子的內(nèi)篇,四篇為外篇,內(nèi)篇大體可代表戰(zhàn)國時期莊子的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fā)展則縱橫百余年,摻雜后人、門人的思想。
《論語》是儒家著名代表作之一,主要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匯編而成,記錄了孔子及門人的言論和主要事跡,涉及學習、為政、修身、教育等諸多大問題,集中闡釋了儒家的“仁義道德”,其思想深刻、語言精練、說理具有邏輯性、表達通俗,是一部傳世經(jīng)典之作。
本書內(nèi)容包括:梁惠王上、梁惠王下、公孫丑上、公孫丑下、滕文公上、滕文公下、離婁上、離婁下、萬章上、萬章下、告子上、告子下、盡心上、盡心下。
本書共16篇,內(nèi)容包括:《論語》導讀、學而篇、為政篇、里仁篇、公冶長篇、雍也篇、述而篇、鄉(xiāng)黨篇、憲問篇、季氏篇等。每篇下設(shè)原文、譯文、評析、典故四個版塊。
本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格物、致和、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diào)人的修身養(yǎng)性不只是內(nèi)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yǎng)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齊家、治國、平天下。
本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思想觀點,論述了宇宙大道、人與自然萬物的關(guān)系、生命的價值、道德的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