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對儒學與民主的關系、中國的治國之道、政治哲學思想、近世早期政治思維等重要思想史問題,進行了深入挖掘和精深闡釋,以期由重讀獲新知,梳理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發(fā)展脈絡,勾勒中國政治思想史的時代風貌。
本書以“馬克思”和“當代中國”為立論基點,從理論、現實、文本以及思想史等多重視域出發(fā),一方面,深入探討和闡發(fā)了馬克思政治哲學的合法性、理論指向、理論內容、思想原則、價值旨趣、當代意義及其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系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層次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從而系統(tǒng)地闡釋和建構起了既有歷史感又有當代在場性、既可與西方規(guī)范性政治哲學相
關于政治的思想史,既是政治發(fā)展歷史的思想形式和理論呈現,也反映著政治思想在歷史長河中展現出來的理論脈絡和深刻邏輯。在歷史中理解思想,在思想中把握歷史,是作者在總結和刻畫西方2500多年政治思想發(fā)展的基本方向、邏輯和特征時所努力追求的目標。本書通過系統(tǒng)地闡釋和論述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托馬斯•
近些年來,帝國研究再度成為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界的關注熱點。那么什么是帝國?帝國與國家、民族、大國、聯(lián)邦、強國、王國等類似概念有什么異同?帝國的興衰條件與歷史命運是什么?如今還可能出現新的帝國嗎?這些問題在本書中得到了清晰有力的解答。 本書總結國內外帝國研究成果,彌補帝國研究以歷史學為主,缺乏對帝國的一般性理論分析的缺憾,
本書是MPA(公共管理碩士)系列教材之一,是在長期教學實踐與科研基礎上編寫而成的,與本書匹配的“公共事業(yè)管理概論”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公共事業(yè)管理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共服務管理。教材基于對公共產品相關理論,以及政府管理基本理論和中國事業(yè)單位管理的基礎分析,對公共事業(yè)管理的基本內涵、特點、原則等進行了闡述和分析
本書是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專著。在古代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國家”的概念,而傳統(tǒng)的天下一家的觀念一直是主要的意識形態(tài)。在晚清時期,中國逐漸從封閉的國家轉變?yōu)楝F代民族獨立的國家。本書介紹了近代中國國家觀念的形成、意義以及經驗教訓,通過對近代中國主要思想大家和政治領袖留下的浩瀚思想遺產資料進行爬梳,清晰地展現出作者對“國家”的
本書是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的社會政治學奠基之作,在這本書中,他為我們描摹出了理想之國的樣子,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一個理想的社會應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系之上,國家則是自由協(xié)議的產物,政府的權力來自被統(tǒng)治者的認可;對權力的本質有著精辟的分析和透徹的認識,提出天賦人權和主權在民的思想,不僅開啟了近現代民主政治的奠基之
本書圍繞權利與義務這個主題,用十二章內容來展開敘述。內容包括:公平游戲原則及與政治義務,公民的義務,團體性政治義務,外在證成于制度性角色,證成性與正當性,洛克的政治同意問題,康德與洛克的人權思想,關于私有財產的討論,歷史性權利與公平份額,制造者的權利,等等。
本書通過對相關案例的研究和論證,提出了多元社會中實現民主的具體方案--協(xié)和民主,并列出了協(xié)和民主的具體設置:大聯(lián)盟、區(qū)塊自治、比例代表制、少數派的否決。這一結論不僅顛覆了政治學上的一個傳統(tǒng)觀念,即只有在同質性社會才能建立和維持民主,同時他還證明了異質性社會實現民主的可能性和關鍵,即不應執(zhí)著于多數民主,而是相關區(qū)塊的領袖
羅爾斯所著《正義論》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哲學著作。本書以其英文文本為依據,汲取前人研究成果,追溯正義論議題與西方哲學、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的思想聯(lián)系,對每個術語、語句、段落和章節(jié)給出準確詮釋,對有疑問的文本進行逐段、逐句甚至逐字的核實、對比、詮釋和評析,揭示各詮釋與批評的得失,尤其是疏漏和疑點,對關鍵術語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