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是“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記錄的自己對于哲學的思考以及與心靈的對話。本書主要體現(xiàn)了奧勒留所承繼的斯多葛派哲學思想。他主張完善美德,提倡仁愛與善良,強調自我寧靜,接受命運的變幻。他認為,善即與宇宙理性、自然秩序相和諧?梢哉f,自然、理性和美德,便是斯多葛哲學的精髓所在,也是《沉思錄》的核心議題。全書采用箴言形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chuàng)作的對話體哲學經典著作。本書借蘇格拉底與格勞孔、色拉敘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對話,描述了一個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政體,即可以實現(xiàn)公平、公正的理想國。書中還討論了諸多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比如正義、財產、教育、品德、婚姻、家庭等,行文妙趣橫生且思想深邃,值得每個人研究和學習。本書展現(xiàn)了
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伯特蘭·羅素的代表作之一。書中對各個哲學流派產生的歷史背景、哲學家的生活時代加以描述,從古希臘文明說起,分別介紹了米利都學派、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戈拉、原子論者、普羅泰戈拉、蘇格拉底、柏拉圖……一直講到邏輯分析哲學為止,以使讀者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學的發(fā)展歷程。羅素
本書主要研究了七個方面,第一研究是歷史性的,主題是意向性概念的古今緣起:亞里士多德與布倫塔諾論意向性。第二研究重構了分析-心靈哲學中的意向性理論,按照語言-意識(現(xiàn)象、認知)-實在(物理)的三角,對意向性的發(fā)展進行了重構,并闡述了解釋主義或虛構主義對以上三種意向實在論的理論的挑戰(zhàn)。第三研究是方法論的,實際上是想用現(xiàn)象學
本書旨在以自由為線索揭示馬克思與盧梭之間復雜的思想聯(lián)系。由霍布斯和洛克塑造的資產者因“墮落”的本性使人類付出了尊嚴的代價。自由是提升人性尊嚴之根本,盧梭、康德將其實現(xiàn)訴諸道德共同體以及不可企及的自由王國,黑格爾訴諸立法、行政和司法相統(tǒng)一的現(xiàn)代國家,馬克思則訴諸建基于“對生產力總和的占有”之上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這為人的自由
以賽亞伯林是20世紀英國睿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作家。他的著作遠比人們想象的多,但他很少發(fā)表作品,甚至對發(fā)表自己的作品有一種近乎病態(tài)的反對。因此,他需要一位著作代理人,哈代遂自愿成為他的編輯。本書講述哈代與伯林長期合作中引人入勝的故事,向讀者展現(xiàn)了編輯與作者的一段佳話。哈代以組織和出版伯林卷帙浩繁的著作為己任,一共編輯或
《黑格爾論自我意識》依據作者羅伯特皮平在2009年阿姆斯特丹大學舉辦的斯賓諾莎講座擴充整理而成。在《精神現(xiàn)象學》第四章里,黑格爾提出一個重要論斷:自我意識就是欲望本身,而且這一欲望只有在另一個自我意識中才能獲得滿足。本書對此提出了頗具開創(chuàng)性的解釋,一邊追溯其康德哲學的根源,一邊顯示它們對當代思想的持續(xù)意義。 本書表明,
《奧古斯丁書信集》收入奧古斯丁致友人的書信三百多封,內容涉及神學、哲學、歷史、人生等多個方面,是研究奧古斯丁思想和中世紀哲學的重要文獻。
此書是英語世界首部關于青年黑格爾派代表人物布魯諾?鮑威爾的研究專著。布魯諾受黑格爾哲學的激發(fā),以共和主義作為自由主義的替代方案,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此書追溯了1848年革命之前德國共和主義政治思想的興起,考察了鮑威爾的共和主義思想和無限的自我意識概念,以及鮑威爾對現(xiàn)代性的批判(比如鮑威爾的反猶主義)
本書原是皮埃爾·阿多于1974年在愛諾思圓桌會議所作演講的講稿,原題為《蘇格拉底的形象》。著作分為“西勒諾斯”“厄洛斯”“狄俄尼索斯”三章。通過與古希臘神話中林神、愛神和酒神的類比,阿多借助柏拉圖的《會飲篇》和尼采、克爾凱郭爾等蘇格拉底主義者的言論,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勾勒出蘇格拉底的形象,突顯了哲學家非理性的一面以及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