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俄藏黑水城文獻之一種。由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共同編纂。本卷為第31冊。
民國時期的東南亞地區(qū),呈現(xiàn)多種文化共存發(fā)展的面貌。本書編選整理了民國時期有關東南亞研究的重要著述,既包括當時菲律賓、暹羅、越南、緬甸等國家或地區(qū)的調(diào)查報告、歷史文化研究專著,也包括對當?shù)亟?jīng)濟、貿(mào)易進行深入考察、分析、整理的文獻成果,更有站在整個“南洋”的視野下對東南亞地區(qū)進行整體研究的作品。通過本書,可以為學界提供東南
人文與社會譯叢·歷史輯精選叢書內(nèi)歷史領域的扛鼎作品,收錄了霍布斯鮑姆、湯普森、阿倫特、沃格林等當代史學大家的代表作,從人類歷史的經(jīng)典議題出發(fā),解讀歷史規(guī)律,破解歷史迷思,用歷史之眼審視人類文明的進程,為理解人性和世界趨勢提供鏡鑒。
本書是第一部多卷本的日本通史,分為上古卷、古代卷、中世卷、近世卷、近代卷、戰(zhàn)后卷6卷,集中國內(nèi)學界日本研究的主要力量,對自遠古至21世紀初葉日本的歷史做了全面地研究和論述,是日本研究的階段性總結,是學界日本研究成的集中體現(xiàn),具有突出的學術價值。
陳壽所作《三國志》過于簡略,經(jīng)裴松之作注,內(nèi)容充實了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實了史實,典章名物方面尚多缺失。近人盧弼先生博采眾書,精加校釋,誤者正之,缺者補之,核正地理,詮釋名物,大大有益于本書的研究者。此次出版,又經(jīng)著名學者錢劍夫先生作了標點整理,讀者更為方便。
1911年,張爾田發(fā)表了他的《史微》一書,這本書積清朝二百年學術之大成,揭示了中華原文明的本質(zhì)。本書為考鏡六藝及諸子學術流變而作,分八卷三十八篇,附篇四。卷一以史學為六藝、諸子之源,及史官沿革。其余各卷分論儒、道、墨、法、兵、名、縱橫諸家術、“五經(jīng)”宗旨等,力求恢復其本來面目。其所引據(jù),多秦典籍,于清代學者之說則唯取章
本稿對周必大之全集進行校證。全集共二百卷,為周必大存世之全部著作。由王瑞來先生獨立完成全稿標點、校證。以近代?泵腋翟鱿鎿(jù)明史繼辰抄本校訂之歐陽棨刊本為底本,主要參校以時代較早、篇目較全、抄錄清晰之澹生堂抄本,同時校以四庫全書本和宋刻殘本。本稿校證精審,對相關史事有清晰考證。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為宋代李心傳所撰的宋代歷史著作,仿照《資治通鑒》之編年體,記述宋代史事甚為詳細,全書達200卷之多,史料價值甚大。整理者辛更儒先生為宋代史料整理專家,全稿井然有序,標點、?币(guī)范可靠。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共收錄竹書3篇,均為前所未見的先秦佚籍!端母妗菲獜膬(nèi)容性質(zhì)看應屬“書”類文獻。竹簡長約45厘米,原有次序編號,知其完整時應有50支簡,現(xiàn)存47支,除第15、25、39簡散佚外,另有4支簡殘半。簡文內(nèi)容按書寫格式可自然分為四個部分,分別記述了“旦”“曾孫禽父”“曾孫滿”“曾孫召虎”四人的告天
本項目由龜茲研究院與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合作展開,擬對古代龜茲國范圍內(nèi)現(xiàn)藏所有婆羅米文字資料,包含木簡、陶片、經(jīng)葉殘片、壁畫題記,尤其是后者,予以認讀并統(tǒng)計,進行詳細釋讀及研究;而出版具有國際學術水平的現(xiàn)存吐火羅語文獻及相關研究的學術專著,內(nèi)容包含文物圖版、出土訊息、字樣摹寫、內(nèi)容轉寫、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