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是中華民族民間優(yōu)秀文化的組成部分,集文學(xué)、史學(xué)、美學(xué)、禮儀、郵政、包裝、紙張等文化元素于一體。本集刊所言“民間家書”,是指尚未被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公藏機構(gòu)收藏,散落在民間的家書,包括名人家書和普通人家書。是書遴選3000余封極具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家書,厘為三卷十冊,分為清代卷兩冊、民國卷三冊和當(dāng)代卷五冊,
尺牘文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作為檔案、日記以外的最大宗史料來源,尺牘保存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信息,有利于我們了解歷史發(fā)展的細(xì)節(jié),梳理歷史的發(fā)展脈絡(luò),為考證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史料來源。善于利用,可以解決不少待發(fā)之覆。本書收錄上海圖書館藏夏敬觀家藏尺牘10冊,編為三卷,共計1100頁,800余通。夏敬觀字劍丞,又字盥人
本書收錄趙文郁寫于不同時期的日記20冊,其中《詩選》(3冊)、《文選》(1冊)、《髫齡瑣記》(2冊)、《過眼云煙》(4冊)、《二十年略記》(6冊)、《曙光集》(3冊)、《蕓窗雜錄》(1冊)。趙文郁出生于清朝末期,他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民國初年和日偽統(tǒng)治時期,這些日記是他根據(jù)自己的切身體會和耳聞目睹的社會現(xiàn)實所作。如《
尺牘文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作為檔案、日記以外的最大宗史料來源,尺牘保存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信息,有利于我們了解歷史發(fā)展的細(xì)節(jié),梳理歷史的發(fā)展脈絡(luò),為考證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史料來源。善于利用,可以解決不少待發(fā)之覆。本書收錄上海圖書館藏夏敬觀家藏尺牘22冊,編為六卷,共計2200頁,1900余通。夏敬觀字劍丞,又字盥
“大陣尺牘”是1882年朝鮮壬午軍亂時期,清朝赴朝軍隊將領(lǐng)及文官諸人與朝鮮國迎接官金昌熙之間的往來書信及其相關(guān)文獻。其內(nèi)容有吳長慶、袁世凱、張謇、朱銘盤、林葵、吳朝彥、周家祿、李延祜、沉朝宗、邱心坦、郭春華、方正祥、張光前等人致金昌熙(石菱)信札、詩稿、文稿、筆談實錄、名刺等各類文檔約二百四十余件。就內(nèi)容而言,大致分為
金鉞(1892-1972),字浚宣,號屏廬,天津人,清末監(jiān)生,能文善畫竹,尤擅墨竹,以書法會通,官民政部員外郎。辛亥革命后,他專心于著述、文獻搜集整理,曾任崇化學(xué)會董事、天津修志局編修、城南詩社社員。著有《戊午吟草》《辛亥雜纂》等,輯有《許學(xué)四種》《天津金氏家集》等,刊印了《天津文抄》《天津縣志》等。其常用之印章有“天
《樂嘉荃日記(外五種)》是民國著名黔籍學(xué)者樂嘉荃的日記及著作集,本書收錄《樂嘉荃日記》稿本一百二十六冊,包括《壬戌日記》《癸亥日記》《甲子日記》《乙丑日記》《丙寅日記》《丁卯日記》《戊辰日記》《己巳日記》《庚午日記》《辛未日記》《壬申日記》,后附《識小馀錄》《邃古一得錄》《倚天磨劍詩錄》《壽紅軒詩詞稿》《書跋叢錄》等五
周作人的散文,筆勢飄逸灑脫,表情達意平和恬淡、莊諧雜出、舒徐自在,同時又不乏文化批判的力度,集合敘事說理抒情的分子于一爐,形成了中國現(xiàn)代散文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流派,是中國散文史上一座高峰。 由著名出版家、周作人研究專家鍾叔河先生全新整理編訂的《周作人散文全集》(修訂版),共15卷,690萬字。采用編年體形式,輯錄周作人1
家言隨記
收錄孫毓修藏札百余通,其中瞿啟甲54通,宗舜年24通,徐乃昌49通,徐恕2通等。主要內(nèi)容是討論《四部叢刊》《鐵琴銅劍樓宋元本書影》等書的編纂出版事宜,對我國近代史、近代出版文化史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