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燕京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套裝共40冊)/哈佛燕京圖書館文獻叢刊》是“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的第22種,也是該叢刊的海外編。收錄哈佛燕京圖書館珍藏的稀見方志30種,其中孤本5種,其他方志的國內(nèi)收藏單位均在三家以內(nèi),且全部為首次影印出版!豆鹧嗑﹫D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套裝共40冊)/哈佛燕京圖書館文獻叢刊》的出版
西安市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等五處,是已確定的“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中西安段的五處遺產(chǎn)申報點。針對這五處遺產(chǎn),西安市采取了重點投入、重點管理、重點實施的方式,在保護過程中攻克難題、解決問題。《千年一諾西安絲綢之路申遺實錄(套裝上下冊)》是歷時十幾年的西安市文物保護
本書是泰州文獻第四輯第64-65冊,主要收錄了李審言文集。
《清華大學(xué)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套裝共36冊)》為“十一五”時期國家古籍重點出版規(guī)劃項目“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之一種,收錄清華圖書館藏稀見方志20種;其中孤本、稿本13種,國內(nèi)收藏單位在3家以內(nèi)的地方志7種。
《康熙海鹽縣志補遺(一函四冊)》為《康熙海鹽縣志》的補遺,清康熙十二年(1673)抄本,由張素仁修、彭孫貽、童申祉纂。全書三卷。卷一為賦役志戶口、田土、稅糧等,卷二為賦役志里役、鹽課、屯田、物產(chǎn),及貢舉志等,卷三為職署志。
全書分地理、歷史、政治·法制·軍事、經(jīng)濟、城市建設(shè)、科學(xué)技術(shù)、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文化、體育、社會和當代人物12個分編,共10篇概述性文章、3891個條目,配有圖照1367幅,精裝全彩印刷。
《重修四川通志稿》,由清末民初川省頗具聲望的學(xué)者宋育仁擔任總纂,初稿成于1931年,宋氏于是年病逝。是稿雖已具雛形,但因其病逝而未定稿,僅以稿本傳之于世。1969年,由四川省圖書館收藏此書稿,其內(nèi)容包括建置、輿地、官政、食貨、禮俗、學(xué)校、藝文、人物、民職諸門,計170卷。其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編纂所采集的資料除采自舊志外,
本套書均為古籍點校著作。點校和輯錄的對象為中國歷代文獻中涉及重慶的相關(guān)史料,并首次對其進行了分類和系統(tǒng)的整理,共計約400萬字,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稀見重慶地方文獻匯點》(共上、下兩本),主要輯錄點校重慶地區(qū)明清時期的地方志文獻;第二部分為《歷史典籍中的重慶史料選輯》(共上、中、下三本),對《四庫全書》中涉及重慶
本書精選阿拉善左旗檔案館藏清代檔案3200件,全部為蒙文。起自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止于清宣統(tǒng)三年(1911),由清朝皇帝、六部、理藩院、陜甘總督、綏遠將軍以及內(nèi)蒙古、喀爾喀、青海、新疆、山西、陜西、甘肅等地盟旗、州縣衙門行政機關(guān)發(fā)給阿拉善和碩特旗(以后簡稱阿拉善旗)衙門和阿拉善旗衙門呈報上述機關(guān)的來往文書及旗衙
孟府檔案全編(后集)(共8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