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枬森文集》共四個部分,11卷書。所收文獻按照編年和分類相結合的方式編排:(1)第一部分為論著(1-2卷),主要收錄作者自1983年以來撰寫的著作和主編的著作中親自撰寫的部分,共20多部;(2)第二部分是論文(3-6卷),其中,哲學論文主要收錄作者自1957年以來有關哲學方面的論文90多篇近100萬字(3-4卷),人學論文(第5卷)主要收錄作者自1983年以來有關人學方面的文章50多篇近50萬字,社會文化理論方面的論文主要收錄作者自1984年以來有關社會和文化理論方面的論文40多篇50多萬字(第6卷);(3)第三部分為評論,即哲學評論(第7卷),書刊評論(第8卷),人物紀念和評論、詩詞、思想自述(第9卷)卷近200篇100多萬字。(4)第四部分為講稿和索引,即第十、十一卷,主要收錄作者自1954年以來在校內外講課和辦講座的手稿,約60多萬字,全部未曾發(fā)表。在第十一卷同時附有“專題檢索”和“文章標題首字拼音檢索”,以便讀者閱讀使用。
《黃枬森文集》2011年底出版第1、二、五卷,2012年底出版第三、四、六卷,2016年底出版第七、八、九卷,第十、十一卷由于整理工作十分復雜,將稍后于2017年出版。
這本書是紀念、懷念與諸如任繼愈、金岳霖、張岱年、馮友蘭、賀麟、艾思奇、錢學森等重要學界名人和《光明日報》、《北京大學學報》等主要刊物的往事、趣事和觀點等,以及作者獨特的哲學雜文、詩詞及其書法等,有不少是首次公開發(fā)表,不僅可讀性好,而且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學術價值。
黃枬森先生(1921.11.29~2013.1.24),四川省富順縣人。1942年進入云南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學習,1943年轉入西南聯大哲學系學習,抗戰(zhàn)勝利各校復校后,于1947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畢業(yè)進入哲學系作研究生。1950年起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資深教授,1981年~1987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1981年始任博士生導師。1981年~1996年任一、二、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1983年~2000年任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1990年起任《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主編、編委會主任、顧問,1991年起任北京大學人學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起任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2011年起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先生還歷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人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顧問,北京市哲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
人物評論篇
從金岳霖先生的哲學思想轉變中得到有益啟發(fā)——在金岳霖學術思想討論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從四位現代哲學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談起
心懷祖國 志在真理
像胡繩同志那樣進行兩條戰(zhàn)線的斗爭
學習楊獻珍同志的理論勇氣和科學精神
錢學森與辯證唯物主義
共產主義人生觀的基本特點和當代價值——重讀馮定關于共產主義人生觀的論著
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哲學體系創(chuàng)新活動——為肖前教授八十華誕而作
孫伯钅癸教授的學術道路
張岱年先生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公能——張伯苓教育思想的靈魂
平實無奇鞭辟入里——學習趙存生同志的理論風格
從賀麟先生哲學思想轉變中得到的啟發(fā)
李大釗的世界觀初探
由衷的敬仰永久的懷念——我們心目中的任繼愈先生
深切懷念王憲鈞先生
永久懷念艾思奇同志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談談陶德麟教授的為學之道
哲學不能脫離科學——紀念錢學森院士誕辰100周年
錢學森大成智慧學簡論
紀念篇
回顧“哲學”專刊的早期工作
50年的師友情
恩格斯關于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思想
北大傳統(tǒng)與自由主義
50年的交往
不斷做好馬克思主義的編譯、研究和宣傳工作
同呼吸共命運50年——紀念《北京大學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
20年的良師益友
歲月對精神的詮釋
真理標準討論開辟了“百家爭鳴”的時代
改革開放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建設的巨大推動作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一體兩翼振翅高飛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發(fā)展研究——在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上的發(fā)言
雜文篇
節(jié)約應形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自相矛盾的哲學家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關系
從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談到哲學
談談書法的主體性
自述篇
北大與我的學習研究
我的哲學思想
我的哲學思想及其由來
學術自序
我怎樣走上哲學的科學之路
走在哲學的科學大道上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研究》出版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詩詞書法篇
除夕
望月
游卡賴馬國家公園(三首)
太湖之濱
住黨校
黿頭渚
赴宜興參觀(五首)
青島浴場七絕(一首)
海南廣東行(二首)
游東坡赤壁
游西山吳宮
游武夷山(四首)
途經貝加爾湖有感
訪蘇歸來抵二連
謁楊妃墓
舊地重游(廣安)
船經巫峽尋神女峰
穿越大巴山
游五大連池(二首)
游長白山天池(二首)
離休總結一生工作
摯友病逝有感
釣魚臺中秋晚會
打油詩
夢醒記事
美國公路有感
為《二十世紀北京大學著名學者手跡》題詞
校友會有感
游洱海
游虎跳峽
游玉龍雪山
慶賀大侄力生壽誕
景山賞牡丹有感
四言成語十韻
劉蘇八十大慶獻詩
年齡的絕對與相對
祝賀卿希泰教授八十華誕
春到未名湖
悼念趙存生
元旦
隨感
校園盛開“勿忘我”
嘆朗潤園花壇
學術界最高抱負
晨有感
祝賀陳先達教授八十華誕
為二女兒餞行
為老友李公天九十華誕致賀
詩贈姻親孫女蒲德蓮
九十感懷
賀楊辛教授九十華誕
從金岳霖先生的哲學思想轉變中得到有益啟發(fā)
———在金岳霖學術思想討論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本來決定由金先生生前好友陳岱孫先生代表北大發(fā)言,不巧他生病發(fā)燒,由我來發(fā)言。北大哲學系的師生對金先生一直懷著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愛戴。
表面上看,金先生在北大的時間并不長,只有四年左右,但實際上他和北大的關系是十分長久和密切的?谷諔(zhàn)爭前,金先生就是北大的兼職教授,因此,當時的北大學生許多人都聽過他的課?谷諔(zhàn)爭期間,北大、清華和南開結成西南聯合大學,金先生在聯大哲學系任教授,他同北大的關系當然就更加密切了。1946年三校復員分開了,但在1952年院系調整時,全國六個哲學系合并成北大哲學系,金先生又來到北大,并擔任了調整后的第一任系主任。金先生調到中國科學院哲學所后,同北大哲學系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在北大,許多系都有金先生的老友,特別是在哲學系,50歲以上的教師差不多都是金先生的老友、同事或學生。我在40年代就是金先生的學生,在50年代除了在他領導下從事教學工作而外,還是他作我國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哲學刊物———《光明日報》哲學研究?闹骶帟r的助手。金先生的思想、品德、學問、工作作風給北大哲學系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我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我們樹立了卓越的榜樣。
北平解放的時候,金先生已經50多歲,他對西方當代哲學的研究很深,且已脫穎而出,獨樹一幟,形成自己的哲學體系。新中國成立以后,他在政治上和學術上都放棄了原來的立場,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這種抉擇絕不是趕時髦,更不是被迫的,而是他長期觀察、獨立思考、自由選擇的結果。金先生雖然長期研究資產階級哲學,但他是一個正直的愛國的愛護學生的學者,曾在“一二·九”運動中簽名支持過愛國學生運動,對國民黨的反動腐朽的統(tǒng)治深為不滿,新中國成立后他所作出的抉擇絕不是偶然的。一個長期接受并傳播西方思想的老知識分子會選擇馬克思主義,這是值得我們今天的知識分子,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深思的。
金先生的工作作風是認真負責、深入細致的。他在50年代努力貫徹教學改革的方針,對把舊哲學系建成為社會主義哲學系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他任北大系主任時,事必躬親,不但參加學校的各種會議,而且主持系的各種會議,堅持上班處理各種具體問題。他兼任《光明日報》哲學研究?闹骶帲瑓⒓雍皖I導全部編輯工作。從組稿、審稿到付印,他都親自參加。每期排好清樣后,他都要審閱一遍才能付印。他的眼睛歷來不好,他費力地審閱稿件的情景至今歷歷如在目前。這次會議不是一個單純的紀念會,而是一次學術會議,寓紀念于學術討論之中,我們認為是很有意義的。金先生新中國成立前的哲學思想,無疑是屬于舊哲學的范疇。過去,舊哲學只有作反面教員的資格,這顯然是不對的。今天應如何評價金先生過去的哲學思想的性質及其地位、有多少合理的東西可供汲取、今后如何作進一步研究,都是值得認真討論的。很抱歉,我最近沒有找到時間很好研究這些問題,因此,在今后兩天的會議中我很愿意認真聽取同志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向同志們學習。但是有一點意見,我想談一談。
金先生的哲學思想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即它的系統(tǒng)性。除去馬克思主義哲學不算,他的思想體系,在我國現代哲學家中如果不說是最完整嚴密的,也是最完整嚴密的思想體系之一。極“左”路線曾把重視系統(tǒng)性說成教條主義、經院哲學,但是沒有體系就沒有科學,科學體系當然力求完整嚴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當然力求建立完整嚴密的科學體系。誠然,我們不能像金先生當時人那樣各搞一套體系,但通過共同努力建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完整嚴密的體系,還是應該的,也是可能的。所以,金先生如何建立他的哲學體系,根據些什么原則來建立自己的體系,他的體系的是非得失,都可以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發(fā)。當然,我們從中能夠獲益的決不會僅此一點。我希望這次會議為實事求是地評價中國現代哲學家的思想體系開一個好頭。
最后,作為發(fā)起單位之一,我代表北大哲學系對參加這次會議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謝意,預祝會議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