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鐵實踐 高爐操作的思考與感悟》是作者在長期的高爐煉鐵實踐中,對遇到的一些特殊爐況,通過細致觀察并進行積極的探尋,獲得的一些有意義的結果。此外,對高爐制度調整等方面進行反思.提出看法!稛掕F實踐 高爐操作的思考與感悟》內容包括噴煤、風溫、高爐均勻性問題、高爐調整建議、做法以及高爐筑爐方面的質量控制和現場管理心得。
《煉鐵實踐 高爐操作的思考與感悟》可供高爐操作管理人員、教學人員、工程設計人員閱讀參考。
1 高爐噴煤的暢想
1.1 高爐噴煤的發(fā)展
1.2 高爐噴煤的作用
1.3 高爐噴煤的極限問題
1.4 當前風口噴煤的限制
1.5 改進煤粉燃燒區(qū)域的設想
1.5.1 改進依據
1.5.2 設計方案
1.5.3 設計圖
1.5.4 氣化室內理論燃燒溫度的計算
1.5.5 改進后的工藝特點
1.5.6 該設想的問題
1.6 結語
2 實現合理高風溫
2.1 風溫合理性的由來及生產實例
2.1.1 熱風爐的作用
2.1.2 利用煤氣利用率判斷爐況變化的實例
2.1.3 合理高風溫想法的形成
2.1.4 煤氣利用率與燃料比及風溫間的關系
2.1.5 摻燒焦爐煤氣燒爐對3號高爐的影響
2.1.6 對高風溫措施的建議
2.1.7 結論
2.2 相關論點的論證
2.2.1 理論計算
2.2.2 實施方案
2.2.3 問題討論
2.2.4 結論
3 高爐的均勻性問題
3.1 3號高爐爐身不均勻侵蝕及綜合維護
3.1.1 3號高爐爐身結構
3.1.2 生產中面臨的難題
3.1.3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4 爐身不均勻侵蝕實際狀況
3.1.5 結語
3.2 爐喉鋼磚部分脫落后3號高爐的異常變化
3.2.1 爐喉鋼磚的作用
3.2.2 高爐出現的異常狀況
3.2.3 原因尋找
3.2.4 鋼磚部分脫落對高爐產生的影響
3.2.5 處理措施
3.2.6 結論
3.2.7 感悟及意義
3.3 影響3號高爐周向不均勻性的主要根源
3.3.1 3號高爐一代爐齡生產的總體情況
3.3.2 鐵口布置的觀點形成
3.3.3 鐵口布局影響高爐邊緣煤氣流分布的原因
3.3.4 渣鐵不均勻排出對3號高爐產生的影響
3.3.5 減小邊緣煤氣流分布不均的措施
3.3.6 效果
3.3.7 結語
3.4 高爐非均勻性理論
3.4.1 當前高爐的不均勻因素
3.4.2 渣鐵排出對周向料柱透氣性的影響
3.4.3 料柱透氣性對高爐原料入爐、煤氣排出及其他方面的影響
3.4.4 渣鐵排放對高爐均勻性影響的長期性
3.4.5 高爐非均勻性理論
3.5 非均勻性理論的應用
3.5.1 非均勻性理論的日常應用
3.5.2 串罐與并罐優(yōu)劣的比較
3.5.3 風口測壓的應用
3.6 高爐改進
3.6.1 關于高爐結構討論及改進的必要性
3.6.2 關于理想鐵口布置的設想
3.6.3 技術方案
3.6.4 具體實施方式
3.6.5 預期效果
3.6.6 高爐改進的意義
3.6.7 理想中的高爐煉鐵系統(tǒng)
4 高爐上部制度及爐況調整
4.1 上部制度的作用
4.2 上部制度調整原則
4.3 爐況調整常見狀況及推薦方法
4.3.1 過分關注上部制度,易忽略其他因素
4.3.2 立足點降低.難以總體把握
4.3.3 意見不一,造成爐況反復波動
4.3.4 實際體會
4.4 關于高爐爐況分析
4.4.1 抓住主要參數。分清主次
4.4.2 下部制度是基礎,渣鐵排放是根本
4.4.3 沒有規(guī)律,波動正常
4.4.4 出現異常,給出解釋
4.4.5 遵照規(guī)律,合理把控
4.4.6 堅持“三看”,準確判斷
5 高爐調節(jié)手段的應用與思考
5.1 高爐幾項調節(jié)手段的思考
5.1.1 風溫
5.1.2 頂壓
5.1.3 富氧
5.1.4 加濕
5.1.5 鼓風動能
5.2 對高爐幾點做法的思考
5.2.1 高爐槽下卸料方式
5.2.2 起始布料程序
5.2.3 裝料順序
5.2.4 全爐壓力損失
6 高爐筑爐
6.1 要有爐役后期護爐經歷
6.2 要有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的理念
6.3 影響筑爐質量的因素
6.4 筑爐過程中把握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6.4.1 爐身冷卻壁勾縫
6.4.2 炭磚砌筑
6.4.3 電偶埋設
6.4.4 爐缸冷卻壁勾縫
6.4.5 環(huán)縫搗打
6.4.6 痕跡化管理
附錄
附錄1 梅鋼5號高爐筑爐日志
附錄2 梅鋼3號高爐基本資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