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常識十五講》對“詩詞曲賦”常識進(jìn)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介紹。以專題的形式編排成書,先講韻文格律“三要素”,再分述詩詞曲賦的體式、格律和寫作基礎(chǔ)知識,為古典詩詞鑒賞和創(chuàng)作提供入門之階。
對于熱愛古典詩詞的初學(xué)者來說,因?qū)ζ渲械捻嵚、體式、表現(xiàn)方法等了解不夠?qū)е碌碾y以深入理解、看不懂“門道”等問題,《詩詞曲賦常識十五講》均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對熱衷于創(chuàng)作古典詩詞曲賦的讀者來說,《詩詞曲賦常識十五講》更是很好的指南。書中每個專題不僅有大量舉例,還有趣味練習(xí)、參考資料,內(nèi)容十分豐富、實用。
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火了!你也重燃讀詩抑或?qū)懺姷臒崆?人生自有詩意,不如從頭學(xué)起!
《詩詞曲賦常識十五講》,精講詩詞曲賦的體式、格律和表現(xiàn)手法,詩詞鑒賞及創(chuàng)作者不可不知!
本書特點:
1.通俗易懂,作者于海洲先生是國內(nèi)知名辭賦家,于雪棠女士為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副教授。二人都有豐富的詩詞曲賦教育及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其講解貼近初學(xué)者心理,非常好讀。
2.內(nèi)容濃縮精當(dāng),將詩詞曲賦*核心的知識編于一書之中,語言簡潔,便于高效閱讀。
3.書中不僅有大量舉例,還有思考練習(xí)、參考資料,內(nèi)容十分豐富、實用。
前言
詩詞曲賦,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品中的精品,其經(jīng)典作品譽(yù)稱“世界一流”而毫無愧色。如今,生活越喧囂、瞬變,心靈越需要靜謐、安定。熱愛詩詞曲賦的人,正與日俱增。
然而,對于真正的詩詞曲賦愛好者來說,其興趣絕不止于“人生若只如初見”式的鐘情于“唯美”語句,他們還要細(xì)細(xì)體味“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傳統(tǒng)韻文藝術(shù),是如何將法度、美感與深情融為一體;更要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等美妙意境中感受漢語言文化的神奇魅力。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古典詩詞曲賦外表的瑰麗多彩,是以押韻、平仄、對仗等要素架構(gòu)和規(guī)范起來的。這些格律法度,對于才華卓越的行家來說,非但不構(gòu)成束縛,反而成就了他們爐火純青的藝術(shù)造詣。研習(xí)并諳熟這些格律法度,就是探索詩詞曲賦如何以內(nèi)容和形式造就其整體意境的過程,對初學(xué)者閱讀欣賞與執(zhí)筆創(chuàng)作詩詞曲賦,都極有裨益。將這些可以形之于筆墨的格律法度,讀懂、學(xué)通、掌握、運用,再輔之以對經(jīng)典作品的反復(fù)涵詠、體味,定能真正理解詩詞曲賦“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魅力。
本書的編著者,不僅是古典詩詞曲賦的潛心研究者和教學(xué)者,更是熱衷于寫作而有成就的詩詞家、辭賦家。對于初學(xué)者的困惑,其講解帶有現(xiàn)身說法的特征。每講后面的參考練習(xí),啟迪讀者進(jìn)一步琢磨、思考,鞏固所學(xué)。對于有志于創(chuàng)作的讀者,附錄的詞譜、曲譜,方便實用。
本書語言精煉,知識準(zhǔn)確,深入淺出,易于初學(xué)者接受,是很好的入門讀物。一冊在手,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李偉楠 2016年2月16日
于海洲,1946年生,遼寧昌圖人。畢業(yè)于原遼寧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曾任中學(xué)語文教師、老年大學(xué)詩詞教師等職,現(xiàn)為《中華詩詞》、解放軍《紅葉》特約校對,《中華辭賦》特約編委,《詩詞世界》等多家刊物顧問。已出版《詩詞曲律與寫作技巧》《詩詞曲韻寶典》《當(dāng)代百家辭賦評注》《詩賦詞曲讀寫例話》《怎樣作賦》《老年大學(xué)國學(xué)參考教材》《詩詞曲賦修辭技法》《詩詞曲賦實用語法》等作品。
于雪棠,女,1972年生,遼寧撫順人。文學(xué)博士,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副教授,主攻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xué)。出版有學(xué)術(shù)專著《周易與中國上古文學(xué)》《先秦兩漢文體研究》,論文集《易莊居詩文叢論》,教材《中國散文》,合著《唐代邊塞詩傳》《詩賦詞曲讀寫例話》《中國古典文獻(xiàn)學(xué)的理論與方法》,參編多種教材,與其父合作編選當(dāng)代詩賦曲聯(lián)集多種。在研課題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jì)《莊子》在英語世界的傳播”。
第一講 押 韻
一、什么是押韻 2
二、古韻和今韻 5
三、古今用韻標(biāo)準(zhǔn) 10
第二講 平 仄
一、什么是平仄 20
二、辨別入聲字 23
第三講 對 仗
一、什么是對仗 30
二、對仗的細(xì)類 32
三、對仗的講究 33
第四講 古體詩的講究
一、什么是古體詩 46二、古體詩的體類 47三、古體詩的押韻 57四、古體詩的平仄 58五、古體詩的對仗 59
第五講 近體詩的格律(上)
一、近體詩的分類與押韻方式 64二、近體詩的和韻 69
第六講 近體詩的格律(中)
一、律句與對粘 78二、近體詩的律格 81三、近體詩的對仗 88
第七講 近體詩的格律(下)
一、一三五不論 98二、孤平與拗救 99
第八講 詞的格律(上)
一、詞與詞的體類 108二、詞調(diào)與詞譜 111
第九講 詞的格律(下)
一、詞的押韻 116二、詞的平仄與對仗 121
第十講 曲的格律(上)
一、什么是曲 132二、小令 133三、套數(shù) 137
第十一講 曲的格律(下)
一、曲的押韻 142二、曲的平仄與襯字 144三、逢雙必對 150
第十二講 詩詞曲常用技法(上)
一、起承轉(zhuǎn)合 156二、開頭結(jié)尾 158三、鋪陳比興 164四、繪景抒情 168
第十三講 詩詞曲常用技法(下)
一、點染烘托 174二、虛實動靜 177三、寓意寄托 182四、議論理趣 183
第十四講 賦的講究(上)
一、什么是賦 190二、賦的體式 191
第十五講 賦的講究(下)
一、賦講押韻 204二、賦的平仄與對仗 209
附 錄
一、常用詞譜 216二、常用曲譜 238
參考文獻(xiàn) 244
第五講
“近體詩”是相對于“古體詩”而言的。萌芽于一千四五百年前的六朝時期,到了唐代逐漸形成并定型。唐代相對先唐的古代,則為近,故稱“近體詩”,也稱“今體詩”。當(dāng)今,相對于唐代,又過去了一千二三百年,當(dāng)代之于唐,“近體”又成為“舊體”了,所以人們更習(xí)慣稱“近體詩”為“舊體詩”;加上宋代的“詞”,統(tǒng)稱“舊體詩詞”。但是,“舊體”之稱不甚準(zhǔn)確,因為“舊體”還應(yīng)包含有“古體”(古風(fēng))在內(nèi),于是又有人稱“近體詩”為“唐體詩”,因為唐代是“近體詩”發(fā)展的高峰階段,幾乎代表有唐一代文學(xué)成就。又因為“近體詩”是十分究格律的詩體,包括固定的字?jǐn)?shù)、句數(shù)、平仄、押韻、對仗諸多格式,于是也稱“格律詩”。還有人把“近體詩”與宋代盛行的“詞”合在一起說,統(tǒng)稱之為“中華詩詞”。著名學(xué)者周汝昌則稱其為“傳統(tǒng)民族詩歌”(《范成大詩選·引言》),以標(biāo)示格律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獨有的文學(xué)藝術(shù)形式,這種說法,也包括“古體詩”在內(nèi)了。溯本追源,本書仍承用傳統(tǒng)說法,以“近體詩”稱之。
近體詩可分三種:(一)律詩;(二)排律;(三)絕句。這三種詩體,又都有五言和七言之別,也有用六言的,個別還有用九言的。詩,一個字叫一言。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近體詩主要是五言和七言。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以上是近體詩最為常見的形式。排律也有五言、七言之別,簡稱“五排”“七排”。就字?jǐn)?shù)而言,律詩固定為八句,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超過八句的即為排律,但必須是偶數(shù)句,如十二句、十四句、二十句,以偶數(shù)遞增,多者可達(dá)一百句、二百句,無一定限制。因其“排偶”,故稱排律。五排如杜甫有《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四十四句),劉禹錫有《武陵書懷五十韻》(一百句),白居易有《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二百句),因其是律詩的延長,故又稱“長律”。
1. 五律。五言八句。從用韻上看有兩種形式。首句不入韻(四個韻腳)者。如唐代陳子昂《送魏大從軍》: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fù)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陳詩“戎”“雄”“中”“功”四字押韻,按“詩韻”(即“平水韻”的前身《切韻》或《唐韻》),屬“上平聲·一東”部。例中加橫線的字表示押平聲韻,加著重點號的表示今平聲舊讀入聲字。
首句入韻(五個韻腳)者,如唐代郭震《塞上》:
塞外虜塵飛,頻年出武威。
死生隨玉劍,辛苦向金徽。
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
仍聞酒泉郡,已合數(shù)重圍!
郭詩“飛”“威”“徽”“肥”“圍”五字押韻,屬“上平聲·五微”部。五律因字?jǐn)?shù)相對較少,韻腳不宜相隔過近,故以四韻為正格,五韻為別格。所謂“正格”“別格”,僅從韻數(shù)上區(qū)別體式而已,并無優(yōu)劣之分,取用何種形式,全看寫作需要。
2. 七律。七言八句。首句入韻(五個韻腳)者,如唐代祖詠《望薊門》: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 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詩“驚”“營”“旌”“城”“纓”五字押韻,屬“下平聲·八庚”部。首句不入韻(四個韻腳)者,如杜甫《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
使君高義驅(qū)今古,寥落三年坐劍州。但見文翁能化俗 ,焉知李廣未封侯。路經(jīng)滟滪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fēng)回首仲宣樓。
詩“州”“侯”“舟”“樓”四字押韻,屬“下平聲·十一尤”部。七律相對字?jǐn)?shù)較多,韻腳相距為遠(yuǎn),故以五韻為正格,四韻為別格。
3. 五排。每句五言,十句以上,偶數(shù)不定。一般首句不入韻。如陳子昂《峴山懷古》:
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猶悲墮淚碣 ,尚想臥龍圖。
城邑遙分楚,山川半入?yún)。丘陵徒自?,賢圣幾凋枯。
野樹蒼煙斷,津樓晚氣孤。誰知萬里客,懷古正躊躕。
陳詩十二句,“都”“圖”“吳”“枯”“孤”“躕”六字押韻,屬“上平聲·七虞”部。
4. 七排。每句七言,十句以上,偶數(shù)不定。首句往往入韻。如白居易《泛太湖書事寄微之》:
煙渚云帆處處通,飄然舟似入虛空。玉杯淺酌 巡初匝 ,金管徐吹曲未終。
黃夾纈 林寒有葉,碧琉璃水凈無風(fēng)。
避旗飛鷺翩翻白 ,驚鼓跳魚撥 剌紅。
澗雪壓 多松偃蹇,巖泉滴 久石 玲瓏。
書為故事留湖上,吟作新詩寄浙東。軍府威容從道盛,江山氣色定知同。報君一 事君應(yīng)羨,五宿澄波皓月中。
白詩十六句,“通”“空”“終”“風(fēng)”“紅”“瓏”“東” “同”“中”九字押韻,屬“上平聲·一東”部。
5. 五絕。是五律的一半,五言四句。首句不入韻者,如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 層樓。
王詩“流”“樓”二字押韻,屬“下平聲·十一尤”部。
首句入韻者,如唐代令狐楚《從軍行》:
胡風(fēng)千里驚,漢月五更明?v有還家夢,猶聞出 塞聲。
令狐詩“驚”“明”“聲”三字押韻,厲“下平聲·八庚”部。與律詩相同,五絕以二韻為正格,三韻為別格。
6. 七絕。七言四句。首句入韻者,如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詩“銷”“朝”“喬”三字押韻,屬“下平聲·二蕭”部。首句不入韻者,如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 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李詩“霜”“鄉(xiāng)”二字押韻,屬“下平聲·七陽”部。
以上這三種詩體,其押韻方式是一樣的:即必須一韻到底,不能換韻,一般也不許通押;通常都押平聲韻,不可重韻;韻腳的位置都是固定的,首句或入韻或不入韻,其余偶數(shù)句收腳必須押韻。這是近體詩押韻的基本規(guī)律。然而,凡事又都有例外,也有仄韻絕句和仄韻律詩。仄韻五絕相對較為容易見到,仄韻七絕甚少,仄韻五律、七律,則不多見,僅各舉一例。仄韻五絕,如唐代顧況《憶鄱陽舊游》:
悠悠南國 思,夜向江南泊。
楚客斷腸時,月明楓子落。
顧詩“泊”“落”二字押韻,屬仄類“入聲·十藥”部。加波浪線的字表示押仄聲韻。仄韻七絕,如唐代黃巢《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詩“八”“殺”“甲”三字押韻,屬仄類“入聲·八黠、十七洽”部通押。仄韻五律、七律,雖都不多見,但既然有之,也應(yīng)允許占近體詩一
“錐”之地。僅舉唐代韓偓《意緒》為例:
絕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發(fā) 梅花落。
東風(fēng)吹雨入西園,銀線千條度虛閣。
臉粉難勻蜀酒濃,口脂易印吳綾薄。
嬌饒意態(tài)不勝羞,愿倚郎肩永相著。
韓詩“寞”“落”“閣”“薄”“著”五字相押,屬仄類“入聲·十藥”部。
上舉仄韻律詩,僅從韻律上看,看不出與古體詩有多大差別;之所以是近體而非古體,不能只從押韻上來區(qū)分,而在于平仄聲律,即律詩還要合乎一定的聲律要求。
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按和韻詩有三體:一曰依韻,謂同在一韻中而不必用其字也。二曰次韻,謂和其原韻而先后次第皆因之也。三曰用韻,謂用其韻而先后不必次也,如唐韓愈《昌黎集》有《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是已!辩婙Q鼓應(yīng),唱和傳情,古已有之!对娊(jīng)·鄭風(fēng)·萚兮》云:“倡,予和(h-)女(汝)!薄盾髯·樂論》曰:“唱和(hè)有應(yīng)!蓖段乙蕴,報之以李,人之常情也。詩人之間互相贈答,彼此唱和,乃文壇雅事。據(jù)北朝楊衒之《洛陽伽藍(lán)記》卷三載,唱和詩當(dāng)濫觴于北魏王肅夫婦。洎乎唐,則唱和詩極為盛行。中唐之元(。、白(居易)唱和頗多,且動輒百韻,張籍有曰:“醉后齊吟唱和詩!保ā犊拊派俑罚┩硖浦ぃㄈ招荩、陸(龜蒙)更是推波助瀾,曾留下《松陵集》唱和詩集。以后歷代,亦均有唱和詩流傳。
和他人詩,有若干名目和方式。和詩之初,只是詩意上的唱和,并不一定用對方原詩的原韻或原韻腳。如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澹煙疏雨間斜陽,江色鮮明海氣涼。蜃散云收破樓閣 ,虹殘水照斷橋梁。
風(fēng)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 行。
好著丹青圖寫取,題詩寄與水曹郎。
張籍《答白杭州郡樓登望畫圖見寄》:
畫得 江城登望處,寄來今日到長安。
乍驚物色從詩出 ,更想工人下手難。
將展書堂偏覺 好,每來朝客盡求看。
見君向此閑吟意,肯恨當(dāng)時作外官。
白居易原詩用“下平聲·七陽”韻,張籍和答白詩,用“上平聲·十四寒”韻,只是意思上相和,不關(guān)押韻。
和詩,至元白才開始用原韻或用原韻腳。陸游在《老學(xué)庵筆記》中說:“時有唱有和,有雜擬追和之類而無和韻者。唐始有用韻,謂同用此韻;后有依韻,然不依次;后有次韻。自元白至皮陸,其體乃全。”與今之說法互有異同。
和他人詩,并用其原韻,叫作和韻。和韻可分為“依韻”“用韻”“次韻”三種。
1. 依韻。和他人詩的用韻,與原詩同在一個韻部中即可,不必用原韻腳之字,束縛較小。如蘇軾《陌上花》三首,其一曰:
陌上花開蝴蝶 飛,江山猶是昔 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宋代晁補(bǔ)之《陌上花》八首,其三曰:
娘子歌傳樂府悲,當(dāng)年陌上看芳菲。曼聲更緩何妨緩,莫似東風(fēng)火急 歸。
清代錢謙益也有《陌上花樂府》和之:
陌上花開正掩扉,茸城草綠雉媒肥?穹虿缓 堂堂去,小婦翻歌緩緩歸。
清代柳如是亦有《奉和陌上花》三首,其三曰:
陌上花開花信稀,楝花風(fēng)暖锫?lián)宦。仓xê兔未勾剮,弱柳瓤d嘶夯汗欏?
蘇原詩韻腳為“飛 ”“非”“歸”,晁和詩韻腳為“悲”“菲”“歸”,錢和詩韻腳為“扉”“肥”“歸”,柳和詩韻腳為“稀”“衣”“歸”,和詩與原詩只有一個“歸”字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余則完全不同(但同在“上平聲·十灰”部)。依韻較寬,束縛不大。
2. 用韻。用他人的韻寫詩,但不依照原韻腳的先后順序,僅用其韻腳所用之字。如蘇軾《陌上花》三首,其二曰:
陌上山花無數(shù)開,路人爭看翠來。若為留得 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
晁補(bǔ)之以《陌上花》八首和之,其七曰:
云母蠻箋作信來,佳人陌上看花回。妾行不似東風(fēng)急 ,為報花須緩緩開。
蘇原詩韻腳依次為“開”“來”“回”,晁和詩韻腳依次為“來”“回”“開”,用字全同而次序不同。束縛比依韻要大。
3. 次韻。也稱“步韻”,是要求嚴(yán)格、難度最大的一種和韻法。不僅要用原詩韻腳的字,還必須全按原詩韻腳的先后順序,不能錯亂。《舊唐書·元稹傳》引其自敘:“居易雅能詩,就中愛驅(qū)駕文字,窮極聲韻,或為千言,或五百言律詩,以相投寄。小生自審不能過之,往往戲排舊韻,別創(chuàng)新辭,名為次韻相酬,蓋欲以難相挑。”闡釋次韻甚詳。如白居易《贈楊秘書巨源》:
早聞一箭取遼城,相識 雖新有故情。
清句三朝誰是敵 ,白 須四海半為兄。
貧家薙草時時入,瘦馬尋花處處行。不用更教詩過好,折 君官職 是聲名。
元稹《和樂天贈楊秘書》:
舊與楊郎在帝城,搜天斡地覓詩情。曾因并句甘稱小,不為論年便喚兄。刮骨直 穿由苦斗,夢腸翻出 暫閑行。
因君投贈還相和,老去那能競底名?
元和詩韻腳與白原詩韻腳“城”“情”“兄”“行”“名”五字全同(“下平聲·八庚”),而且先后次序也一樣。
次韻不限于酬答對方,有時用前人詩作的韻,也有時用自己寫的某首詩的韻。次韻和前人的,如蘇軾仰慕陶淵明,集中多有次其原韻之作。用自己的詩韻作詩又稱“疊韻”。如柳亞子《詠史十首呈愚公先生仍疊匡字韻蓋十一到二十疊矣》,其韻腳全是“匡”“腸”“陽”“王”“霜”。自己疊用自己詩的韻,也可以稱“用韻”,如柳亞子前有《中秋后十日喜劍華過訪》七律一首,以“來”“開”“才”“杯”四字依次押韻,其后相繼以“用前韻”“三用韻”“四用韻”“五用韻”……直至“二十一用韻”,共寫了21首,全用這四個字押韻,且次序不變。(見柳亞子詩文集《磨劍室詩詞集》)這種自和自的“疊韻”或“用韻”,本質(zhì)上與“次韻”“步韻”沒什么兩樣,只是和自己與和他人之別。
今之唱和,亦多為傳遞友情,但也不乏元稹所謂“以難相挑”之意。編者曾為詩曰:“豈亞桃園逢謝李,真如筆陣斗孫吳!保ā痘I編〈菁莪居抒懷唱和集〉賡原韻》)還有一層,若眾人以同體同韻詠同一題材,則更有助于比較提高,促進(jìn)詩藝,看誰能“別創(chuàng)新辭”。當(dāng)然,和韻(尤其是“次韻”)更增加了“律”的束縛,給創(chuàng)作帶來難度。因此,曾有人表示反對。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之二《詩評》引“滄浪詩評”曰:“和韻最害人詩。”今亦有名流謂和韻為“作繭自縛”而反對之,然觀其作品亦時有和韻者?梢姺磳κ且换厥拢瑢嵺`又是一回事。也許“存在就是合理”是有道理的。其實,任何一種藝術(shù)講究,都有一定的難度,沒有難度便無藝術(shù),詩律本身就是不小的束縛。能否作出好詩,主要還在于作者的學(xué)識和才藝,大可不必對和韻持完全否定的態(tài)度。古往今來,名家大家,代代有和韻佳作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