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從閱讀這套書開始!
200部國學經(jīng)典名著,30卷全部囊括!
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
人生必讀經(jīng)典,書架必藏良品!
全球限量6666套!!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系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nèi)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卷,遴選了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jīng)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歷史、文學、科學、藝術(shù)……幾乎囊括了國學的全部精華。有了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產(chǎn)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里找時潮;從深入淺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國和現(xiàn)代的中國。
自敘
“仁”從二從人,相偶之義也。“元”從二從兒,“兒”古人字,是亦“仁”也!盁o”,許說通“元”為“無”,是“無”亦從二從人,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不知元,而其功用可極于無。能為仁之元而神于無者有三:曰佛,曰孔,曰耶。而孔與耶仁同,而所以仁不同。能調(diào)變聯(lián)融于孔與耶之間,則曰墨。周秦學者必曰孔、墨,孔、墨誠仁之一宗也。惟其尚儉非樂,似未足進于大同。然既標兼愛之旨,則其病亦自足相消,蓋兼愛則人我如一,初非世之專以尚儉非樂苦人也。故墨之尚儉非樂,自足與其兼愛相消,猶天元代數(shù)之以正負相消,無所于愛焉。墨有兩派:一曰“任俠”,吾所謂仁也,在漢有黨錮,在宋有永嘉,略得其一體;一曰“格致”,吾所謂學也,在秦有《呂覽》,在漢有《淮南》,各識其偏端。仁而學,學而仁,今之士其勿為高遠哉!蓋即墨之兩派,以近合孔耶,遠探佛法,亦云汰矣。吾自少至壯,遍遭綱倫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瀕死累矣,而卒不死;由是益輕其生命,以為塊然軀殼,除利人之外,復何足惜。深念高望,私懷墨子摩頂放踵之志矣。二三豪俊,亦時切亡教之憂,吾則竊不謂然。何者?教無可亡也。教而亡,必其教之本不足存,亡亦何恨?教之至者,極其量不過亡其名耳,其實固莫能亡矣。名非圣人之所爭。圣人亦名也,圣人之名若性皆名也。即吾之言仁言學,皆名也。名則無與于存亡。呼馬,馬應之可也;呼牛,牛應之可也;道在屎溺,佛法是干屎橛,無不可也。何者?皆名也,其實固莫能亡矣。惟有其實而不克傳其實,使人反瞀于名實之為苦。以吾之遭,置之婆娑世界中,猶海之一涓滴耳,其苦何可勝道。竊揣歷劫之下,度盡諸苦厄,或更語以今日此土之愚之弱之貧之一切苦,將笑為誑語而不復信,則何可不千一述之,為流涕哀號,強聒不舍,以速其沖決網(wǎng)羅,留作券劑耶?網(wǎng)羅重重,與虛空而無極;初當沖決利祿之網(wǎng)羅,次沖決俗學若考據(jù)、若詞章之網(wǎng)羅,次沖決全球群學之網(wǎng)羅,次沖決君主之網(wǎng)羅,次沖決倫常之網(wǎng)羅,次沖決天之網(wǎng)羅,終將沖決佛法之網(wǎng)羅。然其能沖決,亦自無網(wǎng)羅;真無網(wǎng)羅,乃可言沖決。故沖決網(wǎng)羅者,即是未嘗沖決網(wǎng)羅,循環(huán)無端,道通為一,凡誦吾書,皆可于斯二語領之矣。所懼智悲未圓,語多有漏。每思一義,理奧例賾,坌涌奔騰,際筆來會,急不暇擇,修詞易剌,止期直達所見,文詞亦自不欲求工。況少有神悟,又決非此世間之語言文字所能曲肖,乃至非此世間之腦氣心思所能徑至。古之達人,悼夫詞害意,意害志,所以寧終默爾也。莊不云乎?千世而一遇大圣人,知其解者猶日暮也。夫既已著為篇章,即墮粗跡,而知解不易,猶至如此。何哉?良以一切格致新理,悉未萌芽,益復無由悟入,是以若彼其難焉。今則新學競興,民智漸辟,吾知地球之運,自苦向甘,吾慚吾書未饜觀聽則有之,若夫知解為誰某,為幾何,非所敢患也矣。書凡五十篇,分為二卷,首界說二十七條。
華相眾生自敘于蟲蟲蟲天之微大弘孤精舍。
卷上
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仁以通為第一義;以太也,電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
以太也,電也,粗淺之具也,借其名以質(zhì)心力。
通之義,以“道通為一”為最渾括。
通有四義:中外通,多取其義于《春秋》,以太平世遠近大小若一故也;上下通,男女內(nèi)外通,多取其義于《易》,以陽下陰吉、陰下陽吝、泰否之類故也;人我通,多取其義于佛經(jīng),以“無人相,無我相”故也。
“仁”亦名也,然不可以名名也。惡名名者,故惡名;知惡名,幾無仁學。
不識仁,故為名亂;亂于名,故不通。通之象為平等。
通則必尊靈魂;平等則體魄可為靈魂。靈魂,智慧之屬也;體魄,業(yè)識之屬也。智慧生于仁。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識。仁者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不生不滅,仁之體。不生與不滅平等,則生與滅平等,生滅與不生不滅亦平等。生近于新,滅近于逝;新與逝平等,故過去與未來平等。
有過去,有未來,無現(xiàn)在;過去、未來皆現(xiàn)在。
仁一而已;凡對待之詞,皆當破之。
破對待,當參伍錯綜其對待。
參伍錯綜其對待,故迷而不知平等。
參伍錯綜其對待,然后平等。
無對待,然后平等。
無無,然后平等。
試依第十四條“不生與不滅平等,則生與滅平等,生滅與不生不滅亦平等”之理,用代數(shù)演之。命生為甲,命滅為乙,不字為乘數(shù),列式如左:(見次頁。——編者)
平等生萬化,代數(shù)之方程式是也。其為物不貳,故生物不測。不貳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