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貴州》是中國地圖出版社編制出版的“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之一,表示了貴州省行政區(qū)劃、標準地名、交通、旅游及水系、地貌等內容,旨在直觀、科學、全面地反映貴州省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社會經濟現狀的面貌,是一本集自然資源圖、社會經濟圖、普通地理圖為一體的綜合性地圖冊。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貴州》具有廣泛的讀者對象,是宏觀了解、認識貴州省情、市情、縣情的窗口。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貴州》內容豐富、現勢性強、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翔實的行政區(qū)劃地圖,全面反映該省行政區(qū)劃、標準地名、交通旅游、地形等信息
●市縣圖清晰易讀、鄉(xiāng)鎮(zhèn)、村莊資料翔實,及時反映鄉(xiāng)鎮(zhèn)調整后的分布狀況
●采用導航數據和衛(wèi)星影像,全面核實并更新了高速公路走向,增加了高速公路名稱、編號、出入口、服務區(qū)等信息,以及鐵路、高速鐵路、機場等交通信息
●城區(qū)地圖反映交通、醫(yī)遼、教育、金融、商業(yè)、旅游等日新月異的變化
●豐富的旅游信息,包括世界遺產,國家風景名勝區(qū)等旅游景區(qū)
●省情介紹、分縣概況、旅游簡介等文字資料有肋于全方位了解該省及各市縣情況
中國地圖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是我國中央級地圖出版機構,匯聚了全國主要的地圖編制出版人才,共有中高級技術人員200多位,其中具有副編審及以上職稱的有80多位。建社以來,編制出版了一大批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的地圖、教科書、教輔圖書和大眾出版物等,包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家地圖集、中國歷史地圖集等。共有102多種出版物分別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圖書獎、中國政府出版獎、優(yōu)秀地圖作品獎等。
序 圖
2-3 貴州省政區(qū)
4-5 貴州省概況
6-7 貴州省地形
8-11 貴州省地理
12-13 貴州省交通
14-15 貴州省公路
16-17 貴州省旅游
18-23 貴州省特色旅游
地縣圖
● 貴陽市
24-25 貴陽市
26-27 貴陽城市中心區(qū)
28-29 貴陽市轄區(qū)(觀山湖區(qū) 烏當區(qū)
南明區(qū) 云巖區(qū) 花溪區(qū) 白云區(qū))
30 清鎮(zhèn)市
31 開陽縣
32-33 息烽縣 修文縣
● 六盤水市
34-35 六盤水市
36 六盤水市轄區(qū) (鐘山區(qū))
37 六盤水城區(qū)
38-39 水城縣
40-41 六枝特區(qū)
42-43 盤縣
● 遵義市
44-45 遵義市
46 遵義城區(qū)
47 遵義市轄區(qū)(匯川區(qū) 紅花崗區(qū))
48 鳳岡縣
49 仁懷市
50-51 遵義縣
52-53 赤水市 習水縣
54-55 正安縣 綏陽縣
56-57 桐梓縣
58-59 湄潭縣 余慶縣
60-61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安順市
62-63 安順市
64 安順城區(qū)
65 普定縣
66-67 安順市轄區(qū)(西秀區(qū) 平壩區(qū))
68-69 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70-71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畢節(jié)市
72-73 畢節(jié)市
74-75 畢節(jié)市轄區(qū)(七星關區(qū))
畢節(jié)城區(qū)
76-77 大方縣
78-79 黔西縣
80-81 金沙縣
82-83 納雍縣 織金縣
84-85 赫章縣
86-87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 銅仁市
88-89 銅仁市
90-91 銅仁城區(qū)
銅仁市轄區(qū)(碧江區(qū) 萬山區(qū))
92-93 江口縣
94-95 德江縣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96-97 思南縣 石阡縣
98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99 玉屏侗族自治縣
100-101 松桃苗族自治縣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02-103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04-105 興義城區(qū) 興仁縣
106-107 興義市
108-109 望謨縣
110-111 普安縣 晴隆縣
112-113 冊亨縣
114 貞豐縣
115 安龍縣
●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16-117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18-119 凱里城區(qū) 麻江縣 凱里市
120-121 黃平縣 施秉縣
122-123 從江縣
124 錦屏縣
125 丹寨縣 雷山縣
126-127 鎮(zhèn)遠縣 三穗縣
128-129 臺江縣 劍河縣
130-131 榕江縣
132 岑鞏縣
133 天柱縣
134-135 黎平縣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36-137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38-139 都勻城區(qū) 都勻市
140-141 甕安縣 福泉市
142-143 龍里縣 貴定縣
144-145 長順縣 惠水縣
146-147 羅甸縣
148-149 三都水族自治縣 荔波縣
150-151 平塘縣
152-153 獨山縣
138-139 合作市 夏河縣
140 碌曲縣
141 瑪曲縣
142-143 卓尼縣 臨潭縣
144 迭部縣
145 舟曲縣
● 臨夏回族自治州
146-147 臨夏回族自治州
148-149 臨夏市 臨夏縣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 族撒拉族自治縣 臨夏城區(qū)
150-151 和政縣 廣河縣 康樂縣
152-153 永靖縣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
位置面積
貴州省位于中國西南部,云貴高原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因境內有貴山而得名貴州。東與湖南省接壤,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毗鄰,西與云南省交界,北與四川省、重慶市相連。全省東西長595千米,南北寬509千米,總面積約18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8%。省會貴陽。
行政區(qū)劃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省轄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jié)市6個地級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合計14個市轄區(qū)、7個縣級市、55個縣、11個自治縣、1個特區(qū)。
人口民族
人口4134萬。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56個民族,除漢族以外,世居的少數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畬族、毛南族、滿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7個民族。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6.1%,全國近半數的苗族、過半數的侗族和幾乎全部的布依族、仡佬族分布在貴州的中南部。
地形區(qū)域
貴州省地處云貴高原東部,高原山地占89%,丘陵河谷盆地占11%。在地質歷史上,經歷了由海洋到陸地的變遷。寒武紀時境內還是一片海水,從中奧陶紀開始,古海洋逐漸退出貴州,晚三疊紀時,地殼上升,在第四紀新構造運動中逐漸形成了貴州高原。
貴州位于滇東高原到湘西丘陵之間的過渡地帶,平均海拔1100米,地勢由西向東漸低,特征是地勢起伏大,地貌類型復雜,地形切割破碎,巖溶地貌廣布,有“地無三尺平”之說。地形分3區(qū):1.黔西山地高原。威寧、赫章一帶保存有較完整的高原面,大方—水城一帶有頂部平緩的山梁,海拔1200~2200米,呈現高原丘陵地貌景觀。黔西北烏蒙山區(qū)韭菜坪海拔2900米,為境內最高峰。2.黔中南山地高原。中部丘陵盆地分布廣泛,苗嶺海拔1100~1500米,為長江與珠江水系分水嶺;南部巖溶地形廣布,嶺谷起伏。3.黔北山地。多為高中山和中山山地地貌景觀,包括大婁山、武陵山等,其間婁山關為貴州與重慶間通道。
氣候特征
貴州省位于副熱帶東亞大陸季風區(qū)內,氣候類型屬中國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主要氣候特點為:
全省大部分地區(qū)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高原氣候或溫熱氣候只限于海拔較高或低洼河谷的少數地區(qū)。境內包括省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在內的全省大部分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在14℃~16℃之間,而其余少數地區(qū)包括省南部邊緣的河谷低洼地帶和省北部赤水河谷地帶,為18℃~19℃,省的東部河谷低洼地帶為16℃~18℃,海拔較高的省西北部為10℃~14℃。各地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7月份,最低值出現在1月份。就全省大部分地區(qū)而言,7月平均氣溫為22℃~25℃,1月平均氣溫為4℃~6℃,全年極端最高氣溫在34.0℃~36.0℃之間,極端最低氣溫在-6.0℃~-9.0℃之間,但其出現天數均很少,或僅在多年之中偶爾出現。全省大部分地區(qū)的氣候四季分明,中心部位的貴陽市在四季劃分上具有代表性,四季以冬季最長,約105天,春季次之,約102天,夏季較短,約82天,秋季最短,約76天。
常年雨量充沛,時空分布不均。全省各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qū)在1100~1300毫米之間,最多值接近1600毫米,最少值約為850毫米。年降水量的地區(qū)分布趨勢是南部多于北部,東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個多雨區(qū)和三個少雨區(qū)。三個多雨區(qū)分別位于省的西南部、東南部和東北部,其中西南部多雨區(qū)的范圍最大。該區(qū)的晴隆縣,年降水量達1588毫米,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個少雨區(qū)分別在威寧、赫章和畢節(jié)一帶,大婁山西北部的道真、正安和桐梓一帶,陽河流域的施秉、鎮(zhèn)遠一帶。各少雨區(qū)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毫米之間。因此,對全省絕大部分地區(qū)而言,多數年份的雨量是充沛的。從降水的季節(jié)分布看,一年中的大多數雨量集中在夏季,但下半年降水量的年際變率大,常有干旱發(f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