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主編國學精要29選錄了左丘明的《左傳》、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蹲髠鳌酚涗浟舜呵飼r代政治、經(jīng)濟、外交、軍事各方面的活動,以及天道、鬼神、災異、卜筮各方面的情況,對事件本末的照應,首尾兼顧!妒酚洝肥俏鳚h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漢書》由中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后歷時二十余年,是中國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顿Y治通鑒》是宋神宗定的名字,是司馬光花了十九年的工夫,參考了正史以外三百二十二種歷史書,完成的一部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編年史。
文化自信,從閱讀這套書開始!
200部國學經(jīng)典名著,30卷全部囊括!
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
人生必讀經(jīng)典,書架必藏良品!
全球限量6666套!!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系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nèi)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卷,遴選了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jīng)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歷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了國學的全部精華。有了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產(chǎn)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里找時潮;從深入淺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國和現(xiàn)代的中國。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縣人,臺灣作家、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歷史學家、作家、時事批評家。臺灣無黨派人士,曾任臺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鐵、斗志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杰出的批評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
左傳
導讀 / 002
季梁論祀神 / 003
內(nèi)史過論神降 / 006
宮之奇論神享 / 008
周內(nèi)史論吉兇 / 012
臧文仲諫焚巫尪 / 014
邾文公論利民為吉 / 016
楚莊王論武 / 018
子罕論弭兵 / 021
子產(chǎn)論天道 / 024
叔向論刑書 / 026
晏嬰論和同 / 029
孔子論刑鼎 / 032
史墨論君臣無常位 / 035
公羊傳
導讀 / 040
隱公 / 041
春秋事語
導讀 / 050
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春秋事語》釋文 / 051
一、殺里克章 / 051
二、燕大夫章 / 052
三、韓魏章 / 053
四、魯文公卒章 / 054
五、晉獻公欲得隨會章 / 054
六、伯有章 / 055
七、齊桓公與蔡夫人乘舟章 / 056
八、晉獻公欲襲虢章 / 057
九、衛(wèi)獻公出亡章 / 057
十、吳人會諸侯章 / 058
十一、魯桓公少章 / 059
十二、長萬宋之第士章 / 060
十三、宋荊戰(zhàn)泓水之上章 / 060
十四、吳伐越章 / 061
十五、魯莊公有疾章 / 061
十六、魯桓公與文姜會齊侯于樂章 / 062
國語
導讀 / 066
伯陽父論地震 / 067
管仲論世業(yè) / 069
范蠡論天時人事 / 073
戰(zhàn)國策
導讀 / 088
秦策
商鞅治秦 / 090
蘇秦以連橫說秦 / 093
張儀司馬錯論伐蜀 / 101
陳軫自明不之楚 / 105
張儀說楚絕齊 / 108
甘茂拔宜陽 / 113
蘇代重甘茂于齊 / 117
范雎說秦王 / 120
范雎斗士 / 131
蔡澤說應侯 / 133
中期說秦昭王毋輕韓魏 / 143
秦王不罪中期 / 146
呂不韋納秦太子 / 147
姚賈自結于秦王 / 152
史記
導讀 / 158
伯夷列傳 / 159
孟子荀卿列傳·騶衍傳 / 165
游俠列傳 節(jié)錄 / 168
貨殖列傳 節(jié)錄 / 172
太史公自序·論六家要旨 / 183
漢書
導讀 / 190
高帝紀 / 191
藝文志·諸子略 / 239
食貨志 節(jié)錄 / 245
三國志
導讀 / 250
諸葛亮 / 251
資治通鑒
導讀 / 274
凡例 / 275
田子方 / 276
豫讓聶政荊軻 / 278
子思論和非 / 282
時詘舉贏 / 284
胡服騎射 / 286
刎頸之交 / 289
王蠋與王孫賈母 / 292
田單復國 / 294
趙奢治國賦 / 297
子順相魏反論暴秦 / 299
荀卿論用兵 / 302
田橫與五百壯士之集體自殺 / 305
冒頓 / 307
貫高 / 309
晁錯務農(nóng)貴粟議 / 313
緹縈上書減刑 / 317
萬石君 / 319
張騫 / 321
卜式請輸財助邊往死南越 / 324
蘇武 / 326
行法無所假貸 / 332
傅介子刺樓蘭王 / 334
霍光廢昌邑王賀 / 337
路溫舒論治獄 / 342
二疏 / 345
常平倉 / 347
趙充國屯田平羌 / 349
韓延壽 / 353
陳湯 / 355
馮倢伃與班倢伃 / 359
朱云折檻 / 362
西漢限田議與公田制 / 365
西漢孝元后與孝平后 / 368
龔勝 / 371
卓茂 / 373
馬援 / 375
宋弘 / 385
賈復寇恂息爭 / 387
周黨與嚴光 / 389
來歙與二鮑 / 391
無忘在莒 / 394
李業(yè)譙玄王皓王嘉 / 397
強項令董宣 / 399
三老五更 / 401
孝明馬皇后 / 404
為善最樂 / 409
班超再通西域 / 411
耿恭 / 419
楊震四知 / 422
虞詡 / 424
薛包 / 430
黃憲 / 432
薦賢自伐 / 434
張綱埋輪 / 436
東漢末季名賢 / 438
趙苞與苞母 / 446
蓋勛 / 448
傅燮 / 450
王彥方 / 452
通志
導讀 / 456
謚略第一
謚上 / 457
序論第一 / 457
序論第二 / 458
序論第三 / 459
序論第四 / 460
序論第五 / 460
謚中 / 462
上謚法 / 462
中謚法 / 463
下謚法 / 463
謚下 / 464
后論第一 / 464
后論第二 / 465
后論第三 / 466
后論第四 / 466
船山遺書
導讀 / 470
讀通鑒論卷一
秦始皇 / 471
二世 / 474
讀通鑒論卷二
漢高帝 / 478
惠帝 / 491
文帝 / 494
讀通鑒論卷三
景帝 / 513
武帝 / 518
廿二史札記
導讀 / 542
卷一 / 543
司馬遷作史年歲 /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