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傣族卷)》的21篇小說、16篇散文和18首詩詞,都是改革開放以來傣族作者創(chuàng)作的作品。從題材上看,既有反映改革開放以來人與人之間、個人與集體和國家之間思想和利益的碰撞、新舊思想之間碰撞的作品,也有揭露“文革”浩劫、防止境外腐敗文化的滲透、反映當代社會生產生活的作品,可謂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從作品的字里行間和人物性格的刻畫、作品的各個側面反映出傣族是個水的民族,是個把森林和水視為第一生命的民族,是個善于學習、善于團結其他兄弟民族、海納百川、包容性很強的民族。可以說,這是新時期傣族新文學發(fā)展的一個亮點。
《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傣族卷)》編選了少數民族——傣族小說、散文、詩歌三類題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時期我國少數民族文學繁榮發(fā)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靚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版圖。 這是對新時期我國少數民族文學成果的梳理和檢閱,是我國少數民族發(fā)展的大事,也是中國當代文壇的盛事。
在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上,中國作家協(xié)會正式推出“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工程”。這項工程得到中宣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旨在按照黨的文藝政策及民族工作總方針,進一步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學的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從培養(yǎng)人才、鼓勵創(chuàng)作、加強譯介、資助出版和理論批評建設等方面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提高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質量,繁榮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從而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的大發(fā)展、大繁榮。
佳作薈萃,群星璀璨。作為“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工程”的一部分,我們編輯出版了“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這是對新時期我國少數民族文學成果的梳理和檢閱,是我國少數民族發(fā)展的大事,也是中國當代文壇的盛事。這套叢書編選了各個少數民族各類題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時期我國少數民族文學繁榮發(fā)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靚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版圖。
中華民族,是由我國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文明,是由我國56個民族共同構建的;中國文學,是由我國56個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各民族翻身解放,社會面貌和精神面貌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共和國平等一員的55個少數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于社會主義的國冢建設。文學創(chuàng)作是參與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因而促使各民族的文學也逐步走向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繁榮。特別是新時期以來,我國多民族、多語種、多門類與多梯次的文學隊伍正在壯大。目前,55個少數民族在中國作家協(xié)會都有了自己的會員。他們有的是本民族的第一代作家,有的是本民族作家群的代表,有的在國內和國際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本次入選的作品,是1976年至2011年在國內公開出版發(fā)表的中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和短詩等門類的佳作。長篇小說、長篇詩歌和長篇報告文學則暫列存目,適時另行選編出版。
從語種上看,入選的作品有直接用漢語言文字創(chuàng)造的,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原創(chuàng)后譯成漢文的。由于歷史文化與生產生活的演變,我國少數民族有的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有的曾經有過但現在不再通用,有的有語言而沒有文字。文學的民族特點和民族風格是由多重元素構成的,如語言文字、題材、主題、族屬、審美心理、抒情方式、風俗畫、風景畫和哲學宗教理念等。所以.考查文學的民族性要綜合多重進行,避免片面性和單一性。從入選的用漢語文創(chuàng)作的作品來看,他們同樣表現了本民族的文化自覺,寫出了本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實”!罢嬲拿褡逍圆辉谟诿鑼戅r婦的無袖長衣,而在具有民族精神”。還有很多生動具體事例都證明了運用漢語言創(chuàng)作的少數民族作家同樣可以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民族作品,同時表現出我們很多少數民族作家深厚的漢語言修養(yǎng)與杰出的才智。所以,提倡學好漢語言、用好漢語言也是提高文學藝術質量所需要的。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國家需要一種通用的語言來便于相互之間的溝通,增進相互的理解。另一方面,一種語言就是一個博物館。民族語言文字蘊含著民族心理的密碼,承載著傳統(tǒng)文化特有的審美方式。它在抒情表意方面,有些地方是極其微妙而難以取代的,況且,我國邊遠的少數民族牧區(qū)、林區(qū)或農區(qū)廣大讀者受眾,還是對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最熟悉、最有親切感。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扶持民族語言的創(chuàng)作,發(fā)揮民族語言的優(yōu)勢,推動民族語言的創(chuàng)作。《民族文學》增設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和朝鮮五種文字版本便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在一個國家,有不同語言文字的創(chuàng)作,在一個民族也有不同語種的創(chuàng)作,這種差異更易于張揚文學自由和審美的效能,激活新的審美感受和藝術張力,更容易形成各個類型的作家之間互相激發(fā)、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局面,以保持我國文學發(fā)展繁榮持續(xù)性的活力,同時更好的保證眾多讀者多元性的審美需求。沒有差異,不會前進;沒有差異,不會多彩;不承認差異,不會有平等。膚淺的趨同論,是不科學的,是無益的。它的實質是單一論、終止論。這也是為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演進發(fā)展所驗證的道理。
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看來,每一個民族無論其大小,都有為此民族所有,為他民族所無的優(yōu)秀特質。文學的根脈在本土,文學創(chuàng)作不能脫離精神母體。文學的原創(chuàng)性和民族性源遠流長,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和傳承性。從當前直到久遠,必須重視文學的民族特點和民族風格。另一方面,既然大家都有優(yōu)秀的方面,自然也應該有不如別人的地方,這就決定了民族性的鮮明和穩(wěn)定是與民族的狹隘保守性相悖的命題。民族文化的自信與書寫、開掘與張揚,源于那些積極有價值的珍貴特質。這就要求每個民族的作家都能以寬闊的胸懷和開放的姿態(tài),積極學習其他兄弟民族的優(yōu)長之處,并敢于面對世界,積極進行共同交流,善于取長補短,反思追問,以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為依托,創(chuàng)作出具有時代高度和國家情懷,能體現人類共同追求的作品。我國新時期少數民族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都鮮明地體現著這樣的文學品格。很多優(yōu)秀作家也有這方面深切的感受和體驗。
我國當代少數民族詩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各少數民族的詩人對本民族獨特的社會歷史的描繪,對獨特的心理素質和感情的表達,對源遠流長的民族民間詩歌形式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對珍貴詩歌藝術資源的借鑒和吸納,使當代少數民族詩歌呈現豐富多樣的風格與光彩。從詩歌的話語特征上看,當代少數民族詩歌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話語亮色。新時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我國進入了全球文化的開放、沖撞和交流的時代。優(yōu)秀的少數民族詩人們,繼承傳統(tǒng),扎根本土,放開眼界吸納有益的藝術元素,趨利避害自由地馳騁在時代拓寬的藝術空間中。由于政治性不再是文學創(chuàng)作單一的標準,少數民族作家和詩人正放開更豐富的眼界,煥發(fā)更通達的靈性,使少數民族的文學作品彰顯出更天然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同時,隨著世界視野的拓展,諸多帶有人類性的藝術體驗和詩歌題旨也自然成了少數民族詩歌的書寫內容。除詩歌之外,我國少數民族其他題材的文學作品曾相對貧弱。由于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傳統(tǒng)、社會狀態(tài)和語言等方面的影響,除若干人口較多、語言文字成熟完整的民族外,很多少數民族曾經幾乎沒有小說等作品。建國后,隨著少數民族經濟、文化和教育的發(fā)展,隨著各民族之間廣泛通暢的交流與互動,少數民族小說創(chuàng)作隊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得到快速的發(fā)展。特別是新時期以來,我國少數民族小說創(chuàng)作從邊緣進入主流,成為中國文壇的亮麗風景,不僅有眾多的少數民族作家得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及“駿馬獎”,有些還獲得國際上的相關獎項,躋身于世界著名作家的行列。
國家的統(tǒng)一,民族的團結,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祖國的根本保證,是國家在世界崛起的應有姿態(tài)。在這方面,文學應該走在前面積極發(fā)揮歷史責任和主動精神。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少數民族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并在各方面給予了特殊的扶持。1981年周揚同志就曾說過:“民族文學的書,民間文學的書,要適當多出版一些,現在還是太少”,“要搞四個現代化,要建設社會主義的高度精神文明,文學藝術要發(fā)展,少數民族藝術也要發(fā)展”。特別是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上,劉云山同志明確提出:“繁榮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少數民族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促進民族團結和諧、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的時代要求!1991年,趙樸初老先生在看到一篇關于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文章后,曾欣喜地賦詩一首:“出題能令億民思,九派群科念在茲,功德日增凝聚力,靈根長發(fā)萬年枝!蔽覀儓孕,廣大少數民族作家不會辜負黨和國家的厚望與重托,將牢記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奮與才華創(chuàng)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與人民的優(yōu)秀作品。
“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是一個時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點。對于這套叢書,我們堅持科學性、時代性和權威性的標準,懷著使之臻為典藏讀本的愿望,進行了認真的組織、策劃、編輯和出版。在此,謹向為此付出辛勞的各界朋友致以真誠的謝忱,并對我們的作者和譯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2013年11月12日
序 征鵬
小說
蜜多蘿熟了 帕罕
渴望幸福的人 巖林
依罕美曉竹
邊境線上的開場戲多永湘
山澗里的一朵浪花刀金枝
山之子元政
五十度包谷酒(外一篇)刀正明
放高升的那一天玉拉罕
南國情天(三、四章)方云琴 征鵬
曼允寨的佛塔 王竹曦
桔園軼事 巖云
月亮灣的女人 白光紅
亮山的馬吃谷地郎志剛
東邊日出西邊雨玉光 著巖溫 譯
傣錦情緣水滴
二十張甘蔗票岳小保
強盜與鯰魚巖溫香
窮親戚波罕勒 著巖溫 譯
復婚妹喊
山的那邊是國外巖溫 著玉麗巖溫香 譯
人間路遠喬麗
散文
人和雨的交響(外一篇)泓江
久別的故鄉(xiāng)(外二篇)玉康 著巖溫 譯
情感的綠地(外二篇)段林
暖沙河舊事馮霄
莽林之牧(外一篇)巖溫香
初春盞西行加強
懷想故鄉(xiāng)的鳥鳴依屯
童年·袈裟(外一篇)波香樂 著巖溫香 譯
母親的村莊柏樺
故鄉(xiāng)的豹子趙家富
父親和母親朗妹喊
父親的眼鏡宰·諾臘
鄉(xiāng)村老屋克有和
劃舟姑娘巖溫香囡
走近神秘蝴蝶王國劉曉燕
風中的蔓勒梗禾素
詩歌
楠木的呼聲(外一首)巖峰
潑水——祝福波愛皓
串歌金光亮
一個夢巖溫
要做致富的伙伴玉光 著巖溫 譯
水墨云南(外二首)柏樺
火塘邊的故事婉娜
情系南疆(組詩)巖溫扁
不知(外二首)孟玥
南歌子(外一首)管蓮英
綠思戀刀正良
滿江紅·豐碑頌(外二首)克炳珍
傣鄉(xiāng)的水依屯
夢謠(外二首)朗昌輝
大亮山朗妹喊
雜詠一組(選)龔燦政
父親的友誼波香樂 著巖溫香 譯
后記
《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傣族卷)》:
蜜多蘿熟了
一九五四年七月,一個晴朗的早晨。
在瀾滄江邊的渡口上,三三兩兩的人正等待著江對岸的那張渡船開過來。碼頭的石臺上,有一個年約二十四五歲,身材苗條,衣裙素白,拖著兩根長辮子的姑娘,她手里拎著竹籃,竹籃里裝著一個熟透了的蜜多蘿。蜜多蘿散發(fā)出醉人的芬芳,把周圍的人都吸引住了,大伙兒不覺朝她投去好奇的眼光。只見她一張紅潤的圓臉上,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那張薄薄的天生的紅嘴唇,好像涂上一層口紅似的,耳朵上還有穿過眼的痕跡,給人們留下一個印象:她,是改了裝的傣族姑娘。
姑娘憂心忡忡,愁眉不展,內心像有什么痛楚似的。當她發(fā)現周圍的人都把眼光投向她時,不聲不響地把頭低下去,默默地望著竹籃里的蜜多蘿。
過了江,她邁著輕盈的步子,繞過綠樹叢中的幢幢竹樓,穿過青翠欲滴的黑心樹林,朝著對面的山坡上走去。她在一棵挺拔的大榕樹下停住了。大榕樹下有一座烈士墓,她就是來看這座墓的。
烈士墓周圍布滿了大大小小、新舊不一的花圈,墓碑上寫著:張民烈士之墓。旁邊還寫著他的生平,注明他是優(yōu)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姑娘走到墓前,望著墓碑默默地站立著。爾后,從衣袋里掏出一條潔白的手帕,彎下腰,輕輕地揩去墓碑上的灰塵,又把墓頂上的樹葉一一揀去。她無力地坐在墓碑旁,眼里閃著淚花,當她把竹籃里的蜜多蘿拿出來擺在墓碑前時,嘴角微微地抽搐,淚珠簌簌地掉了下來。她,再也克制不住了,終于撲在烈士的墳上,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
半晌,姑娘抬起頭來,睜開淚眼,痛苦地依在墓碑上,往事歷歷,如電影一般一幕幕地呈現在她眼前:
一九四九年七月的一天中午,陰雨連綿,一個二十來歲的傣族姑娘獨自在深山里轉來轉去。她身穿一件粉白色的土布上衣,下身配一條黑色的長筒裙,頭上頂著筍葉帽,肩上披著一件毛茸茸的蓑衣,手里拎著一個竹籃。她上這里走走,那里看看,好像在尋找什么似的。她走到一棵大樹旁,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一朵朵灰黑灰黑的雞縱密密麻麻地長在松軟的土坡上,占據了一小塊地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