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背到牛背:散雜居蒙古族社會與文化變遷——以重慶彭水向家壩村為考察中心
定 價:69 元
叢書名: 武陵文庫系列叢書
當前圖書已被 3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王希輝
- 出版時間:2015/8/1
- ISBN:9787516164839
-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K281.2
- 頁碼:272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遷徙并定居重慶后,為適應新的自然與文化生態(tài) ,重慶蒙古族及其先民不得不逐步推動從游牧到農耕 、從遷徙流動到定居農耕的生計轉型,促使從宗族治 理到村民自治的根本性轉變,引導婚姻與家庭制度的 發(fā)展變革,延續(xù)民族文化的教育傳承,帶來了民族風 習的深刻變化。與此同時,伴隨持久而恒定的社會文 化變遷,重慶蒙古族又通過物質、精神、制度和行為 等層面的文化固守來不斷強化民族邊界與文化認同。
《從馬背到牛背--散雜居蒙古族社會與 文化變遷(以重慶彭水向家壩村為考察中心)》認為, 社會的恒定變遷與文化的固守相生并存、對立統(tǒng)一, 共同推動了重慶蒙古族社會的螺旋式發(fā)展與進步,體 現了散雜居民族社會發(fā)展演變的一般規(guī)律,極富典型 性。
王希輝,男,1980年生,土家族,湖北恩施人。2006年畢業(yè)于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yè),獲碩士學位;2014年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專門史專業(yè),獲博士學位,F為長江師范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重慶市涪陵區(qū)科技拔尖人才,重慶市巴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民族文化與社會發(fā)展、散雜居民族問題研究。先后出版著作4部(含合著),發(fā)表論文3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ú浚┘夗椖6項,合作科研成果曾獲重慶市政府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導言
一 選題緣由與背景
二 研究目標、研究路徑與基本方法
三 研究意義和研究價值
四 主要內容和基本觀點
五 散雜居民族研究述評
六 重慶蒙古族研究綜述
第一章 重慶蒙古族的散雜居特征及田野點概況
第一節(jié) 重慶蒙古族的族屬認定及來源
一 民族識別與族屬認定
二 民族來源與人口分布
第二節(jié) 重慶蒙古族的散雜居特征
第三節(jié)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簡況
一 民族來源
二 民族分布
三 民族人口
四 民族關系
第四節(jié) 彭水自治縣鹿鳴鄉(xiāng)向家村基本情況簡介
一 鹿鳴鄉(xiāng)基本情況
二 向家壩村基本概況
第二章 土地制度與經濟生活變遷
第一節(jié) 新中國成立前重慶蒙古族的經濟生活
第二節(jié) 重慶蒙古族經濟生活的現代變遷
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向家壩村的土地制度變革
二 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與變化
三 職業(yè)多樣化與家庭收入方式轉變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血緣、宗族與鄉(xiāng)村社會建設
第一節(jié) 血緣與宗族制度的演變
第二節(jié) 村民自治與鄉(xiāng)村社會治理
一 村民自治的歷史進程
二 村民自治與鄉(xiāng)村社會建設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婚姻與家庭制度
第一節(jié) 婚姻制度的演變
一 蒙古族傳統(tǒng)婚姻形式
二 重慶蒙古族的婚姻形式
三 重慶蒙古族婚姻習俗的演變
第二節(jié) 家庭制度的變遷與發(fā)展
一 家庭結構的變動
二 家庭規(guī)模的縮小
三 家庭功能的變遷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民族教育與文化傳承
第一節(jié) 家庭教育
一 道德教育
二 勞動技能教育
三 審美教育
四 民族文化知識教育
五 其他方面的教育
第二節(jié) 社會教育
第三節(jié) 學校教育
一 新中國成立前的學校教育
二 新中國成立后的蒙古族教育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民間宗教與喪葬文化
第一節(jié) 民間宗教與信仰文化
第二節(jié) 喪葬文化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地域、文化與認同
第一節(jié) 地域認同
一 族源地:對北方草原的追溯與認同
二 居住地:對重慶向家壩的認同和熱愛
第二節(jié) 民族文化認同
一 對民族歷史的關注與強調
二 對民族身份的認同和追溯
三 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強調和重視
第三節(jié) 國家認同
本章小結
第八章 文化遺存與民族記憶
第一節(jié) 象鼻塞洞與象鼻塞碑
一 碑刻基本情況及內容
二 立碑的原因與歷史背景
三 學術意義和研究價值
第二節(jié) 八角廟文化遺址
第三節(jié) 押刀洞遺址
一 《揷刀洞記》的基本內容
二 《揷刀洞記》考釋
第四節(jié) 清代墓碑
一 張人龍墓碑
二 張人龍妻許氏墓碑
三 張學魯墓碑
四 張桂墓碑
五 張柄妻黃氏墓碑
六 譚世武墓碑
七 張經墓碑
八 張志立墓碑
九 譚玨墓碑
第五節(jié) 軍事活動遺址及其他
一 箭池和馬道子遺址
二 清代壽匾
本章小結
第九章 風俗習慣
第一節(jié) 服飾習俗
一 蒙古族的傳統(tǒng)服飾
二 重慶蒙古族服飾的演變
第二節(jié) 飲食習俗
一 蒙古族的傳統(tǒng)飲食
二 重慶蒙古族的飲食變遷
第三節(jié) 居住習俗
一 蒙古族的傳統(tǒng)居住文化
二 重慶蒙古族居住文化的變革
第四節(jié) 出行與交通習俗
第五節(jié) 節(jié)日習俗
一 蒙古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
二 重慶蒙古族的節(jié)日文化
第六節(jié) 其他習俗
本章小結
結論:文化固守的理性思考
一 “固”、“守”與“文化固守”的詞源學解釋
二 文化固守的分類及主要實現形式
三 文化固守的基本特征
四 文化固守理論建構的基本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附錄 重慶向家壩蒙古族調查問卷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