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朱自清告訴你如何讀懂中國古典詩歌!朱自清講講“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實欣賞;欣賞是在透徹的了解里。一般的意見將欣賞和了解分成兩橛,實在是不妥的。沒有透徹的了解,就欣賞起來,那欣賞也許會驢唇不對馬嘴,至多也只是模糊影響。一般人以為詩只能綜合的欣賞,一分析詩就沒有了。其實詩是最錯綜的,最多義的,非得細密的分析工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若是囫圇吞棗的讀去,所得著的怕只是聲調辭藻等一枝一節(jié),整個兒的詩會從你的口頭眼下滑過去!彼v詩歌分析得特別透徹,不逃避問題。本書收錄朱自清講中國古典詩歌的文章,包括《古詩十九首釋》《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詩多義舉例》《了解與欣賞》《詩的語言》《論詩學門徑》《詩經》《詩第十二》等。此外本書加入了朱自清的手稿,精裝印制,可讀可藏。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著有《經典常談》《詩言志辨》《新詩雜談》《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
古詩十九首釋
詩是精粹的語言。因為是“精粹的”,便比散文需要更多的思索,更多的吟味;許多人覺得詩難懂,便是為此。但詩究竟是“語言”,并沒有真的神秘;語言,包括說的和寫的,是可以分析的;詩也是可以分析的。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徹的了解;散文如此,詩也如此。有時分析起來還是不懂,那是分析得還不夠細密,或者是知識不夠,材料不足;并不是分析這個方法不成。這些情形,不論文言文、白話文、文言詩、白話詩,都是一樣。不過在一般不大熟悉文言的青年人,文言文,特別是文言詩,也許更難懂些罷了。
我們設“詩文選讀”這一欄,便是要分析古典和現(xiàn)代文學的重要作品,幫助青年諸君的了解,引起他們的興趣,更注意的是要養(yǎng)成他們分析的態(tài)度。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實欣賞;欣賞是在透徹的了解里。一般的意見將欣賞和了解分成兩橛,實在是不妥的。沒有透徹的了解,就欣賞起來,那欣賞也許會驢唇不對馬嘴,至多也只是模糊影響。一般人以為詩只能綜合的欣賞,一分析詩就沒有了。其實詩是最錯綜的,最多義的,非得細密的分析工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若是囫圇吞棗地讀去,所得著的怕只是聲調詞藻等一枝一節(jié),整個兒的詩會從你的口頭眼下滑
過去。
本文選了《古詩十九首》作對象,有兩個緣由。一來十九首可以說是我們最古的五言詩,是我們詩的古典之一。所謂“溫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作風,三百篇之外,十九首是最重要的代表。直到六朝,五言詩都以這一類古詩為標準;而從六朝以來的詩論,還都以這一類詩為正宗。十九首影響之大,從此可知。
二來十九首既是詩的古典,說解的人也就很多。古詩原來很不少,梁代昭明太子(蕭統(tǒng))的《文選》里卻只選了十九首!段倪x》成了古典,十九首也就成了古典;十九首以外,古詩流傳到后世的,也就有限了。唐代李善和“五臣”給《文選》作注,當然也注了十九首。嗣后歷代都有說解十九首的,但除了《文選》注家和元代劉履的《選詩補注》,整套作解的似乎沒有。清代箋注之學很盛,獨立說解十九首的很多。近人隋樹森先生編有《古詩十九首集解》一書(中華版),搜羅歷來十九首的整套的解釋,大致完備,很可參看。
這些說解,算李善的最為謹慎、切實;雖然他釋“事”的地方多,釋“義”的地方少!笆隆笔窃娭幸玫墓攀潞统赊o,普通稱為“典故”!傲x”是作詩的意思或意旨,就是我們日常說話里的“用意”,有些人反對典故,認為詩貴自然,辛辛苦苦注出詩里的典故,只表明詩句是有“來歷”的,作者是淵博的,并不能增加詩的價值。另有些人也反對典故,卻認為太麻煩,太瑣碎,反足為欣賞之累。
可是,詩是精粹的語言,暗示是它的生命。暗示得從比喻和組織上作工夫,利用讀者聯(lián)想的力量。組織得簡約緊湊;似乎斷了,實在連著。比喻或用古事成辭,或用眼前景物;典故其實是比喻的一類。這首詩那首詩可以不用典故,但是整個兒的詩是離不開典故的。舊詩如此,新詩也如此;不過新詩愛用外國典故罷了。要透徹的了解詩,在許多時候,非先弄明白詩里的典故不可。陶淵明的詩,總該算“自然”了,但他用的典故并不少。從前人只囫圇讀過,直到近人古直先生的《靖節(jié)詩箋定本》,才細細的注明。我們因此增加了對于陶詩的了解;雖然我們對于古先生所解釋的許多篇陶詩的意旨并不敢茍同。李善注十九首的好處,在他所引的“事”都跟原詩的文義和背景切合,幫助我們的了解很大。
別家說解,大都重在意旨。有些是根據(jù)原詩的文義和背景,卻忽略了典故,因此不免望文生義,模糊影響。有些并不根據(jù)全篇的文義、典故、背景,卻只斷章取義,讓“比興”的信念支配一切。所謂“比興”的信念,是認為作詩必關教化;凡男女私情、相思離別的作品,必有寄托的意旨——不是“臣不得于君”,便是“士不遇知己”。這些人似乎覺得相思、離別等等私情不值得作詩;作詩和讀詩,必須能見其大。但是原作里卻往往不見其大處。于是他們便抓住一句兩句,甚至一詞兩詞,曲解起來,發(fā)揮開去,好湊合那個傳統(tǒng)的信念。這不但不切合原作,并且常常不能自圓其說;只算是無中生有,驢唇不對馬嘴罷了。
據(jù)近人的考證,十九首大概作于東漢末年,是建安(獻帝)詩的前驅。李善就說過,詩里的地名像宛、洛、上東門,都可以見出有一部分是東漢人作的;但他還相信其中有西漢詩。歷來認為十九首里有西漢詩,只有一個重要的證據(jù),便是第七首里“玉衡指孟冬”一句話。李善說,這是漢初的歷法。后來人都信他的話,同時也就信十九首中一部分是西漢詩。不過李善這條注并不確切可靠,俞平伯先生有過詳細討論,載在《清華學報》里。我們現(xiàn)在相信這句詩還是用的夏歷。此外,梁啟超先生的意見,十九首作風如此相同,不會分開在相隔幾百年的兩個時代(《美文及其歷史》)。徐中舒先生也說,東漢中葉,文人的五言詩還是很幼稚的;西漢若已有十九首那樣成熟的作品,怎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呢。ā豆旁娛攀卓肌,中大語言歷史研究所《周刊》六十五期)
十九首沒有作者;但并不是民間的作品,而是文人仿樂府作的詩。樂府原是入樂的歌謠,盛行于西漢。到東漢時,文人仿作樂府詩的極多;現(xiàn)存的樂府古辭,也大都是東漢的。仿作樂府,最初大約是依原調,用原題;后來便有只用原題的。再后便有不依原調,不用原題,只取樂府原意作五言詩的了。這種作品,文人化的程度雖然已經很高,題材可還是民間的,如人生不常,及時行樂,離別,相思,客愁,等等。這時代作詩人的個性還見不出,而每首詩的作者,也并不限于一個人;所以沒有主名可指。十九首就是這類詩;詩中常用典故,正是文人的色彩。但典故并不妨害十九首的“自然”,因為這類詩究竟是民間味,而且只是渾括的抒敘,還沒到精細描寫的地步,所以就覺得“自然”了。
本文先抄原詩。詩句下附列數(shù)字,李善注便依次抄在詩后;偶有不是李善的注,都在下面記明出處,或加一“補”字。注后是說明,這兒兼采各家,去取以切合原詩與否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