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巫鴻教授撰寫的中國藝術史專著。本書通過對“廢墟”這一概念在中國歷史中的演變與實踐,討論中國藝術與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問題。全書主體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討論中國古代至前現(xiàn)代的經驗,涉及對神跡、故跡、遺跡、勝跡的討論。第二章討論19世紀至20世紀初所產生的“廢墟”的新的表現(xiàn)形式。種種議題開始顯現(xiàn):技術的現(xiàn)代性,殖民的視覺表現(xiàn),將中國徹底轉換成為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社會政治運動等等。第三章,涉及20世紀下半頁至今的內容。提出了種種問題:如為什么1990年代以來的當代藝術家們對城市的廢墟,廢棄的聚居地和廠房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制作出大量的攝影、裝置、表演、影像紀錄作品,國際政治背景與中國自身轉型的背景都被放入到討論中。
廢墟主題,縱橫捭闔,探討中國藝術從古代到當代的實踐與經驗,領域橫跨繪畫、建筑、攝影、印刷品和電影,并與西方藝術參照并觀,令人眼界大開!稄U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不僅對于中國美術與視覺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對于全球語境下的藝術研究同樣是一項里程碑式的貢獻。
這本書的一個宏觀目標是在全球語境中思考中國的美術和視覺文化。為此目的,我的研究在觀念和歷史這兩個相輔相成的層面上展開。在觀念的層面上,對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廢墟”的研究不僅希望辨識出廢墟的一個地域性另類歷史,更關鍵的是要承認不同文化和藝術傳統(tǒng)中關于廢墟的異質性觀念和特殊再現(xiàn)模式的存在。英語中的ruin,法語中的ruine,德語中的ruine,丹麥語中的ruinere 都源于一種“下落”(falling)的觀念,并因此總與“落石”(falling stone)的意念有關;其所隱含的廢墟主要指石質結構的建筑遺存。無數(shù)作家、藝術家和學者基于這種觀念,樂此不疲地一遍遍講述著西方廢墟的故事。這類故事進而影響了人們對非西方文化中的廢墟的考察、圖繪和解讀。藝術史學者保羅·祖克(Paul Zucker)在一篇重要的論文中寫道:“我們這個時代有關廢墟的流行觀念都是18、19世紀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霍勒斯·沃波爾(Horace Walpole)等人的浪漫主義的產物! 不僅歐美如此,由于殖民化和全球化造成的西方文明的流布,祖克的結論也同樣適用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柬埔寨的吳哥窟、蘇丹的博爾戈爾山神廟、危地馬拉的蒂卡爾城,還有中國的萬里長城——這些建筑遺存現(xiàn)在不僅是世界的奇景,也是它們所在國家的驕傲,同希臘萬神殿、羅馬斗獸場、英國的丁登修道院一起出現(xiàn)在各種畫冊和旅游指南中。這些石質或磚制的建筑結構已經成為各國文明起源的象征,激發(fā)出被認為是普世性的美感和敬畏。不知不覺,西方的廢墟觀念已經融入全球的廢墟話語和想象中。
因此,當我們把非西方視覺傳統(tǒng)中的廢墟作為一項嚴肅的學術研究對象的時候,首先需要考察的必定是本土的原生廢墟觀念和再現(xiàn)模式。比如說,在一個以木結構為基本建筑形態(tài)的文明里,當這類古代建筑需要不斷地翻新和重建,并常常由于火災、地震或疏于護理而幾近消弭時,它會造就什么樣的廢墟觀念呢?再如,當一個繪畫傳統(tǒng)極少表現(xiàn)廢棄的人造建筑,而是以山丘和樹木的無窮變奏作為主要描繪對象的時候,這種繪畫傳統(tǒng)又如何傳達時間的流逝?但是本項研究的目的又不僅僅是對中國本土的廢墟觀念和時間圖像進行發(fā)掘,也包含了以這一考察為基礎,進而為審視中西文化在歷史上的互動提供一個起點。眾所周知,這種互動主宰了19世紀以來中國社會、政治和藝術的發(fā)展。與之相隨,“中國廢墟”(Chinese ruins)的圖像出現(xiàn)了;攝影為記錄廢墟和戰(zhàn)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效媒介;一個特殊的戰(zhàn)爭廢墟——圓明園——得到了重視和保護,成為中華民族的紀念碑;近期的城市建設進程更激發(fā)了大量與廢墟相關的當代藝術作品。如果說“廢墟”這一概念將這些事件連綴成一個歷史敘述,那么相異的廢墟圖像和定義則提供了具體的歷史例證,把這一敘述分割為不同的章節(jié)和時段。
本書所研究的對象因此包括了中國從古至今的廢墟觀念和圖像。如此宏觀的考察自然拒絕任何有關“中國廢墟”的總體觀念。事實上,我在本書中希望呈現(xiàn)的,既不是某種不變的思維模式,也不是一個關于視覺再現(xiàn)的目的論式的線性發(fā)展。這項研究實際是以尋找各種與“廢墟化”(ruination)和“碎裂”(fragmentation)有關的圖像開始的,進而發(fā)掘這些圖像各自不同的歷史、文化、藝術和技術條件。正是通過這個研究過程,獨立的個案和它們各自特殊的背景不斷地對“廢墟”進行重新定義,并使我對描述和解讀所涉及的方法論上的復雜性保持警覺。
本書第一章,“廢墟的內化: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討論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的廢墟概念、再現(xiàn)模式及相關問題。這些問題涉及“跡”的觀念及其視覺表現(xiàn),繪畫與木質建筑傳統(tǒng)的關系,圖像在指涉時間流逝上的喻意性作用,以及對損壞和頹敗的本土方式的記錄。
第二章,“廢墟的誕生:創(chuàng)造現(xiàn)代中國的一種視覺文化”,討論19世紀和20世紀初新出現(xiàn)的廢墟再現(xiàn)模式。在這個時期里,廢墟的表現(xiàn)不僅在借喻的層面上展開,而且出現(xiàn)了大量對建筑廢墟的寫實描繪。這些圖像最初由西方畫家和攝影師創(chuàng)作,隨后被他們的中國同行踴躍接受。雖然不少中國作品沿循了來自歐洲的“如畫廢墟”(picturesque ruins)的模式,但這類憂郁傷感的圖像不管是在數(shù)量上還是在影響上都無法與差不多同時出現(xiàn)的“戰(zhàn)爭廢墟”相提并論——這些嚴峻而悲慘的戰(zhàn)爭圖像或為殖民侵略歌功頌德,或意在激發(fā)求獨立、求解放的民族情感。與如此這般的歷史變化相應,我對這些現(xiàn)代廢墟圖像的討論也采用了新的分析框架,把它們同當時的跨國圖像技術和藝術家的交流聯(lián)系起來,并結合技術現(xiàn)代性(technological modernity)、殖民視覺性(colonial visuality)以及把中國重塑為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深刻的社會政治運動等問題放在一起考察。
這一解讀策略在第三章,也是本書的最后一章,被重新調整。題為“過去與未來之間:當代廢墟美學中的瞬間”,這一部分討論自20世紀下半葉至今的廢墟圖像?谷諔(zhàn)爭結束以后,當中華民族朝著一個光明的共產主義未來進發(fā)的時候,那些昏暗而危險的廢墟應該何去何從?為什么“文革”之后的前衛(wèi)藝術家和先鋒派詩人再次被往日的戰(zhàn)爭廢墟吸引?為什么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對城市廢墟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以無數(shù)實驗攝影、裝置、行為和電影作品記錄了拆毀的民居和廢棄的工業(yè)區(qū)?我們需要在冷戰(zhàn)以后全球政治和中國內部的社會變化中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在國內外互動的背景下,才能發(fā)現(xiàn)對廢墟的表現(xiàn)在現(xiàn)代主義潮流中的重新出現(xiàn)以及中國當代藝術的自我定義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這本書的研究和寫作過程中,我得到了許多機構、同事、友人和學生的支持、幫助和鼓勵。1999年獲得的一項古根海姆獎使我得以在中國參觀各種歷史遺址,并走訪了不少學者和藝術家。在接下來的十年里,我在很多講座、座談會和研討會里發(fā)表了本書各章的初稿。在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麥基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臺灣大學、南加州大學、衛(wèi)斯理大學、 中山大學以及若干其他學府和研究中心,我都得到了寶貴的反饋,很多建議超出了藝術史的一般范圍。而在我任教的芝加哥大學,我更得益于與同事和學生之間的有關討論。我最先于1997 年舉行的“中國藝術、文學和歷史中的廢墟”(Ruins in Chinese Art, Literature, and History)研討會上發(fā)表了關于這項研究的基本構想,隨后的熱烈討論堅定了我對這項研究的信心。2003 年我為本校研究生開設了一門有關廢墟觀念和藝術表現(xiàn)的課,課上的研究和磋商為我研究各種有關案例提供了一個平臺。最后,芝加哥大學弗蘭克人文學院(Franke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不僅為我的寫作提供了寶貴的時間與資助,更為我思考本書中的關鍵概念提供了一個跨地域、跨學科的知識環(huán)境。
許多學者在本書寫作的不同階段給了我重要的幫助和啟迪。這些學者包括薩爾瓦多·塞提斯(Salvatore Settis),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英格爾·西格恩·布羅迪(Inger Sigrun Brodey),喬迅(Jonathan Hay),白杰明(Geremie Barmé),巴巴拉·斯塔福(Barbara Stafford),弗羅馬·蔡特林(Froma Zeitlin), 亞斯·埃爾斯納(Ja�0�2 Elsner),尼娜·杜賓(Nina Dubin), 羅伯特·納爾遜(Robert Nelson), 韓文彬(Robert Harrist Jr.), 羅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 汪悅進(Eugene Wang),曾蘭瑩(Lillian Lanying Tseng),蔣人和(Katherine Tsiang),姜斐德(Alfreda Murck),格洛里亞·平尼(Gloria Pinney),李零,艾琳·溫特(Irene Winter), 謝利·賴斯(Shelley Rice), 以及托馬斯·卡明斯(Thomas Cummins)。我也希望感謝很多中國藝術家,他們與我分享了他們關于廢墟的作品和創(chuàng)作經歷。黃銳、榮榮、宋冬、隋建國、尹秀珍、展望和張大力等人的作品尤其為本書的最后一章提供了重要材料。
如同往常,我最需要感謝的是我的夫人蔡九迪(Judith Zeitlin),一位專攻中國文學、戲劇和音樂的學者。本書中的很多想法源自我們關于古今中國藝術和文化的對話,而很多這樣的對話發(fā)生在我們共同參觀歷史遺址或藝術展覽的途中。我關于廢墟的思考與她關于歷史記憶的寫作相呼應。同我的其他著作一樣,她是本書草稿的第一個讀者和評者。最后,我希望感謝本書的譯者肖鐵,他為此書的翻譯投入了巨大的勞動,力求概念和材料上的準確。需要說明的是,雖然這個中譯本基本上保持了原書的內容,但我在校閱譯稿時,也根據(jù)中文的寫作和閱讀習慣做了一些修正,因此有時和英文本不完全對應。這種文字差異出于我的有意調整,而非譯者對原文的背離。
巫鴻(Wu Hung)
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于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于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zhí)“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該校斯瑪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成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并獲美國美術家聯(lián)合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成為首位獲得這兩項榮譽的大陸赴美學者。
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xiàn)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古代美術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1989)、《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筑中的“紀念碑性”》(1995)、《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xiàn)》(1996)、《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2010)、《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2012)等。
肖鐵(譯者),作家。200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2004年又畢業(yè)于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生院東亞文化系。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F(xiàn)居美國,執(zhí)教于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
著有長篇小說《轉校生》、《飛行的殺手》,小說、散文集《紅房子》《堅硬的早春》等。作品曾獲冰心圖書獎、北京大學創(chuàng)新獎等。小說《井》譯介至國外。小說散文集《成長的感覺》《樹的回憶》,散文《登龍骨山》《壺口的瀑布》,短篇小說《標本》《紅房子》《堅硬的早春》等。近期翻譯有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說集《大教堂》。
前言
第一章廢墟的內化: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
傳統(tǒng)中國美術中的廢墟在哪里?
丘與墟:消逝與緬懷
碑與枯樹:懷古的詩畫
拓片:廢墟的替身
跡:景中痕
第二章廢墟的誕生:創(chuàng)造現(xiàn)代中國的一種視覺文化
“如畫廢墟”的流布
戰(zhàn)爭廢墟:征服與存亡
圓明園:毀滅、荒廢和重新發(fā)現(xiàn)
第三章過去與未來之間:當代廢墟美學中的瞬間
絕望與希望的能指
再現(xiàn)當代都市廢墟
尾聲國家遺產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拓片:廢墟的替身
雖然現(xiàn)實中的古碑總會磨耗、缺損甚至碎裂,但《讀碑圖》中的石碑既沒有銘刻也沒有任何損壞的痕跡。本章后面將談到這是中國繪畫中的一種既定再現(xiàn)模式。對這種既定模式的一個解釋是:這些繪畫中的石碑并不表現(xiàn)某個特殊物件,其目的在于體現(xiàn)某種抽象觀念,或象征前朝舊事,或意味著超越特殊事件、作為本體存在的歷史。不過,我上面的討論也暗示了解釋這種理想化、超歷史的古碑圖像的另一原因:在過去的1500年中,中國文明發(fā)展出了一種記錄碑銘及石碑物質性、時間性的特殊視覺形式。那就是碑的拓片。與石碑相同,拓片也可以稱為“碑”。碑拓的主要作用是保存銘刻和時間的流逝在石碑上留下的痕跡,從而保存了繪畫中的石碑圖像所不表現(xiàn)的東西。正因如此,碑拓也就成為具有特殊物質性和歷史客體性的石碑的替代物。
碑與拓
摹拓技術在西方直至19世紀才得以流行,那時古物鑒賞者開始用一種類似炭筆的媒介來記錄墓碑上的銘文和圖案。但是在中國,銘文刻畫的墨拓至少在6世紀就已經出現(xiàn)。在隨后的數(shù)百年中,這一技術逐漸發(fā)展為保存古代摹刻和流布法帖的一種主要方式。拓片的制作越來越精,對其收藏也如火如荼。討論拓片之史學價值和藝術品質的文獻汗牛充棟。20世紀初的古物學家趙汝珍用這樣的類比來描述拓片對理解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意義:“士人而不知碑帖而不明碑帖,直如農夫不辨菽粟、工匠不識繩墨!
一般說來,拓片的制作包括四個基本步驟。先要準備摹拓的對象,比如去除石刻表面的污垢和苔蘚,用削尖的竹簽清理石刻的凹陷紋路等等。然后,拓工用一種輕質膠水將紙張附著在碑面上,以“棕刷”或“椎包”平整紙面,去除褶皺和折縫。進而使用小刷子反復敲打,使得潮濕的紙面陷入石頭上的每一個凹痕,無論這個凹痕是刻線還是自然裂紋。為了不讓紙張受損破裂,敲打的動作必須輕柔連貫,理想的拓片應該捕捉到碑面上的每一個細微的凹凸。下一步是上墨:拓工用墨汁打濕“墨包”,并輕輕地用它們拍打紙面,逐漸累加墨層,直到墨色到達希望的程度。拓片在上完墨后就可以揭取下來。因為紙張晾干后會起皺和變硬,最后的一個步驟就是把它裝裱為可供觀賞的樣式,要么是手卷,要么是冊頁,要么是以薄紙襯墊的、可以裝框的單頁。
盡管這些步驟在所有拓片的制作中都是必需的,它們的實際施行可快可慢,其結果是拓片的質量可以天差地別。如葉昌熾(1849—1917年)在《語石》中所述:“陜、豫間廟碑墓碣,皆在曠野之中。苔蘚斑駁,風高日熏,又以粗紙煙煤,拓聲當當,日可數(shù)十通,安有佳本?若先洗剔瑩潔,用上料硾宣紙,再以綿包熨貼使平,輕椎緩敲,茍有字畫可辨,雖極淺細處,亦必隨其凹凸而輕取之,自然鉤魂攝魄,全神都見!本哂蟹粗S意味的是,雖然古碑的知名度往往源自學者對其拓片的關注,但摹拓者的反復捶拓卻不可避免地會損壞碑石,更逐漸毀蝕碑文。這種人為的損傷引起幾乎每一個古代石刻鑒賞家的悲嘆。由于摹拓者總是更為關注銘文,字跡周圍的石面往往完好無損,而字本身卻已磨滅殆盡,留下一個光滑的凹坑。正如葉昌熾詩意地描述的,這種消失的銘文“如成團白蝴蝶,此則雖凝神審諦,無一筆可見,一字能釋”。
除了戰(zhàn)火、自然災難和動物所造成的損害以外,葉昌熾還列舉了可導致石碑不幸的“七厄”,即:(1)洪水和地震,(2)以石碑為建筑材料,(3)在碑銘上涂鴉,(4)磨光碑面重刻,(5)毀壞政敵之碑碣,(6)為熟人和上級摹拓石碑,(7)士大夫和鑒賞家搜集拓片。其中以末兩項所造成的損害最為嚴重,因為它們廣為流行并且很難遏制:“友人自關中來者,為言碑林中拓石聲當晝夜不絕,碑安得不亡!貞石雖堅,其如此拓者何也!”
碑石之亡非一日之功,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葉昌熾形象地描述了這個過程:“初僅字口平漫,鋒穎刓弊,朝漸夕摩,馴至無字,甚至其形已蛻,而映日視之,遺魄猶如輕煙一縷,蕩漾可見!本哂蟹粗S意味的是:雖然他如此尖銳地指出拓碑造成的“碑石之亡”,葉昌熾本人也是一個重要的拓片搜集者。他在《語石》的開篇中回憶自己早年對拓片的興趣:“每得模糊之拓本,輒齦齦辨其跟肘,雖學徒亦腹誹而揶揄之!焙髞硭辛诉M士到北京做官,卻仍然把真正的熱情放在尋訪珍拓之上。用他自己的話說:“訪求逾二十年,藏碑至八千余通。朝夕摩挲,不自知其耄!焙茈y相信他意識不到這種對拓片的熱情和制作這些拓片導致的碑石之亡之間的沖突。真正的情況可能是,對他這樣兩面操心的人來說,這一矛盾是無法調和的。
根據(jù)葉昌熾和其他學者,可知大部分古碑從宋代到清代基本仍留在原地。雖然越來越多的碑石被移到諸如孔廟之類的公共場所,但絕大多數(shù)還是無人照管。實際上,沉重的石碑較之薄紙上的墨拓更加短命——這個事實似乎難以置信,但千真萬確。拓片有著確定的時間性,這是因為它上面的印跡見證了石碑在歷史中的一個消失了的時刻——一個不可復現(xiàn)的石碑的歷史特殊狀況。108拓片因此總是比石碑更為真實,因為它總是比現(xiàn)存的石碑更為古老。鑒賞家因此總是試圖在舊拓中找到更早,因而也是更真實的石碑的本來面目。
……
作為遺物的拓片
可想而知,這種有關拓片客觀性(objectivity)的觀念推動了其物體性(objecthood)的建構。在本章早些時候,我討論了拓片的物理特征:這種人造物由特殊紙張和墨跡構成,并被裝裱成可供觀看和保存的特殊形式。拓片因此不僅是銘文或刻文的影子一樣的“指代”(reference),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物質存在、藝術風格和審美傳統(tǒng)。拓片在獲得了自身的物質性和客體性之后便成為了一個“物件”,并進一步和“遺物”的觀念聯(lián)系起來。在中國文獻中,“遺物”一詞常常表示死者或前朝所遺留下來的東西。但概括言之,任何往昔的遺留皆可稱為遺物,因為它是一個消逝整體的碎片,有意或無意地從原始的語境中割裂開來,成為當代文化的一部分。遺物因此同時具有過去性(pastness)和當下性(presentness):它植根于過去,但又屬于此時此地。遺物常常帶有磨損的痕跡,它的不完整狀態(tài)確保了它的真實性,并成為詩意哀悼或歷史復原的催化劑。
拓片不僅構成一種特殊的遺物,而且濃縮了遺物的本質。一件拓片可以是:(1)一個獨立物品,(2)一個拓片收藏之一部分,(3)一個昔日存在的殘余。它因而可以三次肯定自己作為遺物的屬性。首先,任何碑拓根據(jù)它自身的定義都是碑的“殘余”——如同是碑身剝離下來的表皮。它因此總是記錄了一個磨滅了的過去,而與此同時又肯定了正在進行中的藝術的和知識的活動和趣味。其次,孜孜不倦的金石學家積累的大量拓片總是被視為一整套東西。但是從宋到清形成的龐大拓片收藏沒有一套完好無損,皆遭遇過家國之恨。拓片不斷地流失和毀壞,幸存者遂成為收藏家及其藏品的“遺物”。對于那些眼睜睜看著心愛的收藏毀于一旦的藏家來說,拓片從可供收藏的“物”變成收藏者身后的“遺物”。這是使他們憂心不止的問題,例如葉昌熾就記述了1900年當他因義和團運動而逃離北京時,被迫拋棄20年來收集的8000多張拓片時的絕望心情。但這種經歷中最感人的莫過于李清照為她丈夫趙明誠的拓片目錄所撰寫的《〈金石錄〉后序》。
李清照開篇描述了她和趙明誠收集古代碑拓伊始時共享的快樂。然而這種歡樂很快被收集之“物”的負累所取代。一個大型的收藏要求很多關照,因此“不復向時之坦夷也”。宋金之間的戰(zhàn)爭隨即爆發(fā)。當趙明誠得知此事,他“四顧茫然,盈箱溢篋,且戀戀且悵悵,知其必不為己物矣”。不過他在他的收藏徹底散失之前就已辭世,是李清照受托照管這些遺物——包括2000多件青銅器和石刻的拓片。她最終沒有能夠保護住這些拓片——它們在火災、劫掠和盜竊下遺失殆盡,最后只剩下“一二殘零不成部帙書冊,三數(shù)種平平書帖”。她手中剩下的實在是往日一大收藏的“廢墟”。作為廢墟,這些遺留喚起回憶和感傷。正如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的末尾所寫的:“今日忽閱此書,如見故人。因憶侯在東萊靜治堂,裝卷初就,蕓簽縹帶,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輒校勘二卷,跋題一卷,此二千卷有題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澤如新,而墓木已拱!
沒有一張趙明誠收藏的拓片流傳至今。其他宋代拓片中鳳毛麟角的殘存也已經化作昔日自我的廢墟。拓片在紙面上同時呈現(xiàn)了碑之銘文和其損耗,它并不復原古碑,而是要把碑“凍結”住,免除自然和時間繼續(xù)的消磨。不過這仍然只是碑帖收集者的一種幻想罷了,因為拓片本身也會不可避免地老化,并隨時間流逝而變成另外一種廢墟。這就是拓片作為“遺物”的第三層意義。圖1.35中被局部焚毀的拓片——大名鼎鼎的武梁祠的唯一宋拓——記錄了多層歷史,包括漢代雕刻的圖像、宋代留下的拓痕、晚清的焚毀痕跡,以及被焚前后的題跋。盡管它在焚燒前也只是記錄了武梁祠畫像的極小部分,盡管這極小一部分畫像已被嚴重損壞,今天,這份拓片是故宮博物院中的國寶級收藏。
由薄脆的紙張制成,拓片無力抵抗各種損毀——撕裂、涂抹、發(fā)霉、火焚和蟲噬。正是拓片的這種物質性使它能夠敏感地展示人造物體在自然和人為破壞面前的脆弱:在一個被毀壞的拓片中,已經被磨蝕的石碑遭到再一次損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