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識答問》是學習佛教知識的通俗讀本,了解佛教文化的首要選擇。書中對于佛教的源流、佛學的基本內容和態(tài)度都作了詳細的表述,采用答問的形式,更附以二百余幅精美的彩色圖片,把深邃的佛理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出來。佛教大護法趙樸初"小題大做"成就的佛學經典,國內印行迄今已達數(shù)十萬冊,被譯成日文、英文、韓文等多國文字,暢銷海內外。
學佛的起步,正念的由來
這本書是我近四十年前開始寫的,因為事務冗忙,時作時輟。原來計劃,除現(xiàn)在書中的五章外,還有三章是有關中國與外國佛教關系史的,因佛教協(xié)會已有這方面資料的編輯和著作,所以不重復了。
我寫成第一章后,曾從《楞嚴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那句話中提出飲水二字作為筆名,陸續(xù)在《現(xiàn)代佛學》雜志上發(fā)表。有一位朋友問我:你為什么用這樣一個小題目?我說:我喜歡小題大做,而不愿大題小做,更害怕有題空做。這本書名很合我的心意。
幾年前,一位青年僧人用日文翻譯這本書,我應他的要求寫《序》時,曾記下與本書有關的一件事:一九五七年我陪一位柬埔寨僧人見毛澤東主席,客人到來之前,我先到了。毛主席便和我漫談。他問:佛教有這么一個公式趙樸初,即非趙樸初,是名趙樸初,有沒有這個公式呀! 我說:有。毛主席再問:為什么?先肯定,后否定?我說: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時肯定,同時否定。談到這里,客人到了,沒有能談下去。
后來,我在寫這本書的第二章時,想起那一次未談完的問答,我想,書中談到緣起性空的思想,可能補充了當時我在毛主席面前所想講的話。我看過曾是毛主席的勤務員李銀橋寫的書:有一天,毛主席在延安出門散步,對李銀橋說:我們去看看佛教寺廟,好不好?那有什么看頭?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說:片面片面,那是文化,你懂嗎?我因而想起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周建人先生寫信給我說,文革初期范文瀾先生向他說,自己正在補課,讀佛書。范老說,佛教在中國將近兩千年,對中國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影響,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國文化史。一九八七年我到四川一個佛教勝地看到被人貼迷信標語的事實,回來寫了一份報告,錢學森博士看見了,寫信給我說:宗教是文化。
這三個人,一是偉大的革命家,一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一是當代的大科學家,所見相同,都承認佛教是文化,而今天還有不少人的認識水平和當年李銀橋的一樣。
我最初寫這本書的動機只是為了和外國朋友談話時,翻譯人員因缺乏佛教知識而感到困難,想為他們提供一些方便。但這許多年來,得到國內不少人的關懷鼓勵,也引起一些外國朋友的注意。事實說明,這本小書對于增進人們對佛教的了解,增進國際朋友對中國佛教的了解,不無少許貢獻。
我虔誠期待國際朋友對此書內容給予指教。
趙樸初(1907-2000),著名社會活動家、佛教人士、書法家、詩人、作家,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人。曾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副主席、名譽主席,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著作有《佛教常識答問》《趙樸初文集》等。
序言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chuàng)立
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內容和佛教經籍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fā)展、衰滅、復興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fā)展、演變
( 一) 佛教的傳入和經典的翻譯
( 二) 佛教各宗派的興起
( 三)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佛教
( 四) 佛教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
( 五) 發(fā)揚人間佛教的優(yōu)越性
插圖目錄
主題詞筆畫索引
后記
重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