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主動選擇喪失為人的資格
感謝您在不知凡幾的太宰治譯作中選擇了這一本。下文會有少量劇透,可能妨礙閱讀體驗,因此建議您讀完小說再回頭來看這篇序言。
面對太宰治的著作,大部分疑問會圍繞他是怎樣的人?經(jīng)歷過什么樣的陰郁黑暗才會塑造出一個人間失格,即喪失了為人資格的男主人公?為何要閱讀太宰治?應
如何解讀他人生最后一部代表作?等展開。
我的回答是,請放棄對過去的好奇。關于太宰治的過去,既包含曾客觀存在的事實(即經(jīng)歷),也容納著人對這些事實的主觀修飾和編譯,是某種意義上的干擾信息。
一方面,在文學研究中,有所謂的寫作背景時代背景等概念,如同無形的繩索,將對作品原有價值的理解封鎖于一座容量有限的幻境。一位作家的經(jīng)歷確與時代息息相關,然而他作品所能抵達的深度,卻未必會受時代、受過去制約。有大智慧的作家,往往先時代而行。另一方面,小說是虛構的,作家筆下的過去可以由他重塑,由閱讀者賦予五光十色的詮釋,這就意味著小說中不存在客觀既定的作家的過去。想要從過去解讀作品這一認知本身,即會讓自己陷入原因論的局限與障礙。邂逅一部小說,重要的是讀者如何解讀它說了什么,而非它為什么要這樣說。
當然,這一主張并不意味著讀者不應當了解作家的基本信息。適度的信息量有助于消解初次閱讀帶來的距離感。對太宰治較為陌生的讀者,不妨看看下面一段文字。
小說家太宰治(19091948),本名津島修治,出生于日本東北地區(qū)青森縣北津輕郡金木村(現(xiàn)五所川原市)的大地主家庭。父親是當?shù)赜忻馁F族院議員,母親體弱多病。自1929年起,太宰治先后經(jīng)歷過至少四次自殺未遂,有兩次分別是與當時的情人和當時的妻子。他的人生終結(jié)于《人間失格》完稿一個月后的最后那次自殺。在他并不算太長的一生中,文學、酒精、藥物、女人是將他與世間連接起來的主要介質(zhì),這讓他受到的非議與褒獎幾乎等量。比如致力于弘揚日本傳統(tǒng)美、憑小說《雪國》《古都》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明確表達過對太宰治其人其作的不滿;幾年后又因太宰治的一部短篇小說《女生徒》,而對他大加贊賞。
太宰治以薄薄一部《人間失格》為日本與中國讀者所熟知。據(jù)統(tǒng)計,僅日本新潮文庫便累計發(fā)行超過600萬部《人間失格》,可與夏目漱石代表作《心》幾十年來的累計發(fā)行量媲
美。在現(xiàn)代日本,《人間失格》依然擁有大量讀者,并被改編、再創(chuàng)作為電影和動畫作品,如電影《人間失格》 、動畫《青之文學》 等。
一直以來,都有人將《人間失格》視為半自傳體小說,將男主人公大庭葉藏遭遇的痛苦歸咎于過去、他人、世道和時代;同時結(jié)合太宰治本人的生平,認為太宰治在借葉藏之口完成弱者的自白。這不失為一種大眾式的解讀方式。而這里我想提供一條不同的觸碰路徑。
需要借助的是阿德勒心理學 的幾個概念:
第一,目的論。阿德勒認為人會采取何種行為,不是根據(jù)過往得出的經(jīng)驗,也不是由于曾經(jīng)遭受的創(chuàng)傷,而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自主進行的選擇。這一理論徹底否定了弗洛伊德學說中的潛意識論。
第二,課題分離。比如,學習走路是孩子的課題,教會孩子走路是父母的課題。理想的狀態(tài)是,孩子學習走路,父母從旁守護、提供支援,這是明確的課題分離;倘若父母在孩子走路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孩子摔跤而剝奪其走路的權利,則屬于擅自攬過孩子的課題。
第三,自我接納。與自暴自棄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自我接納意味著正確審視、評價自我的優(yōu)缺點,包含堅定向上的意愿,即人具備追求優(yōu)越的基本動力。
第四,lifestyle,即生活方式、生存之道。人能基于主觀意愿改變原有生活方式,改變自我與人生。這一理論在極大程度上肯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內(nèi)驅(qū)力,否定人會被過往經(jīng)歷、情緒、經(jīng)驗絕對支配。
基于上述理論,我們來具體看看。對一個作家來說,在書寫的那一刻,他本身是擁有自由意志的,他的所思所寫均始于那一刻,既不是過去,也絕非未來。在那個當下,過去是不存在的,更不會對他造成束縛與支配。他會這樣寫、那樣想,則來自他此刻擁有與這樣寫那樣想所匹配的目的。因此我以為,整部《人間失格》展示的便是太宰治為了達成某些目的,而讓葉藏擇取的某種生存之道。他的痛苦并非來自過去、他人、世道和時代,而是來自他對它們的詮釋、對自我的定位。所謂的喪失為人的資格,是葉藏主動選擇了活得不像個人樣,是他自發(fā)貫徹了絕對向下的人生觀,其目的在于保護自己,消解源于人際關系網(wǎng)的煩惱和傷害。
大庭葉藏從小對世俗生活、周遭環(huán)境與他人(包括家人、仆從、老師、同學以及去東京后結(jié)識的所有人)懷著強烈的不信賴和被害意識。然而作為一個文明社會的個體,他很明白自己不可能置身世外。無論走到哪里,世間(人際關系)都包圍著他,他也無法對他們徹底死心。苦惱于面對世間的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辦法,即扮演小丑,嘩眾取寵,以此緩和甚至消除他人對自己的敵意,用他的話說,是總之絕不能礙他們的眼。而實質(zhì)上,這是一種使他和他人關系得到某種和解的手段,能讓自己從他人不懷好意的注視中解脫出來。比如,盡管根本不想要獅子舞面具,他還是接受了這個禮物。他的理解是,這是父親希望他要的,只有接受,才能實現(xiàn)不激怒父親、免于被父親懲罰的目的。又比如,面對家里仆人對他身體的侵犯,他選擇沉默地忍讓,出發(fā)點是為避免在此種人際關系中,自己得不償失,反被玩弄。
那么,這樣一種處理外界與自我關系的方式帶來的結(jié)果是什么呢?我對討厭的事物不敢說討厭,對喜歡的事物,卻如同行竊般偷偷地喜歡,到頭來只能品嘗到個中苦澀,以及難以言喻的恐懼感。也就是說,他變成了一個不敢自由表達自我意志,一味迎合他人、滿足他人意愿的人。他的人生不再是大庭葉藏的人生,而是父親的人生、他人的人生。
無論在老家還是在東京,他的一切行為指向在于逗他人發(fā)笑,最終目的還是保護自己免受人際關系中他所定義的傷害。哪怕多次被女人們心懷善意地收留,隱約感受到她們毫無算計之心的溫柔,他依然緊抱被害意識,缺乏信賴對方(比如靜子)的勇氣,更缺乏即便受挫,即便顛覆從小到大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也要堅定向上的勇氣,轉(zhuǎn)而使用讓人生向下的廉價手段,如嫖妓、酗酒、與女人縱情聲色、裝模作樣地參加左翼運動、沉湎于藥物……比起堅定向上,這些手段要來得唾手可得得多。借由它們,他覺得同樣可以維系現(xiàn)有的人際關系,保護自己立足于相對安全的境地。
長期以來,他置身在滿足了他人意愿的假象之中,逐漸模糊本來應有的自我,而一旦失去他人意愿作為指引,便完全不知如何安置這個人生。比如小說最后,長兄告訴他父親病逝,他成了這樣一種狀態(tài):自從得知父親病故后,我變得越發(fā)萎靡不振……我覺得自己那裝滿苦惱的器皿仿佛變得空蕩蕩的。我甚至想著,那個苦惱的器皿之所以格外沉重,完全是那位嚴厲的父親造成的。
說起來,這個苦惱的器皿真的是由父親造成的嗎?難道不是他為了保護自己、說服自己,而刻意制造出來以求得心安的一種責任轉(zhuǎn)嫁行為嗎?事實上,父親是怎么想的、父親是如何看待他的,那是父親的課題,不是他需要在意的。誠然,在文明社會,一個獨立個體與他人存在著千絲萬縷不可切斷的聯(lián)系,然而即便扮演兒子這一角色,也不應干涉父親的意志;同樣作為父親,亦無須干涉兒子的意志。但是,葉藏妄自揣摩父親的意圖,認為父親站在自己的對立面,把他人的人生背負在肩上,以此替換掉大庭葉藏的人生,將自身定位為獲得他人認可的滑稽道具,也難怪入目皆是敵意與沖突。
類似的情況也存在于中篇小說《斜陽》女主人公和子的弟弟直治身上。
這部小說分四回連載于《新潮》1947年7月至10月號。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的昭和二十年(1945)為起點,講述了出身沒落貴族家庭的和子,先后遭遇父親病逝、離婚、產(chǎn)下死嬰等一系列挫折后,與母親搬離東京,去往伊豆鄉(xiāng)間生活。不久,弟弟直治復員回家。母親患上肺結(jié)核,身心俱疲地離世。而被舊時代遺留下來的姐弟二人,面對翻覆的天地,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小說發(fā)表后,和子與弟弟直治備受讀者關注,很快引發(fā)了不同階層的聲音。日文辭典甚至為斜陽一詞添加了新的注釋:斜陽即沒落,斜陽族即沒落的上流階層的代稱。在太宰的故鄉(xiāng)青森,修建于明治時期的津島家老宅亦被辟作太宰治紀念館斜陽館,并被指定為國家級保護建筑。
故事中,直治展現(xiàn)出與葉藏相似的苦惱,將自己定位為像細草一樣無能。在他的主觀認知里,身邊大部分貴族徒有其名,只有純粹美麗又優(yōu)雅的母親是真正的貴族。懷有重度劣等情結(jié)的他,將母親的形象等價于一種理想人格絕無僅有,更不可模仿。母親以外的世界對自己充滿敵意。同那些與我出身截然不同、階級截然不同的同學交往,他們就像頑強的野草。我被他們的強勢所壓制,不愿屈服,映現(xiàn)在他眼中的外界和他人從來缺乏善意,生來劣等的自己要想融入其中,唯有采取更加粗暴向下的手段,就像他在遺書中提到的游手好閑、懶惰好色、貪圖享受等。這樣做才能變成一個下流的人,變成一個強悍,不,一個強暴之徒。我想這才是成為所謂的民眾之友的唯一途徑。同時,這些粗暴手段還擁有附加效應,即利用它們,可以最直接迅速地完成對野草的反抗與報復。
然而,四肢健全、愛好文學、具備洞察力的直治(即便復員后可能罹患了戰(zhàn)后心理綜合征)果真是個一無是處的無能之人嗎?民眾果真像他在意自己一樣在意、挑剔他,并從一開始就只想賞賜給他一張惡意滿滿又中規(guī)中矩的旁聽席嗎?他所處的世界果真處處偽善險惡嗎?反過來思考,倘若直治沒有懷抱這種劣等情結(jié),選擇善意地看待民眾,選擇與原來相反的生存方式,堅定往上,顛覆自己的一切慣性思維,他的人生會不會走向迥然不同的境地?我的判斷是會,畢竟一個人除了自己,還有哪個他人完全握有開啟其人生每一條支路的鑰匙呢?
在我看來,直治在進入世間的最起初,已主動放棄了靠自我賦予人生色彩的覺悟,而選擇將人生的色彩賦予權交由民眾,交由他人,選擇了一種看似輕松簡便、風險系數(shù)相對較低的生存之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迎合他所以為的民眾的需求。他所說的我連對著人敲詐勒索的本事都沒有,也不是他的無能造成的,而是他為在民眾階層求得沒有摩擦的一隅,不得不采取的應急措施。為什么?因為與人相爭必然產(chǎn)生摩擦,有摩擦便可能導致自己被排擠于他人之外。而被排擠于他人之外,則會進一步加劇他感受到的來自外界的敵意,讓他雙足懸空,連已經(jīng)習慣的現(xiàn)有的生活方式都無法維系?偟膩碚f,就是他的無能并非過去的經(jīng)歷所導致,而是為了延續(xù)至今為止的生活方式,他判斷自己需要變得這樣無能。
太宰治在小說中曾分別為葉藏和直治的行為做出過某種注解:
我不明白,越是努力思考越是不明白,仿佛只有自己是異類,繼而被巨大的恐懼和不安籠罩。我?guī)缀醪辉偻瑒e人講話,不知道說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說。
《人間失格》
不論做什么都感覺難為情,感覺無盡的不安。終日惴惴,喪失了容身之所。
《斜陽》
曾經(jīng)我認為,正是由于葉藏和直治從小經(jīng)歷著這些不安,他們的行為看上去才總是不計后果、如履薄冰,永遠站在世俗的對立面;在世俗不允許后退、放棄的地方,干脆而堅決地松手,被視作軟弱無用、不合時宜的異類。但是現(xiàn)在,我想要推翻這一結(jié)論。
所有的不安,不是他人給予的,而是葉藏和直治基于自身價值觀進行解讀、定義的泡影,作為生存之道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被他們挑中,并不斷強化。他們生活在一個變形的主觀世界中,無法接納劣等的自己,卻希望他人承認自己,讓自己在其中尋到歸屬感。
我想,倘若葉藏和直治能夠重新選擇生存之道,不曲解、不在意他人的視線,不擅自闖入他人的領域,不背負他人的課題,轉(zhuǎn)而恰當正視自我以及自我的能力,充實地用當下的一秒構筑人生,賦予自己改變現(xiàn)狀的勇氣,最終切實踏出改變自我的第一步,那么他們原本懷抱的不安,也會從這一步開始逐漸消散。當然,這并不等于如此實踐得來的未來不再存有任何阻礙或摩擦。有了阻礙或摩擦,去解決就好了。重要的不是阻礙或摩擦的存在,而是人如何看待阻礙或摩擦,以及從中重拾堅定向上的勇氣與方法。
假如您對這一說法存疑,那么請對照看看故事中直治的姐姐和子所貫徹的生存之道,那是基于與直治迥異的價值觀而進行的道德革命,二者的底色與質(zhì)地具有決定性的不同。
最后,我想說說書寫這篇序言的初衷。一部作品的價值始于被他人閱讀這一行為。也即是說,重要的是,閱讀了作品的讀者由此得出怎樣的見解,在見解的作用下,如何重新思考,與他人交流作品時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思維碰撞,而最終獲得怎樣的堅定向上的力量。這篇序言里寫到的種種,包括借助阿德勒心理學進行的理解,僅是我的個人看法與思考,并非導讀,也不是太宰治作品唯一的解讀方式。
同時,要說明的一點是,閱讀行為的障礙在于時空本身對文字的阻隔、沉淀和凈化,在于一個獨立個體無法對另一個獨立個體完完全全地感同身受。為此,必須拋開表面的概念、技巧、主義,拋開糾結(jié)于作家過去與本意的妄念,在此時此刻坦率地感受思考。
感謝為本書出版工作予以耐心指導的編輯,感謝每一位閱讀至此并愿意繼續(xù)閱讀下去的讀者。
廖雯雯
2017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