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約翰·鮑爾比依戀理論系列的第二卷。本書主要探討了嬰幼兒與撫養(yǎng)者(主要是母親)分離的種種情況對其造成的影響。親子之間的分離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分離的時間長短、分離期間是否有穩(wěn)定的替代照顧者以及母親的態(tài)度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鮑爾比認為,某些形式的神經官能癥和人格障礙形成的原因,要么是由于剝奪了母親的照顧,要么是由于幼兒與母親人物的關系存在斷裂點。母親人物的存在或者缺失本身對于決定幼兒的情緒狀態(tài)具有重要的意義。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溫暖的母親
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與依戀理論的淵源發(fā)端于他21歲時,那時,他在一個少年管教所接觸了兩名因早年母親照料不良而出現(xiàn)嚴重行為問題的少年,他們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十年后,他系統(tǒng)地對44名缺乏母親照料的問題青少年(主要是小偷)進行了觀察,他們的共同點在于缺乏早期照顧,缺乏情感。又過了十年,他將研究重點集中在母嬰關系上,并鼓勵同事詹姆斯·羅伯遜(James Robertson)對1824個月大的嬰兒進行了為期4年的攝像觀察,這些嬰兒都在早期失去了他們的母親,這些觀察材料有力地佐證了鮑爾比的依戀理論。
長期以來,鮑爾比及其理論遭到精神分析界的排斥,因為它顛覆了精神分析學派的一些重要觀點,比如驅力理論。鮑爾比有點和解地稱自己的理論為第二驅力理論,因為驅力理論認為人的沖突來自潛意識中不同心理結構的不可調和以及壓抑失敗,而他的理論則強調驅力的起因及對象是客體,作為客體的母親與孩子的分離導致孩子驅力投注失敗。反對依戀理論的人認為,把人類自我發(fā)展的復雜過程簡單地歸結于軀體的分離是對精神分析的背叛和侮辱。杰瑞米·福爾摩斯(1995)指出,鮑爾比的依戀理論如此杰出地指導了臨床工作,卻被排斥數十年之久,這有點像斯大林時代對待異見人士的態(tài)度!
王朔寫的劇本《看上去很美》被導演王小帥拍得真實無比,一個離開父母的孩子在幼兒園里體驗到的來自老師的不和善與很多恐懼的幻想合在一起構成了童年的回憶。我兒子很大的時候(7歲)晚上起夜還要母親陪他上廁所。在一篇作文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他這樣做的原因。原來,在進廁所的墻上掛著一個旅游買回來的牛頭,兒子每次夜里起來都感到牛瞪著他,只有媽媽陪著時他會感到安全些,母親在此時變成了孩子的安全基地。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母親生孩子后變成了全職母親,很多年輕的媽媽想親自來帶孩子,而不讓月嫂、保姆甚至自己的父母干預。這是讓孩子內心感到安全的明智選擇。
一次我和一個學生談話時,她的大孩子打電話來,哭著鬧著要見媽媽。孩子已經四歲,是雙胞胎中的老大。他不斷地哭著要看媽媽在干什么,要看媽媽待的房間是什么樣子。我的學生用了二十分鐘才讓孩子平靜下去掛掉電話,可不到一分鐘他又打過來,我的學生仍然很溫柔地接了電話,直到孩子自己掛掉電話,在那之前他反復確認媽媽不要掛電話。我看著這一幕,好奇地問,老二性格如何,她回答,老二特別豁達和體貼,對分離能接受。媽媽其實很清楚,這兩兄弟的差別可能來自老大剛出生就因窒息而被送到保溫箱待了一周,可能是這種早期分離導致老大的敏感和缺乏安全感。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這三十年里,很多孩子在和父母頻繁分離的環(huán)境中長大,臨床上的表現(xiàn)就是他們不再信任親密關系,也不允許自己走進親密關系,或者進入婚姻關系后又急著逃離。
心理治療是一個很慢很慢地建立關系的過程,很多傳統(tǒng)文化,比如烹調、京劇、昆曲、吟詩作畫,都是慢慢地和環(huán)境中的物建立關系的過程。除了慢以外,早期不分開也是父母對孩子的重要承諾,我愛你,我永遠不會離開你,這些戀人的承諾原型來自母親對孩子說過的話。
閱讀鮑爾比的系列書籍能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并重視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義,雖然分離在這個快速的社會里顯得稀松平常。
木心先生曾寫道: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jié){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從更大的意義上來講,一切我們兒時的人和物都構成了我們的回憶,也構建了我們。因此,那些急速遠離我們而去的人和物形成了人們彌漫的焦慮的來源,一個慢下來的社會對我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慢下來,意味著人們可以從容地在一起閑聊而不是急功近利,意味著我們可以保留一些建筑而不是強拆抹去人們的一切記憶。慢下來,也意味著孩子和父母之間有感情,而非僅僅是責任和義務。
施琪嘉
武漢心理衛(wèi)生研究所所長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主席
2017年4月于北京
約翰鮑爾比是英國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母愛剝奪實驗和依戀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早年在劍橋大學攻讀醫(yī)學和心理學。19461972年以陸軍精神病學家的身份長期在塔維斯托克診所和人類關系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兒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醫(yī)療、教學和臨床研究。他系統(tǒng)研究了母愛剝奪對人格發(fā)展的不良影響,提出了兒童對母親的依戀理論。
第一部分
安全焦慮與困擾
第一章人類悲傷的原型 002
第二章分離與喪失在精神病理學中的地位 026
第三章母親在場或者母親不在場時的行為表現(xiàn):人類 035
第四章母親在場或者母親不在場時的行為表現(xiàn):
非人類靈長類動物 062
第二部分
研究人類恐懼的行為學方法
第五章焦慮與恐懼理論的基本假設 084
第六章預示恐懼的行為 094
第七章喚起人類恐懼感的情境 104
第八章可引起動物恐懼的情境 131
第九章危險和安全的自然線索 145
第十章自然線索、文化線索,以及對危險的評估 159
第十一章合理化、錯誤歸因和投射 179
第十二章對分離的恐懼 189
第三部分
對恐懼的敏感性的個體差異:焦慮型依戀
第十三章一些導致個體差異的變量 196
第十四章對于恐懼的敏感性以及依戀對象的可得性 209
第十五章焦慮型依戀及一些促成條件 219
第十六章過度依賴和溺愛理論 246
第十七章憤怒、焦慮和依戀 254
第十八章焦慮型依戀和兒童時期的恐怖癥 266
第十九章焦慮型依戀和廣場恐怖癥 299
第二十章家庭背景的遺漏、壓抑和弄虛作假 320
第二十一章安全依戀與自立的成長 329
第二十二章人格成長的路徑 372
附 錄
附錄1分離焦慮:文獻綜述 380
附錄2精神分析和進化論 400
附錄3專業(yè)術語的問題 404
參考文獻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