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型文化札談: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史與思結合、古今有機貫通、人文氣息濃厚、文字感染力極強。它在日本歷史的大視野中解讀現(xiàn)實問題,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給日常生活帶來人文學的關懷。
《日本型文化札談: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作者憑借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功底,把歷史文化問題大眾化,引導大眾讀者在與現(xiàn)實密切聯(lián)系的閱讀中,理解歷史人物事件,感悟現(xiàn)實理想人生,汲取歷史上的人生智慧,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明智。
嚴加紅(1972-),祖籍安徽省桐城縣,現(xiàn)安慶市宜秀區(qū)人,教育和文化學者。提出中國特色大教育系統(tǒng)思想理論、中國近代化(包括教育近代化)研究的“中國主體觀”模式,以及“日本型”文化與社會理論。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研究員,《中小學校長》雜志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碩士,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理事,日本東京學藝大學訪問學者。主持或參與省部級、司局委托和學院規(guī)劃課題10余項,出版專著7部(合計170余萬字),合作編著6部,發(fā)表學術成果60余篇(全國中文核心。CSSCI期刊20余篇):專業(yè)研究論文50余篇,學術綜述和譯文等10余篇。
序說東京游學講述:走向東京學藝大學
游學緣起
赴日前夕
乘機赴日
會館印象
會館周邊
地域公園
辦理簽證
城市地域農(nóng)業(yè)
仙川商鋪街
成城富人區(qū)
初往“學藝”
卷一神道傳統(tǒng):社會意識與宗教文化
神道傳統(tǒng):天神與人神
神社文化:現(xiàn)世與來生
武士道精神: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
天皇制度:宗教與社會
卷二民族基因:島國根性與本土特征
東亞島國:自然與習性
民族根性:卑瑣與傲慢
語言文字:漢字與假名
文化傳統(tǒng):神話與習俗
文化符號:闡釋與辨異
文化沖突:歷史與制度
卷三殖民情結:大陸思維與右翼邏輯
明治維新:開國與拓疆
殖民情結:歷史與現(xiàn)實
中日比較:認識與解讀
卷四重新審視:摒棄誤讀與深度考察
資源貧乏:局限與誤讀
大和思維:系統(tǒng)與復雜
知日深度:閱讀與審視
反哺中華:啟示與借鑒
附錄1日本文化論議:基于中國的視角
鯤鵬之翼
佛教東傳
日本文化的黎明
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坐標
日本文化的近代化
日本文化的論理
日本文化的特性
小結
附錄2在日經(jīng)歷與游學感懷:赴日游學總結報告
往事記憶
決定赴日
階段劃分
游學閱歷
生態(tài)分析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日本型文化札談: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
閱讀相關日本歷史書籍,介紹古代日本與東亞大陸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中華文化對日本的深刻影響,其中日本境內(nèi)出土多種古代銅鏡,最值得進行歷史學考察。日本境內(nèi)出土的古代銅鏡都使用中國的年號,非常符合古代日本的歷史狀況,畢竟當時列島存在眾多的國家,由當初百余整合成30余國家,而且一直都是中國的屬國,文化上高度依賴中華文化的涵養(yǎng)。因此日本境內(nèi)出土的古代銅鏡使用中國年號,也就并不奇怪,畢竟當時列島尚未統(tǒng)一,更沒有自己統(tǒng)一和相續(xù)的年號,而當前的日本歷史年號是近代以來列島歷史學者為研究上的便利,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地點、事件和人物,特別是以繼位天皇為序,添加而成。由于日本境內(nèi)出土的古代銅鏡數(shù)量較多,應當并非完全為中國的賜物,而是由列島諸國的仿制,應該說這是人類歷史中最早的“贗品”,但也可能為民間流入的文物,而且遍及九州、本州和四國等所謂日本文化的起源地。由上可見,古代日本與中國之間曾經(jīng)存在極為特殊的緊密關系,以及中華文化在日本文化起源中具有極為重要的社會影響與作用。
日本在隋代開始向中國派出遣隋使,而與此同時也萌生背棄古代中國與列島上諸國家所已形成的冊封制度。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失利之后,日本開始背棄中國的冊封制度,并在遣使國書中明言,日出之處的“天子”致日落之處的“天子”無恙。其中天皇的身份由古代日本神話中的“天孫”傳說,轉變成日出之處的“天子”,其實即已否定神道教的話語基礎,但卻體現(xiàn)出日本要求與中國獲得同等地位的基本意圖。由此可知,隋煬帝時日本即已背棄中國傳統(tǒng)中所形成對周邊諸國實行的冊封制度,也由此開啟日本文化從中華文化中的分離過程,形成“大中華文化圈”中具有獨特個性的新文化品種,即日本文化。而從歷史角度而言,日本文化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分支,主要以古代中國的道教和易學陰陽為基礎,發(fā)展出神道教文化,以及以中國古代兵學文化為基礎,發(fā)展出武士道精神,再加上以近代以來西方科學技術為基礎,發(fā)展出“道具”文化,即注重先進的科學技術,形成日本文化中的“三大件”,即日本文化中極富個性特色的基本要素。
日本文明是東方文明的組成部分,文化上是隸屬中華文化的重要分支,即中國、日本、朝鮮和韓國同屬于“大中華文化圈”(“漢字文化圈”)的范圍。只是明治以來日本逐漸地形成極為強烈的背叛成分,從而成為“大中華文化圈”內(nèi)的異類文化。中日之間所存在的并非文明上的沖突,而是文化上的沖突,因為從傳統(tǒng)日本到現(xiàn)代日本依然保存東方文明的色彩。概括地來說,日本具有極為顯著的中華文明成分,雖然日本文化存在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但這也經(jīng)過了中華文化的改造,并經(jīng)由朝鮮半島(中介)傳人列島。因此本質上來看,日本的文明形態(tài)屬于中華文明的范疇,日本文化是隸屬“大中華文化圈”內(nèi)的重要分支。
但由于明治以來日本采取“脫亞入歐”政策,逐步地形成背叛型的文化,為了實現(xiàn)“和魂洋才”的目標,以及凸顯日本民族性的存在,因此采取貶低中華文化以及抬升本土文化的實用態(tài)度,形成近代背叛型的文化,即“日本型文化”。因此.近代以來的日本文化中含有大量“反華邪性”的成分,已經(jīng)成為中華文化獲取延續(xù)與發(fā)展中的重大障礙力量,并內(nèi)顯于近代以來日本所采取的文教政策,以及日本借勢經(jīng)濟、政治和外交等領域的勢力擴展,以日本文化名義大肆地向國際社會擴展勢力,從而混淆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和日本文化的認識,并影響對中華文明的正確理解,以及導致對日本文化中的“反華邪性”認識不清,最終造成對中華文化具有國際性的巨大負面影響與作用。因此,在重塑現(xiàn)代中國新文化的同時,對日本文化的國際危害要有清醒的認識與理解,并努力清除其對中華文化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各種負面影響與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