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火災的知識及搶險措施
(一)火災的分類
根據(jù)引起火災的可燃物質(zhì)的不同性質(zhì),可以將火災分為:
1.固體物質(zhì)火災,如木材、毛、棉、紙張火災等;
2.液體火災和可溶化的固體火災,如汽油、煤油、甲醇、瀝青、乙醇火災等;
3.氣體火災,如煤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天然氣火災等;
4.金屬火災,指鉀、鈉、鎂、鋁、鎂合金火災等。
(二)火災的隱患在哪里?
1.取暖、炊事用火不當。
2.吸煙。
3.小孩玩火。
4.節(jié)日燃放煙花爆竹。
5.上墳燒紙及其它祭祀活動。
6.電氣設備的故障及安裝不合理、線路老化造成的短路。
7.煤氣、液化石油氣的安裝、存放和使用不當?shù)鹊取?
(三)大型建筑物和公共場所的防火設施
通過對建筑的防火等級、防火分區(qū)、安全疏散、消防給水、防排煙及報警等各方面來保障建筑的消防安全。
1.防火門——是指在一定時間內(nèi)能滿足耐火穩(wěn)定性、完整性和隔熱性要求的門。它是設在防火分區(qū)間、疏散樓梯間、垂直豎井等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除具有普通門的作用外,有在一定時間內(nèi)阻止火勢蔓延和煙氣擴散的特殊功能。防火門正常情況下應處于常閉狀態(tài),不得用其他雜物擋住防火門,人員疏散后應及時關閉防火門。
2.防火分區(qū)——是指能在一定時間內(nèi)防止火災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區(qū)域(空間單元),即用防火設施隔開的區(qū)域。
3.自動報警系統(tǒng)。使用最普遍的有光電感煙探測器和感溫探測器。當被保護的區(qū)域內(nèi)產(chǎn)生一定量的煙霧或火焰溫度達到或超過探測器的報警范圍,探測器便能發(fā)出警報。同樣面臨上述情況時,區(qū)域網(wǎng)絡監(jiān)控器通過系統(tǒng)就能報警,如卷簾門自動降落、水噴淋動作、防排煙信號、電梯迫降運行等。人們將區(qū)域網(wǎng)絡監(jiān)控器通稱為“樓層監(jiān)控器”。
(四)火災的搶險措施
1.在消防車到達現(xiàn)場前,應設法撲救。
2.不要盲目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造成火勢擴大蔓延。
3.除使用滅火器滅火外,還可就地使用沙土、毛毯、棉被等物品覆蓋火焰滅火,將火情控制在初始階段,防止火勢蔓延。
4.及時、準確報告火警,說明可燃物的性質(zhì)及火災范圍。
5.及時切斷火場的氣源、電源。
6.清理巷道雜物,保證消防車的暢通,并為其提供水源。
7.盡陜引導被困人員從火場疏散!
8.幫助使用各種高層逃生設備自救的人員擺脫險境,保證他們安全落地。
9.轉(zhuǎn)移救護燒傷的病人,協(xié)助其做簡單的包扎。
1O.快速疏散近火物資和易燃易爆物品。
11.及時發(fā)現(xiàn)高樓陽臺、窗戶及角落里的求救者將信息準確提供給消防隊員。
(五)正確指導公眾避災自救
1.在濃煙中逃生,要用濕毛巾捂住嘴鼻,彎腰行走或匍匐前進,尋找安全出口。
2.身上著火,千萬不可奔跑,應就地打滾,壓滅身上火苗。
3.如果逃生路線被火封鎖,應立即退回室內(nèi),關閉門窗,用毛毯、棉被浸濕后覆在門上,并不斷往上澆水冷卻,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人,同時可充分利用室內(nèi)設施自救,如用毛巾塞緊門縫,打開水龍頭把水潑在地上降溫,躲進放滿水的浴缸內(nèi)。
4.高層樓房發(fā)生火災后,切勿使用電梯,應沿防火安全樓梯向底樓撤離。
5.公共場所發(fā)生火災時,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相互擁擠、亂沖亂撞。當火勢不大時,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逃到天臺、陽臺處。
6.高層可以利用緩降器逃生,滑繩自救。高層住宅、寫字樓的市民可備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離開危險樓層。
(六)火災的自救設備
1.緩降器。緩降器由掛鉤(或吊環(huán))、吊帶、繩索及速度控制器等組成,是一種供人靠自重緩慢滑降的安全救生裝置,它可以由專用安裝器具安裝在建筑窗口、陽臺或平屋頂?shù)忍,營救高層建筑的單個被困人員。常見的有往返式和自救式兩種,其救生高度不低于20米。
2.救生袋。救生袋是一種兩端開口,供逃生者從高處進入其內(nèi)部緩慢滑降的長條形袋狀物。被困人員進入袋內(nèi)后,依靠自身的重量和不同的姿勢來控制降落速度,緩慢降落至地面而脫險,其長度也不少于20米。
3.自救繩。如用專用繩自救最好,若沒有繩子,在緊急情況下可靈活使用現(xiàn)場的一些物品代替。
4.利用建筑物本身的疏散設施進行自救。如室內(nèi)疏散樓梯、室外疏散樓梯、救生滑梯、消防電梯等。
5.利用自然條件進行自救逃生。在建筑物內(nèi)無任何設施可用作自救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建筑外的一些自然條件進行自救,如陽臺、窗臺、屋頂順水管、避雷針引下線以及任何靠近建筑物的物體(女口樹木、電線桿等)。
(七)消防的基本知識
常用消防設施、設備和器材
(1)滅火器。它是一種可由人力移動的輕便滅火器具。
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主要有手提式和推車式滅火器。手提式滅火器按其內(nèi)裝滅火劑種類可分為化學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
(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裝置。能夠盡快將發(fā)生火災的信號(如高溫、煙霧、氣體、輻射光)等轉(zhuǎn)變成電信號輸入火災報警控制器而發(fā)生報警,并指示火災發(fā)生的部位和時間。
(3)自動噴淋滅火系統(tǒng)。若發(fā)生火災,會自動噴水滅火。噴水同時還發(fā)出火災警報。
(4)消火栓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主要由水泵、管網(wǎng)、消火栓、水龍頭、噴水栓、報警按鈕及報警電話等組成。當發(fā)生火災時,通過擊碎玻璃報警,消防中心接到報警后會自動啟動消防水泵,消防人員接上噴水栓,打開水龍頭開關即可滅火。
(5)安全通道與消防電梯。當發(fā)生火災時,人員可以通過安全通道(即防火樓梯)進行緊急疏散直達室外或其他安全處(如避難層、平臺等)。消防電梯是供消防滅火、搶救傷員、運輸消防器材的專用電梯。
P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