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第七屆西南論壇暨瀾湄合作智庫論壇論文集。本屆論壇邀請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及新加坡學者共聚云南省普洱市,共同討論該區(qū)域在新時期的合作機遇與中國-東盟關系的影響。論壇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加快瀾湄合作和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的方式、路徑和部分具體項目等議題進行了商討。這對于推進瀾湄合作的實施,促進中國-東盟關系的發(fā)展意義重大。本書基于各位學者提交的論文匯編而成。
前 言
作為中國推進區(qū)域合作和周邊外交的一項重要舉措,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于2015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2016年3月,中國主辦了首次瀾湄合作機制領導人會議,預示著瀾湄機制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啟動瀾湄合作機制,既是對習近平主席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實踐,也將為促進區(qū)域、次區(qū)域發(fā)展振興探索新路。
從頂層設計來看,推進瀾湄合作是為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構想。而這一旨在促進次區(qū)域發(fā)展與繁榮、建立互利互惠與合作共贏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已經得到了湄公河國家的積極響應和參與。從內容規(guī)劃來看,瀾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六國睦鄰友好關系,促進成員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縮小地區(qū)發(fā)展差距,推動東盟共同體建設和區(qū)域一體化進程,打造應對非傳統(tǒng)安全挑戰(zhàn)的南南合作新典范。從具體路徑來看,合作機制籌建工作順利推進,已確定了3 5合作框架,即以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社會人文為三大合作支柱,以互聯互通、產能合作、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yè)和減貧為優(yōu)先方向,并將通過首次領導人會議繼續(xù)加以豐富和深化。
中國目前參與的次區(qū)域合作機制主要有大湄公河次區(qū)域經濟合作機制(GMS)和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fā)合作機制等,新建立的瀾湄合作機制是針對現有合作機制的不足而發(fā)起的,目的不是取代現有合作機制,而是克服其松散、缺乏效率、亞洲開發(fā)銀行支持項目分布不均、籌資力不足等弱點,滿足區(qū)域合作的需求,提升區(qū)域合作水平。李克強總理在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上表示,這一合作是對中國-東盟合作框架的有益補充,有利于促進成員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縮小發(fā)展差距,構建中國-東盟全方位合作升級版。瀾湄合作的三大支柱機制,即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社會人文,與東盟共同體建設的三大支柱高度契合,將為東盟一體化和中國-東盟合作進程提供新的助力。
盡管如此,推進瀾湄合作,仍然面臨著不少現實困難。首先是瀾湄合作機制與區(qū)域內現存老機制的協(xié)調問題。眾所周知,瀾滄江-湄公河次區(qū)域內,由多方參與的多種區(qū)域合作機制長期并存,各自發(fā)揮不同功能并滿足多層次需求和各方利益。不可否認的是,瀾湄合作機制在合作目標、領域、項目等方面與其他機制存在交叉和重疊。如何與這些既有機制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以及如何與次區(qū)域內外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展開有效合作等,是問題的關鍵。其次是下游湄公河國家對瀾湄合作機制的認可和接受程度。湄公河流域國家對瀾湄機制有著不同的聲音:既不希望全面倒向中國,也對西方國家在本地區(qū)的活動保持警惕;次區(qū)域國家間存在多重矛盾與利益之爭。如何增強瀾湄合作機制對下游湄公河國家的吸引力,切實讓湄公河國家從合作中得到實惠,這是推進瀾湄合作機制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再次是東盟方面將如何看待瀾湄機制的問題。從東盟區(qū)域合作開放性的慣例來看,東盟不會也沒有理由去反對瀾湄合作。但這顯然并不足夠,瀾湄機制需要和東盟一體化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關系,這取決于以下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瀾湄機制能真正帶動湄公河次區(qū)域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區(qū)域互聯互通水平;二是盡可能要使東盟(尤其是除了湄公河下游國家之外的六個成員國)相信,瀾湄機制沒有割裂東盟大家庭的團結。最后是中國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的問題。雖說瀾湄合作是共商、共建、共享的,但中國需要發(fā)揮主要的引領作用。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一旦瀾湄合作項目全面鋪開,由于項目往往投入大、回收期長,中國恐怕也難單方面承受。因此,中國將在多大程度上為深化瀾湄合作提供資金和市場支持,也是瀾湄合作機制建設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基于此,本屆論壇邀請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及新加坡學者共聚云南省普洱市,共同討論該區(qū)域在新時期的合作機遇與中國-東盟關系的影響。論壇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加快瀾湄合作和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的方式、路徑和部分具體項目等議題進行了商討,這對推進瀾湄合作的實施、促進中國-東盟關系的發(fā)展意義重大。本書即是基于各位學者提交的論文匯編而成。
林文勛 鄭永年
2017年9月7日
本書為論文集,作者大都為高校教師或科研機構的研究員。主編林文勛,現為云南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專門史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主要學術兼職有:國家教育部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經濟史學會古代經濟史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云南省史學會會長、云南省錢幣學會副會長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經濟史、唐宋史。
主編鄭永年,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教授,《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中國政策叢書(China Policy Series)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World Scientific)當代中國研究叢書(Serieson Contemporary China)共同主編。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東亞國際和地區(qū)安全等。
主旨演講
全球化與中國外交【鄭永年】/003
開幕式致辭【林文勛】/011
瀾湄合作的特點、趨勢和路徑【劉 稚】/014
加快打造中國(云南)沿邊自貿區(qū)
主動融入服務瀾湄合作的云南作為【劉光溪】/024
深化瀾湄合作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衛(wèi) 星】/032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A Critical Issue for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Ko Ko
Hlaing】/037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東盟關系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和菲律賓的經濟合作【陸建人 蔡 琦】/051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西部大開發(fā):協(xié)同發(fā)展【全 毅】/070
Understanding
the Belt and Road: Role of Chinas Trade and Investment to Its Neighboring
Country in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GMS): A Case Study of
Thailand.
【Dr. Nisit
Panthamit】/082
東盟共同體建成后的中國-東盟關系
以云南園區(qū)跨境合作帶動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段 濤 劉振中 周希寧 陳 雁】/095
China-ASEA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e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Sarah Y
Tong】/106
China-ASEAN Economic Relations after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Area【Chiang Min-Hua】/120
一帶一路與中國-中南半島合作
ASEAN-China
Relation:Cambodia-China Relation in Politic,Economic and Culture【Sok
Touch】/151
The 7th Southwest Forum And the 1st 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
Think Tank Forum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mplications for Lao
Economy【Khamkieng
Chanthavong】/162
瀾湄合作與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
瀾湄合作機制與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盧光盛】/171
東南亞地區(qū)對宗教內外群體的態(tài)度變遷分析【孔建勛 張曉倩】/181
云南省參與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的經驗和做法【李 飛】/197
中國與東盟國家功能性合作
瀾湄水資源合作的挑戰(zhàn)與優(yōu)先領域【呂 星】/203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國際產能合作研究【朱 立】/216
China-Thailands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Its Effect【Song
Qingrun】/225
Chinas Evolving Food Security Strategy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Countries【Zhang Hongzhou】/243
Singapore-China
Moving with the Times:From Industrial Park to Connectivity Projects
【Lye
Liang Fook】/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