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品味經(jīng)典悅讀世界名著》是前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以自身經(jīng)歷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小說記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從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以“我”喪父后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到“人間”混飯吃結(jié)束,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19世紀中晚期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童年/品味經(jīng)典悅讀世界名著》小說的人物對話個性鮮明,敘述語言準確形象。從兒重的視角,以第一人稱為描述視角,生動靈活地刻畫出了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同時用成人視角加以補充,給讀者全方位的閱讀體驗。其中,兒童的視角是主要的觀察角度,通過兒童的所見所聞,使主人翁的童年生活躍然紙上,從而真實可信、生動有趣;而成人的評點視角,富有思想和哲理。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出生于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庭。幼年喪父,由外祖父一家將他撫養(yǎng)成人。十歲開始就在外面闖蕩:他做過鞋店學徒,在輪船、碼頭上干過苦力,還做過鐵路工、面包工、園丁和看門人,也參加過大學生秘密團體,生活閱歷豐富。他還通過自學,掌握了歐洲古典文學、哲學等方面的知識。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和知識積累,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1892年,高爾基發(fā)表處女作《馬加爾·楚德拉》,開始在文壇上嶄露頭角。在這個時期,高爾基的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主要描繪“底層”社會現(xiàn)實(如《柯諾瓦洛夫》《切爾卡什》等),在這些早期作品中,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傳說和寓言式的故事占有突出位置。19世紀90年代末,高爾基的創(chuàng)作思想日漸成熟,這一時期他發(fā)表了第一部著名長篇小說《,敗じ郀柦菀颉。此外,高爾基還寫了許多具有極大社會意義的劇本,如《小市民》《在底層》《太陽的孩子們》《仇敵》等。緊接著,在1906年,高爾基完成了長篇小說《母親》,這是他最著名的長篇小說。
十月革命之前,高爾基接受列寧的建議,完成了自傳體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在人間》(第三部《我的大學》于1923年寫成)。十月革命后,高爾基完成了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yè)》,同時又創(chuàng)作了包括《葉戈爾·布雷喬夫及其他》在內(nèi)的幾個劇本!犊死锬贰に_姆金的一生》是高爾基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是一部史詩式的創(chuàng)作。
高爾基一生創(chuàng)作了各種體裁的作品,是前蘇聯(lián)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同時他也是評論家、政論家和學者,他的文藝論著還對馬克思主義美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小說《童年》創(chuàng)作于1913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說的素材來源于高爾基三歲至七歲之間,在外祖父家的童年歲月。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逝世后,跟著母親投奔住在尼日尼的外祖父。在外祖父的家中,阿廖沙通過和染坊伙計、鄰居、房客等人的交往,接觸到了19世紀70年代俄國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他用自己天真無邪的雙眼來認識生活中的丑惡和善良。小說從阿廖沙隨母親投奔外祖父寫起,到他到“人間”混飯吃結(jié)束,講述了一個孩子眼中的親情、友情和愛情。
小說以正處在封建農(nóng)奴制繼續(xù)瓦解,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guān)系迅速形成的歷史變革時代的俄國為背景,真實描繪了那時俄國人民“鉛樣沉重”的灰色生活和庸俗無聊的小市民社會,同時也展示了小人物們相互幫助、樂觀快活的卑微生活場景,從而給予處在絕望生活中的人們一絲暖意。而文中出現(xiàn)的對于宗教、喪葬、游樂場面等的描繪,也為我們了解19世紀70年代俄國民俗風貌提供了豐富、生動的素材。《童年》以其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獨特的藝術(shù)形式在蘇俄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小說幾乎以回憶和講故事貫穿始終,整個《童年》如同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一絲不茍地講述美妙叉悲傷的童話故事,而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孩子也一點點長大。故事由主人公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深刻記憶的過程和細節(jié)組成。同時,《童年》作為一部自傳,并不像其他自傳那樣,僅僅滿足于刻畫主人公的生活肖像,它展示出的也是一個家庭、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縮影。
小說的人物對話個性鮮明,敘述語言準確形象。從兒重的視角,以第一人稱為描述視角,生動靈活地刻畫出了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同時用成人視角加以補充,給讀者全方位的閱讀體驗。其中,兒童的視角是主要的觀察角度,通過兒童的所見所聞,使主人翁的童年生活躍然紙上,從而真實可信、生動有趣;而成人的評點視角,富有思想和哲理。
在《童年》中,外祖母的形象一直為人所稱道,成為了世界文學典型人物形象之一。外祖母阿庫琳娜是一位善良、勤勞、樂觀的婦人,她用愛心對待每一個人,并且有一顆寬容的心。她對自己的兒女和丈夫充滿憐愛,大度地原諒他們犯下的錯誤。她胸懷仁慈,對窮人和弱者充滿同情,她甚至會對一些錯誤的做法加以隱忍以至逆來順受。她那些生動的童話故事滋養(yǎng)著阿廖沙的幼小心靈。她的形象綜合了俄羅斯普通勞動婦女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缺點,被人們稱為“俄羅斯老祖母”。
小說中的“外祖父”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學形象。外祖父是一個自私、吝嗇、勤奮、精明的實干家,年輕時踏實奮斗,到了老年卻逐漸陷入刻薄和自負的無聊生活之中。同時,他也是一個有不少學識的城市小市民,他擁有小市民的各種明顯的缺點和優(yōu)點,是一個個性十足的世界文學形象。
在小說中,諸如母親瓦爾瓦拉、父親馬克西姆,以及房客“好事情”、兩個無所事事的舅舅等人物,都具有豐厚的文學特色,塑造得相當成功。
《童年/品味經(jīng)典悅讀世界名著》:
一
我、媽媽、爸爸,還有外祖母待在一間昏暗的小屋里。我們圍在爸爸身邊,看著他。
爸爸靠窗平躺著,身上穿著白色衣服,腳上沒有穿襪子,也沒穿鞋子,這讓我覺得有點兒不舒服。他眼睛緊閉,臉色發(fā)黑,嘴巴張開著,露出一排牙齒,彎曲著的手指放在胸口上。這副模樣讓我忽然覺得既陌生又害怕。我躲在了外祖母身后。
媽媽跪在爸爸身邊,夸張地自言自語,聲音啞啞的,聽不明白她在嘮叨些什么。她用那把黑色梳子給爸爸梳頭。那把梳子很眼熟,我記起曾經(jīng)用它成功鋸斷過幾塊西瓜皮的事情。當媽媽在梳頭的時候,我腦子里想象著她也在反復鋸西瓜皮的場景。這個想象長時間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媽媽眼睛紅腫,淚水不住地從她的臉頰上往下滾。外祖母也和媽媽一樣,奇怪地哭著,還渾身發(fā)抖,像是在給媽媽伴奏一樣。外祖母一個勁地把我往父親身邊推,我死活不愿意挪動步子,因為爸爸的模樣好像在嚇唬我。
外祖母穿著一身黑衣服,圓圓的個頭,大大的腦袋、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她反復低聲對我說:“你爸爸還這樣年輕就死了,跟他道別吧,你以后再也見不到他啦。”
不知道外祖母和媽媽為什么哭得這樣傷心,也不明白為什么外祖母老是要拽著我到爸爸身邊去,這一切都讓我感覺很別扭。
記得三歲的那年,我得過一場大病。那個時候,爸爸在我身邊看護,他可不像現(xiàn)在這樣安安靜靜地躺在地上。那時他臉色紅潤而不是現(xiàn)在的青黑色。他大聲笑著逗我開心。但是后來,他忽然不來看我了,換了一個高大壯實、快樂親切的老太婆天天守在我身邊,我問她:“你是誰?” “我是你外祖母。” “你從哪里來?” 她回答:“我從上邊,從尼日尼來的,不是用腳走過來的,而是從水上,坐船來的!
我覺得很有趣,她肯定在和我開玩笑。因為我知道:在我們家樓上住著幾個染發(fā)的波斯人,有著大大的胡子。在地下室里住著加爾梅克老頭子,他臉色黃黃的,和他賣的羊皮顏色差不多。我經(jīng)常騎在樓梯欄桿上,哧溜一下從頂樓溜到地下室,非常好玩。所以我知道樓上、樓下都住著些什么人。
“可是,這和水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好奇地詢問。
“多嘴的小鬼!”外祖母笑著說道。我對她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感。她的快樂也迅速地感染了我。
可是,現(xiàn)在外祖母看上去一點兒都不開心。我很希望那個在我生病的時候看護我的快樂的老太婆能夠帶著我離開這間陰暗的小屋子,我很不喜歡這個屋子里的感覺:冷冷的,很壓抑。
媽媽還在那里哭泣。我第一次看到媽媽這個樣子,全身亂糟糟的,衣服破破爛爛,頭發(fā)披散到肩膀上,不時觸碰著爸爸的臉。可是爸爸好像睡得太死,一點兒都沒有感覺到癢。
我一直躲在外祖母身后,媽媽也不抬頭看我一眼。她一直保持著那種姿勢,梳著爸爸的頭發(fā),眼淚不住地往下流,哭聲越來越大,最后成了號啕大哭。
在我印象中,媽媽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邋遢過。她一直是高高大大、體格強壯的人,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光亮整潔,可是現(xiàn)在……
門縫外面有一些穿著黑衣服的鄉(xiāng)下人伸頭往屋里看著,警察也夾在其中。這名警察的語氣顯得很不耐煩:“快點收拾!”
我看到遮窗戶的黑色披肩在風中搖擺鼓脹著,就像船帆一樣。記得有一次,爸爸帶著我去劃帆船,開始還風和日麗,但是忽然一聲霹靂,嚇得我尖叫起來。爸爸用膝蓋夾緊我,笑著,大聲說:“小阿廖沙不要怕,沒有關(guān)系,響過了就什么都沒事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