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灣浮游植物生態(tài)特征研究》共分為8章,第1章主要闡述了海洋浮游植物主要生態(tài)類群及生態(tài)地位,第2章主要概述了遼東灣主要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征及對浮游植物的影響,第3章海洋浮游植物的調查策略及研究方法,第4章遼東灣浮游植物種類及生態(tài)特征,第5章遼東灣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特征,第6章遼東灣浮游植物中重金屬分布特征,第7章遼東灣赤潮狀況及防治,第8章遼東灣外來赤潮生物入侵及其威脅。
《遼東灣浮游植物生態(tài)特征研究》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宋倫,1980年生。碩士學位,遼寧省海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水產(chǎn)專家?guī)鞂<、遼寧省應急管理專家,遼寧省海水健康養(yǎng)殖模式與病害防控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崗位專家,遼寧省第八批“百千萬人才工程”萬人層次人才,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大連市科技創(chuàng)新之星,大連市技術新星標兵,中國生態(tài)學會、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水產(chǎn)學會會員。主持和參與國家“十五”攻關項目、“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洋公益行業(yè)專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20余項。發(fā)表學術論文20篇。其中SCI和EI收錄4篇,出版專著2部,獲得授權的國家發(fā)明專利、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0項。宋廣軍,男,1979年生,遼寧省海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大連市科技特派團成員。主要從事海洋浮游生物生態(tài)研究。主持及參與海洋公益行業(yè)專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大連市科技攻關項目、大連市科技興海示范工程項目等10項。發(fā)表學術論文20篇,出版專著1部。獲大連市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獲授權的國家發(fā)明專利、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項。
1海洋浮游植物的生態(tài)作用
1.1海洋浮游植物概述
1.2海洋浮游植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
1.3海洋浮游植物主要生態(tài)類群
2遼東灣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征及對浮游植物的影響
2.1遼東灣演進
2.2氣候特征
2.3水文化學
2.4主要污染物及影響
2.5食物鏈影響
3海洋浮游植物調查策略與研究方法
3.1浮游植物調查歷史
3.2浮游植物調查策略
3.3浮游植物研究方法
4遼東灣浮游植物種類及生態(tài)特征
4.1硅藻門
4.2甲藻門
4.3金藻門(不等鞭毛門)
5遼東灣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特征
5.1遼東灣海域浮游植物種類組成
5.2遼東灣浮游植物生態(tài)類型
5.3遼東灣浮游植物細胞豐度特征
5.4遼東灣浮游植物群落結構更替
5.5遼東灣浮游植物優(yōu)勢種
5.6遼東灣浮游植物群落多樣性分布特征
5.7遼東灣海水葉綠素a的分布特征
5.8遼東灣海域初級生產(chǎn)力的分布特征
5.9遼東灣海水營養(yǎng)鹽的分布特征
5.10遼東灣海域N/P的分布特征
5.11遼東灣海域環(huán)境因子的動態(tài)變化
5.12遼東灣浮游植物群落和環(huán)境因子的BIO—ENV統(tǒng)計分析
5.13遼東灣浮游植物群落和環(huán)境因子間的冗余分析(RDA)
5.14遼東灣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穩(wěn)定性分析
6遼東灣浮游植物中重金屬分布特征
6.1浮游植物中重金屬研究方法
6.2遼東灣浮游植物中重金屬分析
7遼東灣赤潮生態(tài)災害及防治
7.1赤潮及其危害
7.2遼東灣赤潮研究記錄
7.3遼東灣赤潮的主要致災種
7.4遼東灣赤潮的成因和防治策略
8遼東灣外來赤潮生物入侵及其威脅
8.1赤潮生物入侵途徑
8.2遼東灣主要的外來赤潮生物
8.3赤潮生物入侵應急管理
附錄:遼東灣浮游植物種類名錄
參考文獻
版權頁:
插圖:
ICP—AFS測定重金屬準確快速、靈敏度高、干擾小、可多元素同時測定,但是低含量元素的檢出限高,常常不能被準確檢測出。AAS檢出限低,可以解決ICP—AES中低含量元素不能檢測出的問題,但是AAS不能多元素同時測定,操作相對麻煩。ICP—MS也可進行多元素同時測定,并且檢出限比ICP—AES低,所以測定不同的樣品要根據(jù)現(xiàn)實要求選擇合適的測定方法。ICP—AES測定速度快、準確度高,陳道華等(2003)對ICP—AES直接測定海洋沉積物中的微量元素的方法進行研究,獲得了儀器最適合的工作條件,測定結果可靠,令人滿意。劉小騏等(2010)通過ICP—AES測定海水中的總磷,物理干擾通過基體匹配法消除,標準曲線線性良好,測試結果準確穩(wěn)定。ICP—MS檢出限低,可多元素同時測定,Pick等(2010)利用甲烷和氧作為ICP—DRC—MS的反應氣體,減少多元干擾來測定樣品中As,Cr,F(xiàn)e,Ni,Se金屬的含量。Tang和Morel (2006)通過ICP—MS來測定浮游植物細胞內和FeOx上的Cu,Zn,Co,Cd等痕量金屬元素含量。邢榮蓮等(2007)通過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測定了硅藻中Mg,F(xiàn)e,K,Ca,Mn等11種礦物元素的含量。湯又文等(1995)采用藍藻預富集—懸浮液的方式進行進樣,用GFAAS法測定水中的痕量金屬銀,此方法可成功地應用于自來水痕量銀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