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案例集.海上絲綢之路:千年繁華與時代前景
定 價:25 元
- 作者: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編
- 出版時間:2015/12/1
- ISBN:9787040442786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641
- 頁碼:19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本案例集系統(tǒng)梳理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年繁華,明清以來敵寇侵略下海防的艱難抗爭,諸多島嶼爭端的由來,以及新時期“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提出背景與時代意義。同時,分析了福建省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新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新的契機下,將依靠孕育了福建文明的海洋再次揚帆出發(fā)、再鑄輝煌的發(fā)展戰(zhàn)略。本案例匯集了大量關于人物、事件、歷史問題等的史料和記載,可以作為普及讀物,供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21世紀“一帶一路”戰(zhàn)略及福建歷史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
導言
第一篇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年繁華
一、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輝煌
1.1 “東海絲路”與“南海絲路”
1.2 鄭和下西洋——“大航海時代”前奏
1.3 《明代東西洋航海圖》——填補空白的震撼發(fā)現
1.4 《馬可·波羅游記》——東方情結之緣起
1.5 “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
二、福建與海上絲綢之路
1.6 “海上絲綢之路”與福建文化的發(fā)展
1.7 絲路起點泉州——揚帆啟航自刺桐
1.8 福建茶——中外文明交流的載體
1.9 德化陶瓷——“海上絲綢之路”的流變符號
1.10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名街的風姿和榮耀
第二篇 海洋主權的歷史之痛與爭
一、侵略下的抗爭——明清海防之痛
2.1 戚繼光與戚家軍——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2.2 俞大猷——忠誠許國,老而彌篤
2.3 崇武古城——萬里海疆抗倭的歷史見證
2.4 鄭成功——敢向東南爭半壁
2.5 施瑯——海權時代的民族英雄
二、島嶼爭端的由來
2.6 中國第一大島——臺灣
2.7 海權時代的南海之爭
2.8 說不盡的釣魚島
三、福建近代抵御外侮的努力
2.9 艱難的起步——遠東近代最大造船廠福州船政局
2.10 中國近代第一所海軍學!䦟W堂
2.1l “殲酋沉艦閩江口”——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中法馬江海戰(zhàn)
2.12 中華海軍之魂——甲午海戰(zhàn)福州船政群英譜
2.13 開眼看世界之第一人——林則徐
2.14 近代第一位海軍總司令——薩鎮(zhèn)冰
2.15 向四方尋找真理的先驅——嚴復
第三篇 “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與福建機遇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古道晌起新駝鈴
3.1 張騫出使西域——走向世界之始
3.2 古絲綢之路——漢唐盛世的開放交融
3.3 中國向西——兩大文明的再度交匯
3.4 《西安宣言》——“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之共識
3.5 絲綢之路成功申遺——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項目
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現中國夢的海上
大通道
3.6 2l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出
3.7 吹響號角——沿海各地在行動
3.8 中國與東盟——面向未來的“鉆石十年”
3.9 亞投行——打通海上絲綢之路的金融大動脈
3.10 絲路基金——一個巨大的經濟杠桿
三、國家戰(zhàn)略下的福建機遇
3.11 習近平倡導踐行“馬上就辦”
3.12 平潭:“海峽號”從這里出發(fā)
3.13 下黨鄉(xiāng):讓總書記魂牽夢縈的閩東小山鄉(xiāng)
3.14 “自貿區(qū)時代”——新戰(zhàn)略新思路
3.15 高鐵生活圈——2l世紀的高速時代
3.16 臺車人閩——海峽兩岸貨流進一步暢通
結束語
后記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案例集 海上絲綢之路:千年繁華與時代前景》:
俞大猷(1503-1580年),字志輔,號虛江,福建泉州人,是明嘉靖時期著名愛國將領、抗倭民族英雄。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參加全國武舉會試,寫了一篇《安國全軍之道》的策論,深受兵部尚書毛伯溫的賞識,榮獲第五名武進士,由百戶世職升職正千戶,并任金門守御。金門是明代海防前哨陣地,洪武年間筑城。履任之后,俞大猷加強練兵與海防整飭,使得金門守備森嚴,沿海盜匪卻步。
俞大猷一生戎馬舟楫,最主要功績是領導抗倭斗爭,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大擾浙東,北竄蘇南。經推薦,朝廷詔令出身貧寒、靠戰(zhàn)功升為廣東都指揮劍僉事的俞大猷從廣東帶兵到浙東、蘇南平倭。在平倭戰(zhàn)斗中,俞大猷成功運用樓船戰(zhàn)法,屢立奇功。
由于抗倭有功,俞大猷被提升為蘇浙副總兵,后任浙江總兵兼蘇浙江都督同知。俞大猷性格剛毅沉著,豪邁樂觀,不懼憂苦。在浙東的一次海戰(zhàn)中,突然風浪狂作,天昏地暗,船只幾乎傾翻。軍士因此斷炊兩天,號哭不已,副將湯克寬大呼“海神保佑”,拼命許愿。俞大猷卻不求神拜佛,巋然自若地對湯克寬說:“我平生無所憂掛,今天如能與你一起溺海,了卻生命,無負大業(yè),是最痛快的了!”須臾風平浪靜,安然無恙。湯克寬很佩服他的膽略,遂拜他為師。
倭寇在蘇浙慘敗后,南竄閩粵,倭患重心移到福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一月攻陷興化府城,擄掠居民三千。朝廷緊急從贛南調回俞大猷,命為福建總兵,戚繼光為副總兵官,配合福建都督劉顯,會同剿倭。戚繼光、劉顯、俞大猷分別率領三路大軍,會攻倭寇于平海衛(wèi),殲敵2200多人,取得興化平倭大捷,并救回3000多名被劫的居民,勝利光復了興化城。興化平倭是福建抗倭斗爭的最大勝利。
萬歷元年(1573年)秋,俞大猷已七十高齡,因計議進攻澎湖倭寇失利,又被奪職。“才猷兼茂、忠赤獨懷、歷仕三朝、身經百戰(zhàn),經營四十七年,斬馘二萬五千余級,功在邊陲,裒然為諸將之首。操履清素,始終不渝,又有足稱者。”這是明朝皇帝恩準76歲的俞大猷回鄉(xiāng),兵部對俞大猷的總結評價。俞大猷為將廉明,治軍有度,功多稱人,過則歸己。故將士都作戰(zhàn)英勇,號稱“俞家軍”而威名遠揚。俞大猷不僅是一代抗倭名將,還是一位難得的武術宗師和軍事奇才。俞大猷繼承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發(fā)展我國古代軍事思想作出了重大貢獻。著有《兵法發(fā)微》《劍經》《洗海近事》《鎮(zhèn)閩議稿》《廣西選鋒兵操法》等傳世。泉州清源山上的“練膽石”,便是他少年時習武之地,旁還有其自書“君恩山重”四個大字,筆道蒼遒有力,至今鮮艷如故。
在所有俞大猷的傳奇故事中,又以“俞大猷回傳少林棍”最為著名。明朝嘉靖年間,嵩山少林寺就“以劍技名天下”,然而當俞大猷慕名去少林寺拜訪時,卻發(fā)現“真訣皆失”。于是,俞大猷接受少林住持之托,將宗擎、普從二位少林僧帶回軍營,由他本人傳授武術技藝達三年之久,后來俞大猷又將所著《劍經》授予宗擎。二僧回到少林寺后,將俞大猷武術悉數傳給少林武僧,“五年間訓徒三千”。在當今的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對面,有一座十方禪院,院外豎立一方《新建十方禪院碑》,碑文系俞大猷于萬歷年間所作,便記載了這段往事。在現在的少林寺武籍中,尚有“太祖拳、俞家棍”流傳,亦是南北少林淵源與互動的明證。
俞大猷是明嘉靖時期著名愛國將領、抗倭民族英雄,與當時另一位抗倭名將戚繼光并稱“俞龍戚虎”。他精通六經,博學宏文,著有《正氣堂集》30卷,堪稱明朝一代儒將。在泉州和閩南等地,俞大猷的遺跡文物和民間傳說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