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與邢臺大地震》以長篇紀實文學的藝術形式,首次全面、細致、生動地再現(xiàn)了周恩來總理在1966年3月邢臺大地震期間,冒著余震不斷的險情,三次親臨重災區(qū)視察和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抗震救災的光輝事跡。
邢臺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次發(fā)生在我國平原人口稠密地區(qū)持續(xù)時間長、造成嚴重破壞和重大人員傷亡的地震災害,震驚國內外。由于周總理的關懷、牽掛和親自指揮、部署、調度,災區(qū)人民在全國各地的支援下,迅速開展生產(chǎn)自救,重建家園。邢臺抗震救災不僅使“邢臺”這一河北南部地級市令世人矚目,還在當年創(chuàng)造了諸多中國之*:開創(chuàng)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先河,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大規(guī)模投入抗震救災;全國*早的群眾性地震預報隊伍在這里誕生,包括地質部長、著名地質力學家李四光在內的近四千名科學家和全國一百多個科研單位云集地震現(xiàn)場開展科研和調查;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及有關部委、軍隊的百余位領導來這里考察災情;在那個時期家喻戶曉的歌曲《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唱響全國……
作者沿著周總理當年走過的足跡,深入細致地采訪記錄,廣泛搜集資料和圖片,力圖用細膩厚重的文字,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周總理在邢臺大地震期間留下的一個個感人瞬間和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重溫“總理和人民心連心”“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的時代內涵,挖掘邢臺人民偉大的“抗震精神”的思想淵源,是一部全景式再現(xiàn)周總理的愛民風采和廣大人民群眾不畏苦難、重建幸福家園精神風貌的精品力作。
《周恩來與邢臺大地震》:
漫長的時光記憶從1966年3月8日5時29分開始,距今整整五十年了。從那一刻起,歷史注定了未來,注定了“邢臺”這一地名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聲名遠播。
難道不是嗎?提及邢臺或者涉及與邢臺有關的事情和話題,大家基本上都會說:“邢臺?知道,不就是那年發(fā)生過大地震的地方嘛!”如果這些人所處地理位置比較偏遠,他們一般不知道邢臺是哪個省的,但知道邢臺這個地名。很多年來,邢臺因大地震而名揚海內外,但很多人會說邢臺,記憶里知道有個邢臺,卻不會準確地書寫“邢臺”,用文字表達時經(jīng)常把“邢臺”寫成“刑臺”,尤其是在一些書信、公函表述中最為常見。邢臺人聽說后或者看到了,就會特別郁悶、無奈。
這也不怪那些不知道邢臺的歷史,只知道有過“大地震”的外地人。邢臺大地震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對其文化淵源的了解——在西周初期周成王將他叔叔的第四子姬苴封于“邢地”做侯,史稱“邢侯”,才得以冠名邢臺,并從此成為中國唯一的一座以“邢”氏命名的城市。外地人聽說邢臺大地震死了很多人,所以在不知“邢”這一漢字是專用于姓氏的情況下才諧音誤以為是“刑臺”,“行刑的臺子”,徒使那么多人走上了“斷頭臺”沒命了。這個地方發(fā)生了大地震,天崩地陷,房倒屋塌,死傷慘重,不是什么好事,連《人民日報》報道時,都在“編者按”里把汶次地震形容成“怪物”。
邢臺的地名浸潤著凝重而悠長的歷史文化。這是一塊鋪陳于冀南地區(qū),東接山東、西臨山西、南挨邯鄲、北鄰石家莊,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京廣高鐵切境而過的沃土。它西依八百里太行山最險峻的一段,東臨京杭大運河進京的要沖,地域獨特,山水奇詭。歷史上曾四次建國,三次定都,具有3500年的建城史。境內有明長城殘段遺跡、邢國墓地、大唐祖陵、千年邢窯、大開元寺、清風樓、達活泉等人文遺產(chǎn);也有崆山白云洞、峽谷群、天河山、云夢山、紫金山、凌霄山、天梯山、馬嶺關等自然名勝;刺客豫讓、扁鵲行醫(yī)、黃巾大起義、巨鹿大戰(zhàn)、泜水岸邊的背水一戰(zhàn)、秦始皇病逝于沙丘平臺、千手觀音、趙云故里、宋璟碑、梅花拳、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義和團運動及首領趙三多等傳說經(jīng)久不衰;傳統(tǒng)古村落比比皆是,其中神頭村、英談村、王硇村、上申莊村、樊下曹村、漸凹村、大坪村被列入國家傳統(tǒng)村落名錄;邢臺還是革命老區(qū),有前南峪抗日軍政大學舊址、南宮冀南烈士陵園、八路軍一二九師駐地、冀南革命紀念館等紅色革命遺址。
地域的優(yōu)越和自然環(huán)境的迥異,致使邢臺大地風物卓然,特產(chǎn)豐富。比如威縣三白西瓜,沙河馬場梨,隆堯澤畔藕和雞腿大蔥,臨城薄皮核桃和腌肉,巨鹿枸杞、金銀花和串枝紅杏,邢臺板栗,寧晉雪花梨、鴨梨、沙丘梨、洛陽梨,百泉稻,南和金米,富崗蘋果,滏河貢白菜,平鄉(xiāng)黃芽白,今麥郎方便面、華龍面、空心掛面,古順酒、泥坑酒、水仙花酒,華豐糕點、桐泰祥糕點,邢棗仁、酸棗面,漿水蘋果,邢臺燜餅,南宮香腸和黃韭,臨西醬菜,順德油條,魏莊熏雞,炸布袋,邢臺馓子,邢臺柿餅,邢臺鍋貼,白牌燒雞,威縣火燒,廣宗薄餅,臨西餅卷肉,清河菜豆腐,邢臺包子,黑家餃子,隆堯羊湯等都遠近聞名。
其中,興于隋、盛于唐的“邢窯”所生產(chǎn)的“邢瓷”,其龐大的“窯區(qū)”位于邢臺的臨城、內丘、邢臺縣三縣近70公里長、20公里寬的狹長地域上,大小遺址多達一百多處,一直被譽為我國白瓷的發(fā)祥地。我國陶瓷史上所說的著名的“南青北白”,南青,指越州青瓷,北白,就是指邢窯的白瓷。邢州瓷窯是唐代七大名窯之一,是華夏乃至世界白瓷的鼻祖,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邢窯從公元5世紀的北朝時期興盛,到元代逐漸塵封于地下,歷經(jīng)了創(chuàng)燒、發(fā)展、鼎盛、衰落、消亡的過程,走過八百多年的風雨歷程,成為中國古代瓷窯中罕見的范例。在后唐、五代十國及宋遼金各個時代,由于兵荒馬亂,戰(zhàn)事不斷,邢州地處各國交兵的中心地帶,致使本地民眾逃避戰(zhàn)亂而舉家大批南遷。于是,一些技藝精湛的邢州窯工和技師甚至是聲名顯赫的“陶瓷專家”,得到了朝廷的保護以及南方人的歡迎,為他們劃地建村。至今,在河南汝州的大山深處一個930多口人的小山村,還有浙江一個869戶共3150人口的村莊的名字,仍以“邢窯村”相稱。邢州窯膛熊熊燃燒的烈焰,在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生生不息,獨舞蹁躚,創(chuàng)制和鍛造出了一百多項裝飾工藝和陶瓷品種。隨著窯民們的遷徙,一批批、一代代陶瓷藝術家所富有的精湛技藝和創(chuàng)造精神,在中華大地的各個角落薪火相傳。如今,邢瓷以獨步天下的器物品相和空前絕后的色調,成為陶瓷專家和愛好者心目中的極品,在北京的故宮和臺北的故宮里,均屬于相當稀絕的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