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仁的散文作品粗獷中有細膩、剛健中有柔婉、高亢中有低語、思想深邃、感情芬芳。《高原上空的星/寫給青春的散文》精選其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讓讀者在不同環(huán)境中體會一種不一樣的文字力量。
《高原上空的星》是魯迅文學(xué)獎獲得者王宗仁的散文集,共收文17篇,包括《藏羚羊跪拜》、《拉薩的天空》、《十八歲的墓碑》、《高原上空的星》等。這些作品取材于部隊高原的官兵生活,題材新穎,文字言簡意賅、形象生動,有熱度、有力度、更有深度,思想深邃、感情芬芳,意味雋永。
我寫作的欲望孕育于雪山冰河
“一個上百次穿越‘世界屋脊’的軍人,一個把生命化作青藏高原一部分的作家,他寫了四十多年高原軍營生活,有數(shù)百名藏地軍人從他筆下走過!边@段文字赫然出現(xiàn)于我的散文集《藏地兵書》封面。是出版社寫上去的。上百次?可能嗎?確實是。
實事求是地講,最初我絕不可能是為了當(dāng)作家而踏闖高原,如果是那樣的目的,我去一次兩次就足矣。一個汽車兵——二十世紀(jì)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高原汽車兵,肩負使命,每年都要在兩千公里青藏公路上奔馳十次八次,餐風(fēng)飲雪,不講條件。只有車輪碾過千里雪的幸福、快樂。幸福來自吃苦受累不抱怨,快樂源于遇難遭險不畏懼?噙^,樂過,甚至有過與死神擦肩的考驗。沒關(guān)系,只要活著,就沒有理由不站在“世界屋脊”上。我寫作欲望的產(chǎn)生正是在飛輪碾過雪山冰河的路上,只有這樣當(dāng)作家才是水到渠成的事,足見豐富的閱歷對作家彌足珍貴!所以,我很清醒,高原對我的改變遠遠大于我寫的那點高原作品。先做一名合格的軍人,隨后才是作家,就這個道理。
像所有希望過上安樂穩(wěn)定生活的人們一樣,我當(dāng)然向往舒適的城市環(huán)境。1965年夏天,我在解放軍報社學(xué)習(xí)了半年后,調(diào)到了京城。沒想到我的那顆已經(jīng)在高原凍土層扎下根的心,很難融入水泥圈起的樓房。我的脈管與雪山冰河相連,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把京都的林陰大道走成了沙漠小路,昆侖月浮動在我夢里時我會緊緊地擁抱著雪峰。如果偶爾遇到從高原來的戰(zhàn)友,我們暢談半宿也不覺長。1989年夏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發(fā)我的一篇題為《夢昆侖》的散文,傳遞了我的這種心情:“昆侖有我的冰山來客,沙漠是我盛產(chǎn)夢幻的地方。忘不了我的青藏高原,在天涯海角浪卷水花的地方,我懷念阿爾頓曲克草原上的駱駝,它從沒有貝殼的沙灘上走來,馱走了多少荒涼寂寞;在烏蘇里江上的漁娘小船,我想起了格爾木路口昔日那通往四方的簡易公路,生活總是從狹窄走向?qū)掗,這條條小路潮動著整個柴達木;在西雙版納密密的橡膠園里,我遙望雪山頂上吊著冰凌的高原兵屋,老遠看去那是海平線上的戰(zhàn)艦,里面戰(zhàn)歌如潮,飛輪滾滾……”
在京城我實在無處可去時,一不留神就又一次上了青藏高原。往往就是這樣,一小時前,也許根本就沒有西行的打算,忽然問有一件事或一個思想點燃了我的情緒,我一瞬間斷然決定上青藏線。兩天后我便會出現(xiàn)在西寧青藏公路起點的零公里處、格爾木的望柳莊,甚至唐古拉山兵站上。上高原我只坐過一次飛機,其余都是乘火車到西寧后就坐汽車上線,一個兵站一個兵站地停,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看。只要踏上青藏線,有兩個地方我必須留宿,哪怕只住一個晚上。這就是駐扎在昆侖山中西大灘的連隊,還有長江源頭的沱沱河兵站;蛞蜻^于充足的日曬,或因嚴重的缺氧,這兩個地方官兵們那紫膛色的臉龐,在我的眼里是世界上最健美的膚色。我說不出太多的道理,每見到這里的戰(zhàn)友們,就能夠讓我展開思想的翅膀,使我竭力讓自己的文字從近處落到遠方。
我有多本“上線日記”,看見的、聽說的、想到的,都寫進日記!把垡姙閷,耳聽為虛!蔽蚁嘈胚@句格言,但是我要把后半句“耳昕為虛”修正一下。道聽途說來的那肯定是虛,但是在你置身于你眼見的生活現(xiàn)場時,你一定要敞亮耳門傾聽八方。這時聽來的不僅可以驗證你的“眼見”,還能提升“眼見”。這樣的“耳聽”就非常珍貴了。正是通過這樣的走、這樣的看、這樣的聽、這樣的記,我才對青藏高原這塊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的高地有了自己身臨其境的生命體驗。有了這樣的體驗,我才把自己這個“小我”逐漸地融進了青藏高原那個“大我”,把“我”變成了“我們”。作家必須深化自身對時代、對生活的感受力。我常這樣想,一個沒有被昆侖山陽光曬過的作家,怎么可能寫出昆侖日出的壯麗呢?你只有把高原那些獨到的深藏的風(fēng)景看足看夠,也許你才能成為別人眼中的一道風(fēng)景。
我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最應(yīng)該浪漫的年華,埋葬在了青藏高原的凍土地上。我就要叫它埋葬,是埋葬!因為它今生再也不會有這樣的美好年齡了。無怨無悔地埋葬!十八歲到二十五歲,正逢燃燒的青春!我踏過好多高原上的路,泥濘路、沼澤路、冰雪路、泛漿路、搓板路,這些路上又有好多岔路。這些路中有不少是迫不得已踏上去的,有時難免會撞到南墻,沒有關(guān)系,踏上另一條路繼續(xù)走。走著走著就踩順溜了。總之我讓自己一直要走在路上,總算走過來了。如今還在走。把幾十年的年華就這樣無情有意地埋葬在了那塊高地上。雖然是高地,我總是約束自己把調(diào)門放低一些。埋葬后自然是盼著生長出嫩苗,墓堆上的苗兒也許更顯生命力。
昆侖山下那片埋葬著近八百名官兵的墓地上,有一座墓前蓬勃著十棵小白楊,那是一個女兵給她的爸爸栽下的遮風(fēng)擋雪的傘樹。我一直覺得那白楊不是栽的,而是從墓里長出來的。十棵白楊樹走進我的散文后,我感到散文也似乎有了生命。我一直和那位栽樹的女孩保持著聯(lián)系,我鼓勵她要堅強地活著,像有爸爸健在一樣活著,像高原那些白楊樹一樣活著。
如果把自己數(shù)十年間扎根青藏高原看作是鋒芒的話,我也不知道這點鋒芒還能持續(xù)多久。但有一點我一直企盼,真的想看到如果堅持到最后會是一個什么樣子,包括對社會的敏感。我把自己的命運和那塊高地連在一起了。即使這樣,我還常常對朋友說,我對那塊高地的神秘感和陌生感遠遠超過了我對它的熟悉和了解程度。這就是我還要往那里跑的誘惑力!
王宗仁,著名散文家。1939年出生于陜西扶風(fēng),1958年入伍。中共黨員,高原軍旅七年,以后一直在總后機關(guān)工作。歷任團政治處書記、新聞干事、創(chuàng)作室主任。一級作家。曾任中國散文學(xu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現(xiàn)為中國散文學(xué)會名譽會長。
出版報告文學(xué)、散文集40余部,題材以青藏高原軍營為主。著有長篇報告文學(xué)《歷史,在北平拐彎》《槍響盧溝橋》,中篇報告文學(xué)《青藏高原之脊》。散文集《情斷無人區(qū)》《五道梁落雪,五道梁天晴》等。《藏羚羊跪拜》等4篇散文入選初中或小學(xué)語文課本。
散文集《藏地兵書》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xué)獎。
藏羚羊跪拜
拉薩的天空
十八歲的墓碑
歌的高度
草原藏香
仰望昆侖
高原上空的星
女兵墓
不凍泉
嫂鏡
瞭望孔里的八廓街
英雄藏牦牛
未被陽光覆蓋的路
背心
遙遠的楚瑪爾河
望柳莊
情斷無人區(qū)
藏羚羊跪拜
這是聽來的一個西藏故事。故事發(fā)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墒,我每次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qū)時總會不由自主地要想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將母愛濃縮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時候,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就是今天,可可西里的槍聲仍然帶著罪惡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護區(qū)巡視衛(wèi)士們的腳步難以到達的角落。當(dāng)年舉目可見的藏羚羊、野馬、野驢、雪雞、黃羊等,眼下已經(jīng)成為鳳毛麟角了。
當(dāng)時,經(jīng)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發(fā),留著濃密大胡子,腳蹬長統(tǒng)藏靴的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蹭得油光閃亮的權(quán)子槍斜掛在他身上,身后的兩頭藏牦牛馱著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云游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一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一筆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長頭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條布滿艱難和險隋的漫漫長路。每次老獵人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愿:上蒼保佑,平安無事。
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槍是在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以后——應(yīng)該說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準(zhǔn)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幾步之遙的對面草坡上站立著一只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涌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zhuǎn)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權(quán)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肥壯的藏羚羊并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眼里流了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區(qū)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憐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臥的姿勢,眼里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dāng)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xiàn)著給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唯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鋪上的他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只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當(dāng)”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臥著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經(jīng)成形,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也才明白它為什么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給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nèi),都是神圣的。老獵人的開膛破腹半途而停。
當(dāng)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只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權(quán)子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沒人知道他的下落。
這個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世上的愛還有什么能與母愛相比!愛——我們的母親吧!祝天下的母親每天快樂幸福!
讓我們熱愛這個世界,熱愛這個美好的自然吧!讓我們保護她,呵護她,給予這藍色星球上眾多可愛、美麗、多姿的精靈們更多的自由的空間吧……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