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世界上民族結構為齊全、民族問題為復雜和典型的國家之一。周少青著的《民族政治學(加拿大的族裔問題及其治理研究)》圍繞加拿大民族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了加拿大的“民族問題”“民族政策”以及“國家(民族)認同”等問題,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加拿大聯(lián)邦國家在應對和處理民族問題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并指出其對中國的鏡鑒意義。
《民族政治學:加拿大的族裔問題及其治理研究》嘗試運用歷史學、法學、社會學和族際政治學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對加拿大(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族際關系互動以及加拿大政府處理民族關系的政治和歷史過程做一系統(tǒng)的梳理和分析,希望從中發(fā)現(xiàn)有利于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經驗和教訓。
加拿大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如果以1867年自治領的建立為起點,這個國家的歷史至今也僅有150年。然而,如果就處理民族關系而言,在加拿大這片土地上發(fā)生的多民族(族群)關系史已長達四個世紀之久。由于立基于雙宗主國殖民地的特殊的國家建構歷史,加拿大的族際關系互動過程呈現(xiàn)出高度復雜的特征。加拿大是世界上民族(族群)關系最為復雜多樣的國家之一,它的民族(族群)關系具有多主體、多維度、多層次的特征,不僅有土著民族與非土著民族之分,而且在土著民族和非土著民族內部也表現(xiàn)出各自的多樣性。就土著民族而言,其內部存在著印第安人、因紐特人和梅蒂斯人,而且這些民族內部也同樣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就非土著民族來說,情況就更為復雜:不僅存在著英裔民族、法裔民族這樣的歷史悠久、文化強勢且其來源國在當今世界仍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所謂的“建國民族”,也存在著眾多的來源復雜、內部差異性巨大且各自都有一定文化影響力的其他類少數(shù)族群(即所謂新移民少數(shù)族群)。如何在這樣一個民族(族群)關系極為復雜的國度處理和協(xié)調好各民族(族群)的利益,進行多民族國家構建,是擺在加拿大治國者面前的一個艱巨的任務。
在處理民族問題和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統(tǒng)一的過程中,加拿大政府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和運用了一系列的理念、原則、制度和政策,如“包容一妥協(xié)”、聯(lián)邦主義、“有限認同”“非對稱性聯(lián)邦”、保護少數(shù)、“多元文化主義”等,這些理念、原則、制度和政策的運用,對于加拿大各民族的和諧相處,維護聯(lián)邦國家的統(tǒng)一與安全起到重大的作用。加拿大人在處理民族問題上給世界其他多民族國家貢獻了他們的智慧。
加拿大復雜的民族國情也為我們研究多民族國家的民族關系和國家主權建設提供了難得的觀察場域和豐富而又生動的素材。本書嘗試運用歷史學、法學、社會學和族際政治學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對加拿大(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族際關系互動以及加拿大政府處理民族關系的政治和歷史過程做一系統(tǒng)的梳理和分析,希望從中發(fā)現(xiàn)有利于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經驗和教訓。
筆者深信,加拿大政府在民族治理問題上的智慧,加拿大各族人民的相處之道,會給同樣有著復雜民族國情的中國以重要的啟發(fā)。同時也堅信,如果加拿大政府能夠在殖民地的基礎上,把存在著歷史宿怨、異質性很強的各個民族凝聚在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將加拿大打造成一個世界矚目的和諧富裕之邦,那么在自古就存在著天下一家情懷、各民族總體和諧相處的中國,其民族問題的解決和統(tǒng)一、繁榮、富裕之邦的建設將不應是一個過分考驗治理者政治智慧的大事。
最后,筆者對本書涉及的相關概念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在加拿大的研究中, “民族”的概念問題顯然是一個難點。如果說,在中文語境下,“民族”是一個十分復雜甚至是一個糾纏不清的概念的話,那么在加拿大的語境及實踐中,“民族”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則是一件更加復雜的事情。在加拿大,“民族”除了在加拿大“民族國家”( Nation)層面使用以外,還指謂其亞國家群體如土著民族中的“第一民族”( First Nation),此外,魁北克法裔民族也實現(xiàn)了某種程度的國家( Nation)地位。從少數(shù)民族(族群)的界定來看,在加拿大存在著三類少數(shù)民族(族群),一類是土著少數(shù)民族,另一類是法裔少數(shù)民族,還有一類是新移民少數(shù)族群。這三類少數(shù)民族(族群)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享有不同的權利和地位。因此無論是在政治和法律上,還是在學術研究中,一般情況下這三類少數(shù)民族的界限是不能混淆的。
在處理“民族”概念問題上最具挑戰(zhàn)性的是,加拿大是一個在殖民地基礎上經過長期的政治演變而導致的多民族國家,在此過程中,一些群體如法裔民族其主體性地位經歷了巨大的變遷。在法屬殖民者時期,他們的身份是“法國殖民者”,進入英屬殖民地時期,他們的身份變成了“被征服民族”。自治領建立后,他們的身份實際上已經轉化為“法裔加拿大人”(同時也成為加拿大的少數(shù)民族)。平靜革命以后,法裔加拿大人開始自稱為“魁北克人”,并努力尋求魁北克的國家( Nation)地位,同時抗拒“法裔加拿大人”的稱謂。
周少青,男,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法學所博士后,世界民族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宗教與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區(qū)發(fā)展專家委員會委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研究方向:少數(shù)人權利、族際政治、社區(qū)及非政府組織法、法理學。在《民族研究》《法學家》《世界民族》《學術界》《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環(huán)球時報》《中國民族報》等學術刊物及報紙上公開發(fā)表近200篇學術文章及評論,出版專著及合著10余部,主持和參加國家社科(重點、重大)基金等項目20余個。
前言
第一章 加拿大(民族)國情概述
第一節(jié) 國土資源
一 自然地理
二 自然資源
第二節(jié) 國家結構與行政規(guī)劃
第三節(jié) 政治和法律制度(體系)
一 基本政治制度
二 基本法律制度
第四節(jié) 經濟狀況
第五節(jié) 社會結構與文化狀況
一 人口與階層結構
二 族裔-文化結構
第二章 加拿大聯(lián)邦國家的初步建立
第一節(jié) 遠古時期的居民
一 印第安人的初民社會
二 因紐特人的社會概況
第二節(jié) “新法蘭西”時期的加拿大
一 法裔民族的殖民活動
二 法裔民族的早期社會基本結構與特點
三 法裔民族與土著人的關系
第三節(jié) “英屬北美”時期的加拿大
一 七年戰(zhàn)爭及其后果
二 《皇室公告》:三個“民族”在準聯(lián)合體框架內的初步碰撞
三 《魁北克法案》:英法(裔)二元結構的初步確立
四 《1791年憲法法案》確立英法(裔)分治的二元模式
五 “英屬北美”時期的兩次反對美國入侵的戰(zhàn)爭
第四節(jié) 《不列顛北美法案》的頒行
一 《不列顛北美法案》的主要內容
二 《不列顛北美法案》的法律性質及其政治后果
第三章 加拿大聯(lián)邦國家的整固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加拿大第一”運動
一 “加拿大第一”的主要過程及內容
二 運動的效果或評價
第二節(jié) 積極尋求獨立的主權身份
一 “一戰(zhàn)”后外交上的獨立和英聯(lián)邦成員國身份的確立
二 “二戰(zhàn)”后的國家主權建設
三 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加強主權建設的主要活動
第四章 民族(族群)結構
第一節(jié) 民族(族群)結構劃分的主體性問題
一 土著民族的視角
二 “兩個建國民族”的視角
三 新移民族群的視角
第二節(jié) 英裔加拿大人
一 人口比例、人口特點
二 族群定位:主導族群
第三節(jié) 法裔加拿大人
一 人口比例、人口特點
二 族群定位:少數(shù)民族
第四節(jié) 土著加拿大人
一 人口比例、人口特點
二 族群定位:少數(shù)民族
第五節(jié) 新移民加拿大人
第五章 土著少數(shù)民族的“加權公民身份”
第一節(jié) 土著少數(shù)民族權利的歷史狀況
一 與歐洲殖民者接觸早期的土著少數(shù)民族權利
二 《皇室公告》與土著少數(shù)民族權利
三 剝奪與特權:《印第安人法》中的土著少數(shù)民族權利狀況
四 解除“金鎖鏈”:1969年“白皮書”中的土著少數(shù)民族權利
第二節(jié) 土著少數(shù)族群的加權公民身份:從公民權的被剝奪到“加權公民”
一 被剝奪的公民權利
二 “加權公民”的提出及主要內容
第三節(jié) 土著少數(shù)民族的自治權利
一 1980年以來的土著民族自治運動
二 土著少數(shù)民族自治權利的實踐及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jié) “加權公民”的困境:一個案例
一 “C-45法案”
二 土著民族的抗議訴求
三 土著民族的內在矛盾和沖突
四 土著民族自身的態(tài)度和選擇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五 小結
第六章 法裔少數(shù)民族的“獨特社會”
第一節(jié) 法裔少數(shù)民族“獨特社會”訴求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
一 早期法裔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斗爭
二 “平靜革命”:“成為自己家園的主人”
第二節(jié) 法裔主權主義的深入實踐
一 “主權主義”的早期實踐
二 “主權主義”的深入實踐
第三節(jié) 魁北克“獨特社會”的提出及其有限的實現(xiàn)
一 魁北克“獨特社會”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
二 圍繞魁北克“獨特社會”訴求的憲法斗爭
三 魁北克“獨特社會”訴求的有限實現(xiàn)
第七章 新移民少數(shù)族群的多元文化公民(身份)權利
第一節(jié) 從加拿大自治領建立到“二戰(zhàn)”結束后的新移民少數(shù)族群權利
一 從自治領建立至“一戰(zhàn)”前的新移民少數(shù)族群權利狀況
二 “一戰(zhàn)”時期及其后的新移民少數(shù)族群權利狀況
三 “二戰(zhàn)”時期及其后的新移民少數(shù)族群權利狀況
第二節(jié) 平等主義的移民及公民政策(1967-1971年)
一 移民準入方面的平等主義
二 公民權利方面的平等主義
第三節(jié) 多元文化公民(身份)權利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
一 多元文化公民(身份)權利的提出
二 多元文化公民(身份)權利的主要內容
第八章 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對三類少數(shù)民族(族群)的整合及意義
第一節(jié) 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對土著民族的整合及意義
一 歷史從屬性
二 合法性派生性
第二節(jié) 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對法裔民族的整合及意義
第三節(jié) 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對新移民少數(shù)族裔的整合及意義
第九章 加拿大多民族國家構建中的國家認同問題
第一節(jié) 土著民族的國家認同問題
一 土著民族的早期認同
二 土著民族的國家認同問題
第二節(jié) 魁北克法裔民族的國家認同問題
一 法裔民族的國家認同問題
二 法裔魁北克人的兩次分離主義的實踐
第三節(jié) 新移民族群的國家認同問題
一 新移民族群的族裔認同與國家認同
二 現(xiàn)實中的新移民少數(shù)族裔國家認同問題調查:一個案例
第四節(jié) “有限認同”問題
一 “有限認同”理論的提出
二 “有限認同”理論的評價
第十章 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理念及其具體運用
第一節(jié) 基本原則
一 聯(lián)邦主義原則
二 民主政治原則
三 憲政主義原則
四 保護少數(shù)原則
第二節(jié) 基本理念
一 承認
二 和解
三 妥協(xié)-包容
第三節(jié) 應對土著民族的主權訴求
一 土著民族的主權訴求
二 應對土著民族主權訴求的主要措施
第四節(jié) 應對魁北克分離主義
一 邀請法學家釋法
二 請求聯(lián)邦最高法院釋法
三 聯(lián)邦議會制定《清晰法案》
四 援引保護魁北克境內其他少數(shù)族裔權利的原則牽制魁獨勢力
五 在魁北克實施聯(lián)邦主義教育項目
第五節(jié) 應對新移民少數(shù)族裔的多元離心或自我隔離問題
一 嚴格公民入籍政策,強調公民的忠誠和責任
二 調適多元文化主義政策,發(fā)展國家共同文化
三 消除連字符公民,嘗試構建“加拿大人”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民族政治學:加拿大的族裔問題及其治理研究》:
二法裔民族的早期社會基本結構與特點
新法蘭西的建設過程異常緩慢。1617年,加拿大的第一個移居農民路易·埃貝爾在魁北克后面的高地上開始營建他的住房和農場,但是十年之后,才有人效仿他。1639年加拿大的全部人口(白人)才有359人,包括64個家庭。1664年,全部人口(白人)也才達到2500多人,其中800人在魁北克。
從地理分布來看,加拿大早期的殖民者代表了全法國——雖然其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諾曼底。當然從階級結構來看,這些人口的代表性顯然不足,高級貴族和中產階級都明顯缺乏。此外,由于羅馬天主教會和耶穌會的雙重影響和滲透,新法蘭西要比法國的教皇限權主義有更濃厚的教皇集權主義傾向。
新法蘭西早期,為了增加人口,法國政府將一批批年輕的女子送到北美洲,當局鼓勵結婚多生孩子,凡有10個活著的孩子的父母,會受到獎勵。拒絕結婚的人,會被取消特權。據(jù)估計,從法國本土移民的總數(shù)一共是1萬人,其余人口均是自然繁殖的結果。因此,可以說,新法蘭西社會是一個自然演進的社會,這一點加上只有天主教的法國人才能移民新法蘭西、沒有同英屬殖民者通婚,也沒有吸引別的國家的移民來充實農民、手工業(yè)者和商人的隊伍等因素,導致新法蘭西有很強的同質化或均質化特點——無論是血統(tǒng)、語言,還是宗教、風俗等各方面都是高度統(tǒng)一的,這一點為后來法裔社會的延續(xù)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與法國本土一樣,新法蘭西實行的是土地歸莊園主①或封建領主所有,但是這一制度在新的環(huán)境下已經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新法蘭西的莊園主保持著一套古老、獨特的禮儀規(guī)矩,但是那里并沒有牢不可破的等級制度,每個人都必須工作,必要的時候,必須打仗,即使在貿易方面,莊園主也往往帶頭,并不覺有失身份。②政治上殖民地的莊園主沒有特殊地位,他們不能在政府、軍隊和社會中發(fā)揮傳統(tǒng)作用,但他們享有別的機會。在抵御印第安人的進攻和與英國殖民者的斗爭過程中,每個莊園都變成了一個軍事單位。莊園制度在新法蘭西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627年前,僅授予3處莊園,到18世紀初期已增加到91處。與此同時,大量的土地授予宗教組織。截至18世紀中葉,耶穌會擁有全部授地的八分之一。
“在圣勞倫斯河流域,一個從法國種子成長起來的社會繼續(xù)顯示出它的高度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边@個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在某些方面陷入停滯。新法蘭西社會是一個典型的農業(yè)社會,除了羅亞爾島以外,基本上都是農業(yè)人口。法國政府無意在這里發(fā)展工業(yè),主要是擔心吸引本土過多的勞動力和與本土形成競爭關系。自16世紀中葉起,法國政府對新法蘭西嚴加控制。在經濟領域,法國政府以重商主義為治,它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輔助母國而不是與其競爭的殖民地經濟,其結果就是新法蘭西對母國在財政、防務和治理方面的依賴。
新法蘭西的首都是魁北克(城),中央政府雖以家長制統(tǒng)治聞名,但其機構的雇員不足100人。由于新法蘭西沒有地方分權制,所以這里沒有市政機關,沒有地方政府官員。城鎮(zhèn)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都由中央政府制定?笨耸且粋由各種職業(yè)的人群組成的城市社會,包括政府、教會、軍隊人員、商人、手工業(yè)者、律師、醫(yī)生和仆役等!翱笨耍ǔ牵┎粌H是新法蘭西的政治首府,也是精神、文化和地理的中心,在它的內部和周圍形成了種族的、文化的、宗教的和語言的堅強傳統(tǒng),這些傳統(tǒng)是法屬加拿大的向心力量!雹
在新法蘭西,教會的作用不容忽視,在最高權力格局方面,主教和總督之間的權力之爭一直伴隨著新法蘭西建設的進程,有時候,主教甚至能左右新總督的人選。加拿大(新法蘭西)的大部分教育機構都是由各教團直接開辦的,人員直接由它們委派。在少數(shù)例外情況下,學校、教師和課程也必須經過教會當局的批準。這種教育體制與法國很相似,但更加正統(tǒng)。
在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里,法蘭西的傳統(tǒng)和北美的環(huán)境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這種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圣勞倫斯河流域,即使后來經歷了主權的變換,但也沒有能夠改變它。新法蘭西人民從法國本土繼承的語言、宗教、民法傳統(tǒng)和知識技能等,成為法裔民族團結一致的黏合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