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國史(全六卷)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編
01: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
[美]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著 王興亮 譯
02:分裂的帝國:南北朝
[美]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著 李磊 譯 周媛 校
03:世界性的帝國:唐朝
[美]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著 張曉東 馮世明 譯 方宇 校
04:儒家統(tǒng)治的時代:宋的轉型
[ 德] 迪特?庫恩(Dieter Kuhn)著 李文鋒 譯 邵君安 校
05:掙扎的帝國:元與明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瑋琳 譯
06:最后的中華帝國:大清
[美]羅威廉(William T. Rowe)著 李仁淵 張遠 譯
《哈佛中國史》六卷本叢書,由國際知名漢學家卜正民教授領銜主編,集結羅威廉、陸威儀和迪特?庫恩三位漢學家,萃集半個世紀以來西方中國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視野、多學科知識、傾十年之功寫就,是繼《劍橋中國史》之后又一套反映西方中國史研究成果和水準的多卷本中國通史。
《哈佛中國史》叢書站在風起云涌的21世紀,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世界中國史”,重新思考當下中國。叢書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統(tǒng)天下,下至20世紀初清朝終結,分為六個帝國時代——秦漢古典時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國唐朝、宋朝的社會轉型、氣候變遷影響下元明帝國的興衰,以及最后的大清王朝,進而串起2000年中華文明跌宕起伏的榮辱命運。
《哈佛中國史》叢書專為普通讀者而作,語言生動活潑,文風簡明精悍,結構精致合理,極富故事性和啟發(fā)性,是一套給大眾讀者的簡潔、清晰、獨特的新中國通史。
《哈佛中國史》叢書出版后獲得很多贊譽,被稱為“多卷本中國史的上佳之選”,堪稱哈佛大學出版社的經(jīng)典之作,已被芝加哥大學、康奈爾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學指定為中國史課程教材。
【哈佛大學出版社經(jīng)典之作,數(shù)十所世界知名高校中國史課程指定教材】
哈佛大學出版社先后于2009—2013年出版六卷本《哈佛中國史》叢書,面向大中學生和普通讀者,汲取50年來世界中國史研究成果,譜寫21世紀新中國通史。
2009年出版以來,《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美國歷史評論》《亞洲研究》《倫敦時報》等多家媒體爭相報導,好評如潮;哈佛大學教授包弼德、史樂民,劍橋大學教授麥大維,牛津大學教授戴彼得,華盛頓大學教授伊沛霞等世界知名漢學家一致推薦;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其指定為中國歷史課程的教科書或參考書,如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萊頓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備受歐美大中學生和普通讀者的青睞。
【代表50年來世界中國史研究新成果,多卷本中國史的上佳之選】
《哈佛中國史》是繼《劍橋中國史》之后反映50年來世界中國史研究成果、代表世界中國史研究較高水準的21世紀新中國通史。與皇皇十余卷、內(nèi)容專深、多位作者合力撰寫一卷的《劍橋中國史》不同,《哈佛中國史》每個斷代均由一位學者一氣呵成,文風通貫,渾然一體。
《哈佛中國史》以全球視野突破傳統(tǒng)中國史學敘事,做到了跨學科、跨領域講述中國歷史,涉及天文學、地理學、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氣候學、環(huán)境史、醫(yī)療史、民族史、中西交流史等多個學科的新角度、新方法和新成果,是50年來史學研究的新成果!
《哈佛中國史》叢書共六卷,分秦漢、南北朝、唐、宋、元明和清六個時代分野,上迄秦朝統(tǒng)一,下至清朝終結,以一種新鮮、緊湊、好讀的方式涵蓋了公元前2世紀至20世紀初期中國古代王朝興起、發(fā)展和衰亡的歷史進程。通貫上下,分量適中,新穎詳盡,獲贊“多卷本中國史的上佳之選”。
【4位國際知名漢學家,傾10年之功,突破費正清學派理論模式】
《哈佛中國史》叢書由國際知名漢學名家卜正民領銜,攜手羅威廉、陸威儀、迪特?庫恩,傾10年之功辛勤創(chuàng)作,大力突破費正清學派的理論模式,不再強調中國朝代更迭、道統(tǒng)延續(xù),代表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中國史研究的新成就。卜正民擅長以新穎的視角、豐富的細節(jié)和頗具感染力的敘事風格講述元明史;羅威廉為馳名國際的清史研究名家,所作“清卷”被譽為數(shù)十年來海外清史研究的通俗佳作;陸威儀為斯坦福大學李國鼎中華文化講座教授,中國古代史專家,憑一己之力獨立完成秦漢、南北朝和唐朝三卷;迪特?庫恩專長于宋代物質文化史、科技史和藝術史,是德國重要的宋史研究專家,在世界漢學界享有盛名。
【簡潔、清晰、獨特的新中國通史,人人愛讀的大眾歷史讀物】
《哈佛中國史》叢書專為普通讀者撰寫,語言生動活潑,文風簡明精悍,結構精致合理,極富故事性和啟發(fā)性,是一套寫給大眾讀者的簡潔、清晰、獨特的新中國通史。歷史學習者可從中了解世界中國史研究前沿,開闊新視野,學習新方法、新成果,而大眾讀者也可在享受會心愉悅的閱讀體驗之余,獲得對中國歷史的嶄新認識,面對這套“大不一樣的中國史”,豁然開朗。
【20位中國史專家一致推薦】
知名歷史學家葛兆光長序推薦,秦漢史專家王子今、李開元、卜憲群、彭衛(wèi),南北朝史專家羅新、樓勁,唐史專家張國剛、郝春文、劉后濱,宋史專家鄧小南、李華瑞,元明史專家商傳、張帆、李新峰、孫競昊、方駿,清史專家李伯重、趙世瑜、夏明方等聯(lián)袂推薦!
【中文版出版團隊醞釀10載,編輯歷時5年】
中文版出版團隊醞釀10載,邀請海峽兩岸青年歷史學者王興亮、潘瑋琳、李仁淵、張遠、李文鋒等攜手翻譯,編輯歷時5年,精細打磨,力圖向大眾讀者呈現(xiàn)一套可靠、可信、可讀的中國通史。
【中文版總序】
20世紀90年代初我到北京參加一次會議時,幸運地發(fā)現(xiàn)清史研究專家朱維錚教授也出席了同一會議。在朱老師這一代人中,他可謂極富才學,或許性情也最火爆。對我而言,他還是一位慷慨的良師益友,在我需要之時往往不吝提出明智的建議。我想通過回憶自己與朱老師在北京月壇公園的一次談話來為中國讀者介紹這一套書。當時我倆正散著步,我突然向他袒露心聲,說自己曾數(shù)度迷!90年代初的我正處于迷茫之中——既然我不是中國人,那當一名中國歷史學家到底有什么意義。我雖然能夠像朱老師那樣閱讀第一手文獻,但還是極度渴求擁有他那般理解中文文獻的本能。到底怎樣我才能像理解自己的母文化那般,更真切地理解中國呢?
朱老師做了這樣一個比喻來回答我的問題:“你想象中國是一個僅有一扇窗戶的房間。我坐在房間里面,屋里的一切都在我的目光之中,而你在房間外頭,只能透過窗戶看見屋里的景象。我可以告訴你屋內(nèi)的每一個細節(jié),但無法告訴你房間所處的位置。這一點只有你才能告訴我。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歷史研究需要外國學者!
朱老師或許對中國同事們的研究局限多有責備,但對那些愿意付出真正的努力來了解中國的外國人,則往往慷慨相助。他相信,我們的確能夠帶來些什么,而且我們擁有一種中國人無法依靠自身開辟出的觀察視角,因為我們對中國的觀察受世界其他地方的政治、社會、文化生活經(jīng)驗影響,而這些經(jīng)驗是中國人所沒有的。聽他說著,我不禁想起了明朝時的一句俗語:中國人用兩只眼睛觀察世界,歐洲人只用一只眼,其他地方的人則都是瞎子。我相信,朱老師是覺得他這一代的中國學者只睜開了一只眼,而外國歷史學者正好為他們提供了第二只眼睛。
作為一個二十來歲才開始研究中國的學者,我自然是站在房間外面來觀察中國的。然而重要的是,我二十來歲的光陰正好是在20世紀70年代——這意味著我大致上與中國所謂的“文革一代”同輩。彼時正是西方史學經(jīng)歷大轉折的時期,歷史不再是偉人和強權間相互影響所取得的成就,而轉變?yōu)槠胀ㄈ嗽谄渌幧鐣募s束與機遇中經(jīng)歷的生活。對于一個在此時擁抱中國明代社會和經(jīng)濟史的外國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諷刺,因為彼時我最想求教的歷史學者并非來自西方,而是一個中國人——傅衣凌。傅衣凌對與我同輩的中國歷史學者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展示給了我們具體的研究路徑,讓我們知道如何用明代史料寫出各個階層民眾經(jīng)歷的歷史,而不是統(tǒng)治家族支配的歷史。70年代末,我有幸在北京見過傅老師一面,至今我仍后悔沒能向他學習更多,像我從朱老師那里學到的一樣。
當哈佛大學出版社邀請我主編一套中國帝國時期的歷史時,我找到了與我同輩的三位歷史學者,他們多多少少形塑了我在社會關系和物質文化方面的興趣。我們并非用同一種語調或同一種國家視角(三人中一位是德國人,兩位是美國人,我是加拿大人)來論述問題,但我們差不多是同一代人,踩在同一片知識的土地上。我并未做多少導引,主要是請他們引用自己和其他人近期研究的一些成果,這樣他們的描述才能夠與時俱進,跟上現(xiàn)在的知識腳步。我可不想我們只是在重復老套的故事。另外,我請他們仔細考慮在他們所寫的那個時代生活到底意味著什么,并從這個角度來進行寫作。我希望他們抱著生命經(jīng)驗之復雜的想法,而不是退回到“歷史事件之所以發(fā)生就是因為它該發(fā)生”那一套統(tǒng)一的、早已建構出的歷史敘述中。他們應該從自己所寫時代的內(nèi)部而非外部來呈現(xiàn)那些歲月,但同時,他們的寫作也需要囊括該時期內(nèi)中國所征服的地區(qū),這就要求他們不僅從內(nèi)部來觀察,還要具備全局眼光,將影響該地區(qū)歷史進程的非漢人形象更加具體。這套書仍保留的一個傳統(tǒng)是按照朝代來劃分中國歷史。之所以這么做,部分是因為朝代變更往往意味著正式統(tǒng)治者的改變,由此人民的生活組織方式也改變了;更重要的是因為朝代的確提供了時間定位,方便人們明白自己在歷史的何處徜徉。所以,讀者會在這一套書中見證朝代興衰,但也能更多地了解某個時代的經(jīng)濟、社會、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書中那樣只看到皇帝和大將軍們的傳奇故事。
我所寫的元明卷與其他幾卷有一個顯著不同,這種不同是在整個系列的編纂后期才逐漸顯露出來的,所以該特征在其他幾卷中并沒有出現(xiàn)。正如我提到的,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喜歡從環(huán)境的角度來看待歷史,這么做最開始是為了滿足我對自身的要求——我認為我們應該好好利用環(huán)境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而這些成果正不斷涌現(xiàn)。然而,我逐漸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元明四個世紀的歷史中,對民眾生活經(jīng)歷和政治時運產(chǎn)生影響的最重要因素正是氣候變化。氣候雖不能回答歷史提出的所有問題,但我發(fā)現(xiàn)要回答元明時期的許多歷史問題就不得不把兩個最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整個世界的寒冷和干燥程度——考慮進來。元明卷并非完全在論述中國自中世紀暖期到小冰期的環(huán)境歷史,但它的確是在將氣候變化影響納入考慮的框架內(nèi)對歷史進行闡釋的。
現(xiàn)在,我邀請你們走進這個中國歷史的房間,而四位學者正站在外頭觀察它。我希望你會同意,我們的確看到了一些你會錯過但值得留心的東西。我還希望我們發(fā)現(xiàn)的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能夠激勵中國讀者用自身的內(nèi)部觀察視角來檢視中國的過去與未來。
卜正民
2016年6月2日
授權書.jpg
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年生,享譽世界漢學界的史學大家,師從孔飛力教授,畢業(yè)于美國哈佛大學,歷任多倫多大學、斯坦福大學等校教授,英國牛津大學邵氏漢學教授,美國亞洲學會前任會長。現(xiàn)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圣約翰學院歷史系教授,兼圣約翰神學院院長。學術視野廣闊,主要從事亞洲歷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領域涉及明代社會和文化史、“二戰(zhàn)”時期日本在中國的占領等。
主編六卷本《哈佛中國史》叢書,并撰寫其中第5卷《掙扎的帝國:元與明》,別出心裁地從氣候這一環(huán)境史的新視角解讀元明兩大帝國的興衰,呈現(xiàn)出一個連貫的生態(tài)歷史。
已翻譯為中文的作品多達十幾種,在海峽兩岸擁有龐大的讀者群。其他主要代表作品有:《秩序的淪陷》《殺千刀》《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國家與社會》《維梅爾的帽子》等。其中,《縱樂的困惑》獲得2000年美國“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秩序的淪陷》獲得深圳讀書月2015年度“十大好書”。
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1954年生,師從何炳棣,畢業(yè)于芝加哥大學。美國知名中國古代史專家,斯坦福大學李國鼎中華文化講座教授。他的研究關注中國文明的不同方面,尤其擅長從政治和社會層面考察中國問題。著有《哈佛中國史》叢書中前3卷《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分裂的帝國: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國:唐朝》,以及《早期中國的寫作與**》《早期中國的空間構造》等。
迪特?庫恩(Dieter Kuhn),1946年生,先后在英國劍橋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研究所和柏林大學工作與任教。德國漢學家,專精宋史,尤為擅長物質文化史與科技史,F(xiàn)任維爾茨堡大學漢學系教授。著有《哈佛中國史》叢書第4卷《儒家統(tǒng)治的時代:宋的轉型》《中國絲麻紡織技術史》《地位和禮儀——從遠古代到公元十世紀貴族的中國》等。
羅威廉(William T. Rowe),1947年生,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當代美國富有影響力的漢學家之一。他同時也是《晚期中華帝國》(Late Imperial China)雜志主編、《近代中國》(Modern China)和《城市史雜志》(Journal of Urban History)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近代東亞的社會經(jīng)濟和城市史。著有《哈佛中國史》叢書第6卷《最后的中華帝國:大清》,以及《紅雨:一個中國縣城七個世紀的暴力史》《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yè)和社會(1796—1889)》《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沖突和共同體(1796—1895)》等。
01 《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一章 帝國版圖
第二章 一個備戰(zhàn)中的國家
第三章 矛盾重重的帝國
第四章 帝國的城市
第五章 農(nóng)村社會
第六章 外部世界
第七章 宗族
第八章 宗教
第九章 文學
第十章 法律
結語
致謝
統(tǒng)治者年表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
02 《分裂的帝國:南北朝》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 南北中國的地理
第2章 世紀大族的興起
第3章 軍事王朝
第4章 城市
第5章 鄉(xiāng)村生活
第6章 外部世界
第7章 重新定義的親屬關系
第8章 佛教與道教
第9章 書寫
結語
致謝
統(tǒng)治者年表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
03《世界性的帝國:唐朝》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 帝國的地理環(huán)境
第2章 從開國到內(nèi)亂
第3章 藩鎮(zhèn)與專使
第4章 城市生活
第5章 鄉(xiāng)村社會
第6章 外部世界
第7章 宗族關系
第8章 宗教
第9章 寫作
結語
致謝
日期和年代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
04《儒家統(tǒng)治的時代:宋的轉型》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 混亂的時代
第2章 模范的統(tǒng)治者
第3章 從改革到衰落
第4章 南宋
第5章 儒釋道三教
第6章 教育與科舉考試
第7章 人生禮儀
第8章 探索內(nèi)在和外在世界
第9章 京城的轉變
第10章 生產(chǎn)領域的變化
第11章 貨幣與賦稅
第12章 公共領域中的私人生活
結語
致謝
統(tǒng)治者年表
宋代度量單位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
05《掙扎的帝國:元與明》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 龍見
第2章 幅員
第3章 元明“九淵”
第4章 可汗與皇帝
第5章 經(jīng)濟與生態(tài)
第6章 家族
第7章 信仰
第8章 物華
第9章 南海
第10章 崩潰
結語
致謝
極端氣溫和降雨量的時期(1260—1644年)
元明“九淵”
元明帝王世系年表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
06《最后的中華帝國:大清》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 征服
第2章 治理
第3章 盛清
第4章 社會
第5章 商業(yè)
第6章 危機
第7章 叛亂
第8章 中興
第9章 帝國主義
第10章 革命
結語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05《掙扎的帝國:元與明》
導言
13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中國曾出現(xiàn)過兩個王朝。第一個是元朝,始建于1271年,不過她的締造者并非漢人,而是一個蒙古人—忽必烈,他的祖父就是曾經(jīng)征服世界的成吉思汗;第二個是明朝,始建于1368年,明朝開國者朱元璋是一個睿智而鐵血的人,這個王朝在1644年被來自北方草原的滿人征服。這本書要講述的就是這兩個王朝的歷史。
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人而言,1368年是這400年歷史中的一個重要時刻。因為就在這一年,朱元璋率領的本土反元勢力,驅逐了備受漢人憎惡的蒙古人,重建起他們奉為“祖國”的中國。而中國之外的歷史學家也同樣重視1368年,不過,理由則是因為這一年標志著帝國晚期的開端,以及中國走向現(xiàn)代世界的漫漫之路的起點。1368年在本書中則具有別樣的意味:我沒有把它當作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而是連接兩段歷史的紐帶。使明王朝崛起的叛亂確實中止了蒙古人長達一個世紀的統(tǒng)治,但也使蒙古人的遺產(chǎn)得以歷數(shù)百年而傳承不絕。元明兩代共同塑造了中國的專制政體;將中國社會解體,重新以家族為中心聚合起來;并且,為更好地積聚商業(yè)財富而重建了中國人的價值觀。
本書原本并不打算完整地呈現(xiàn)13—17世紀中國的轉型。我在動筆之初曾以為,蒙古人統(tǒng)治的一個世紀(1271—1368)是一個獨立的時間段,它截斷了中國歷史的奔流,而明代的建立又恢復了它故有的河道,延綿至今。外來的變成了本土的,蒙古人換成了漢人,我想兩者的差別大概猶如黑白兩個極端。把元明兩朝看作同一個時期的組成部分的想法,來自一個我完全未曾想到過的方向。在我閱讀有關這兩個朝代的四種基本史料(正史、實錄、地方志、文集)期間,我開始注意到其中不斷提到的自然災害—饑荒、洪水、干旱、颶風、蝗蟲、流行病,甚至龍襲。我一點一點收集并排列這些記載,發(fā)現(xiàn)這兩個朝代所在的時期恰好是研究世界其他地方的氣象史專家所說的小冰河期(theLittleIceAge)。
一個溫暖、濕潤的世界變得寒冷、干燥將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歐洲和中國的確隨著氣候的改變而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國家和社會變得更為強大,也彼此分離。各個經(jīng)濟體彼此連接,商貿(mào)活動日趨重要。人們不得不想出新的辦法,去解釋自己本身和周遭發(fā)生的變化,使種種新的生存格局合法化,也使自己能理直氣壯地采取新的行為方式來順乎世事的變遷。整個世界在朝全球化的方向發(fā)展,中國亦復如是。
身處元明兩朝的人不會如此理解這些變化,因為個體只能經(jīng)歷其中的一些片段,且往往是災難性的事件,從而難以看見全局圖景。為了找出這些片段的規(guī)律,我在本書第三章中用了“九淵”的說法,來概括我在元明時期找到的九次持續(xù)時間長達3—7年的天災人禍。這些滅頂?shù)摹吧顪Y”并沒有左右元明兩代的歷史,但是它們對當時人們生活、記憶的影響卻和其他任何歷史因素一樣深刻。
反常氣候的侵襲不斷,近海又有外來商人頻仍闖入的身影,使得一些人感到無所適從,只能牢牢抱守祖訓。另一些人則不愿拘泥,用新的思想重構世界的秩序,并在其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于是乎,元明是一個迷惘不安的時代,也是聚訟紛紜的時代。
為了把握這個時代的充沛活力和多端變化,我盡可能地用當時的故事、繪畫和語言來描述它的歷史。這其實并非難事,因為這個時代與中國以往的帝制時代所不同的一點,就是它為后人留下了極其豐富的記述。絕大部分的材料是時人有意識的記錄,也有的是無心插柳?v然親歷者很少能洞徹歷史的大局,他們描繪的細節(jié)也足以讓千百年后的我們觸摸到那段歷史的脈搏。他們的觀念未必能與我們的相契合,但他們的歡樂和恐懼,我們?nèi)阅芨型硎堋?br />
我的敘述就從恐懼開始吧。讓我們回到龍開始闖入他們生活世界的那些時刻……
龍見
元代首次出現(xiàn)龍是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這是元朝建立后的第22個年頭,距離開國皇帝忽必烈汗(1215—1294)駕崩尚有兩年。這條龍出現(xiàn)在太湖邊。太湖是位于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的一大水系,它像一顆心臟,通過縱橫交錯的自然與人工河流的密網(wǎng)為這片淤積地帶輸送水分,上至明朝的第一個首都南京,下至沿海港口上海皆仰賴它的潤澤。隨著蛟龍騰空,洪水便從龍口傾瀉而下,淹沒了沿湖的莊稼地,良田變成了澤國。
僅隔一年,元人便再次目擊到龍。這次,它出現(xiàn)在陳山,這是位于太湖東南75公里處的一座小山丘。陳山上有一座修于宋代的龍王廟。這座廟被稱為龍王行宮,行宮是皇宮的專稱之一,因為龍王就像皇帝一樣,在全國各處巡視,故有此說。因廟宇年久失修,地方官覺得應該重新修葺,以期取悅龍王,為全縣普降甘霖。至元三十年七月十五日(1293年8月25日),臨近正午時分,畫工正在作業(yè),突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兩條龍馭風而至—龍王和他的幼子駕到了。雙龍俯瞰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畫工,隨即擺尾,沒入云中。說時遲那時快,一陣雨從天而降,為該地長達兩年的干旱畫上了句號。
翌年,忽必烈汗薨。三年后,龍王攜子二度在陳山呼風喚雨,竟被群龍乘暴雨大鬧鄱陽湖(即長江自太湖溯游而上的第二個主要湖泊)的聲勢所壓倒。它們在空中縱橫翻騰,興風作雨,讓周圍的州府都遭了洪澇之災。
此后42年內(nèi),龍再未現(xiàn)身。直到元順帝至元五年六月十五日(1339年7月29日),一條惡龍猛撲向濱海省份福建的腹地山谷。惡龍帶來的疾風暴雨橫掃了800戶民宅,沖毀了1300公頃農(nóng)田。10年后,五龍再次駕云蒞臨江南,吸卷海水于天空噴灑。此后的17年內(nèi)(1351—1367),有關龍見的記載有七次。至正二十七年(1367),也就是元朝的最后一年,共有兩次。第一次在六月四日(7月9日),北京。只見一道電光閃過,便有一條龍從廢太子府的一口井中一飛沖天。那天早晨稍晚些的時候,有人看見這條龍棲息在附近一間寺院的洋槐樹上,事后人們發(fā)現(xiàn)樹干上有抓痕和灼燒的痕跡。第二次在一個月后,山東省的龍山,這里是一處祈雨勝地。在七月的暴雨中,一條龍曾現(xiàn)身山頂。待龍飛升后,一塊大石自峰頂滾落,留在了該地的民間傳說中。八個月后,忽必烈的眾多玄孫之一被迫放棄元朝皇位,避入蒙古草原。異族軍事統(tǒng)治遂告終結。
龍主
蒙古人統(tǒng)治下的漢人毫不費力地解釋了這些奇怪的事件。他們在帝國境內(nèi)叛亂四起的背景下,看著元朝最后17年逐步增加的龍見事件,于是知道這是元朝即將衰亡的天兆。至正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1355年8月10日),颶風襲擊了江南,一條白龍自旋風中沖出,一位小品文作家記錄了這一事件,他回憶道:“凡龍所過處,荊棘寒煙,衰草野鄰!碑敶文陜(nèi)戰(zhàn)打到江南時便是這番景象。他哀嘆道:“視昔時之繁華,如一夢也!盵3]12年后,即1368年,朱元璋(1328—1398)自華中的叛亂里脫穎而出。用描述稱帝的標準語匯來說,便是朱元璋“飛龍在天”,而明朝草創(chuàng)。
朱元璋把忽必烈汗當作一位偉大的征服者來崇拜,他渴望像后者那樣,讓天下以一己之意志為轉移。正是這兩個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在元明兩朝長達四個世紀的時間里的形態(tài),也左右了中國其后的走向。在他們之后,中國歷史上再沒有出現(xiàn)過具有如此影響力的人物,直到20世紀毛澤東的崛起。忽必烈的野心是征服東亞,而朱元璋在開疆拓土方面的胃口則沒有那么大。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他從蒙古人手中奪來的滿目瘡痍的國土變成一個道家的烏托邦(Daoistutopia),盡管它很快就走了樣,淪為一個法家的古拉格(Legalistgulag)。今天的中國人都知道他是“太祖”,這是他的廟號,即“偉大的祖先”的意思,這是對開國皇帝的尊稱。但這并非當時人們對他的稱呼,因此,我遵照一般的指稱習慣,或直稱其名諱——朱元璋,或以其年號稱之——洪武(取“武運洪大”之意)。每個皇帝都要擇取一個年號,或標榜自己過往的功績,或表達對未來的期許,“洪武”即是要明朝子民牢記朱元璋的赫赫軍功。
朱元璋在成為洪武皇帝之前,就十分留心元朝境內(nèi)的龍見事件。馭龍是他的象征性職責(metaphoricaltask),他可不是不在乎象征意義(metaphors)的人。朱元璋很早就得到了第一次機會——至正十四年(1354)秋,距離他建立自己的王朝尚有14年。當時,他正在南京以西的長江流域作戰(zhàn),該地區(qū)遭遇大旱。當?shù)馗咐细嬖V他,附近的泥沼地里時不時有龍出現(xiàn)。他們請他向龍祈禱,以避免災害全面爆發(fā)。許多年后,朱元璋記道:“時信而往禱之,期日以三。后果答我所求。”雨來了。在謝龍的儀式上,朱元璋贊頌神龍:“不傷而不溢,功天地,澤下民,效靈于我!薄@正是他所希望的有朝一日自己的子民稱頌自己的話,“今也,龍聽天命,神鬼既知。”——既然朱元璋提到“天命”這一王朝興亡的法則,那么自己要當皇帝的意思已昭然若揭。他以一闋贊歌為整場儀式畫上句點,他贊頌的是龍,可又像是在說自己:
威則塞宇,潛則無形。
神龍治水,寰宇清寧。
既然有一位龍主登上了寶座,群龍就要俯首聽命:它們從人間撤離。除了朱元璋即位的第一年夏天,鄱陽湖因暴雨引發(fā)洪災外,洪武年間再無龍見的禍患。他確乎是一位龍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