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道德悲劇
在黑暗茂密的森林東邊,有一個牧羊人部落,他們在公共草地上以放牧綿羊為生。這里的規(guī)則很簡單:每個家庭擁有同樣多的綿羊。管理公共用地的是長老委員會,由每個家庭派出的代表組成。在過去的幾年里,委員會做出了很多艱難的決定。比如,有一戶家庭選擇喂養(yǎng)體型特別巨大的綿羊,以便占用更多的公共用地。經(jīng)過幾番激烈的爭論,委員會終于阻止了這種做法。另外有一戶家庭向鄰居家的綿羊投毒,因而受到了嚴厲的懲罰。有些人認為處罰過于嚴厲,但也有人認為處罰力度還不夠。不管怎樣,這個東方部落經(jīng)歷種種磨難興旺起來,有些家庭的繁盛勝過了其他的家庭。
在森林西邊,生活著另外一個部落。那里的牧羊人也有一塊公共草地。在那里,每個家庭可以擁有的綿羊數(shù)取決于家庭中的人數(shù)。他們也有一個長老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也做出了很多艱難的決定。有一戶家庭人丁特別興旺,家中有12個孩子,遠遠超過其他家庭。有些人抱怨他們占用了太多的公共資源。另外一戶家庭擁有6個孩子,因不幸染疾,一年之內(nèi)失去了5個孩子。有人認為,將他們的財產(chǎn)一下子削減一多半是不公平的,對這個家庭來說是雪上加霜。但不管怎樣,這個西方部落也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興旺起來,有些家庭的繁盛勝過了其他的家庭。
在森林北邊,也有一個部落。這里沒有公共草地,每個家庭都擁有自己的草地,并用籬笆圍住。每個家庭的土地大小不同,肥沃程度也不同。有些北方牧民比同伴更加聰明勤奮,他們用自己的積蓄從相對貧困的鄰居那里購買土地,擴大自己的地盤。但也有一部分北方牧民運氣不好,他們努力工作,但依然無法戰(zhàn)勝病魔,失去了兒女和部分牲畜,日子也相對清貧。還有一些得到命運垂青的牧民,無需智慧和勤奮,從先人那里直接繼承了大片的肥沃土地。在這個北方的部落里,長老委員會沒有太多事做,只要保證牧民遵守承諾,不侵犯別人的財產(chǎn)就好。不同家庭之間巨大的貧富差距導致了頻繁的爭斗。每年冬天,都有一些北方人饑寒交迫而死。但不管怎樣,這個北方部落經(jīng)歷種種磨難興旺起來,有些家庭的繁盛勝過了其他的家庭。
在森林南邊,還有另外一個部落。這里的牧民不僅共享草地,他們的牲畜也是共有的。這里的長老委員會非常忙碌,他們要管理部落的羊群,給人們分配工作,并進行監(jiān)督管理。整個部落的勞動果實平均分配給每一位成員。由于一些部落成員比其他人更加聰明勤奮,部落里時常也會發(fā)生沖突。雖然長老委員會聽到了很多有人消極怠工的抱怨,但總體來說,大多數(shù)人都是勤奮的。有些人受到集體精神的感染,積極工作,有些人則是由于不愿被鄰居指責,因此才努力工作。不管怎樣,這個南方部落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傮w來看,南方部落的家庭條件不如北方部落,但日子也還說得過去。冬天也不會有任何南方人因饑寒交迫而死去。
一年夏天,一場大火席卷了整個森林,把這里化為灰燼。接著又下起了傾盆大雨,沒過多久,曾經(jīng)的茂密森林就變成了廣闊平緩、綠草茵茵的小山丘,成為理想的牧場。周圍的部落都想占有這塊草地,因而發(fā)生了很多沖突。南方的部落認為新草場是大家共有的,應當由大家共同使用。他們?yōu)榇顺闪⒘艘粋新的委員會,對新草地進行管理,并邀請其他部落派出代表。北方的部落對這個建議嗤之以鼻。在南方人忙著制訂計劃的時候,北方部落的家庭已經(jīng)在新草地上建起了房屋和石墻,把自己的羊群趕上了草場。東方和西方部落的很多家庭也紛紛在新草地上建屋放牧,只不過他們不像北方人那樣急切,也有一些家庭派出代表,加入了新的委員會。
4個部落為了新草地爭斗不休,很多人和牲畜為此喪生。小摩擦逐漸升級為流血沖突,又逐漸演變成殊死搏斗的戰(zhàn)爭。起初,一個南方人的一只羊跑到了北方人的地盤,北方人把羊還了回去。后來,另一個南方人的羊也跑到了這個北方人的地盤,這個北方人要求南方人付錢贖回這只羊。南方人拒絕付錢,北方人就把羊殺掉了。為了報復,南方人捉了北方人的3只羊并把它們殺掉了。然后北方人又殺了南方人的10只羊。于是南方人燒毀了北方人的農(nóng)舍,還殺死了一個孩子。接著,10個北方家庭沖進南方人的集會地,放了一把火,殺死了很多南方人,其中還有不少孩子。就這樣,雙方冤冤相報,打斗不斷,綠色的山丘都被血染紅了。
更糟糕的是,還有很多遠道而來的部落想在新草地上定居。一個部落聲稱新草地是神明對他們的饋贈。他們的圣書上早就預言過那場燒毀森林的大火和后來恢復生機的草地。另一個部落則說這塊草地是他們祖先的家園。很多年以前,他們的部落被趕走了,但從這里還沒有成為森林的時候起,他們的祖先就居住在這里。很多部落的規(guī)則和習俗在外人看來都十分怪異,甚至荒謬。比如:黑綿羊和白綿羊不能圈養(yǎng)在同一個圍欄里;女人不能在公共場合裸露耳垂;周三不得唱歌等。曾有埋怨鄰家的女人在照看羊群時裸露耳垂,而當時他的兒子也在場。但鄰家女人拒絕遮蓋自己的耳垂,這位盡責的父親對此十分惱火。還有一次,一個女孩兒對一個男孩兒說,他們家信仰的神靈根本不存在。男孩兒在震驚之余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于是男孩兒的父親便向女孩兒的父親告狀,但女孩兒的父親竭力維護自己的女兒,表揚了女兒的聰明智慧,拒絕向男孩兒一家道歉。最終根據(jù)男孩兒所屬部落的法律,這個女孩的父親被殺死了。常識道德悲劇
在黑暗茂密的森林東邊,有一個牧羊人部落,他們在公共草地上以放牧綿羊為生。這里的規(guī)則很簡單:每個家庭擁有同樣多的綿羊。管理公共用地的是長老委員會,由每個家庭派出的代表組成。在過去的幾年里,委員會做出了很多艱難的決定。比如,有一戶家庭選擇喂養(yǎng)體型特別巨大的綿羊,以便占用更多的公共用地。經(jīng)過幾番激烈的爭論,委員會終于阻止了這種做法。另外有一戶家庭向鄰居家的綿羊投毒,因而受到了嚴厲的懲罰。有些人認為處罰過于嚴厲,但也有人認為處罰力度還不夠。不管怎樣,這個東方部落經(jīng)歷種種磨難興旺起來,有些家庭的繁盛勝過了其他的家庭。
在森林西邊,生活著另外一個部落。那里的牧羊人也有一塊公共草地。在那里,每個家庭可以擁有的綿羊數(shù)取決于家庭中的人數(shù)。他們也有一個長老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也做出了很多艱難的決定。有一戶家庭人丁特別興旺,家中有12個孩子,遠遠超過其他家庭。有些人抱怨他們占用了太多的公共資源。另外一戶家庭擁有6個孩子,因不幸染疾,一年之內(nèi)失去了5個孩子。有人認為,將他們的財產(chǎn)一下子削減一多半是不公平的,對這個家庭來說是雪上加霜。但不管怎樣,這個西方部落也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興旺起來,有些家庭的繁盛勝過了其他的家庭。
在森林北邊,也有一個部落。這里沒有公共草地,每個家庭都擁有自己的草地,并用籬笆圍住。每個家庭的土地大小不同,肥沃程度也不同。有些北方牧民比同伴更加聰明勤奮,他們用自己的積蓄從相對貧困的鄰居那里購買土地,擴大自己的地盤。但也有一部分北方牧民運氣不好,他們努力工作,但依然無法戰(zhàn)勝病魔,失去了兒女和部分牲畜,日子也相對清貧。還有一些得到命運垂青的牧民,無需智慧和勤奮,從先人那里直接繼承了大片的肥沃土地。在這個北方的部落里,長老委員會沒有太多事做,只要保證牧民遵守承諾,不侵犯別人的財產(chǎn)就好。不同家庭之間巨大的貧富差距導致了頻繁的爭斗。每年冬天,都有一些北方人饑寒交迫而死。但不管怎樣,這個北方部落經(jīng)歷種種磨難興旺起來,有些家庭的繁盛勝過了其他的家庭。
在森林南邊,還有另外一個部落。這里的牧民不僅共享草地,他們的牲畜也是共有的。這里的長老委員會非常忙碌,他們要管理部落的羊群,給人們分配工作,并進行監(jiān)督管理。整個部落的勞動果實平均分配給每一位成員。由于一些部落成員比其他人更加聰明勤奮,部落里時常也會發(fā)生沖突。雖然長老委員會聽到了很多有人消極怠工的抱怨,但總體來說,大多數(shù)人都是勤奮的。有些人受到集體精神的感染,積極工作,有些人則是由于不愿被鄰居指責,因此才努力工作。不管怎樣,這個南方部落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傮w來看,南方部落的家庭條件不如北方部落,但日子也還說得過去。冬天也不會有任何南方人因饑寒交迫而死去。
一年夏天,一場大火席卷了整個森林,把這里化為灰燼。接著又下起了傾盆大雨,沒過多久,曾經(jīng)的茂密森林就變成了廣闊平緩、綠草茵茵的小山丘,成為理想的牧場。周圍的部落都想占有這塊草地,因而發(fā)生了很多沖突。南方的部落認為新草場是大家共有的,應當由大家共同使用。他們?yōu)榇顺闪⒘艘粋新的委員會,對新草地進行管理,并邀請其他部落派出代表。北方的部落對這個建議嗤之以鼻。在南方人忙著制訂計劃的時候,北方部落的家庭已經(jīng)在新草地上建起了房屋和石墻,把自己的羊群趕上了草場。東方和西方部落的很多家庭也紛紛在新草地上建屋放牧,只不過他們不像北方人那樣急切,也有一些家庭派出代表,加入了新的委員會。
4個部落為了新草地爭斗不休,很多人和牲畜為此喪生。小摩擦逐漸升級為流血沖突,又逐漸演變成殊死搏斗的戰(zhàn)爭。起初,一個南方人的一只羊跑到了北方人的地盤,北方人把羊還了回去。后來,另一個南方人的羊也跑到了這個北方人的地盤,這個北方人要求南方人付錢贖回這只羊。南方人拒絕付錢,北方人就把羊殺掉了。為了報復,南方人捉了北方人的3只羊并把它們殺掉了。然后北方人又殺了南方人的10只羊。于是南方人燒毀了北方人的農(nóng)舍,還殺死了一個孩子。接著,10個北方家庭沖進南方人的集會地,放了一把火,殺死了很多南方人,其中還有不少孩子。就這樣,雙方冤冤相報,打斗不斷,綠色的山丘都被血染紅了。
更糟糕的是,還有很多遠道而來的部落想在新草地上定居。一個部落聲稱新草地是神明對他們的饋贈。他們的圣書上早就預言過那場燒毀森林的大火和后來恢復生機的草地。另一個部落則說這塊草地是他們祖先的家園。很多年以前,他們的部落被趕走了,但從這里還沒有成為森林的時候起,他們的祖先就居住在這里。很多部落的規(guī)則和習俗在外人看來都十分怪異,甚至荒謬。比如:黑綿羊和白綿羊不能圈養(yǎng)在同一個圍欄里;女人不能在公共場合裸露耳垂;周三不得唱歌等。曾有埋怨鄰家的女人在照看羊群時裸露耳垂,而當時他的兒子也在場。但鄰家女人拒絕遮蓋自己的耳垂,這位盡責的父親對此十分惱火。還有一次,一個女孩兒對一個男孩兒說,他們家信仰的神靈根本不存在。男孩兒在震驚之余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于是男孩兒的父親便向女孩兒的父親告狀,但女孩兒的父親竭力維護自己的女兒,表揚了女兒的聰明智慧,拒絕向男孩兒一家道歉。最終根據(jù)男孩兒所屬部落的法律,這個女孩的父親被殺死了。
授權(quán)書.jpg
喬舒亞·格林,現(xiàn)為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負責管理哈佛大學道德認知實驗室。其研究曾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以及麥克阿瑟基金支持。格林曾作客《查理·羅斯秀》和《美國科學前沿》的直播間,還曾在《紐約時報》和《發(fā)現(xiàn)》雜志發(fā)表過專欄;紐約公共電臺的《廣播實驗室》和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的《早間報道》節(jié)目也曾為他做過專題報道。
也許你已經(jīng)注意到,新草地的寓言是一個系列。這個寓言最初由生態(tài)學家加勒特·哈。℅arret Hardin)提出。他在1968年發(fā)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題為《公地悲劇》。在哈丁的寓言中,一群牧羊人共同享有一塊公共草地。這塊公共草地面積很大,足以養(yǎng)活很多牲畜,但牲畜數(shù)量不能無限增多。牧羊人經(jīng)常會面臨是否增加畜群數(shù)量的選擇。理性的牧羊人會怎樣做呢?如果在現(xiàn)有畜群的基礎(chǔ)上增加一只羊,牧羊人以后在市場上就可以多賣一只羊,獲得的收益也會增加很多。但養(yǎng)活這只羊的成本則需由使用公共草地的所有人共同承擔。這樣一來,牧羊人增加一只羊所需的成本很低,獲得的收益卻很高。因此,在不超出公共草地承載能力的范圍內(nèi),畜群的數(shù)量越多,對牧羊人就越有利。當然,每位牧羊人的情況都是一樣的。如果每位牧羊人都基于個人利益做決定,這片公共草地就會被徹底毀掉,所有人都會一無所有。
哈丁的“公地悲劇”闡釋了合作的問題。合作并不總是困難的。有時候,合作是水到渠成的選擇,有時候卻難于登天。介于兩者之間的情況,則是“有趣的合作”。
假設(shè)有兩個人,一個叫亞特,一個叫巴德。兩人同處于海上的一艘劃艇中,在巨大的風浪中努力保持平穩(wěn)。除非兩人都拼命劃船,否則誰都無法幸存。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這時,“集體”指的就是這兩個人)完全一致。對亞特和巴德來說,對“我”最好的選擇也就是對“我們”最好的選擇。然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合作則變成天方夜譚。假設(shè)亞特和巴德的劃艇正在下沉,但兩人只有一件救生衣,且救生衣無法共享。這時,“我們”的概念不復存在,只有兩個單獨的“我”。
在以上兩個例子中,合作或是必然選擇,或是天方夜譚,并不涉及社會問題。只有像哈丁的寓言那樣,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既不完全重合,也不完全沖突時,合作才成為一個問題:有一定難度,但也不是完全無解。讓我們再次回到哈丁的寓言,每一位牧羊人都能夠通過增加畜群數(shù)量而獲得更多利益,但這種做法會導致集體利益受損,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合作就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將集體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合作是社會存在的核心問題。
為什么一個人要存在于社會之中?為什么不能索性自己生活?答案是,有時候群體可以完成一些單憑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這條原則從地球上生命誕生開始,就一路引導著生命的進化。大約40億年前,分子聚在一起,形成了細胞。大約20億年前,細胞聚在一起,形成了更加復雜的細胞。接著,10億年之后,更加復雜的細胞聚在一起,形成了多細胞生物。這些群體之所以能夠進化,是因為其中的各個組成部分都能夠協(xié)同工作,將基因以新的、更加有效的方式進行傳遞。再將時間快進10億年,來到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生活著無數(shù)的群居動物,從螞蟻到狼再到人類。同樣的原則依然適用。蟻群和狼群能做的很多事,一只螞蟻或一匹狼都無法做到。人類則通過相互合作,成為統(tǒng)治地球的生物。
人與人之間絕大多數(shù)合作都是“有趣的合作”,以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部分重合為前提。在關(guān)于亞特和巴德的第一個例子中,我們假定兩人的利益完全一致:兩人都必須拼命劃船,否則都會被淹死。但類似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更加典型的情景是,亞特和巴德中有一個人可以不那么用力劃船,劃艇依然能夠保持平穩(wěn)。普遍來看,絕大多數(shù)的合作模式中,個人都能找到機會犧牲集體利益、擴大個人利益。也就是說,在合作過程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也就是“我”和“我們”之間的沖突幾乎不可避免,只是程度會略有不同。因此,幾乎所有的合作都有被侵蝕的風險,正如哈丁寓言中的公共草地。
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矛盾十分常見,甚至在很多看似不涉及合作問題的場景中,這對矛盾也會出現(xiàn)。假設(shè)亞特正在美國西部的荒原上漫游,獨自走在一條荒涼的山間小路上。在遠處的山上,亞特看到了另外一位旅行者的身影,他也是獨自一人,正在翻越前方的山脊。這個人帶武器了嗎?亞特無法判斷。但亞特自己是有武器的,他還是一位不錯的射手。亞特舉槍瞄準那位陌生人,自信能一槍斃命。但亞特應該開槍嗎?從自私的想法來看,開槍對亞特沒有任何損失。如果他將那位陌生人殺死,就不必擔心會被搶劫了。所以,開槍射殺那位陌生人符合亞特的私利。
同時,在同一片區(qū)域跋涉的巴德也面臨著同樣的選擇。他需要橫越山脈,取回之前藏好的金子。在路邊,巴德遇到了一位熟睡的陌生人。他知道自己返程時很可能會再次與這個人相遇,而那時,自己身上將會帶著金子。這位陌生人會對他實施搶劫嗎?巴德無法判斷。但巴德知道,如果他在陌生人的威士忌里下毒,熟睡的陌生人是不會察覺的。
從個人利益出發(fā),便會得到這樣的結(jié)果:巴德在亞特的威士忌里投毒。幾個小時后,亞特擊斃巴德。再過幾個小時,亞特喝下威士忌,也將死去。假如亞特和巴德都能夠?qū)δ吧说睦嫔晕⒍帱c考慮,兩人就都能夠活下來。然而,就像哈丁寓言中的牧羊人一樣,他們都被個人利益的誘惑擊敗了。結(jié)論:即使是最基本的尊重和不侵略,也是一種合作。不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物種,都不能將這種行為視作理所當然。黑猩猩是與人類最相似的兩種動物之一。假設(shè)兩群雄性猩猩在小徑上相遇,其中一群的數(shù)量明顯占優(yōu)勢,那么這群黑猩猩很可能會將另一群猩猩殺掉。既然有這種能力,為什么不做呢?誰會需要競爭?由此看出,和平就是合作的難題之一。也許你已經(jīng)注意到,新草地的寓言是一個系列。這個寓言最初由生態(tài)學家加勒特·哈。℅arret Hardin)提出。他在1968年發(fā)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題為《公地悲劇》。在哈丁的寓言中,一群牧羊人共同享有一塊公共草地。這塊公共草地面積很大,足以養(yǎng)活很多牲畜,但牲畜數(shù)量不能無限增多。牧羊人經(jīng)常會面臨是否增加畜群數(shù)量的選擇。理性的牧羊人會怎樣做呢?如果在現(xiàn)有畜群的基礎(chǔ)上增加一只羊,牧羊人以后在市場上就可以多賣一只羊,獲得的收益也會增加很多。但養(yǎng)活這只羊的成本則需由使用公共草地的所有人共同承擔。這樣一來,牧羊人增加一只羊所需的成本很低,獲得的收益卻很高。因此,在不超出公共草地承載能力的范圍內(nèi),畜群的數(shù)量越多,對牧羊人就越有利。當然,每位牧羊人的情況都是一樣的。如果每位牧羊人都基于個人利益做決定,這片公共草地就會被徹底毀掉,所有人都會一無所有。
哈丁的“公地悲劇”闡釋了合作的問題。合作并不總是困難的。有時候,合作是水到渠成的選擇,有時候卻難于登天。介于兩者之間的情況,則是“有趣的合作”。
假設(shè)有兩個人,一個叫亞特,一個叫巴德。兩人同處于海上的一艘劃艇中,在巨大的風浪中努力保持平穩(wěn)。除非兩人都拼命劃船,否則誰都無法幸存。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這時,“集體”指的就是這兩個人)完全一致。對亞特和巴德來說,對“我”最好的選擇也就是對“我們”最好的選擇。然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合作則變成天方夜譚。假設(shè)亞特和巴德的劃艇正在下沉,但兩人只有一件救生衣,且救生衣無法共享。這時,“我們”的概念不復存在,只有兩個單獨的“我”。
在以上兩個例子中,合作或是必然選擇,或是天方夜譚,并不涉及社會問題。只有像哈丁的寓言那樣,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既不完全重合,也不完全沖突時,合作才成為一個問題:有一定難度,但也不是完全無解。讓我們再次回到哈丁的寓言,每一位牧羊人都能夠通過增加畜群數(shù)量而獲得更多利益,但這種做法會導致集體利益受損,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合作就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將集體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合作是社會存在的核心問題。
為什么一個人要存在于社會之中?為什么不能索性自己生活?答案是,有時候群體可以完成一些單憑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這條原則從地球上生命誕生開始,就一路引導著生命的進化。大約40億年前,分子聚在一起,形成了細胞。大約20億年前,細胞聚在一起,形成了更加復雜的細胞。接著,10億年之后,更加復雜的細胞聚在一起,形成了多細胞生物。這些群體之所以能夠進化,是因為其中的各個組成部分都能夠協(xié)同工作,將基因以新的、更加有效的方式進行傳遞。再將時間快進10億年,來到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生活著無數(shù)的群居動物,從螞蟻到狼再到人類。同樣的原則依然適用。蟻群和狼群能做的很多事,一只螞蟻或一匹狼都無法做到。人類則通過相互合作,成為統(tǒng)治地球的生物。
人與人之間絕大多數(shù)合作都是“有趣的合作”,以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部分重合為前提。在關(guān)于亞特和巴德的第一個例子中,我們假定兩人的利益完全一致:兩人都必須拼命劃船,否則都會被淹死。但類似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更加典型的情景是,亞特和巴德中有一個人可以不那么用力劃船,劃艇依然能夠保持平穩(wěn)。普遍來看,絕大多數(shù)的合作模式中,個人都能找到機會犧牲集體利益、擴大個人利益。也就是說,在合作過程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也就是“我”和“我們”之間的沖突幾乎不可避免,只是程度會略有不同。因此,幾乎所有的合作都有被侵蝕的風險,正如哈丁寓言中的公共草地。
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矛盾十分常見,甚至在很多看似不涉及合作問題的場景中,這對矛盾也會出現(xiàn)。假設(shè)亞特正在美國西部的荒原上漫游,獨自走在一條荒涼的山間小路上。在遠處的山上,亞特看到了另外一位旅行者的身影,他也是獨自一人,正在翻越前方的山脊。這個人帶武器了嗎?亞特無法判斷。但亞特自己是有武器的,他還是一位不錯的射手。亞特舉槍瞄準那位陌生人,自信能一槍斃命。但亞特應該開槍嗎?從自私的想法來看,開槍對亞特沒有任何損失。如果他將那位陌生人殺死,就不必擔心會被搶劫了。所以,開槍射殺那位陌生人符合亞特的私利。
同時,在同一片區(qū)域跋涉的巴德也面臨著同樣的選擇。他需要橫越山脈,取回之前藏好的金子。在路邊,巴德遇到了一位熟睡的陌生人。他知道自己返程時很可能會再次與這個人相遇,而那時,自己身上將會帶著金子。這位陌生人會對他實施搶劫嗎?巴德無法判斷。但巴德知道,如果他在陌生人的威士忌里下毒,熟睡的陌生人是不會察覺的。
從個人利益出發(fā),便會得到這樣的結(jié)果:巴德在亞特的威士忌里投毒。幾個小時后,亞特擊斃巴德。再過幾個小時,亞特喝下威士忌,也將死去。假如亞特和巴德都能夠?qū)δ吧说睦嫔晕⒍帱c考慮,兩人就都能夠活下來。然而,就像哈丁寓言中的牧羊人一樣,他們都被個人利益的誘惑擊敗了。結(jié)論:即使是最基本的尊重和不侵略,也是一種合作。不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物種,都不能將這種行為視作理所當然。黑猩猩是與人類最相似的兩種動物之一。假設(shè)兩群雄性猩猩在小徑上相遇,其中一群的數(shù)量明顯占優(yōu)勢,那么這群黑猩猩很可能會將另一群猩猩殺掉。既然有這種能力,為什么不做呢?誰會需要競爭?由此看出,和平就是合作的難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