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作家肖克凡的*長篇小說。記述了天津舊租界在解放后,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這些不同的歷史時期里,租界內各色人物的命運和心態(tài)。既有那個時代天津的風土人情,又有新社會的時代氣息。作者善于塑造人物,語言也富有天津人的獨特韻味。小說寫的非常節(jié)制、真實、生動,既有理性的反思,又有深刻的思考,尤其作者寫出了逆境中人性的溫暖和普通百姓的善良與堅韌,以及對未來的向往。
小說寫的非常自然、節(jié)制、冷靜、樸實、真實而富于思考。作者的文筆老到,尤其對人物的觀察與把握非常到位,是一部有特色有風格又好讀的作品。文中加入了一些舊天津租界的老照片,還請了國內著名的8位作家,何立偉、鄭彥英、王祥夫、關仁山、葛水平、馮秋子、荊歌等,為該書專門畫了8幅插圖,使書圖文并茂,妙趣橫生。這也是該書的一個亮點。
該書被列入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精品工程 ,是作家出版社重點推出的作品。
這是作家肖克凡一生*想寫的小說,有他童年的回憶,有那一代人經(jīng)歷的歷史的變遷。
作者應當是個有往事的人。一個沒有往事的人,可能不容易成為一個激情的詩人、豐富的散文家、既智慧過人又傻得可愛的小說家。一個不珍惜往事的人,可能是個心靈生活平淡且缺乏深情的人。寫作,很可能是你與往事打交道。有人可能會說,我人生經(jīng)歷極其簡單,幼時學走路沒有跌過跤,自小讀書都考頭名,大學與讀研都是保送,畢業(yè)回到家族公司任高管……個人經(jīng)歷簡單就像拂面春風不曾留痕,往事簡單的幾乎等同于本人戶口冊頁……就這樣,你竟然成了從事寫作的人,那么只存在這種可能:你盜竊了戶口冊里全體家庭成員的往事,又盜竊了戶口冊外的他人故事,并且不知不覺發(fā)酵為自己的往事。這時候你真假難辨了,竟然將他人履歷認作自己年譜,而且堅決認為是這樣。你的寫作資源自此豐厚起來。然而,一個寫作者擁有了所謂此類往事,既標志著世故的清醒,也意味著童真的迷失。事實上,寫作行為本身印證著成熟與清醒,同時也意味著單純與童真的流失。記得小時候讀列夫·托爾斯泰的 《幼年·童年·少年》 時,便有朦朧的感覺,感覺人生是條不息的河流,正在朝著下游而去。是的,我們長大了,我們甚至老了,擁有自鳴得意的知識,擁有自以為是的理性,還擁有再造虛擬世界的本領,隨時可以在這個虛擬領域打敗所有競爭對手。同時我也略有感傷地意識于是選擇了寫作。寫作的原始沖動可能源自對河流終點的恐懼。從這個意義講,我通過對所謂往事的回溯,以時光隧道方式力求實現(xiàn)逆襲。知道這種逆襲不可能完成,便將從別人那里竊取而來的故事,幻化為自己的往事,要么至暗的痛心疾首,要么明亮的手舞足蹈,要么積極地再度初戀,以示青春純真,要么消極得哀鳴以嘆人生無常,便以為能夠停泊在自己港灣了。有時生活真假難辨,有時愛恨交織無解,有時真理甚至受到廣泛置疑:比如元宵節(jié)出現(xiàn)黑色湯圓,比如中秋節(jié)夜空顯現(xiàn)月牙兒,比如端午節(jié)竟然與詩人無關,只是糯米銷量大增而已……如此這般,不一而足。于是,寫作便成為微弱的人生表達,有時聲響,有時低語。不才如我者,只希望自己的寫作能夠不時流露童年時代殘存的孩子氣,這種童口無忌真實而屬于自我,權作心情而已。不論他人即地獄還是他人如兄弟,我將他人的往事轉化為自己的往事,并且在這個幾經(jīng)擴容的往事世界里構建自我世界。寫出自己過于美滿或很不美滿的童年,盡管其中包含著某些難以啟齒的丑聞。寫出自己至今尚未實施的某些野心,盡管這個野心小得宛如少年初吻,卻真實得超過我親自去吻,而且猶如電影 《雨人》 里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男主角所說的嗯,感覺有點濕的……這可能就是我不愿放棄寫作、或者說曾經(jīng)放棄寫作而最終重返寫作的基本理由之一?赡軟]有之二,或者說肯定沒有之二。
肖克凡
2018年4月
肖克凡,作家,現(xiàn)居天津。
著有長篇小說《鼠年》、《原址》、《天津大碼頭》、《尷尬英雄》等八部,小說集《黑色部落》、《賭者》、《你為誰守身如玉》、《愛情刀》、《最后一個工人》十五部,散文隨筆集《鏡中的你和我》、《我的少年王朝》、《一個人的野史》。有的作品被改編為電視劇和話劇上演。
曾獲首屆天津市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獎。長篇小說《機器》獲中宣部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以及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并入圍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生鐵開花》獲北京市文學藝術獎。
為張藝謀電影《山楂樹之戀》編劇。
天津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委會委員。
第一章:你是誰的兒子。
第二章:小巷里的布爾喬亞。
第三章:全上來,都下去。
第四章:團圓巷畫了個大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