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ntor 2009三維機械設計應用基礎(chǔ)(附光盤)
定 價:29.6 元
- 作者:許睦旬 著
- 出版時間:2009/7/1
- ISBN:9787040266429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H122
- 頁碼:321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Inventor2009三維機械設計應用基礎(chǔ)》由Autodesk授權(quán)作者主編,是Autodesk授權(quán)培訓中心(ATC)推薦教材,也是教育科學“十五”國家規(guī)劃課題“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子項目課題“工程圖學課程體系與教學內(nèi)容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
《Inventor2009三維機械設計應用基礎(chǔ)》以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09軟件的應用為主線,介紹了機械設計從三維建模到運動仿真的參數(shù)化設計過程。主要內(nèi)容有三維設計和Inventor 2009軟件簡介、建;A(chǔ)、零件造型、裝配設計、可視化設計、工程圖、高效參數(shù)化設計工具簡介、專業(yè)模塊和輔助設計分析、用戶定制和文件管理簡介等。書后附有設計例題和設計練習光盤。
《Inventor2009三維機械設計應用基礎(chǔ)》的主要特點是適用面廣,模塊化的章節(jié)設計可以多方適應教學需要。
《Inventor2009三維機械設計應用基礎(chǔ)》可供高等學校機械類、近機類等專業(yè)學生使用,也可供研究單位和企業(yè)中從事機械設計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參考。
第一章 三維設計和Inventor 2009軟件簡介
1.1 三維機械設計概述
1.1.1 產(chǎn)品設計制造的信息化和數(shù)字化
1.1.2 三維設計與數(shù)字樣機
1.1.3 三維設計軟件簡介
1.2 Inventor2009軟件的特點
1.2.1 Autodesk Inventor軟件的特點
1.2.2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09的新特性
1.3 軟件啟動與界面介紹
1.3.1 軟件啟動
1.3.2 軟件界面
1.3.3 使用幫助
1.4 體驗Inventor 2009
1.4.1 零件建模
1.4.2 部件裝配
1.4.3 零件工程圖
思考題
第二章 建;A(chǔ)
2.1 建模概述
2.1.1 建模步驟
2.1.2 零件建模環(huán)境
2.2 草圖
2.2.1 草圖的基本知識
2.2.2 草圖繪制工具
2.2.3 草圖編輯工具
2.2.4 草圖約束
2.2.5 繪制草圖舉例
2.2.6 使用草圖
2.2.7 三維草圖簡介
思考題
第三章 零件造型
3.1 特征概念和分類
3.1.1 特征概念
3.1.2 特征分類
3.2 基礎(chǔ)特征
3.3 定位特征
3.3.1 工作平面
3.3.2 工作軸
3.3.3 工作點
3.4 草圖特征
3.4.1 拉伸特征
3.4.2 旋轉(zhuǎn)特征
3.4.3 放樣特征
3.4.4 掃掠特征
3.4.5 螺旋掃掠特征
3.5 放置特征
3.5.1 孔特征
3.5.2 加強筋特征
3.5.3 殼特征
3.5.4 螺紋特征
3.5.5 圓角特征
3.5.6 倒角特征
3.5.7 拔模斜度特征
3.5.8 凸雕特征
3.5.9 貼圖特征
3.5.10 陣列特征
3.5.11鏡像特征
3.6 零件造型
思考題
第四章 裝配設計
4.1 裝配設計基礎(chǔ)
4.1.1 裝配設計的概念
4.1.2 部件裝配環(huán)境
4.2 裝載零部件
4.2.1 裝入零部件
4.2.2 改變零部件的視角和位置
4.2.3 控制零部件的可見性
4.3 約束零部件
4.3.1 零件的自由度
4.3.2 添加裝配約束
4.3.3 剩余自由度顯示
4.3.4 驅(qū)動約束
4.3.5 接觸集合與間歇運動關(guān)系的定義
4.3.6 iMate簡介
4.4 編輯零部件
4.4.1 修改零部件
4.4.2 陣列零部件
4.4.3 鏡像零部件
4.4.4 替換零部件
4.4.5 檢查干涉
4.5 創(chuàng)建在位零部件
4.6 表達零部件
4.6.1 改變零部件的顏色樣式
4.6.2 部件剖切
4.6.3 設計視圖
4.7 自適應設計
4.7.1 自適應的概念
4.7.2 自適應的準則
4.7.3 自適應的類型與應用
4.8 資源中心與設計加速器簡介
4.8.1 資源中心
4.8.2 設計加速器
思考題
第五章 可視化設計
5.1 表達視圖與動畫
5.1.1 表達視圖概述
5.1.2 創(chuàng)建表達視圖文件
5.1.3 編輯表達視圖
5.1.4 動畫模擬
5.2 Inventor Studio
5.2.1 Inventor Studio概述
5.2.2 Inventor Studio操作界面
5.2.3 渲染圖像
5.2.4 渲染動畫
思考題
第六章 工程圖
6.1 設置工程圖
6.1.1 工程圖環(huán)境
6.1.2 工程圖設置
6.1.3 工程圖模板
6.2 創(chuàng)建工程圖視圖
6.2.1 基礎(chǔ)視圖
6.2.2 投影視圖
6.2.3 剖視圖
6.2.4 斷面圖
6.2.5 斜視圖
6.2.6 局部視圖
6.2.7 局部剖視圖
6.2.8 打斷視圖
6.2.9 剖面圖
6.3 工程圖的標注
6.3.1 標注尺寸
6.3.2 工程圖注釋
6.3.3 明細欄和序號
6.4 綜合舉例
6.4.1 設置工程圖模板
6.4.2 創(chuàng)建零件圖
6.4.3 創(chuàng)建裝配圖
思考題
第七章 高效參數(shù)化設計工具簡介
7.1 參數(shù)化建模
7.1.1 參數(shù)和等式
7.1.2 參數(shù)電子表格
7.2 iPart
7.2.1 創(chuàng)建iPan
7.2.2 使用iPan
7.3 iFeature
7.3.1 創(chuàng)建iFeature
7.3.2 使用iFeature
7.4 衍生零部件
思考題
第八章 專業(yè)模塊和輔助設計分析
8.1 鈑金件
8.1.1 鈑金設計模板
8.1.2 鈑金特征
8.2 焊接件
8.2.1 焊接件設計環(huán)境
8.2.2 焊接特征組
8.3 運動仿真
8.3.1 運動仿真的基本流程
8.3.2 運動仿真環(huán)境
8.3.3 添加運動約束
8.3.4 驅(qū)動
8.3.5 載荷
8.3.6 仿真分析
8.3.7 運動仿真實例
8.4 應力分析
8.4.1 有限元的基本知識及應力分析的基本流程
8.4.2 進入應力分析環(huán)境
8.4.3 設置零件材料
8.4.4 設置零件受力與載荷
8.4.5 設置約束
8.4.6 應力分析
8.4.7 應力分析實例
8.5 結(jié)構(gòu)件生成器
8.5.1 結(jié)構(gòu)件生成器環(huán)境
8.5.2 結(jié)構(gòu)件生成器應用實例
8.6 三維布管設計
8.6.1 三維布管設計環(huán)境
8.6.2 三維布管設計實例
8.7 三維布線設計
8.7.1 三維布線設計環(huán)境
8.7.2 三維布線設計流程
思考題
第九章 用戶定制和文件管理簡介
9.1 應用程序選項、自定義、文檔設置
9.1.1 應用程序選項
9.1.2 自定義
9.1.3 文檔設置
9.2 筆記和OldVersions文件夾
9.2.1 筆記
9.2.2 OldVersions文件夾
9.3 特性和設計助理
9.3.1 特性(iProperties)
9.3.2 設計助理
9.4 打印與發(fā)布
9.4.1 打印
9.4.2 發(fā)布
9.5 與其他CAD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交換
9.5.1 附加模塊管理器
9.5.2 Invento/2009與其他CAD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交換
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