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熱泵論》闡述了狹義熱泵概念的歷史成因,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廣義熱泵概念提出的必然,并在廣義熱泵概念之下,將通常的空調制冷技術理論,與熱泵技術理論有機地揉合在一起,統(tǒng)而論之,名曰《廣義熱泵論》。
《廣義熱泵論》共15章,以電力驅動的蒸氣壓縮式熱泵為基本內容。第1~3章敘述了熱泵定義,熱泵分類,熱泵熱源與工質,蒸氣壓縮式熱泵的熱力學基礎與熱泵機組構成的基本器件。第4~6章分別敘述了大氣/空氣源熱泵,(含大氣一空氣熱泵、空氣一空氣熱泵及大氣一水熱泵);水源熱泵(含水一空氣熱泵及水一水熱泵),以及直接式地埋管熱泵等。第7章敘述了熱泵的輸出調節(jié)(含電機調速及壓縮機內設調節(jié)裝置兩種方式),以及熱泵的冷熱功能轉換(含利用四通換向閥與利用外部水關閥門的開關兩種方式)。第8章敘述了水源熱泵系統(tǒng)的定義、構成及分類。第9~15章分別敘述了各類水源熱泵系統(tǒng):地埋管熱泵系統(tǒng),地下水源水源熱泵系統(tǒng),地表水源水源熱泵系統(tǒng),城市污水源水源熱泵系統(tǒng),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源水源熱泵系統(tǒng),火電廠冷卻水源熱泵系統(tǒng),以及水環(huán)熱泵系統(tǒng)等的構成及應用。
在威爾金森(Wllkinson.P)所著《百大發(fā)明》-書中,電冰箱榜上有名。電冰箱的核心其實是制冷機,制冷機的發(fā)展迄今已百余年。早在1834年,美國波爾金斯(Per-kins)發(fā)明了第一臺以乙醚為制冷劑的蒸氣壓縮式制冷機。1859年法國人卡列(Carre)發(fā)明了氨一水吸收式制冷機。1875年卡列(Carre)和林德(I.inde)發(fā)明了以氨作為制冷劑的氨蒸氣壓縮式制冷機,成為現(xiàn)代壓縮式制冷機的發(fā)端。由于天然冷源及其作用十分有限,而制冷機又是人工冷源的唯一選擇,因此深受重視并不斷發(fā)展。之后,于20世紀30年代始逐步改用氟利昂制冷劑,20世紀80年代末始逐步使用無氯氟利昂的制冷劑。制冷機的核心設備壓縮機也在活塞式之外先后發(fā)明了離心式、螺桿式、滾動轉子式及渦旋式等。
制冷機的原理是,在某種動力的驅動下——使熱由低溫側傳至高溫側,在低溫側由于熱的失去而達到制冷的目的,而傳至高溫側的熱被冷卻水或空氣帶走而未加利用。
其實,制冷機高溫側因熱的獲得而產生的制熱效應,也應該是可以利用的,這一點在1824年法國人卡諾(S.Carnot)發(fā)表的逆卡諾循環(huán)理論中已有原則揭示。而在1854年初開爾文(L.Kelvin)也曾提出:冷凍裝置可以用于加熱。
冷凍裝置在用于加熱時,通常被稱作熱泵。
熱泵的高溫側,在為空調等用戶供熱時,其低溫側用于制冷,或單純?yōu)闊岜玫墓徇\行提供熱的來源,即所謂的低溫熱源。
根據(jù)逆卡諾循環(huán)理論,熱泵在制熱時有著較高的能效,其制熱系數(shù)永遠大于1,且在某些場合要遠大于1。
但是,由于熱可以用柴草、煤炭及油、氣的燃燒比較方便地取得,不必斥資購置精密的“制冷機”,并耗費在當時而言仍比較寶貴的電能。長期以來,制冷機的制冷功能在生產及生活的各項領域——包括空調冷源在內,應用廣泛。而其制熱功能的應用,要滯后和少了許多。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后,人們才開始對能效相對較高,可以利用低品位、可再生能源的“制冷機”供熱——熱泵,重視起來。
正所謂存在決定意識,制冷技術理論歷經百余年的發(fā)展,已十分全面系統(tǒng)。而對于熱泵則鮮有完整的論述。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之后,才在制冷技術的教科書或工具書中附加熱泵章節(jié),或另出專著。而這些附加的熱泵章節(jié)或熱泵專著,重點均在于論述其制熱功能。這就在理論著述和習慣上形成了一個狹義的熱泵概念,即以制冷為目的時稱為制冷機,以制熱為目的或制熱、制冷雙功能時才稱為熱泵。其時,熱泵稱謂的實質在于熱從低溫側向高溫側的泵送——提升與傳輸,而不應在于其是否用于制熱。熱泵在運行時,制冷與制熱兩種效應同時并存。在工程應用中,或用其制冷,或用其制熱,或制冷與制熱按需(或季節(jié))輪換,或制冷與制熱同時進行。在應用其制冷時,通常稱為制冷機。但制冷機也是熱泵的一種,是用于制冷的熱泵。相對而言,這是一種廣義的熱泵概念。為還熱泵的本來面目,應該在暖通空調領域內確定這種廣義的概念,并且在該概念的指導下,進行熱泵理論的詮釋與著述。因為那種歷史形成的、狹義概念之下的制冷機與熱泵分割開的論述方式,難免出現(xiàn)重復、銜接不順,以及含混之弊病。
鑒于上述,作者意在廣義熱泵概念的指導下,將通常的制冷技術理論和相關的熱泵論述,有機地揉合在一起,統(tǒng)而論之,名日《廣義熱泵論》。
本書內容主要在于:一是構建起廣義熱泵的框架體系,擬定章節(jié),編排內容;二是選擇、斟酌、推敲定義及用語,以適應廣義熱泵概念的要求。十分幸運,國內外的業(yè)界學者已在其空調制冷技術以及熱泵的理論著述中,從理論基礎、設備構造、系統(tǒng)組成以及實際應用等各方面,均做出了較為充足的儲備。作者則需按照廣義熱泵的概念,借助前人的理論基礎,完成著述編寫的任務。全書共15章,內容包括了熱泵理論基礎、熱泵分類、熱泵功能、熱泵冷熱量輸出調節(jié)及功能轉換以及水源熱泵系統(tǒng)等。
按照工作原理,熱泵可以分為蒸氣壓縮式、蒸汽噴射式及吸收式等。蒸氣壓縮式熱泵還有電力驅動、內燃機驅動等。限于篇幅,本書僅以暖通空調領域內的、應用最為廣泛的、電力驅動的蒸氣壓縮式熱泵作為基本內容。
限于作者水平,且因在廣義熱泵的概念及其學術用語等方面無先例可循,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歡迎批評指正。對為本書提供寶貴理論支持的各位學者,對參與本書文稿打字、插圖繪制及編排做出貢獻的同志們,對協(xié)助完成電子稿件編排和調整的我的女兒肖雋一并表示感謝!
肖蘭生 張瑞芝
2016年5月27日
肖蘭生,1938年5月生,大學,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暖通空調專業(yè)顧問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公用設備(暖通)注冊工程師。
張瑞芝,1938年6月生,大學,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暖通空調專業(yè)高級工程師,國家公用設備(暖通)注冊工程師。
第1章 概論
1.1 熱泵定義
1.2 熱泵的熱源
1.2.1 熱泵熱源的一般要求
1.2.2 常用熱源
1.3 熱泵工質及冷熱媒介
1.3.1 熱泵工質
1.3.2 冷熱媒介
1.4 熱泵機組的分類
1.4.1 按工作原理分類
1.4.2 按配置的蒸氣壓縮機形式分類
1.4.3 按動力分類
1.4.4 按功能分類
1.4.5 按熱源或熱源端媒介以及負荷端媒介的組合分類
第2章 蒸氣壓縮式熱泵機組的熱力學基礎
2.1 蒸氣壓縮式熱泵機組的典型流程
2.2 逆卡諾循環(huán)
2.3 蒸氣壓縮式熱泵的理論循環(huán)
2.4 雙級壓縮模式
2.5 準雙級壓縮模式
2.6 三級壓縮模式
2.7 熱回收模式
2.8 冰蓄冷模式
2.8.1 全量蓄冷與非全量蓄冷
2.8.2 間接式冰蓄冷的系統(tǒng)形式
2.8.3 冰蓄冷系統(tǒng)的主要設備
2.9 “自由冷卻”模式
2.1 0熱泵的能效指標
2.1 0.1 熱泵的性能系數(shù)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
2.1 0.2 熱泵機組的能效比EER(EnergyEfficiencyRatio)
2.1 0.3 熱泵(冷水機組)的綜合部分負荷性能系數(shù)IPLV(IntegratedPartLoad
Value)
2.1 0.4 冷水機組的季節(jié)部分負荷性能系數(shù)SPLV(SeasonalPartI.oad
Value)
2.1 0.5 房間空調器的能效評價標準SEER、HSPF及APF
2.1 0.6 多聯(lián)式空調機的能效評價標準
第3章 蒸氣壓縮式熱泵機組的主要器件
3.1 熱泵的壓縮機
3.1.1 壓縮機的分類
3.1.2 各種壓縮機的結構特征
3.2 冷凝器
3.3 蒸發(fā)器
3.4 冷凝/蒸發(fā)器
3.5 節(jié)流機構
第4章 大氣/空氣源熱泵機組
4.1 大氣源的特點
4.2 大氣源熱泵的補充加熱
4.3 關于“風冷北擴
4.4 大氣一空氣熱泵機組
4.4.1 整體式空調機組
4.4.2 分體式機組
4.5 空氣一空氣熱泵機組
4.6 大氣一水熱泵機組
4.6.1 整體式大氣一水熱泵機組示例
4.6.2 模塊式大氣一水熱泵機組
4.6.3 熱回收機組示例
4.6.4 低環(huán)境溫度機組示例
第5章 水源熱泵機組
5.1 水一空氣熱泵機組
5.1.1 水冷單元式空調機
5.1.2 水源熱泵空調機
5.1.3 水源多聯(lián)式空調機
5.2 水一水熱泵機組
5.2.1 整體式水一水熱泵機組示例
5.2.2 模塊式水一水熱泵機組示例
5.2.3 熱回收式水冷冷水機組
第6章 直接式地埋管地源熱泵機組
第7章 熱泵的輸出調節(jié)及功能轉換
第8章 水源熱泵系統(tǒng)
第9章 地埋管熱泵系統(tǒng)
第10章 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
第11章 地表水源熱泵系統(tǒng)
第12章 城市污水源熱泵系統(tǒng)
第13章 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源熱泵系統(tǒng)
第14章 火電廠冷卻水源熱泵系統(tǒng)
第15章 水環(huán)熱泵系統(tǒn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