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阿城的具體作品為例,分析其知識結(jié)構(gòu)、文學和美術成績及居美的經(jīng)驗等,將其連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大背景,最終歸結(jié)為一種“氣質(zhì)”。作者對阿城的基本判斷是,他是中國當代的作家,其格局、視野、規(guī)模,當代作家鮮有能及者。
阿城是“體制外”一位個性獨特又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家,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量并不大,身份多重,影視繪畫都曾涉足。本書作者也非“體制內(nèi)”的那種專業(yè)評論家或?qū)W院派研究者,文字風格較接近阿城,以阿城的生平簡歷、知識結(jié)構(gòu)、師友交往、作品簡介為序,輕松寫來,對阿城代表作“三王”作了專門論述,并旁述了阿城在影視劇本和繪畫領域的成就。全書篇幅不大,較之其他幾部“作家論”,讀來更有趣味。
前 言
在中國當代作家中,阿城最具傳奇色彩。他往往被稱為:奇人、雜家、有妖氣者、大仙、大神、隱士、高士、天下第一聊天高手等。他的書,未必暢銷,但常銷。關于他這個人,到處被講述。關于他的段子,四處流傳。①?何以故?蓋因阿城作品雖不多,但給人印象深刻;他涉獵廣,見識高,凡有講論,頭頭是道;人有趣,他的人生就是一部精彩的作品。
阿城是作家,有“三王”為代表作,又有《威尼斯日記》《閑話閑說》《通識與常識》等。他也介入影視,為顧問,做編劇、美術指導等。他畫畫,曾參與“星星美展”。
阿城還精于廚藝和木工!拔耶敃r下鄉(xiāng)了,還想著怎么離開這兒。我就去學烹調(diào),我是有執(zhí)照的廚子。但是那個時候還是少一根弦。做了廚子之后,沒有人要我。因為我出身不好,出身不好的人不能做廚子,怕下毒。學成了之后才想到這個!乙郧案窘硨W手藝。一般師傅開始都要給徒弟個下馬威,不然他不老實。為什么說要給師娘端尿盆子,你能端得了師娘的尿盆子,行,你做人可以忍。師傅說,你把這凳子給拆了。我想肯定就是拿斧子往外打唄。結(jié)果打不動,才發(fā)現(xiàn)里面是榫。這個榫很復雜,你越搖這個椅子越結(jié)實。中國的老椅子不怕?lián)u。越搖越結(jié)實。”
楊肖,1983年生于北京,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學士、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美國西北大學藝術史學博士。在《文藝研究》《美術觀察》《南方文壇》《當代文壇》《海國圖志》等刊物發(fā)表文章,主要研究領域涉及美術史研究、文學、電影、當代藝術評論等。
前 言 /1
第一章 經(jīng)歷
第一節(jié) “電影鑼鼓”風波 /2
第二節(jié) 插隊 /11
第三節(jié) 回城 /16
第四節(jié) 赴美 /20
第五節(jié) 歸國 /24
第二章 阿城的知識結(jié)構(gòu)
第一節(jié) 舊書店培養(yǎng)出來的知識結(jié)構(gòu) /26
第二節(jié) 阿城所談之書 /31
第三節(jié) 阿城讀書法 /39
第三章 阿城師友結(jié)構(gòu)
第一節(jié) 所師 /42
第二節(jié) 朋友眼中的阿城 /53
第三節(jié) 阿城眼中的朋友 /57
第四章 小說
第一節(jié) 《遍地風流》 /67
第二節(jié) 以筆記體寫知青事 /72
第三節(jié) 雜與一 /78
第四節(jié) 古典故事先鋒講法 /92
第五節(jié) 創(chuàng)傷“考古”:論《色相》《噩夢》《炊煙》 /94
第六節(jié) 阿城的“訪碑” /97
第七節(jié)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00
第五章 “三王”
第一節(jié) 筆記小說底子,“新文學”形式 /103
第二節(jié) 肖疙瘩之死 /111
第三節(jié) 王與師之爭 /115
第六章 文章
第一節(jié) 阿城的“春秋” /120
第二節(jié) 祛魅與反思 /127
第三節(jié) “禮下庶人”之惡果 /143
第七章 電影
第一節(jié) 阿城對電影的理解 /159
第二節(jié) 決絕的態(tài)度 /164
第三節(jié) 具情色、鬼怪、武俠元素的商業(yè)電影 /167
第四節(jié) 發(fā)乎情止乎禮義 /169
第五節(jié) 向高人致敬 /172
第六節(jié) 舍國是而重家庭 /175
第八章 美術
第一節(jié) 參與“星星美展” /178
第二節(jié) 阿城的美術評論 /184
第三節(jié) 被賦予過多含義的身體:關于劉小東 /190
第四節(jié) 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 /196
阿城年譜 /203
后 記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