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奇科學1》《神奇科學2》是以北京科技視頻網(wǎng)和武漢電視臺科技之光聯(lián)合拍攝的100集同名微視頻科普系列片《神奇科學》為基礎,通過圖文形式介紹科學小實驗的材料備制、實驗步驟、操作技巧等,并著重講解了科學實驗背后的科學道理。并在每個小實驗后面附有二維碼,不須登錄任何網(wǎng)頁,直接通過掃一掃觀看該集視頻節(jié)目。(2)選取的實驗力求神奇,乍看起來有悖常識和經(jīng)驗,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涉及了物理、化學、生物、數(shù)學各領域。從*簡單的餐叉平衡、巧吸蛋黃到復雜的投針求、液滴還原;從*廉價的一張紙、2根火柴,到千元一塊的記憶金屬、美國快遞來的太空沙;從道理簡明的倒掛釘錘到迄今并無答案的姆潘巴效應;從一秒鐘完成的鴨蛋跳水到10年才見分曉的一滴難求。共同的特點是意外和有趣。引發(fā)孩子們從驚訝到思考。(3)在電視拍攝制作上全力以赴。把小兒科和微視頻當做重頭戲和大制作。調(diào)動了搖臂、軌道、高速攝影、微距攝影、逐格攝影、無影照明、動畫特技、虛擬現(xiàn)實等手段,力求制作精良和品質(zhì)上乘,讓科學的真和藝術的美結伴走進孩子的心靈。(4)對實驗背后的科學道理認真推敲,反復考訂,每個實驗都查閱大量國內(nèi)外資料,盡量避免謬種流傳。許多看似簡單的現(xiàn)象都有不同解釋。
《神奇科學》是一部具有全然創(chuàng)新意義的少兒科普圖書,它首次將新媒體的視頻節(jié)目導入紙質(zhì)圖書,只需要用智能手機在圖書的相應二維碼上掃一掃,就可以直接看到神奇科學的視頻。本書的定位是科學小實驗,它的內(nèi)容選擇與眾不同:有悖直覺、有違經(jīng)驗、有拂常識重點在于突出科學現(xiàn)象的神奇,以引發(fā)讀者對科學的好奇和興趣;而神奇感是通過大制作來實現(xiàn)的。視頻拍攝用上了搖臂、軌道、高速攝影、微距攝影、動畫特技、虛擬現(xiàn)實等高科技手段,不僅揭示出科學的神奇,而且展示出科學之美。
愛因斯坦4歲時從父親手中得到一個玩具羅盤,竟然激動得渾身顫抖;物理大師費曼還坐在嬰兒高腳椅上時,父親就教他玩多米諾骨牌和色塊圖案,11歲便在家中建立了小實驗室;DNA雙螺旋結構發(fā)現(xiàn)者沃森自幼迷上觀察鳥類,并在全國廣播公司兒童百事問科學競賽節(jié)目中獲獎;人類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2歲便跟父親一起觀看克利夫蘭航空表演,5歲開始乘坐飛機。許多名人都能從幼年時代找到一生成就的伏筆和遠因。兒童的心田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哪怕不經(jīng)意間落下的種子,日后也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從咿呀學語和蹣跚學步開始,孩子便成為一個觀察者、發(fā)現(xiàn)者、思考者和探索者。孩子的教育不是用海量信息充填大腦的內(nèi)存,而是讓知識和身心一起成長。要把被動的灌輸變成主動地學習,最好途徑莫過于喚起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和渴望。這組《神奇科學》實驗的選題理念便是神奇二字。相信天下兒童都有好奇心,會對那些有悖直覺、有違經(jīng)驗、有拂常識的科學現(xiàn)象從驚訝到思考,進而增長見聞,開闊視野,活躍思想,讓課堂知識得到延伸和補充。何況直接動手的體驗和能力是無可替代的。實驗選題力求豐富多彩,跨越多種學科,是因為顧念營養(yǎng)均衡。用視頻手段展現(xiàn)科學實驗細節(jié),無疑具有特殊優(yōu)勢。動畫特技、虛擬現(xiàn)實、軌道搖臂、無影照明、微距攝影、逐格攝影、高速攝影,小實驗完全值得當成大制作,因為我們希望科學的真和美能結伴走進孩子的心靈。講解實驗背后的科學道理就要靠書中的文字了。盡量守住不用數(shù)學公式的底線,以免把讀者嚇跑;但通俗處理如果滿足于差不多,結果也許就差很多。有些現(xiàn)象看似簡單,卻迄今并無標準答案,我們盡管對每個問題再三考訂,以求一是,相信仍然難免疏失。這些內(nèi)容與其說是寫給孩子,毋寧說是寫給家長和成人。為輔導孩子做實驗時提供參考,也許還能喚起對學生時代功課的重溫和討論。斑紋錯雜的二維碼如一扇詭譎的窗口,直接將視頻掃之即來。這是泛媒體化帶來的恩惠。也是這本書出版的時代印記。中國人望子成龍的傳統(tǒng)舉世無雙。當新一代孩子更加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時,顯然還需要有其他的心智模式。社會環(huán)境作為孩子的第三老師,有責任激活他們最可貴的科學靈感和創(chuàng)造精神。不由想到蝴蝶效應。寄望我們的這本小書和它蘊藏的有趣實驗像一群五彩斑斕的蝴蝶扇動翅膀,能在不太遙遠的將來,在某個孩子的人生征途上,引起美麗的風暴。
趙致真,男,1943年生,科普、文學、電視三棲專家,我國科普電視開拓者,首批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歷任武漢電視臺臺長,武漢廣播電視局局長,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會長、中國科教影視協(xié)會副會長。2007年退休,F(xiàn)任中央電視臺《科技之光》欄目主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市科普顧問。主要科普電視作品有系列片《我們的宇宙》(4集,中央臺播出),《科技與奧運》(35集,中央臺播出),《世博會的科學傳奇》(25集,中央臺播出),《歡樂與智慧同行2012年科技春晚》(北京臺播出),《神奇科學》(微視頻100集并出版二維碼視頻圖書,全國35個地方臺播出)。配套出版的圖書《科技與奧運》,《造物記》獲得多項獎勵,均被中宣部列入當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優(yōu)秀圖書?破针娨暺妒刈o敦煌》、《追尋永樂大鐘》等節(jié)目在拉夫伯勒、巴黎、蒙特利爾、里斯本、布達佩斯等國際電視節(jié)上獲獎;多次出任國際電視節(jié)評委。主持承辦20002006年連續(xù)四屆北京國際科技電視節(jié)。王俊,男,1970年3月生于湖北武漢,主任記者,1989年畢業(yè)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1995年進入武漢電視臺《科技之光》,執(zhí)導的多部作品獲國內(nèi)大獎。2017年參與創(chuàng)建《北京科技視頻網(wǎng)》并負責日常采編工作,F(xiàn)為中國科教影視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
鉛筆過水袋1 莫比烏斯帶2 牛奶抽象畫3 巧提冰塊4 鴨蛋跳水5 飄浮的乒乓球6 堅實的紙筒7 龍蛋8 鉛筆過水袋9 蠟燭蹺蹺板10 雜技易拉罐11 誰主沉浮12 杯子的吸力13 火中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