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里德里克·詹姆遜這本關于文化分析的著作中,他提供了一種被稱為暫定或可棄標準(a provisional or disposable canon)的獨特視角——即當我們進入藝術與文化產生的那個時代,美學史會關注什么?通過描述一系列生動的故事講述者,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瓦格納,哈姆雷特,馬勒的交響曲,20世紀的美國人(雷蒙德·錢德勒,羅伯特·阿爾特曼)以及晚期現代主義電影(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安哲羅普洛斯,索科洛夫),科幻小說(威廉·吉布森),還有電視連續(xù)劇,詹姆遜展示了藝術形式的可變性。最后,他以一篇關于文化和晚期資本主義的論文作為全書的結尾。
詹姆遜(F.RJameson),當代美國著名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批評家,美國杜克大學比較文學和批評理論講座教授,因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和學術影響而被譽為“引導了美國人文學科的方向”。近年來致力于討論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和全球化問題,其著述成為相關研究領域的必讀書。詹姆遜對中國知識界和思想界有著重大影響,他20世紀80年代在北京大學的系列演講“后現代主義和文化理論”,至今依然是中國學者理解“后現代主義”的主要理論依據:他提出的第三世界文學的“民族寓言”問題,直接影響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闡釋構架;他的著作在中國知識界和思想界擁有廣大讀者。
目錄
第一部分我們的古典主義
第一章敘事的身體:魯本斯與歷史
第二章作為戲劇家和諷喻家的瓦格納
第三章馬勒的超越和電影音樂
第二部分電影中的后期現代主義
第四章安哲羅普洛斯和集體敘事
第五章索科洛夫作品中的歷史與悲歌
第六章《十日談》與《十誡》
第三部分后現代作品中的改編實驗
第七章歐洲垃圾? 還是導演歌劇派?
第八章奧特曼與國家民眾,民族苦難與總體性
第九章全球神經漫游者
第十章現實主義與《竊聽風云》中的烏托邦
第十一章德累斯頓的時鐘
第十二章多種反事實的社會主義
第十三章骯臟的小把戲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