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傷害著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代人的,并不是悲傷所帶來的痛苦本身,而是他們?yōu)榱颂颖芡纯嗨龅氖虑椤?/p>
悲傷不是可以靠斗爭去克服的東西,死亡帶來的悲傷也被深深誤解。
……
在這本書中,我們會讀到15則關于愛、失親、面對自己的死亡以及撫平悲傷的動人故事。這些故事展示了悲傷如何揭開我們*深的恐懼、撕掉我們自我保護的外衣并使我們*真實的自我暴露出來。
作者帶我們走近有關悲傷的禁忌與迷思,讓我們尊重并理解悲傷的過程讀完《悲傷的力量》,我們對生命與愛會有更深刻的體認與感悟。
要治愈悲傷,首先要允許自己感受傷痛。我們需要洞悉自己內(nèi)心正在發(fā)生的變化,學會辨別自己的情感和動機,然后認識真實的自己。在這本書中,我們會讀到15則關于愛、失親、面對自己的死亡以及撫平悲傷的動人故事。也許在你獨自渡過生命的暗夜風暴時,它能給你撫慰與光亮。
1.英國喬治王子的教母、《每日郵報》鼓舞人心女性獎獲得者朱莉婭·塞繆爾,匯集25年悲傷咨詢與心理輔導一線經(jīng)驗的非凡作品。
2.《非誠勿擾》節(jié)目心理學學者嘉賓黃菡博士誠意推薦并擔綱翻譯。
3.暢銷英、美、加、德等10余個國家與地區(qū)。影響并幫助了千萬悲傷的人。
4.長居英國圖書暢銷榜。
5.企鵝蘭登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聯(lián)合重推,10余編輯傾力打造。
6.《周日時報》十佳暢銷書。
緒論|Introduction
安妮,我接待的第一位咨詢者,她住在倫敦一幢高層住宅的頂樓,就在哈羅大道的后面。那時候她將近七十歲,女兒特蕾西的死亡她在平安夜駕車與一輛卡車正面相撞讓安妮深受打擊。安妮房間里充斥的煙味和燥熱,那個三根電熱棒的取暖器和她激烈狂暴的悲傷,時至今日,這些在我心中一如二十五年前一般清晰。那時候我是當?shù)匾粋失親服務組織的志愿者,只接受了十個晚上的培訓,就坐在了安妮面前。我對她所經(jīng)歷的不幸感到手足無措和恐懼,但同時,我也有些興奮,因為我發(fā)現(xiàn)自己找到了余生想要從事的工作。安妮讓我明白了一個后來在數(shù)百人身上被一再證明的道理:我們需要尊重和理解悲傷的過程,承認悲傷的必要性。悲傷不是醫(yī)學康復模型里那種可以靠斗爭去克服的東西。作為人類,我們會本能地逃避痛苦,但是,與我們的直覺相反:要治愈悲傷,首先要允許自己感受傷痛。我們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在悲傷中支撐下去的辦法,因為悲傷是無法逃避的。安妮不肯正視女兒離去的真相,用酗酒來逃避現(xiàn)實,與那些希望她振作起來的親友們爭吵。最后迫使她接受深愛的女兒離去的現(xiàn)實并繼續(xù)生活下去的,卻恰恰是這種痛苦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死亡是最大的禁忌,死亡帶來的悲傷也被深深誤解。我們可以輕松地談論性或失敗,或者展示我們心靈深處的脆弱,但是談到死亡,我們總是沉默。死亡如此令人恐懼,甚至陌生,我們很多人根本無法找到合適的語言去表達它。這樣的沉默導致了一種無知,讓我們得以避免對他人和自己的悲傷做出回應。我們希望看到失親者忍住悲傷,感嘆他們竟能如此堅強。但即使我們用諸如去世逝去去了更好的地方等說法來否認死亡,現(xiàn)實仍然很殘酷:我們的社會在面對死亡時很無奈。我們被迫面對死亡,那種失控感和無力感與二十一世紀的醫(yī)學可以治愈我們;如果不可以,足夠的意志力也可以的信念是相悖的。每一天有無數(shù)的人死去,以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方式。僅在英格蘭,一年就有五十萬人死去。平均來說,一個人死亡至少會影響五個人,這意味著上百萬的人會被訃聞打擊。他們會永遠記得他們在哪里聽到了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孩子即將死去或者已經(jīng)死去的消息。這個消息會影響他們余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最終不可避免地改變他們與自己的相處方式。他們在多大程度上處理好悲傷的情緒,會反過來影響到他們身邊的朋友和家人。我們感受到的痛苦是無形的,它是根據(jù)我們對逝者的愛的程度所形成的或大或小的隱形傷口。我們會為突如其來或者預料之中的死亡而悲傷,但不管是哪一種,我們抬頭望見的依舊是死亡事件發(fā)生前的那一片天空,但從鏡中窺見的自己已然改變?粗约旱恼掌,我們會對自己曾經(jīng)的天真笑容感到訝異。死亡是個巨大的揭示者:它迫使暗藏的裂紋和潛伏的秘密走向公開,它讓我們意識到身邊親近的人對我們有多么重要。但是我們身邊的人卻不一定理解我們經(jīng)歷的事情多么復雜或者我們正在承受的傷痛多么深重。我看到的普遍情況是:真正傷害著一個人(如安妮)、一個家庭,甚至一代人的并不是悲傷所帶來的痛苦本身,而是他們?yōu)榱颂颖芡纯嗨龅氖虑。處理悲傷需要我們做出生理與心理上的多種層面的努力。我們無法獨自完成所有這些努力。在痛失至愛中幸存的關鍵是來自他人的愛。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才可以去努力學會忍受痛苦,離開逝者繼續(xù)活下去敢于向前邁步,重新相信生命。在我的專業(yè)領域里,有大量經(jīng)過深入研究的實用策略和心理學解讀,這些對處于悲傷中的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作為一個心理治療師,我見證了這類知識可以怎樣幫助那些失親者,避免其因為不恰當?shù)脑庥龈鼔牡慕Y(jié)果。研究表明,15%的精神疾病轉(zhuǎn)診是因為悲傷沒有被處理好。關于死亡的恐懼和隨之而來的悲傷大部分是源于知識的匱乏,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處理這種恐懼并且以信心取而代之。我希望人們明白悲傷是我們必經(jīng)的過程,并且,經(jīng)驗告訴我,悲傷是一項作業(yè),是極為沉重的苦工。但如果我們承擔它,它就能為我們效勞,令我們得以痊愈。經(jīng)歷一個自然的悲傷的過程,我們或許會因為某種支持而能夠更好地面對日常生活,我希望這本書就能提供這樣一種支持。在這本書里,你會讀到關于悲傷的很多案例分析,都建立在真實人物經(jīng)歷的基礎上。雖然我把它們按照主人公與逝者的身份關系分組編輯起來(比如喪偶、喪親、手足之殤或喪子),但每一個案例無疑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故事向我們揭示,我們需要更了解自己內(nèi)心正在發(fā)生的一切,必須學會識別自己的情感和動機,并漸漸真正地認識自己。如果我們要適應失去親友這個新的現(xiàn)實,那么這就是必要之舉。悲傷的出現(xiàn)不是按部就班的,它不是一件我們可以忘記或者拋至身后的事情,它是一個本身就帶有能量的個體化過程,要求我們找到處理恐懼和痛苦的方法,還要適應一個新的自己,我們的新的常態(tài)。大部分人總能找到辦法來承受這令人難以承受之事,這正說明,在重建自己的生活這件事上,我們有驚人的進化力。雖然這些案例分析是以我與每個人的心理咨詢關系為框架書寫的,但是重點卻更著眼于悲傷本身而非心理治療。這些案例向我們展示,傾聽一個人與跟他對話同等重要一個人在訴說自己的故事時被充分傾聽的力量不容小覷。傾聽絕不只是專業(yè)治療師的專屬能力,它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掌握使用的。我們甚至會驚訝于朋友向我們傾訴了多少東西,以及我們的耐心傾聽對他們是多大的幫助。在我們的面談里,我的來訪者會深入探討他們在經(jīng)歷失親之前對生命的設想、對世界的理解。他們努力組織語言去描述之前從未說出口的事情,他們有了自由,因為無須為了保護我而回避他們最真切的痛苦、最深層的恐懼和最糟的想法。他們述說他們的憂慮、當下關注的事情,感到輕松一些,從而也找到了與自己相處的新方式。他們會剖析可能激戰(zhàn)正酣的幾個自我,或那些挑剔自己一舉一動的內(nèi)心低語。他們獲得了空間,去發(fā)現(xiàn)自己對外界的防御背后到底是什么:這些防御或許保護過他們,現(xiàn)在卻在阻撓他們。他們會更加徹底地袒露自己,學會對自己的某些地方妥協(xié),比如他們像父母的地方那些他們心生厭惡又或不由自主模仿的行為。有些情感會悄然無聲地將人綁縛成繭。擁有一個放置這些糾結(jié)情感的處所,一個能化解這些情感而后讓人尋求現(xiàn)實的處所,有時候能夠減輕由純粹的悲傷引起的痛苦。在每章最后的反思部分,我寫了關于如何對待這種失去的更多思考,以及一些關于故事中出現(xiàn)的主題的現(xiàn)實情況和輔導建議。同時,我也為讀者提供了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證明失親者應該學會消除錯誤的印象以為悲傷將壓垮他們。閱讀與你的生活經(jīng)歷并不直接有關的章節(jié)可能更能幫助你發(fā)現(xiàn),在面對親人的死亡時,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同樣的過程,當一個人哀悼與我們毫無瓜葛的死亡時,我們甚至會在他身上驚訝地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我們對悲傷的看法根植于英倫文化里,我簡單概括了我們的看法從維多利亞時代到今天有了怎樣的變化,當然有些昔日的慣例,在今天不沿襲下去的話可能更糟。關于友情的部分囊括了我一直以來累積的對于友情之重要性的見解。朋友在一個失親者的恢復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怎么強調(diào)都不為過,哪怕他們帶來阻力的可能性與給予幫助的可能性一樣大。最后一章探討了我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詳見力量支柱(pillars of strength)圖。我希望這本書成為一份可以被反復閱覽的資料。我希望人們能理解自身以及他們關心的人的悲傷。我希望這本書可以被家人或朋友用來令失親者確信生活可以重建,信任可以加深。我們可能不再盲目地懷抱希望,我們可能總有些時候會感受到失去的痛苦,但我們所獲得的對自我更深入的理解,終會令我們有成長之感。
作者:[英]朱莉婭·塞繆爾(Julia Samuel)
悲傷心理治療師,倫敦圣瑪麗醫(yī)院婦幼保健先驅(qū)人物,英國喪親兒童基金會(Child Bereavement UK)創(chuàng)始人,服務于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同時創(chuàng)辦個人診所,25年來為無數(shù)喪親家庭提供了專業(yè)心理輔導。
譯者:黃菡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心理學博士,江蘇省委黨校社會文化教研部教授、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譯著有《中國都市消費革命》《男性氣質(zhì)的終結(jié)》。
目錄|Contents
致中國讀者
譯者序 對于死亡,我想了解和談論
緒論
理解悲傷
失去伴侶
When a partner dies
凱特琳/年近五十,相伴二十年的丈夫肝癌晚期
凱莉/三十歲,伴侶遭遇自行車意外
斯蒂芬/六十二歲,妻子突遇車禍
反思|
失去父母
When a parent dies
布麗奇特/五十二歲的律師,母親突發(fā)心臟病
麥克斯/四歲半時目睹入室盜賊射殺了母親
謝麗爾/母親突發(fā)急病
反思|
支持失親的兒童|
失去手足
When a sibling dies
露絲/同父異母的弟弟遭遇車禍
慕希/二十五歲左右,弟弟自殺身亡
法西亞/四十五歲,姐姐患上運動神經(jīng)元疾病,五年后辭世
反思|
失去兒女
When a child dies
亨利與米米/分娩時嬰兒意外夭折
菲爾與安妮特/度假時幼女溺水
布魯與羅伯特/二十九歲的女兒服藥過量
反思|
面對自己的死亡
Facing your own death
瓊/四十八歲時患上肺癌,目前余生約六個月到一年
芭芭拉/逾七十五歲,十七年前患腎臟癌,目前剩下幾個月時間
戈登/年逾八十,肝癌,癌細胞已擴散全身
反思|
如何幫助:應對悲傷,我們需要做的事
What helps
力量支柱
朋友和家人可以做什么
死亡和臨終在英國的歷史背景
后記
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