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shù)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shù)形象小說《祝!贰栋正傳》《藥》等先后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后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壽,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樹人。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始用筆名魯迅。生于浙江省紹興縣城,卒于上海。魯迅從小閱讀興趣十分廣泛,看過很多野史、雜記,對民間藝術(shù)也有深切愛好,這些都為他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資源。
魯迅也被譽為“青年導師”,受他提攜、指點和教導的后輩學生非常多,如孫伏園、丁玲、蕭軍、蕭紅、羅家倫、馮雪峰、臺靜農(nóng)等,都深受魯迅的影響。
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
熱風
題記
一九一八年
隨感錄二十五
三十三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一九一九年
隨感錄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六“來了”
五十七現(xiàn)在的屠殺者
五十八人心很古
五十九“圣武”
六十一不滿
六十二恨恨而死
六十三“與幼者”
六十四有無相通
六十五暴君的臣民
六十六生命的路
一九二一年
知識即罪惡
事實勝于雄辯
一九二二年
估《學衡》
為“俄國歌劇團”
無題
“以震其艱深”
所謂“國學”
兒歌的“反動”
“一是之學說”
不懂的音譯
對于批評家的希望
反對“含淚”的批評家
即小見大
一九二四年
望勿“糾正”
南腔北調(diào)集
題記
一九三二年
“非所計也”
林克多《蘇聯(lián)聞見錄》序
我們不再受騙了
論“第三種人”
“連環(huán)圖畫”辯護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
《自選集》自序
祝中俄文字之交
一九三三年
聽說夢
論“赴難”和“逃難”
學生和玉佛
為了忘卻的記念
誰的矛盾
看蕭和“看蕭的人們”記
《蕭伯納在上!沸
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
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我怎么做起小說來
關(guān)于女人
真假堂吉訶德
《守常全集》題記
談金圣嘆
又論“第三種人”
“蜜蜂”與“蜜”
經(jīng)驗
諺語
大家降一級試試看
沙
給文學社信
關(guān)于翻譯
《一個人的受難》序
!稘暋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兒童
“論語一年”
小品文的危機
九一八
偶成
漫與
世故三昧
謠言世家
關(guān)于婦女解放
火
論翻印木刻
《木刻創(chuàng)作法》序
作文秘訣
搗鬼心傳
家庭為中國之基本
《總退卻》序
答楊屯徭人先生公開信的公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