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筆觸深達人性中某些*根本、*隱秘的特質,催人深思。小說中自始至終涌動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寫作技巧,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1)杜拉斯憑借《情人》獲得了法國*文學獎項龔古爾獎。
2)王小波十分推崇王道乾先生的《情人》譯本。
3)梁家輝主演的同名電影為電影史上留下了一部經典影片。
瑪格麗特杜拉斯以小說《情人》獲得1984年龔古爾文學獎。這一新作在去年秋季文學書籍出版季節(jié)出現(xiàn)之始,即引起廣泛的熱烈的反響,各大報爭相發(fā)表熱情洋溢的評論,去年9月初發(fā)行量每日即達到一萬冊之多。這位女作家原屬難懂的作家之列,這部作品出乎意料地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取得很大的成功,被認為是歷史性的、杜拉斯現(xiàn)象。待龔古爾獎揭曉后,此書大概已經有近百萬冊送到讀者手中了。
這種所謂杜拉斯現(xiàn)象是值得注意的!缎掠^察家》雜志上發(fā)表了一位普通讀者的來信,說在一個月之前,瑪杜對我來說還意味著瑪格麗特杜拉斯祖瓦爾(Dura[z]oir,即杜拉斯寫的那種東西之意),一個專門寫令人昏昏欲睡而且復雜得要命的書的作家,她還搞一些讓人看不懂的電影,可是讀過《情人》以后,這位讀者終于發(fā)現(xiàn)了瑪格麗特-杜拉斯。一位五十六歲的心理學家說這部小說由于這種完全獨特的寫法,在語法范圍內的這種簡練,對于形象的這種選擇,簡直使他為之入迷。一位工程師發(fā)表感想說:把一些違反傳統(tǒng)、不合常規(guī)的感情寫得這樣自然,必是出于大作家之手,如果作家缺乏才氣,那種感情看起來就未免太可怕了。有一位三十四歲的母親寫信在報上發(fā)表,表示她一向認為杜拉斯是枯燥的、知識分子式的女小說家,讀了她的新作之后,發(fā)現(xiàn)小說中有著如此豐富的情感、力量和激情,驚奇不已。這些不屬于大學文學院或文學界的人士發(fā)表的意見,當然各有其思想背景,但可予注意的是像杜拉斯這樣追求創(chuàng)新而不易為一般讀者所理解的現(xiàn)代作家在法國已漸漸為廣大讀者所理解和接受了。杜拉斯不是通俗作家,其作品竟暢銷到這樣的境地,恐怕不是什么商業(yè)性或迎合某種口味的問題。
小說《情人》據(jù)說最初起于瑪格麗特杜拉斯之子讓馬斯科洛編的一本有關杜拉斯的生活和她攝制的影片的攝影集,題目叫作《絕對的形象》;這個影集題首寫明獻給布魯諾-努伊唐(法國當代著名的很有才華的電影攝影師);影集所收圖片自成一體,但其中有一幅居于中心地位的圖片,即在渡船上渡河一幅獨獨不見,但從影集整體看,缺少的這一幅又在所有的圖片中處處依稀可見。影集的說明文字有八十頁,杜拉斯的生活伴侶揚安德烈亞在打字機上打好之后,認為這些說明文字不免畫蛇添足,是多余的,建議杜拉斯以之另寫一本小說。杜拉斯也曾將影集連同說明文字送給出版家去看,反應冷淡。小說的起因便是如此?芍≌f《情人》與作家個人生活密不可分,帶有自傳的因素,而且與作家的文學、電影(戲。﹦(chuàng)作活動也緊密相關。
瑪格麗特杜拉斯說:《情人》這本書大部分是由過去已經說過的話組成的。她說:讀者忠實的讀者,不附帶任何條件的讀者對我這本書的人物都是認識的:我的母親,我的哥哥,我的情人,還有我,地點都是我過去曾經寫過的,從暹羅山到卡蒂納大街許多地點過去都寫過……所有這一切都是寫過的,除開瑪麗一克洛德卡彭特和貝蒂-費爾南代斯這兩個人物。為什么要寫這兩個女人?這是讀者普遍表示有保留意見的。所以我擔心這本書的已知的方面會使讀者感到厭煩,對于不知的方面,人們又會因此而責備我?梢,從小說《情人》可以尋索出這位作家文學思想的發(fā)展和各個時期發(fā)表的作品的若干線索,有助于對這位在藝術上始終進行試驗的作家進一步了解。
一部小說帶有自傳色彩,與一部自傳體作品不能等同視之。杜拉斯說,《情人》是一本由不得自己寫出而又合我而去的書,它離開我的雙手被送出去,此后它就是它了。這是我寫的許多書中與各書諧音最少的一本。其中只有一句話沒有寫進故事框架之內,即第14頁與15頁(譯文見本書第9頁):我的生命的歷史并不存在……等等,關于寫作一事對于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只講過這么一次:寫作,什么也不是。這本書全部都在這里了……小說當然不能等同于自敘傳,同樣也不應僅僅歸之于一個故事,作品包含的內容大于情節(jié)。出版小說《情人》的出版家(子夜出版社)熱羅姆蘭東指出:有些人曾勸她刪去某些段落,我曾鼓勵她保留不動,特別是關于貝蒂費爾南代斯的一節(jié),這是這本書最有意趣的一段,因為這一部分表明這本書的主題決非一個法國少女與一個中國人的故事而已。在我看來,這是瑪格麗特杜拉斯和作為她全部作品的源泉的那種東西之間的愛的歷史。情人代表著許許多多人物……這樣的意見可能是符合一部文學作品的實際情況的。
上面所說瑪格麗特杜拉斯關于寫作的看法,在小說中其實提到不止一次,但語焉不詳,下筆時顯然避之惟恐不及而又不得不寫。在其他場合,杜拉斯談到文學問題的文字也不多見。這個問題在《情人》中畢竟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細心看去,似可探得一些消息。
有人問這位作家,在重讀自己的這本小說的時候,是不是有某些懊悔,感到遺憾的地方。回答是:沒有,只有小說的結尾是例外,即小說最后十行文字寫打來的一個電話。不過,這是已經發(fā)生的事,像其余的一切一樣,所以,在這一點上,又何必加以掩蓋?何況這正好就是全書的結局。我寫的書一向都是沒有結尾的。但在這里,小說的開端就把全書關閉起來了。這里又一次指明《情人》一書與作者的其他小說作品的不同之處。
小說處理的題目大體仍然是關于愛情、死、希望這些觀念。如講到沒有愛的愛情,愛的對象便變成了物,等等。小說中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一些普遍現(xiàn)象既置之于具體的時間與空間條件下加以描繪,又常常從絕對的角度按不同層次給以測度。由此引出極度的痛苦、深可悲戚的情景,而運筆又偏于枯冷,激情潛于其下,悲劇內容既十分沉重又彌漫全篇,很是低沉悲傷。
王道乾
杜拉斯,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女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藝術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四歲時喪父,童年的苦難和母親的悲慘命運影響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說《厚顏無恥之輩》(1943)開始她的文學生涯。她的作品不僅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而且尤其注重文體,具有新穎獨特的風格。早期小說《抵擋太平洋的堤壩》(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時代的貧困生活,還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會現(xiàn)實為題材的!吨辈剂_陀海峽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滿了鏡頭般的畫面和口語式的對話,因此不少都被改編成影片;后來的小說如《塔爾奎尼亞的小馬》(1953),《琴聲如訴》(1958),《洛爾V.斯坦的迷醉》(1964)等則善于打破傳統(tǒng)的敘述模式,把虛構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因而使她一度被認為是新小說派作家,其實她的小說只是在手法上與新小說類似,重視文體的詩意和音樂性,但在構思方面卻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繪貧富對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獨特的方式揭露社會現(xiàn)實。
杜拉斯在戲劇和電影方面同樣成就卓著,她分別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戲劇集,在1983年還獲得了法蘭西學院的戲劇大獎。作為法國重要的電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員,她不僅寫出了《廣島之戀》(1960)、《長別離》(1961)這樣出色的電影劇本,而且從1965年起親自擔任導演,從影片《印度之歌》(1974)開始,每年都有一兩部影片問世,而且有不少獲得了國際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