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四卷,共約400萬字,內含中國22種民族古文字撰寫的古籍文獻資料,有古籍珍品圖片1000幅左右,包括書籍、文書、碑銘等類別。每一文種概略介紹這一民族的基本情況、文字的起源與演變、文字的類別和各種版本形式、整理研究狀況等,各文種收古文字文獻圖片約50幅,簡明介紹每一文獻的基本情況和研究價值,并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古籍資料進行釋讀,包括原件影印、拉丁字母轉寫、字譯、句譯、全譯、注釋和評價。本書的編撰者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科研和教學機構專家,內容較真實、科學。
本書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本書收錄大量少數民族古籍珍品圖片,以形象、科學的方式向讀者展示我國民族古籍的寶貴財富,總結以往100
年來的整理研究成果,為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社會、文化研究提供翔實的資料,也為事業(yè)的延續(xù)和人才的成長營造合適的平臺,為今后的整理研究工作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
《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珍品圖典民族古文字古籍整理研究100 年通覽》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本書收錄大量少數民族古籍珍品圖片,以形象、科學的方式向讀者展示我國民族古籍的寶貴財富,總結以往100
年來的整理研究成果,為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社會、文化研究提供翔實的資料,也為事業(yè)的延續(xù)和人才的成長營造合適的平臺,為今后的整理研究工作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民族文化共同構成璀璨的中華文化。文字是文明進步的成果,是一個民族文化發(fā)展水平的標志。除漢字以外,不少少數民族曾在不同時代創(chuàng)制、使用過本民族的文字。其中有些文字早已不使用了,有些則幾經變革,延續(xù)使用至今。這些文字種類繁多,都有悠久的歷史。其中既有圖畫文字、象形文字,又有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幾乎囊括了人類文字發(fā)展各個階段的各種形態(tài)。而且使用這些民族文字記載的文獻數量巨大,可與漢文文獻相媲美。
我國古代各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創(chuàng)造和使用的文字,統(tǒng)稱為民族古文字。這些民族古文字有自創(chuàng)的,稱為自源文字,多數文字都是借用其他民族文字經過改造而成為自己的文字。這些文字中有10
多種是表音文字,其中來源于阿拉美字母體系的有?盧字、粟特文、回鶻文、回鶻式蒙古文、滿文、突厥文,契丹小字也有人認為屬于這一體系;來源于阿拉伯字母的有維吾爾文;來源于印度婆羅米字母體系的有焉耆龜茲文、于闐文、古藏文、八思巴字和四種傣文等。來源于表意文字的,即屬于漢字系統(tǒng)的民族文字,他們用漢字或將漢字作了變動來記錄本民族的語言,古代有契丹大字、女真大字、女真小字、西夏文。有一些是沿用到近現(xiàn)代的,如水書、白文、方塊壯字、方塊布依字等。自源文字有屬于圖畫象形文字的,如云南納西族的東巴文;也有屬于表音文字的,如音節(jié)文字納西族哥巴文和彝文。這些文字異彩紛呈,琳瑯滿目,保存下了豐富的古籍文獻。
我國各民族的文字創(chuàng)制于不同時期,都有悠久的歷史。佉盧字使用時代最早,公元前就從印度傳入我國,24
世紀通行于新疆于闐、鄯善地區(qū)。與佉盧字不相先后的,有粟特文、焉耆龜茲文、于闐文。在這之后,7 世紀開始有突厥文,9 世紀開始有回鶻文。上述幾種文字都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qū)。
古代北方契丹族使用的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都創(chuàng)制于公元10 世紀20 年代,使用歷史近300
年。
古藏文是現(xiàn)代藏文的前身,自7 世紀中葉創(chuàng)制后,經1300 多年,積累了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西夏文是一種屬于漢字系統(tǒng)的表意文字,創(chuàng)制于公元11
世紀,使用時間長達四、五百年。方塊壯字還保留有唐代的碑銘。東巴文、老彝文和老傣文創(chuàng)始至今都已有七、八百年至上千年的歷史。
這些少數民族文字的創(chuàng)制歷史,從遠古到近代,構成了一個時間的連續(xù)體。中華民族文化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系統(tǒng)中唯一連續(xù)發(fā)展下來的文明,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的創(chuàng)制歷史也是連續(xù)發(fā)展下來的,構成了各民族文明連續(xù)發(fā)展的階梯。另一方面,這些文字都分布在中國從北到南廣闊的邊疆地區(qū),又是一個空間的連續(xù)體。它們互相銜接,綿延數萬里,分布在今天被稱為西部地區(qū)的廣袤地帶。由于歷史上少數民族在政治上常常處于非中心的地位,在地理上又處于邊境區(qū)域,少數民族的文化也常常被看作邊緣文化,少數民族的古代文字也就成了中國邊緣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實,邊緣文化具有與中心文化同等的重要性。邊緣文化與中心文化各有不同的特點,它們之間具有互補性。許多中心文化中消失了的東西,從邊緣文化中還能找到;許多中心文化中缺少的東西,要從邊緣文化中得到補充;在許多情況下,從邊緣文化中還常常能找到中心文化的源頭。因此,邊緣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實際上,沒有邊就沒有中心,中心是從邊量出來的。這正是邊緣文化的價值所在。
邊緣文化具有開放性,它是不同文化接觸交流的結晶。邊境地區(qū)是與近鄰國家相連的部分,它們有的是對外來往的通道,有的是對外交流的樞紐,它們多數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發(fā)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漢代的蜀布、筇竹杖是通過云南邊境少數民族地區(qū)傳到印度、阿富汗的,中原的佛教文化是通過古代西域即新疆一帶從印度傳入的,古代的絲綢之路其西線經過新疆、中亞,南線經過云南、緬甸,都能到達西方的羅馬,可見邊緣地區(qū)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這種頻繁的文化交流也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拿古代少數民族文字來說,屬于阿拉美字母體系的文字和屬于婆羅米字母體系的文字,都是從國境之外傳進來的。屬于漢字體系的文字是中原漢文化傳播的結果。漢字因承載豐厚的漢文化而具有巨大的輻射力,它不僅傳播到國內眾多少數民族地區(qū),而且傳播到日本、朝鮮和越南等國,從而在東亞地區(qū)形成了一個地域廣闊的漢字文化圈。至于象形文字和一些音節(jié)文字又是自創(chuàng)的。這些各有特色的民族文字,既體現(xiàn)各民族人民智慧的創(chuàng)造力,也造成了中國文字在來源上的多元性和在書寫形式上的多樣性。
本書收錄各民族古籍珍品的圖片匯為圖冊,全書約350 萬字,分裝四冊,第一冊包括藏文、西夏文、彝文、東巴文、哥巴文、白文六種文字文獻;第二冊包括方塊壯字、傣文、水書、布依文
(方塊布依字)四種文字文獻;第三冊包括?盧字、粟特文、于闐文、焉耆龜茲文、突厥文、回鶻文、維吾爾文七種文字文獻;第四冊包括契丹文、女真文、八思巴字、回鶻式蒙古文、滿文五種文字文獻。全書收錄22
種民族古文字所寫的古籍文獻資料,有圖片1000 幅左右,包括書籍、文書、碑銘等類別。針對每一文種概略介紹這一民族的基本情況、文字的起源與演變、文字的類別和各種版本形式、整理研究狀況等。各文種收古文字文獻圖片約50
幅,擇要介紹每一文獻的作者、時代、版本、基本內容、發(fā)現(xiàn)背景以及研究情況等,并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古籍資料進行釋讀。這些珍品圖片和釋讀材料,提供了大量生動、形象的直觀材料,為讀者營造濃厚的古代民族文化氛圍。收錄的圖片相當一部分是第一次刊布的,如維吾爾文中的許多古代文獻圖片是第一次拍攝的,傣文和哥巴文等多數文種也有不少圖片是第一次刊布的,使讀者能見到這些珍品文獻的真實面貌。古籍珍品的釋讀部分采用科學版本的釋讀方法,其中包括原件影印、拉丁字母轉寫、字譯、句譯、全譯、注釋,有的文種還有評價。通過這樣的譯注,研究者既可研究其語言特點,也可研究古代文字的書寫法,還可分析其思想內容和社會文化背景。因此,本書中的一個文種就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種文化,一種古代民族的文明,全書就是中國古代社會多元性和文化多樣性的集中體現(xiàn)。
對這些古文字古籍進行科學的整理研究,主要是近百年以來,特別是近三十年來成績最為顯著。本書將一百年來民族古文字古籍的整理研究情況加以匯總,基本上可以通覽我國在這個領域的全部成果。但由于這些古文字文獻年代久遠,其中十幾個文種早已不使用了,能讀懂這些文獻的人寥寥無幾,有的文種雖一直使用到近現(xiàn)代,但古代文獻的文字形式和語言特點與現(xiàn)在的情況也大不相同,解讀起來非常困難。認識和解讀這些文獻已經有一定難度,再加上研究人員太少,學科面臨嚴峻的危機,以致學界將這些學科稱為
絕學。我們編撰本書實際上包含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意思,力圖使這筆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得以繼承和弘揚。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批準立項的15 門絕學學科中,本項目所包括的古代少數民族文字學科就占了6
門。可見本項目的完成,就意味著 為文明繼絕學,讓薪火永相傳,使我國的古代文化不因為文化的斷裂而影響人類文明史的延續(xù) (參見光明日報11 月29 日第一版 開欄的話)。
由于本書規(guī)模大,撰寫人多,通稿工作的難度很大。在本書啟動之初,我們對寫作體例有統(tǒng)一要求,但完成之后的文稿卻仍相差較大。例如,有的文種延續(xù)使用到近現(xiàn)代,對該民族的情況介紹就比較清楚,有的文種使用時代很早,使用這些文字的民族情況本來就不很清楚,這一部分就只能從簡。有的文種遺留下來的歷史文獻極少,如突厥文,只有一些碑銘傳世,就無法收錄書寫的文獻資料。有的文種書籍保存量很大,挑選起來很難取舍。還有的文種研究者極少,如八思巴字,目前所知就只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的照那斯圖研究員,他在提供了初步的材料后就謝世了,后來的研究是他的學生幫助完成的,圖片還是請另一同志從照那斯圖先生為別的書提供的圖片中轉錄并加上說明的。這些情況說明本書編寫的難度,也說明這項工作的緊迫性。
在本書最初確定的文種中有 察合臺文,這是一種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族的共同祖先使用過的文字,由于為本書撰寫這部分內容的專家主張使用
維吾爾文一名,故本書中改用了這一名稱。
本書的編撰者為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科研和教學機構的專家20
多人,都是該文種的專業(yè)研究人員,書稿的質量是有保證的,但本書規(guī)模過大,統(tǒng)編的難度也大,難免有缺漏或者不確切之處,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張公瑾,男,1933年生,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等職。主要從事傣族語言文化和語言學理論教學研究工作,長期致力于文化語言學的理論建設,著有《傣族文化》、《傣族文化研究》、《傣歷、公歷、農歷百年對照年歷》、《中國的傣族》(曼谷泰文版)、《文化語言學發(fā)凡》等。從教50多年來,一直堅持為本科生上課,以其高尚的師德和淵博的知識受到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
黃建明,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