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附清史稿,套裝共12冊)》撰寫了“前漢、后漢、兩晉、南北史、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以正史為經(jīng),務(wù)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
“二十四史”是我國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集中體現(xiàn),是人類社會罕見的智慧寶藏,也是我國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遺產(chǎn)。它用統(tǒng)一的紀傳體裁,系統(tǒng)地記載了我國清以前各個朝代的歷史,堪稱是清代以前中華文明史的全記錄。
為了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方便廣大讀者尤其是中青年讀者閱讀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華書局以繁體字點校本“二十四史”為底本,聘請專家學(xué)者,按照國務(wù)院公布的“漢字簡化方案”和國家語委的有關(guān)規(guī)定,結(jié)合古籍整理的具體要求,對中華版繁體字本“二十四史”進行字體簡化整理。
《二十四史》是由乾隆皇帝欽定,將《史記》、《前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書》、《元史》、《明史》等24部史書合在一起的統(tǒng)稱,由漢武帝至清乾隆帝歷代學(xué)家精心編篡而成,歷時長達1800多年,計3259卷,約4000萬字,用統(tǒng)一的紀傳體裁,比較完整、系統(tǒng)地記錄了明亡以前我國有文字可考的幾千年歷史。
在中華民族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二十四史》孕育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是系統(tǒng)而完備的歷史巨著,它似東方天際的啟明星,始終照亮和引領(lǐng)著華夏子孫前行的道路。對這部史學(xué)巨著,毛澤東曾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研究中國歷史,“必須扎扎實實把《二十四史》學(xué)好”。在伴隨社會經(jīng)濟日趨活躍和社會群體文化素養(yǎng)不斷提高的今天,《二十四史》越來越凸顯出它內(nèi)在的歷史價值和實用價值。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前啟于炎、黃二帝,后迄于清王朝的終寢,傳之于文字記載的史料,浩如煙海。一代史學(xué)巨擘司馬遷創(chuàng)紀傳體,寫成了不朽的《史記》,自班固之后,歷代史家沿用這種體裁,記載了各朝的興衰盛敗,給后人留存了無數(shù)精彩、豐富的珍貴史料,成了記載中國歷史的“正史”。
清朝乾隆年問,史家們在前人編纂的《十七史》及《二十一史》的基礎(chǔ)上,補入《舊唐書》、《舊五代史》及《明史》,編成了《二十四史》,也就是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即:《史記》(西漢·司馬遷撰)、《漢書》(東漢·班固撰)、《后漢書》(南朝·宋·范曄等撰)、《三國志》(晉·陳壽撰)、《晉書》(唐·房玄齡等撰)、《宋書》(梁·沈約撰)、《南齊書》(梁·蕭子顯撰)、《梁書》(唐·姚思廉撰)、《陳書》(唐·姚思廉撰)、《魏書》(北齊·魏收撰)、《北齊書》(唐·李百藥撰)、《周書》(唐·令狐德棻等撰)、《南史》(唐·李延壽撰,《北史》(唐·李延壽撰)、《隋書》(唐·魏徵等撰)、《舊唐書》(后晉·劉昫等撰)、《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撰)、《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撰)、《新五代史》(宋·歐陽修撰)、《宋史》(元·脫脫等撰)、《遼史》(元·脫脫等撰)、《金史》(元·脫脫等撰)、《元史》(明·宋濂等撰)、《明史》(清·張廷玉等撰)。到了民國初年,未定本《清史稿》編撰完成。
《二十四史》刊刻行世幾百年來,版本繁多,考校各有長短,且卷帙繁浩,價格不菲,不便家藏,特別是不便今天的讀者閱讀。
我們本著解決廣大讀者的上述兩個難題,出版了這套普及型的《二十四史附清史稿》。
前二十四史以武英殿本為底本,《清史稿》則以關(guān)外二次本為底本,各本參校了其有關(guān)的善本,在校勘工作中,注意吸取前賢時哲的研究成果,訂正了殿本中的訛誤。全書不列總目,不序總頁碼,各書目錄分列其首,分列起迄頁碼,以便檢閱。全書采用新式標點,簡體16開本對欄橫排。為了1既方便今天的讀者閱讀,又盡可能保存史籍原貌,我們在文字處理中作了大量的工作。繁體字改為簡體字,一般以1986年文字改革出版社《簡化字總表》為依據(jù),參照1989年版《辭!愤M行改正,但改后讀音、用法會發(fā)生變化的不改。異體字一般改為通行字,但人名、地名中的異體字一般不改。古體字和通假字一般也不改。
《二十四史附清史稿》中有的史書載有年表,如《史記》、《漢書》等,既不便編排,又不便查閱,兇之我們本次出版僅在目錄中保留卷帙。本次出版全套共十二冊。
《二十四史附清史稿》的編校工作繁浩,參加校勘、標點、審校的同志付出了許多心力,始得其成,但難免有不妥之處,書成之后,尚祈通家識者指正,以俟再版改正,不勝感激。
《二十四史(附清史稿)(1)》
本紀
史記卷一
本紀第一五帝
史記卷二
本紀第二夏
史記卷三
本紀第三殷
史記卷四
本紀第四周
史記卷五
本紀第五秦昭襄王莊襄王
史記卷六
本紀第六秦始皇二世皇帝
史記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