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本書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為了更好體現(xiàn)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本書正文用70克黃膠、保留真灰印刷。數(shù)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藏書家印章、題跋等,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
本書裝幀風格保持叢書的一致性,簡單大方。定價低廉,使更多讀者能夠一睹善本風采。版心設(shè)計在遵照叢書編輯標準的基礎(chǔ)上,做了適當調(diào)整,更加美觀。頁碼用漢字置于書口下方,與底色對齊,這都是細節(jié)用心之處。在書前加入底本原書的收藏單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讀者了解和著錄相關(guān)信息。雖然是平裝書,但仍然采用鎖線膠訂,利于長時間的保存,滿足部分讀者的長期收藏愿望。
《三國志》為晉人陳壽所編撰的紀傳體史書,分《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及《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書中主要記載漢末董卓之亂至晉武帝太康初年近百年的史事,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合稱“前四史”,在我國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陳壽(二三三—二九七或三〇〇)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屬四川南充)人。仕蜀漢曾任衛(wèi)將軍府主簿、觀閣令史等。蜀漢滅亡后,仕晉為著作郎、治書御史等。晉滅吳之后,陳壽參考王沈《魏書》、韋昭《吳書》、魚豢《魏略》等官私史志,歷時十余年,撰成《三國志》。陳壽去世(《晉書》稱卒于元康七年即二九七年,《華陽國志》稱卒于永康元年即三〇〇年)之后,晉廷遣人去其家抄寫謄錄,《三國志》自此開始流傳。
由于陳壽在編撰時能夠采集到的史料相當有限,因此,《三國志》不僅無志無表,敘事也較簡略。東晉以降,有關(guān)三國時期的史料逐漸被披露或纂輯,至南朝初年,這些史料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規(guī)模。在此背景下,宋文帝以《三國志》文辭過簡為由,命裴松之為之作注。
裴松之(三七二—四五一)字世期,河東聞喜(今屬山西聞喜)人,起家殿中將軍,仕至太中大夫。裴松之受命為《三國志》作注,并未將重點放在訓詁文字、闡釋名物、敘述沿革等方面,而主要是對《三國志》進行“補缺”“備異”“懲妄”與“論辯”。元嘉六年(四二九),裴松之注書完成,進呈乙覽,得到宋文帝的嘉許。
“裴注”征引各家著作多達二百余種,字數(shù)幾與原書相當,其史料價值及文獻價值不言而喻。此外,在注釋過程中,裴松之也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著作加以分析、考證、評議,使注文兼具史料、史學、史識的多重價值。故而,“裴注”一經(jīng)完成,便與陳壽原書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今天,我們從史學史的角度回溯,在傳統(tǒng)史書的注釋領(lǐng)域,“裴注”具有劃時代的典范意義,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此后才逐一出現(xiàn)的“史記三家注”“漢書顏注”“后漢書章懷注續(xù)漢書志劉昭注”等。
《三國志》早先以寫本傳布,現(xiàn)仍存有東晉時寫本殘卷等!端鍟·經(jīng)籍志》入正史,至《舊唐書·經(jīng)籍志》則以《魏書》入正史、《蜀書》《吳書》入編年,雖屬無稽,但似可說明,《魏》《蜀》《吳》三書可能曾一度分別傳抄、流布過。
《三國志》最早的刻本,當屬北宋國子監(jiān)刻本,今已不存。北宋監(jiān)本刊刻于宋真宗咸平六年(一〇〇三),略晚于宋太宗淳化年間(九九〇—九九四)刊刻的《史記》《漢書》《后漢書》,且從現(xiàn)存部分版本中保留的牒文、目錄中,可以推知,《三國志》的《魏》《蜀》《吳》三書,似曾是分別校讎、雕版、刷印,到最后再合為一書的。這一點,與《后漢書》《續(xù)漢書志》合二為一的過程有所類似。
《三國志》現(xiàn)存的南宋刻本,主要有杭州本、衢州本、建陽本等,其中以衢州本存世較多。究其原因,衢州本的版片,在南宋歸國子監(jiān),在元代入集慶路儒學,在明代則屬南京國子監(jiān),刷印量較大。但正因如此,這批版片需經(jīng)常修補,所以現(xiàn)存衢州本不僅均為明代以后的刷印本,且宋版原刻的葉子極少。
本書選用的底本,為南宋中期的建陽刻本。此本半葉十行,楮墨精良,即便是抄配的葉面,字體亦極為工致。書中諱字至“惇”,刻印時間約在光宗朝,因此又被稱作“紹熙本”。張元濟主持整理“百衲本二十四史”時所使用的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藏本,與此本為同版。此本原藏楊氏海源閣,為楊以增重金購得“四經(jīng)四史”之一,鈐有“平陽汪氏臧書印”“四經(jīng)四史之齋”“東郡楊氏海源閣珍藏”等印,現(xiàn)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需要向讀者說明的是,本書在編制目錄時,本擬遵從底本卷端及各傳題名的原始著錄,逐卷標注頁碼。但實際編制過程中,覺得這樣并不利于檢索、閱讀,故改成以傳(不含“張邈傳”及所有附傳)為單位標注頁碼,同時增設(shè)附目。增設(shè)附目的主要依據(jù)是,附目傳主的生平或事功等,應(yīng)在主目傳文中有較完整的敘述,僅一筆帶過記錄嗣爵襲官等情況的則不列附目。如“董卓傳”,將其部將“李傕”“郭汜”列為附目;“袁紹傳”,將袁紹三子譚、熙、尚及甥高干列為附目,等等。至于“張邈傳”,該傳較為特殊,傳文夾于“呂布傳”前后文之間,故未單獨標注頁碼。囿于水平,目錄編制中難免出現(xiàn)錯誤,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期我們再版時得以修正。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陳壽在蜀漢時曾任衛(wèi)將軍主簿、散騎黃門侍郎等,入晉歷任著作郎、太子中庶子等職。晉滅吳后,陳壽歷經(jīng)十年艱辛完成了《三國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的歷史。
裴松之字世期,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南朝宋著名史學家。曾奉宋文帝命為《三國志》作注。與兒子裴骃、曾孫裴子野被稱為“史學三裴”。
第一冊
卷一 魏書 武帝紀第一
卷二 魏書 文帝紀第二
卷三 魏書 明帝紀第三
第二冊
卷四 魏書 三少帝紀第四
卷五 魏書 后妃傳第五
卷六 魏書 董二袁劉傳第六
第三冊
卷七 魏書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卷八 魏書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卷九 魏書 諸夏侯曹傳第九
卷十 魏書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第四冊
卷十一 魏書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
卷十二 魏書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卷十三 魏書 鐘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卷十四 魏書 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第五冊
卷十五 魏書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卷十六 魏書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卷十七 魏書 張樂于張徐傳第十七
卷十八 魏書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第六冊
卷十九 魏書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
卷二十 魏書 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卷二十一 魏書 王衛(wèi)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魏書 桓二陳徐衛(wèi)盧傳第二十二
第七冊
卷二十三 魏書 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魏書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魏書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魏書 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魏書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第八冊
卷二十八 魏書 王毌丘諸葛鄧鐘傳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魏書 方技傳第二十九
卷三十 魏書 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第九冊
三國志目録中
卷三十一 蜀書 劉二牧傳第一
卷三十二 蜀書 先主傳第二
卷三十三 蜀書 后主傳第三
卷三十四 蜀書 二主妃子傳第四
卷三十五 蜀書 諸葛亮傳第五
卷三十六 蜀書 關(guān)張馬黃趙傳第六
卷三十七 蜀書 龐統(tǒng)法正傳第七
卷三十八 蜀書 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
第十冊
卷三十九 蜀書 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
卷四十 蜀書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卷四十一 蜀書 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
卷四十二 蜀書 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郄傳第十二
卷四十三 蜀書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卷四十四 蜀書 蔣琬費祎姜維傳第十四 一五五
卷四十五 蜀書 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第十一冊
三國志目録下
卷四十六 吳書 孫破虜討逆?zhèn)鞯谝?
卷四十七 吳書 吳主傳第二
卷四十八 吳書 三嗣主傳第三
卷四十九 吳書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
第十二冊
卷五十 吳書 妃嬪傳第五
卷五十一 吳書 宗室傳第六
卷五十二 吳書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卷五十三 吳書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卷五十四 吳書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第十三冊
卷五十五 吳書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
卷五十六 吳書 朱治朱然呂范朱桓傳第十一
卷五十七 吳書 虞陸張駱陸吾朱傳第十二
卷五十八 吳書 陸遜傳第十三
卷五十九 吳書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 一六七
第十四冊
卷六十 吳書 賀全呂周鐘離傳第十五
卷六十一 吳書 潘浚陸凱傳第十六
卷六十二 吳書 是儀胡綜傳第十七
卷六十三 吳書 吳范劉惇趙達傳第十八
卷六十四 吳書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卷六十五 吳書 王樓賀韋華傳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