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的智慧寶庫,其豐富而鮮活的智慧與21世紀激烈的社會競爭同頻共振,因而備受當代各國軍界、政界、商界精英人士的青睞,形成世界范圍孫子兵法熱的現象。然而,《孫子兵法》畢竟是一部古老的軍事經典、抽象的智慧之書,不夠通俗易懂。本書作者薛國安將軍將《孫子兵法》請下神壇,走向尋常百姓,使之當代化、通俗化,創(chuàng)新性地采取微講堂形式,以13章112篇短文從頭至尾、逐字逐句解讀《孫子兵法》的精髓。
本書采用一篇一謀的形式,集中透徹解析《孫子兵法》中每一經典謀略的思想真諦,結合古今中外戰(zhàn)場、商界、職場的典型案例,分析這一謀略的運用價值,同時聯系現實提出各個競爭領域活用孫子謀略智慧的方法和藝術。此外,正本清源,糾正諸多誤讀和曲解。尤為特別的是,作者結合自身在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中的驚險戰(zhàn)斗故事,分析學習兵法的必要性,講述運用謀略的深刻體會,給人以深刻啟示和教益。
國內權威《孫子兵法》研究專家薛國安,親授112節(jié)戰(zhàn)略思維課,將《孫子兵法》請下神壇,解密中國古代智慧寶庫的思想真諦,結合古今中外戰(zhàn)場、商界、職場的典型案例,幫助讀者活用孫子謀略,掌握戰(zhàn)略的方法和藝術。同名線上課程點擊量達千萬。
前 言
01 打開老祖宗的智慧寶庫
親愛的讀者朋友,從現在開始,我們將一起走進《孫子兵法》這座智慧寶庫,看看它究竟有哪些奇謀妙計使得古今戰(zhàn)將克敵制勝,有什么樣的神奇魅力使得信息時代的人也將其奉為法寶。
近些年來,我國軍事學術領域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是信息時代,戰(zhàn)爭中拼的是技術,靠的是裝備,謀略已經完全沒用了,海灣戰(zhàn)爭就是典型的例子。暫且不說這種說法對不對,我們不妨用海灣戰(zhàn)爭的事實說話。
1991 年的海灣戰(zhàn)爭中,美軍先是對伊拉克進行了幾十天的空中轟炸, 戰(zhàn)斧式巡航導彈、空射式巡航導彈輪番精確打擊,各種先進武器紛紛登場。空中轟炸極大地摧毀了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戰(zhàn)爭潛力和戰(zhàn)略反擊能力,為美軍發(fā)起地面進攻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是,地面進攻可沒有高空轟炸那么輕松,伊拉克的火炮夠不著萬里高空,美軍飛行員幾乎沒有性命之憂,他們可以吹著口哨瀟灑地摁電鈕,而地面作戰(zhàn)必將與伊軍面對面、零距離接觸。美軍在戰(zhàn)前曾搞過模擬推演,推演的結果是,如果開展地面作戰(zhàn),光是美軍的傷亡人數就可能超過萬人。這是美軍承受不了的巨大損失。越南戰(zhàn)爭就是由于持續(xù)時間太長、傷亡太大而激起美國各州的反戰(zhàn)游行,迫使美國政府在沒有取得最后勝利的情況下不得不宣布從越南撤軍,軍事上的一系列戰(zhàn)術性勝利前功盡棄。我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時候,發(fā)現一個現象:美國圖書館里總結越戰(zhàn)教訓的著作特別多。由此可見教訓之深。面臨很可能造成巨大傷亡的地面作戰(zhàn),美軍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美國人想到了謀略。在空襲進行過程中,美軍就將多國部隊配置在科威特與伊拉克接壤的邊境附近地區(qū),并多次進行聯合作戰(zhàn)演習,擺出要從科威特殺入伊拉克的架勢。薩達姆憑這個,認準了美軍的地面攻勢將從科威特方向發(fā)起,于是將共和國衛(wèi)隊主力約 8 個師調到伊科邊境擺兵布陣,構筑了堅固的防御陣地,號稱固若金湯。而伊拉克與沙特接壤的邊境地區(qū)只留下 1 個師防守,幾乎是國門洞開。這恰恰是美軍期望的結果。2 月 24 日凌晨 4 點,多國部隊對伊軍發(fā)起地面進攻。美軍第 7 裝甲軍為主攻、第 18 空降軍為助攻,由科威特向沙特,即由東向西快速機動,然后由南向北從伊沙邊境地區(qū)突然殺入伊拉克,圍殲了共和國衛(wèi)隊。如此大規(guī)模的作戰(zhàn),僅 100 個小時就結束了。美國人稱這次地面作戰(zhàn)的戰(zhàn)術為左勾拳戰(zhàn)術。我認為這個比喻并不準確,它只說了左手,沒說右手,其實美軍是左右開弓的。相比之下,孫子遠而示之近的謀略更能說明美軍的戰(zhàn)法。美軍其實早已確定從遠處的伊沙邊境下手,卻有意營造在近處伊科邊境開打的聲勢,把伊拉克共和國衛(wèi)隊都吸引到科威特對面的邊境上嚴防死守,遠處的伊沙邊境則一片空虛。這就是運用謀略的效果。
美國人當然不是直接按照《孫子兵法》中寫的去打仗的。某些新聞報道稱,戰(zhàn)爭期間,美國總統小布什的辦公桌上,時常放著一本《孫子兵法》,以便隨手翻閱后從中選用幾條謀略。還有的說,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奔赴戰(zhàn)場的每個官兵的行囊中都放著一本《孫子兵法》,以備戰(zhàn)場上臨陣研讀。當時,不少人信以為真,甚至有些專家學者把這一說法當作證據,來說明美國人如何重視《孫子兵法》。對從戰(zhàn)場上下來的人來說,他們一看就知道這不過是某些記者的浪漫想象和妙筆生花的杰作,不能當真。還記得 1979 年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開戰(zhàn)前夕,我用推子給班里每個戰(zhàn)友都推了光頭,一根頭發(fā)都不剩,以便負傷后快速包扎,每人帶上一桿槍和一條命,再加上子彈、干糧和水壺,其余的一律不帶,哪還會帶什么兵書。但是,這并不妨礙平時裝在頭腦中的謀略在戰(zhàn)場上的靈活運用和發(fā)揮。仔細分析美軍地面作戰(zhàn)的戰(zhàn)法,就會發(fā)現其戰(zhàn)法與孫子的謀略十分相似。因為許多指揮官都在美國軍校學過《孫子兵法》,頭腦中裝著孫子的謀略走上戰(zhàn)場。
2003 年伊拉克戰(zhàn)爭中,美國人又一次活用了謀略。這一次,一些美國人明確說是借用了孫子的思想。美軍的這次作戰(zhàn)戰(zhàn)略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震懾。通過精確且猛烈的打擊,讓伊拉克政府、軍隊和民眾看到其必然失敗的結局。怎么打都是敗,最后對方心理崩潰,放棄抵抗。結果美軍僅用 21 天就攻入首都巴格達,結束了戰(zhàn)爭。
震懾理論是美國海軍一位退役上校在 1997 年提出的,然后被國防部拉姆斯菲爾德發(fā)現并用于伊拉克戰(zhàn)爭。這位上校名叫哈倫厄爾曼,他寫了一本書,名為《震懾論》。他在書的前言中就明確承認,這一思想并不是他自己最先發(fā)明的,而是他從中國的《孫子兵法》中學來的。孫子講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奪即剝奪、使失去。這句話強調要想對付敵人軍隊,最好不要在他們士氣高漲的時候硬碰硬,而要首先想辦法打掉他們的士氣;對付敵人將領,不要在他心理意志最堅定的時候出手,而要首先想辦法擾亂他的心理。顯而易見,美軍的震懾理論對孫子這一經典謀略幾乎是一脈相承。
美國號稱當今世界第一軍事強國,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確實都領先于世界各國。但是,美國人仍然不忘記活用兵法。這說明謀略不僅不是沒有用,而是更有用武之地,能量更大。在信息技術的平臺上,謀略與技術相結合,技術給謀略裝上了翅膀,可以讓當代將軍想前人不敢想的戰(zhàn)法。謀略賦予了技術人腦的功能,可以讓現代武器做前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孫子說: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在他心目中,這只是夸張的說法,而現在月亮都伸手可及,人們也可以下去深海走一走,因此毫無疑問,孫子這一夸張的想法可以完全變?yōu)楝F實了。試想,未來戰(zhàn)爭很可能是從太空打起,在深海中決勝。
再說,當今世界越來越一體化,國家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聯系,互相制約,所以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和糾紛更需要運用智慧, 而不能單憑武力。比如,對于釣魚島問題和黃巖島問題,很多人上街游行,紛紛喊打。這種愛國熱情固然可嘉,但是從謀略思維的角度看,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打仗并不是最好的辦法,或者說并不是首選辦法。我們既
要有血性,又要有理性。正如毛澤東所說,既要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又要有理、有利、有節(jié)。孫子曾提出四條戰(zhàn)略選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其中,打仗是最后一種選擇,首選的還是伐謀、伐交。就釣魚島問題來說,幾年來我方的政策還是大致符合孫子兵法這幾條思路的。首先是通過海監(jiān)、漁政執(zhí)法船只不定期地進入釣魚島12 海里范圍巡航的方式行使管轄權,然后設置東海防空識別區(qū),經常派戰(zhàn)機空中巡航。這些措施有效地打壓了日本的囂張氣焰,突破了 100 多年來日本獨管釣魚島的局面,體現了中國政府對釣魚島的神圣主權和實際管轄權。其次,2015 年 9 月 3 日,我們聯合俄羅斯、韓國等國家,以紀念抗戰(zhàn)勝利 70 周年大閱兵的形式,譴責日本的戰(zhàn)爭罪行,遏制日本右翼集團重走軍國主義道路的企圖。再次,日本軍艦為什么幾年前敢于撞擊我們香港、臺灣地區(qū)的保釣船只,近幾年卻不敢對我們的執(zhí)法船只動一根手指頭?因為日方清楚地知道,這些執(zhí)法船只背后就是我們強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我們的解放軍早已做好了隨時戰(zhàn)斗的準備。雖然釣魚島之爭遠未結束,但應當肯定的是,這一系列組合拳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的日益發(fā)展和強大,我們面臨的矛盾會越來越多,斗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僅僅是 2016 年 7 月就接連出現了南海仲裁案鬧劇和韓國宣布部署美軍薩德導彈防御系統的事情,這些麻煩事都需要我們更加智慧地處理。
我從事《孫子兵法》教學和研究近 30 年,一直希望更多的朋友掌握《孫子兵法》中的智勝韜略和藝術,把老祖宗留下的這座寶庫學好、用好。遺憾的是,現在大家都很忙,坐下來認真學習《孫子兵法》的人并不多。古代兵法名言說:以計代戰(zhàn)一當萬。(房玄齡,《晉書杜預傳》)這句話并不是說我們不用實干,光靠計謀和投機取巧就行,而是說相對于下大力氣反反復復地傻干,用智慧靈活地巧干更好。但愿《孫子兵法》能夠給各方朋友帶來智慧的啟迪,提升大家的謀略思維能力。
02 《孫子兵法》的形成及特色
我們既然已經打開了《孫子兵法》這座智慧寶庫的大門,不妨先從整體上看一看這座寶庫的基本輪廓和突出特點。
我經常被一些朋友問到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薛教授,美人計是《孫子兵法》的哪一計?我之所以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估計是因為許多人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為一談,以為這兩者是一碼事。其實,它們是兩本差異很大的兵書。
首先在時間上,《孫子兵法》產生于 2 500 多年前的春秋末期。當時孫子生活在齊國,他的爺爺曾經是打過仗的將領,父親是卿大夫。這樣的
高干家庭自然會對孫子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當孫子出生的時候, 父親為他取名武,字長卿,希望他一生尚武,在軍事上建功立 業(yè),長期在齊國享有高貴的軍事和政治地位。但是,他的成長并非一帆風
順。齊景公執(zhí)政后期,齊國大亂,四大家族為了爭奪土地、賦稅、人口和 財富,彼此之間打打殺殺,相互兼并。孫氏作為一個小的姓氏,處于四大家族爭斗的夾縫之中,很容易成為犧牲品。于是,在孫子二十來歲時候,他父親認為他們惹不起、躲得起,干脆帶著一家老小往南跑,跑到了
相對安全一點的吳國。
孫子到了吳國之后,并不是急于求得一官半職,而是先在吳國首都姑蘇城外的山區(qū)找個地方隱居。他一面潛心研究兵法,一面觀察天下大勢, 尤其是研究吳、越兩國爭斗的情況,花 5 年時間陸續(xù)寫下了兵法十三篇。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同樣喜歡兵法的伍子胥。伍子胥當時在吳王闔閭手下當行人,這個官職類似于現在的辦公室主任,負責安排吳王的日常活動。公元前 512 年,在伍子胥第 7 次的舉薦下,孫子得以帶著兵法十三篇來到吳王宮殿晉見吳王,并受到吳王賞識,拜為將軍。這才使《孫子兵法》有了用武之地,并得以流傳。
相比之下,《三十六計》晚出現很多,有的說產生于隋朝,有的說產生于明朝,目前也沒有定論。因為書中引用了明朝的戰(zhàn)爭案例,因此成書于明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管怎么說,《三十六計》也比《孫子兵法》晚了上千年。
從內容上來說,這兩本書就相差更多了!秾O子兵法》中壓根兒沒有美人計,他講的都是大謀略、大思路!秾O子兵法》共
13 篇,6 000 字左右。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可以幫助人們記住 13 篇的篇名以及先后順序, 那就是請記住這兩句口訣:計作謀形勢虛爭,九行地九火用孫。口訣一共14 個字,十分好記。其中前 13 個字,出自 13 篇每篇的篇名。計,是《計篇》;作,是《作戰(zhàn)篇》;謀,是《謀攻篇》;形,是《形篇》;勢,是《勢篇》;虛,是《虛實篇》;爭,是《軍爭篇》;九,是《九變篇》;行,是《行軍篇》;地,是《地形篇》;九,是《九地篇》;火,是《火攻篇》;用,
是《用間篇》。最后這個孫字,是指 13 篇的作者孫武,我們研究《孫子兵法》最好要了解他的生活年代和生平事跡。仔細分析這 13 篇,其先后順序有講究,并非隨意排列。比如,第一篇講戰(zhàn)爭決策,第二篇講戰(zhàn)爭準備,第三篇講戰(zhàn)爭謀劃,第四篇講作戰(zhàn)力量,第五篇講作戰(zhàn)態(tài)勢,第六篇講戰(zhàn)場變化……最后一篇講用間諜獲取情報。這就像剝竹筍一樣,一層一層把國君或將領思考戰(zhàn)爭全局問題的主要步驟,或者說是戰(zhàn)爭的幾個階段逐步展開分析。這些顯然都是大謀略、大思路。
《三十六計》雖然名聲也很響亮,但與《孫子兵法》相比,它講的應當屬于小謀略、小技巧,比如借刀殺人、隔岸觀火、樹上開花、美人計、空城計等,都是具體操作的辦法,沒有像《孫子兵法》那樣從軍事哲學高度研究規(guī)律性的謀略思路。所以,概略地說,《孫子兵法》既講用兵之道又講用兵之術,道術結合,《三十六計》則主要是講用兵之術。用現在的觀念來看,《孫子兵法》講的是戰(zhàn)略,《三十六計》講的是戰(zhàn)術。
值得注意的是,《孫子兵法》所講的用兵之道和用兵之術,核心是依靠智慧,以智取勝,而不是單純以力取勝。所以古人說孫子尚智,就是說他崇尚智慧。在這一點上,《孫子兵法》與西方著名軍事著作《戰(zhàn)爭論》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戰(zhàn)爭論》是 19 世紀初普魯士軍事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的代表作。他 13 歲就參加了普魯士的軍隊,多次與拿破侖的法國軍隊作戰(zhàn),而且還曾經和普魯士的親王一起被俘,在法國度過了一年的戰(zhàn)俘生活。長期的戰(zhàn)爭實踐中,他認識到戰(zhàn)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戰(zhàn)爭中手段只有一種,那就是戰(zhàn)斗,所以暴力的使用是沒有限度的。(克勞塞維茨,《戰(zhàn)爭論》)這些言論可以說是《戰(zhàn)爭論》的核心觀點。英國著名軍事家富勒曾經認為,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無限擴大,克勞塞維茨的暴力論應當負有一定的理論引導責任。應當說,這一觀點是有道理的。因為那時的德國軍人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克勞塞維茨思想的影響,單純用戰(zhàn)爭解決問題,結果戰(zhàn)爭越打越大,越打越糟。如果把光圈放大一點來看,用暴力解決問題不只是《戰(zhàn)爭論》這一本書的主題,它是西方悠久的文化傳統之一,并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有的國家仍然動不動就使用武力打擊弱小國家的行為,就是這種文化傳統的表現。所以,有人說中國人崇尚智慧,西方人崇尚力量。這話雖然不完全準確,但還是能夠概略地說明東西方文化的某些差異。這種差異在《孫子兵法》與《戰(zhàn)爭論》中表現得較為明顯。
《孫子兵法》與《戰(zhàn)爭論》還有一點明顯的區(qū)別,那就是《孫子兵法》注重說理,而《戰(zhàn)爭論》注重說事。其實,這也是東西方思維差異的表現。
西方人習慣于講直觀、講細節(jié),所以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開始,西方早期的軍事著作如《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高盧戰(zhàn)記》《遠征記》等,基本上都是用講故事的方法記載戰(zhàn)爭過程和將領指揮作戰(zhàn)的指令,還沒有上升到理論層面上闡述?藙谌S茨繼承了這種思維方式,他的名言是光輝的戰(zhàn)例是最好的老師,他書中的戰(zhàn)史和戰(zhàn)例眾多,上至古希臘時期的馬拉松戰(zhàn)役,下至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的滑鐵盧之戰(zhàn),全書共有 200 多處引用拿破侖戰(zhàn)爭的戰(zhàn)例分析和論證問題。
相比之下,中國人的思維傳統則習慣于講宏觀、講頓悟。頓悟,就是長期觀察思考社會生活的種種現象,在頭腦中反復琢磨其中的哲理,久而久之,忽然開竅,然后直接寫出思考的哲理,而不去敘述具體事件過程。這叫舍事而言理舍去具體事情,直言精辟道理。老子、孔子、孫
子都用這種方法著述。
《孫子兵法》最初被寫在小竹片上。1972 年于山東臨沂發(fā)現的漢墓中挖掘出來的《孫子兵法》就是用約 42 厘米長的竹簡寫的,竹片不到 1 厘米寬,很薄,每片大約寫 30 個字。這種書寫方式不允許寫長篇大論,所以孫子采取舍事而言理的方式。他不講戰(zhàn)爭戰(zhàn)例的具體過程,只講干貨,幾個字或者一句話就闡明了一個道理。比如,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句話就非常精練,也非常精辟。
綜上所述,我們已經簡要分析了《孫子兵法》的成書過程、基本框架、崇尚智慧的特點、舍事言理的思維方法。了解了這些情況和特點后,我們學習的時候就不要僅僅盯著表面的文字,而要透過文字深入琢磨,最好做到三個結合:一是結合歷史事件和現實生活琢磨,二是結合孫子整個思想體系思考,三是結合戰(zhàn)爭智慧分析。如此研讀本書,才會感覺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需要說明的是,《孫子兵法》流傳至今,版本較多,重要的版本可分為兩個系統:一為傳世本,以宋代《十一家注孫子》和武經七書本《孫子》為代表;二為簡冊文書,以 1972 年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的西漢竹簡《孫子兵法》為代表。本書主要以中華書局
1961 年出版的影宋本《十一家注孫子》為底本,參之武經七書本《孫子》和漢簡本《孫子兵法》,同時吸收了
1990 年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孫子校釋》中的某些研究成果。該書由吳九龍、楊炳安、吳如嵩、穆志超、黃樸民等幾位當代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合編,根據漢簡本校正了傳世本中的某些錯謬,有正本清源之功?鬃佑醒裕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孟子也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章句下》)其核心都是要求人們讀書時要善于獨立思考問題,強調學貴有疑。本著這一思想,本書在忠實原典、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時,也結合作者自身參加戰(zhàn)爭實戰(zhàn)的經驗對《孫子兵法》某些關鍵詞句做出了超越成說、不同以往的解讀。因此,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fā)現本書有些原文詞句與傳世本,
甚至竹簡本不同。比如《虛實篇》中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傳世本作不攻、竹簡本此處半脫落,《孫子校釋》本專家解讀為必攻,本書仍寫作不攻。一字之差,含義迥異。孰是孰非?請讀者甄別。
薛國安,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zhàn)略教研部原副主任、少將、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國防大學孫子兵法研究中心主任。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在沖鋒陷陣過程中親身體驗和認識戰(zhàn)爭。出版《智勝韜略與孫子兵法》《駕馭信息化戰(zhàn)爭》等十余部學術專著。主編《中國軍事思想概論》《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略文化》等著作。曾在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主講十集系列節(jié)目《正說軍師》,解讀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經典兵書。
前 言
001 打開老祖宗的智慧寶庫 XI
002 《孫子兵法》的形成及特色 XV
第一篇《計篇》提高決策正確率的關鍵幾招
003 決策大事,不可不察/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中的痛切感悟
004 決策必算,五事七計/諸葛亮隆中對的戰(zhàn)略分析
005 治國要務,上下同意/韓信漢中對指點迷津
006 為將五德,良將必備/1979年2月23日無名高地戰(zhàn)斗
007 用謀之妙,貴在信任/韓信為什么背棄項羽
008 因利制謀,營造態(tài)勢/毛澤東為何堅持獨立自主的游擊戰(zhàn)
009 智勝秘訣,巧用詭道/宋襄公恪守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010 示假隱真,迷惑敵人/李牧示弱避戰(zhàn)勝強敵
011 以柔克剛,削弱強敵/越王勾踐起死回生之術
012 誘敵生亂,智勝強敵/孫子三師疲楚妙計
013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美軍神速擊斃本拉登
014 多算則勝,少算不勝/馬島戰(zhàn)爭中阿方為何失算
第二篇《作戰(zhàn)篇》 戰(zhàn)略決策不能玩空手道
015 十萬之師,日費千金/炸館悲劇的慘痛教訓
016 兵聞拙速,未睹巧久/美國為何兵敗越南
017 用兵利害,將必盡知/蹇叔哭師與薩達姆敗筆
018 取用于國,因糧于敵/左宗棠收復新疆千里運糧
019 智將遠征,務食于敵/游牧民族騎兵作戰(zhàn)特點
020 激勵競爭,怒貨并用/解放軍訴苦復仇教育和立功運動的效果
021 化敵為友,勝敵益強/解放軍瓦解敵軍的神奇威力
022 兵貴勝,不貴久/速決戰(zhàn)與持久戰(zhàn)孰優(yōu)孰劣
023 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毛澤東是否反對讀兵書
第三篇《謀攻篇》確立競爭謀略的最高境界
024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子模擬演習是否屈人之兵
025 巧戰(zhàn)而屈人之兵,上善之戰(zhàn)也/和平解放北平背后的故事
026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上帝折鞭之處釣魚城
027 謀攻之法,力爭全勝/美國冷戰(zhàn)獲勝的謀略措施
028 用兵六法,量力而行/項羽為何拒不過烏江
029 將者國之輔,輔周則國必強/劉、項成敗關鍵之所在
030 自亂陣營,御將之忌/毛澤東為何三次賦予粟裕決斷指揮權
031 知勝五法,預測勝負/日本發(fā)動甲午戰(zhàn)爭前的戰(zhàn)略判斷
032 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1979年2月19日的復和之戰(zhàn)
033 知己知彼,常見誤讀/毛澤東是否筆誤
第四篇《形篇》謀求競爭制勝的力量基礎
034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朱元璋得天下的絕招
035 守則有余,攻則不足/志愿軍乘勝前進時彭德懷為何上言回撤
036 藏動結合,攻守呼應/陸遜先退后進大敗蜀軍
037 高手過招,勝于易勝/努爾哈赤的伐大樹理論
038 智者之勝,無名無功/晉滅吳之戰(zhàn)的第一功臣羊祜
039 先勝后戰(zhàn),常勝之道/齊桓公尊王攘夷戰(zhàn)略的妙用
040 權衡實力,五步推算/孫子何以準確預測六卿分晉走勢
041 以鎰稱銖,實力制勝/美軍非對稱作戰(zhàn)理論的源頭
第五篇《勢篇》營造競爭制勝的有利態(tài)勢
042 造勢四訣,整體聯動/1979年2月16日戰(zhàn)前部署會
043 正合奇勝,巧于變化/韓信背水列陣的玄機
044 奇正相生,聯動造勢/韓信木罌渡河出敵不意
045 勢如勁弩,節(jié)如發(fā)機/神頭嶺戰(zhàn)斗為何被譽為一流的伏擊戰(zhàn)
046 斗亂不亂,形圓不敗/謝安大戰(zhàn)之前氣定神閑走棋盤
047 示形動敵,以卒待之/趙括飽讀兵書為何首戰(zhàn)即敗
048 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漢武帝打天下的人才方陣
049 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孫臏退兵減灶誘殺龐涓
第六篇《虛實篇》爭取競爭主動權的巧妙方法
050 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趙奢欲取先舍奔閼與
051 不趨必趨,孰是孰非/毛澤東蘑菇戰(zhàn)術的神奇效果
052 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鄧艾陰平險道出奇兵
053 變化莫測,為敵司命/諾曼底登陸前英美合謀的連環(huán)計
054 攻其必救,乖其所之/毛澤東佯攻貴陽迫使滇軍救駕
055 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陳、粟何以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
056 敵軍雖眾,可使無斗/劉邦為什么說吾寧斗智,不能斗力
057 四知之法,誘敵暴露/日軍神秘代號AF不打自招
058 戰(zhàn)勝不復,而應形于無窮/劉伯承為何同一地點兩次設伏
059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否掌控未來智能化戰(zhàn)爭
第七篇《軍爭篇》奪取有利戰(zhàn)機的迂直之道
060 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曹操望梅止渴的謀略底蘊
061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我們不是石達開第二
062 兵以詐立,分合為變/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中的慘痛教訓
063 風林火山,統軍之道/李廣的騎兵隊伍來去如飛
064 掠鄉(xiāng)分眾,懸權而動/毛澤東通道轉兵的建議扭轉危局
065 一民耳目,用眾之法/如何駕馭信息化戰(zhàn)爭
066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手雷落地瞬間我與死神相遇
067 用兵八戒,慎守勿違/遠望國門呼喊:祖國,我們回來啦!
第八篇《九變篇》 一切競爭計劃都趕不上變化
068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孫子為何怒斬吳王愛姬
069 智者之慮,雜于利害/危機和挑戰(zhàn)并非壞事
070 多方誤敵,使其自亂/里根政府對付蘇聯的三大策劃
071 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瑞士的刺猬戰(zhàn)略
072 將有五危,不可不察/諸葛亮最終病死還是氣死
第九篇《行軍篇》活用競爭環(huán)境的客觀條件
073 四軍之利,黃帝之法/馬謖為何丟失街亭
074 此兵之利,地之助也/王近山順手殲滅皇軍觀戰(zhàn)團
075 由表及里,相敵有術/美國人如何鎖定本拉登藏身之處
076 兵非多益,貴在善用/解放軍為何每隔幾年就要大裁軍
077 帶兵之道,文武相濟/李廣治軍的致命弱點
078 制度管理,令必素行/軍人企業(yè)家成功的奧秘
第十篇《地形篇》有什么地形打什么仗
079 地有六形,趨利避害/岳飛攻打襄陽非對稱作戰(zhàn)
080 兵有六敗,將之六過/金門戰(zhàn)役檢討
081 遵循戰(zhàn)道,機斷指揮/朱可夫為何怒懟斯大林
082 進不求名,退不避罪/鄭維山違抗軍命主動出擊
083 以情帶兵,愛之有度/晚清八旗兵為何衰敗
084 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李世民緣何被毛澤東視為最會打仗的君王
085 知天知地,勝乃可全/一江山島戰(zhàn)役開戰(zhàn)時機的艱難選擇
第十一篇《九地篇》統軍出征的步驟及方法
086 九地之變,各有其招/項羽兩次死地決戰(zhàn)為何一生一死
087 先奪其所愛,則聽矣/曹操火燒烏巢一舉扭轉危局
088 兵貴神速,攻其不戒/李愬大雪之夜奔襲蔡州
089 進攻作戰(zhàn),足食+巧謀/蒙古騎兵遠程進攻作戰(zhàn)的特點
090 禁祥去疑,激勵斗志/大戰(zhàn)前夕與老排長灑淚訣別的情景
091 兵如率然,旅進旅退/解放戰(zhàn)爭期間國共兩軍的不同狀態(tài)
092 齊勇若一,剛柔皆得/曾國藩的治軍之道
093 將軍之事,靜幽正治/司馬穰苴怒斬莊賈的深層用意
094 愚兵耳目,統一意志/四渡赤水期間紅軍為何來回走弓背路
095 九地之變,統軍之要/自衛(wèi)還擊開戰(zhàn)前官兵們的復雜心態(tài)
096 王霸之兵,威行天下/大秦銳士所向披靡的背后原因
097 不拘常法,重賞重罰/乾隆馭將好用非常之法
098 陷之死地,方能決勝/自衛(wèi)還擊大戰(zhàn)前夕寫下的遺書
099 順詳敵意,巧能成事/霍去病兩次河西之戰(zhàn)的獲勝秘訣
100 始如處女,后如脫兔/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美軍何以猝不及防
第十二篇《火攻篇》慎重決策須把握的三大原則
101 五火之變,以數守之/赤壁大戰(zhàn)時的東南風并非借來
102 火攻者明,水攻者強/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中噴火兵的神奇威力
103 勝不修功,前功盡棄/孫子是否最終歸隱山林
104 慎重決策,三非原則/德皇威廉二世遲到的懺悔
第十三篇《用間篇》情報真假決定競爭勝負
105 不知敵情者,不仁之至也/美國對中國出兵朝鮮的誤判
106 先知敵情,必取于人/國共兩黨歷史上典型的間諜案
107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海灣戰(zhàn)爭中美軍多樣化間諜偵察
108 三軍之親,莫親于間/李克龍不帶兵打仗為何成為開國上將
109 五間之事,反間為要/中外各色反間
110 上智為聞,必成大功/蘇秦為何載入《孫子兵法》
結束語
111 孫子的思維方法
112 玩轉《孫子兵法》的妙招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