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史研究》創(chuàng)刊于2011年,由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辦,本刊是社會史學術輯刊,現(xiàn)設專題論文、學術評論、資料選編三個欄目。專題論文刊登社會史或相關領域的理論、方法、實證性研究成果。學術評論刊登與本輯主題相關的學術史書評。資料選編主要選登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所藏資料。原由北京大學、商務印書館出版,自第六輯起,擬轉入我社出版。
致讀者
我們很早就想創(chuàng)辦這樣一份學術刊物了。按照章法沒有刊號不稱其刊,發(fā)刊詞之類更是不敢攀援的,但還是有幾句話需要向讀者做個交代。
刊物取名《社會史研究》,宗旨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刊登與社會史研究的理論、方法、實證、評論等有關的研究成果,是社會史研究同仁學術交流的共同平臺。就像社會史研究的五彩繽紛一樣,《社會史研究》持守開放的姿態(tài),絕不以學科畫地為牢。
鑒于社會史研究現(xiàn)狀的紛繁蕪雜,也就是人們擔心的碎化,《社會史研究》每輯突出一個主題,但這個主題又必須是我們以為的研究前沿和熱點,也就是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fā)展,是本刊取舍稿件的唯一標尺。
除了每輯刊登相關的學術論文外,《社會史研究》專設兩個小欄目。一曰學術評論,以本輯主題為中心展開有關學術史的評論;一曰資料選編,以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所藏資料整理選編。適當與否,有賴以教。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人文社科類刊物已有數(shù)千種。《社會史研究》能否在林林總總的刊物中立住腳跟,有賴學界同仁的支持和呵護。我們是要把她作為嚴肅而又可親的刊物來培育的。
行龍
2009年12月
行龍,男,1958年11月出生,山西新絳人,中共黨員,教授,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經(jīng)濟史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大學校史研究室主任。社會兼職中國史學會理事,山西省歷史學會會長,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口學會人口歷史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等。山西省首批青年學科帶頭人,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專題論文
戰(zhàn)爭、遷徙、復業(yè)原籍與宗族再造
以12~15世紀的安徽宿州閔氏宗族為例 杜靖/1
兄弟:漢人社會組織的倫理維度
基于捻軍組織個案的討論 宋雷鳴/34
宗族始祖與詩國之宗:清代寧都璜溪廖氏的宗族建構 李曉方/51
明清譜碑與魯中宗族地域性的形成 周曉冀/64
家族之道:江北東昌錢族建構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周嘉/84
汾河流域的宗族結構
以明清時期太原地區(qū)的宗族分股為中心 武麗偉/106
近代新疆漢人主體的社會生成 周泓/143
·學術評論
北方宗族史研究述評 張瑜/184
·資料選編
山西宗族碑刻資料選編 張俊峰/215
稿約/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