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為了更好體現(xiàn)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本書正文用70克黃膠、保留真灰印刷。數(shù)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藏書家印章、題跋等,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
本書裝幀風格保持叢書的一致性,簡單大方。定價低廉,使更多讀者能夠一睹善本風采。版心設計在遵照叢書編輯標準的基礎上,做了適當調整,更加美觀。頁碼用漢字置于書口下方,與底色對齊,這都是細節(jié)用心之處。在書前加入底本原書的收藏單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讀者了解和著錄相關信息。雖然是平裝書,但仍然采用鎖線膠訂,利于長時間的保存,滿足部分讀者的長期收藏愿望。
《周禮疏》五十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明遞修本,據(jù)國家圖書館藏本影印。
《周禮》爲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其撰者與成書年代歷來衆(zhòng)説紛紜。目前多認爲其撰作在戰(zhàn)國時期,而採取西周、春秋時期制度資料,參考現(xiàn)實政治制度,並融入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全書分爲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六官分掌邦治、邦教、邦禮、邦政、邦刑、邦事;每官下設若干職官,皆先敘官名、爵等、員數(shù),再分述各自職掌,構建出一個龐大精密的官制體系。《周禮》對我國古代政治制度影響深遠,古代官制中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即脫胎於《周禮》六官。其中冬官一篇在漢代已不存,以記述百工製作工藝的《考工記》補入。
《周禮》爲古文經,其發(fā)現(xiàn)時間較晚!稘h書·景十三王傳》載河間獻王得古文先秦舊書有《周官》,至王莽時劉歆奏置博士,此後治《周禮》者漸衆(zhòng),著名的有鄭興、鄭衆(zhòng)父子、賈逵、馬融等。東漢鄭玄總諸家之説,爲《周禮》作注,成爲後人研習《周禮》的經典注本。鄭玄字康成,高密(今屬山東)人,從學於馬融。其學問兼取今古,博採衆(zhòng)長,爲漢代集大成的經學家。他曾遍注群經,其中《毛詩箋》《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完整流傳下來。至唐代,賈公彥在前人舊疏基礎上,對《周禮》經文與鄭玄注文又進行全面疏解,成《周禮疏》五十卷。賈公彥爲洺州永年(今屬河北)人,高宗永徽間官太學博士,他曾參與孔穎達主持的《禮記正義》修撰工作,又獨自撰著《周禮疏》《儀禮疏》,此三部義疏皆成爲後世通行《十三經注疏》的組成內容。
(節(jié)略)